「魔鬼西風帶」裡的極限挑戰

2020-12-10 i自然全媒體
浮標布放現場

北京時間4月2日13時,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南大洋「魔鬼西風帶」搶抓時間窗口,成功布放了1套可回收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和2套「藍海星」漂流式海氣界面浮標,標誌著我國在西風帶海域環境觀測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和「藍海星」漂流式海氣界面浮標均由自然資源部所屬的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自主創新研製,是突破極限海況並可以長期穩定運行的新型浮標,旨在解決我國在南大洋西風帶海域實時觀測數據嚴重缺乏的現狀,是南大洋「大圓環」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時間窗口只有2小時

「這次布放浮標,最大的不確定性就是天氣窗口期。」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工程師李虎林是此次南極考察隊員,也是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布放的現場負責人,「西風帶浮標的組裝調試在2月中旬已經完成。南極自3月份以來,天氣狀況每況愈下。待『雪龍2』號船到達浮標布放區域時,海況是36次考察隊幾次穿越西風帶中最差的一次,平均風浪4米左右。」

南半球西風帶環繞在南緯40度至60度,是緊鄰南極大陸的低壓區,常年盛行五六級西風,帶來四五米高的浪湧,是進入南極必經的一道「鬼門關」。西風帶氣旋活動十分頻繁,平均兩三天就會產生一個,強氣旋來臨時,可造成西風帶內狂風暴雨和高達十幾米的巨浪。

根據「雪龍2」號船氣象預報員預報,當地時間4月2日14時(北京時間11時),風浪較小。只是,這個窗口期十分短暫——只有2個小時。

「極地科考有其特殊性,錯過了就要等一年。如果這一次浮標放不下去,我們只能帶著遺憾,接受這個現實。」李虎林說,「可是,大家從春節前出發到現在漂泊了70多天,誰也不想帶著遺憾回去。」

於是,在咆哮西風帶最後的2個小時「黃金窗口」內,考察隊員和「雪龍2」號全體船員通力協作,各司其職,順繩子,排錨鏈,綁傳感器,測試釋放器……最終,考察隊員在2個小時內,成功布放了1套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和2套「藍海星」漂流式海氣界面浮標。這也標誌著本次西風帶海洋浮標觀測任務順利完成。

據介紹,2019年1月,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在西風帶布放了首套新型浮標。2020年1月27日在西風帶布放感應耦合式表面漂流浮標和海氣界面漂流浮標。每一次布放,都可謂是「極限挑戰」。

此次浮標布放成功,將與此前布放的浮標實現初步組網,形成南大洋「大圓環」觀測能力。未來,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和「藍海星」漂流式海氣界面浮標將作為主要裝備,以固定與移動、點面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推動南大洋「大圓環」觀測計劃,為極地科考業務、海洋環境預報、海氣相互作用和氣候變化研究及應對提供高質量的觀測數據支撐。

新浮標,「中國造」

西風帶海域的惡劣海況不僅會損毀浮標結構、供電設備和觀測設備,還會因浮標系統長期處於交變載荷的狀態,直接影響數據採集控制系統和浮標結構的使用壽命。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科研人員在保證浮標具備良好觀測功能的前提下,對浮標系統進行了優化設計,並在技術中心動力環境實驗室、環境檢測與可靠性實驗室進行了大量試驗,驗證其系統可靠性與穩定性,保證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為解決我國在南極西風帶海域實時觀測數據嚴重缺乏的現狀,在2019年首次布放成功的經驗基礎上,重點突破了浮標的環境適應性和可回收技術,大幅提升了浮標系統的穩定性,實現了海表面的風速、風向、氣溫、溼度、長短波輻射以及水溫、鹽度、海流等海洋氣象水文參數的連續觀測能力,填補了我國錨系浮標在南大洋熱通量觀測的空白,進一步推進了南大洋「大圓環」計劃,為建立新的大洋環流模型、評估極地水團對全球環境影響提供基礎資料。

「藍海星」漂流式海氣界面浮標是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基於「低成本、網格化、全球化」的海氣界面觀測新理念,創新研製的小型化、輕質化、免維護的漂流觀測系統,突破了小型類單柱體漂流平臺結構可靠性、姿態穩定性技術和多模塊高度集成與多能互補供電技術,革新了海氣界面關鍵要素的低成本測量方式。該浮標主要對海表面3米高度的風速、風向、氣溫、氣壓、相對溼度等氣象參數和海表面溫度、鹽度、波浪以及拉格朗日流進行漂流觀測。

截至目前,「藍海星」漂流式海氣界面浮標在多個調查航次和觀測計劃中成功應用數十套,先後開展了與國際標準錨系浮標的現場比測、國際首次中尺度渦組網、超級颱風環境應用和南極西風帶斷面組網應用,觀測數據準確可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儀器裝備運行穩定,基本具備了全球海域業務化觀測能力。

此前在西風帶布放的感應耦合式表面漂流浮標,也是由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其掛載的感應耦合式溫鹽深測量儀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安全保障專項支持的成果之一,每間隔1小時向岸站發送實時測量的溫度、鹽度、深度數據。在此次出徵西風帶之前,科研人員做了充分準備,不僅進行了50攝氏度至零下50攝氏度的寬溫度範圍實驗,而且充分考慮到海上惡劣環境,嚴格按照國標進行了衝擊、振動、傾斜、搖擺及電磁兼容實驗,均達到標準要求。

助力南大洋「大圓環」計劃

「國際上在南極有一個南大洋觀測系統計劃,但目前這個計劃比較碎片化,缺乏有效的頂層設計。這也是我們提出南大洋『大圓環』計劃的原因之一。」2019年1月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陳大可作為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船基首席科學家,現場指揮考察隊員完成了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布放作業。

據介紹,投放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能夠獲取該海域水文、氣象等基本環境信息,採集海洋環境變化實時數據。這樣的基礎性研究需要長期積累數據才能得出規律性結論。而該計劃正是將環繞西風帶布放同樣類型浮標,形成南大洋「大圓環」。

環繞南極大陸的南大洋是連通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遼闊海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溫水體,同時因缺乏陸地阻隔形成了西風帶。南大洋通過海、氣、冰之間的熱交換影響著全球氣候變化,是全球碳循環和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環節。

國際上,在南大洋西風帶布放浮標獲取長期觀測數據罕有先例,由於該海域海況惡劣,對浮標結構堅固程度、數據傳輸穩定性都提出了嚴峻挑戰。此前,只有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在西風帶海域成功布放過錨系浮標。

以2019年1月我國布放在西風帶的浮標為例,國家海洋技術中自主研製的新型浮標,數據有效接收率達到95%以上。浮標在位運行期間觀測到最大風速26.78米/秒,風速達到了10級,觀測的最大波高達13.7米,最高海況達到8級(浪高9~14米、風力10~17級)。截至目前,該浮標仍在位正常運行,數據接收穩定,標誌著我國極端海洋環境浮標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西風帶環境觀測浮標的布放對推動我國氣象、海洋、環境變化研究,提升我國海洋話語權均具有重要意義。」國家海洋技術中心主任韓家新介紹。經過多年技術攻關,該中心已研發了多種類型的海洋環境浮標,尺度上主要涵蓋6米、3米、2.4米、2米等多種型號,功能上有通用型的水文氣象觀測浮標,也有專用型的海洋生態水質監測浮標、波浪浮標、海嘯浮標、冰界面觀測浮標和應急核輻射監測浮標等,有力促進我國浮標向譜系化發展。

來源: 中國自然資源報

記者: 安海燕 朱 彧

編輯: 錢招東

相關焦點

  • 「深海勇士」挑戰魔鬼西風帶 勇闖海底捕獲數據
    南緯35度以南就進入了西風帶,環繞地球的這一圈大洋常年刮西風,而且沒有大陸遮擋,氣旋長驅直入,海況很差,「深海勇士」號在將近5米的大浪中下潛,這已經逼近下潛的極限。  央視記者 楊理天:我們現在所在的海域,這裡常年有氣旋出沒,被稱為「魔鬼西風帶」,穿過西風帶再往南,就到南極了。
  • 「深海勇士」在「魔鬼西風帶」撈出1株稀世珍寶
    南緯35度以南就進入了西風帶,環繞地球的這一圈大洋常年刮西風,而且沒有大陸遮擋,氣旋長驅直入,海況很差,「深海勇士」號在將近5米的大浪中下潛,這已經逼近下潛的極限。  科考船在「魔鬼西風帶」逗留作業 很有挑戰   據記者介紹,科考船所在的海域常年有氣旋出沒,被稱為「魔鬼西風帶」,穿過西風帶再往南,就到南極了。
  • 「雪龍」號穿越「魔鬼西風帶」
    新華社「雪龍」號11月18日電(記者劉詩平)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北京時間18日16時離開澳大利亞霍巴特,開始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這是「雪龍」號本航次中首次穿越「魔鬼西風帶」。
  • 「雪龍」號極地科考船開始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
    據了解,西風帶位於南北緯40度至60度,副熱帶高氣壓帶與副極地低氣壓帶之間。由於從副熱帶高壓流向副極地低壓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偏轉成西風。海水受到西風推動形成了世界上最強勁的洋流「西風漂流」,又由于洋流區域中沒有大陸,西風受到的摩擦力小,海水暢流無阻,流速極快,行船危險係數較高,因而有「魔鬼西風帶」之稱。
  • 非洲維多利亞瀑布「魔鬼遊泳池」——挑戰極限天堂
    那你一定要前往位於尚比亞與辛巴威邊界的維多利亞瀑布,那裡有一個令世人嘆為觀止的「魔鬼遊泳池」。之所以得名如此,是因為它地處110米高的維多利亞瀑布頂部,那些想挑戰自己膽量極限的遊客可以扒在「池邊」,親歷奔騰的瀑布從身下飛流直下的刺激,在感受到腎上腺素直線上升的同時你一定能體會出「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的意境,不過最重要的是先要確定自己沒有心臟病。
  • 南極行·記者日誌|「魔鬼西風帶」初體驗:今天你吐了嗎?
    澎湃新聞記者 何鍇 圖「雪龍」2號、「雪龍」號在澳大利亞霍巴特港口補給,短暫相遇後,兩船分別於11月7日和9日起航,正式挺進 「魔鬼西風帶」 ,繼續駛向南極大陸。何謂「魔鬼西風帶」 ?這一海域主要位於南緯45°到60°附近,在強勁西風控制下,形成了世界上最強勁的洋流「西風漂流」。
  • 凱爾蓋朗島:魔鬼西風帶上的小島,法國最遠的海外領地
    在它的同緯度地區是沒有陸地的,瘋狂的西風帶暢通無阻,常年肆虐著這個孤獨的島嶼,因此凱爾蓋朗島是一個處於魔鬼西風帶上的法國最遠海外領地。這裡雖然是法國的一個海外領地,由於無定居人口,環境殘酷惡劣,就出現了一個行政中心的首府不在當地的現象。凱爾蓋朗島的首府是馬丁德維維埃,這個地方位於阿姆斯特丹島,但是行政長官駐地不在阿姆斯特丹島,而是在位於法屬留尼旺的聖皮埃爾。
  • 穿越魔鬼西風帶德雷克海峽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在登上這艘去南極的大船之前,我還沒意識到這是怎樣的一次旅行。因為對預計幾天的茫茫海上航行,即將到達的地球最南端的極點,會遇見什麼看到什麼遭遇什麼,對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來說完全是個未知的經驗。幾個小時後,在出比格爾海峽的搖晃前行中,慢慢展開了認知。
  • 備戰「魔鬼西風帶」「雪龍」號上檢修忙
    面對即將到來的「魔鬼西風帶」狂風巨浪的考驗,輪機部早早啟動了設備隱患排查工作。目前,「雪龍」號正航行在澳大利亞東部海域,預計11月7日停靠霍巴特港,進行物資補給後繼續南下。
  • 飛越「魔鬼西風帶」德雷克海峽!
    而對於船客領隊們來說,南極旅途中令人難忘的,除了美得窒息的南極,還有臭名昭著的「魔鬼西風帶」——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這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在南極旅遊業日益成熟的今天,我們還可以用一種巧妙的方式,不經歷「魔鬼西風帶」也能抵達南極。坐飛機飛過去,與「魔鬼西風帶」說再見!乘坐南極專用飛機,飛越德雷克海峽,就不用經歷暈到吐的48小時,可以保留充沛的精力,省下大把時間,去欣賞極南美景。
  • 我國在「魔鬼西風帶」布放浮標經受考驗
    嘉   賓: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技術中心主任韓家新主持人:本報記者劉川今年元旦期間,我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在南大西洋布放了我國首個西風帶環境監測浮標。該浮標由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自主研製完成,布放後運行穩定。國際上,在南大洋西風帶布放浮標獲取長期觀測數據罕有先例。這一「中國製造」對我國海洋觀測有哪些意義?
  • 極限天堂:維多利亞瀑布魔鬼遊泳池(圖)
    極限天堂:維多利亞瀑布魔鬼遊泳池(圖) 2008年05月23日 14:01   這個遊泳池地處110米高的維多利亞瀑布頂部,那些想挑戰自己膽量極限的遊客可以扒在「池邊」,親歷奔騰的瀑布從身下飛流直下的刺激,在感受到腎上腺素直線上升的同時,遊客一定能體會出「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的意境。  英國《每日郵報》曾報導,維多利亞瀑布高峽曲折,蒼巖如劍,巨瀑翻滾,疾流奔騰,構成一副瑰麗壯觀的自然畫卷。
  • 武警陝西總隊7天6夜「魔鬼周」雪地練兵挑戰極限
    在海拔2000多米、氣溫零下15度的高海拔地域,雪地追逃、多槍種射擊、突破極限體能……近日,秦嶺腹地天寒地凍、雪漫山野,武警陝西總隊第四季度第二片區「魔鬼周」極限訓練火熱開訓。「接上級命令,有2名暴恐分子持刀砍殺無辜群眾後向營盤村西側山林地逃竄,現命令你小隊迅速出動,對其實施抓捕!」
  • 「魔鬼周,我們來了!」武警貴州總隊機動支隊寒冬開啟2020年極限訓練
    近日,武警貴州總隊機動支隊2020年第四季度「魔鬼周」極限訓練拉開戰幕。二百餘名特戰隊員從柏臘山出發,經受本年度最後一次地獄般的磨練。據悉,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每名特戰隊員要負重30公斤,每天訓練時間不低於18小時,並完成「戰術操舟、山林地搜剿、叢林捕殲、無人機偵查、紅藍對抗以及極限體能、心理障礙、野外生存」等幾十個極限訓練科目。
  • 玩的就是心跳,去龍灣潭玩魔鬼峽谷鞦韆挑戰極限吧!
    那就來挑戰龍灣潭的這個魔鬼峽谷鞦韆吧!一定是愛(bu)好(pa)刺激的朋友必打卡點之一1、魔鬼鞦韆有多恐怖龍灣潭魔鬼峽谷鞦韆,是國內首創的雙牽引系統,鞦韆寬度600米,長度520米,平臺至底部300米,自由落地150米,時速可達驚人的120km/h,瞬間從峽谷這邊到另一邊
  • 唐山小夥許帥軍:飛越渤海灣挑戰極限第一人
    唐山熱氣球愛好者許帥軍:飛越渤海灣挑戰極限第一人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12月24日,32歲的唐山小夥兒許帥軍挑戰飛行記錄,獨自一人駕駛AX-7標準熱氣球飛越渤海灣,成為國內駕駛熱氣球「橫跨」渤海挑戰極限第一人,並創造了國內AX-7型熱氣球飛行高度最高、單次飛行距離最長、飛行速度最快、飛越難度最大等多項紀錄。
  • 想帶孩子去《極限挑戰》裡的企鵝館?來這裡就對了
    看了《極限挑戰》以後,就心心念念要帶孩子去。海長隆海洋王國一直是眾多遊客聚集地。在這裡,你可以在英雄島盡情買買買,也可以去企鵝館欣賞可愛的南極企鵝。在「極地探險」分區內,可以帶孩子去看呆萌可愛的企鵝,聰明靈動的白鯨,以及高冷威武的海獅。除此之外,一些獨有的極地遊樂項目同樣有意思。比如說「冰山過山車」,「冰山過山車」,能讓人全方位觀看到北極地帶一片雪白的壯觀之景,以及北極動物們的生存環境與狀態。
  • 為什麼「盛行西風帶」通常會帶來比較豐富的降水?
    以北半球為例,從赤道往兩極分布的氣壓帶和分帶分別是赤道低氣壓帶、東北信風帶、副熱帶高低壓帶、盛行西風帶(中緯西風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東風帶和極地高氣壓帶,每個氣壓帶或風帶都控制一定的緯度範圍。盛行西風帶位於中緯度地區,其極限影響範圍大約為南北緯35°至65°之間,其中南北緯40°至60°之間是其主要控制範圍。
  • 電影《極限挑戰》公映 挑戰綜藝電影新極限
    同時,《極限挑戰》也充滿了「小歡樂、小觸動」,電影裡設定了一場關於「兄弟情」的嚴峻考驗,在洋溢著喜劇感的嬉鬧玩耍之外,極限六兄弟面對危機共同進退的兄弟情誼,相信也將打動許多人。    看點一:    兄弟情大考驗    極限男人幫上演「生死時速」    電影《極限挑戰》中,六位兄弟在嘻嘻哈哈的大冒險之外,將一路遭遇突如其來的各種生死考驗,甚至關乎朋友之間的信任與背叛。
  • 廣西武警:「魔鬼周」極限訓練持續升溫
    這是武警防城港支隊四季度「魔鬼周」極限訓練中,導調組隨機導調特戰隊員進行小組綜合演練的場景。連日來,該支隊著眼實戰要求,將特戰隊員拉到陌生地域依託複雜地形開展訓練。通過7晝夜的連續作業,完成武裝奔襲、極限體能、運動射擊、綜合演練等技戰術課目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