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28日閉幕。
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及武漢社會各界群眾接受長江網記者採訪表示,一定不負總書記厚望,用全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來投入工作,主動作為、奮發有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奮力譜寫湖北武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28日閉幕。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及武漢社會各界群眾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表示,一定不負總書記厚望,用全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來投入工作,主動作為、奮發有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奮力譜寫湖北武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總書記牽掛著湖北武漢,我們一定不辜負總書記厚望
4月23日,湖北武漢。東風乘用車生產車間,生產線上一片忙碌景象 記者 任勇 攝 通訊員 郭雪凝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武漢工廠焊裝鈑金工楊祉剛說,習近平總書記那天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他看到總書記認真聆聽代表發言,與代表互動交流,對維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支持湖北疫後重振等方面提出要求、寄予厚望,流露出對湖北的深切關懷與殷殷希望。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圍繞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重大投資項目精準施策,著力幫助解決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中的各種堵點、難點問題,這些囑託讓楊祉剛深受觸動。
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第二工廠總裝車間,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組裝汽車 記者任勇 通訊員高旭 攝
作為來自汽車生產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楊祉剛認為,把總書記的厚望落實在汽車製造業,就是要努力恢復、擴大產能,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奮力開拓市場。一線工人要更加吃苦耐勞、精益求精,幫助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楊祉剛說,總書記的厚望他會帶回武漢,講給工友聽。「擼起袖子加油幹,儘快搶回產能,把因疫情延誤的時間奪回來!」
5月22日,在江漢區黃孝北路建設社區,志願者王明進為往來車輛的司機進行體溫測量和掃碼 記者詹松 攝
昨日下午,在東湖新城社區居民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正在為次日與北京安華裡社區共同開展的線上疫情防控手拉手活動做視頻會議系統調試準備。
「總書記一直掛念著武漢人民,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關懷和囑託,不負總書記的深情厚望,用心用情做好社區防控和各項服務工作。」東湖新城社區黨總支書記陶久娣對長江日報記者說。這些天,她一直關注著兩會新聞報導,尤其對總書記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記憶深刻,「我們社區工作人員都感覺很振奮,備受鼓舞。這一次與安華裡社區的視頻連線,就是想要學習先進經驗,推動我們社區的下一步服務工作。」
陶久娣介紹,武漢東湖新城和北京安華裡兩個社區,都是總書記視察過的社區,「我們跟安華裡社區加強聯繫,就是想學習人家是如何發動志願者的,而安華裡呢,是想和我們溝通如何合理安排居民進行核酸檢測」。
22歲的李晨雨,去年才參的警,是市公安局東湖高新分局的社區民警。28日中午,她在關南工業園內巡查,不時提醒用餐的企業員工保持安全距離。
「緊繃防疫弦,24小時待命,時刻準備著。」這是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李晨雨的日常工作狀態。在企業復工的關鍵時刻,她和老民警蔡小葵深入轄區,摸排轄區300多家企業情況。她坦言,築牢企業防疫牆,單純依靠企業自身的力量肯定不夠。從3月17日起,她與企業對接工作,摸清每一個企業復工人員及外來返漢人員底數和情況,提醒企業要及時了解員工動態,每日做好體溫檢測、消毒和通風等工作,減少外來人員流動,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構築起聯防聯控的嚴密防線。
「總書記點讚我們武漢人民,我們要當得起總書記的點讚。」90後李晨雨話不多,但是言談間滿是自信的力量。
主動作為,充分激發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按照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亞洲醫療集團董事長謝俊明的理解,總書記提到的「主動作為」,關鍵詞在「主動」。他認為,今年武漢各項工作的開展都會比以往難度更大些,要做的工作更多些,「這些都要求我們更主動地去做,不能等,不能靠」。
結合自己所在的行業,謝俊明說,以公共衛生體系的進一步改革完善而言,「就很需要我們主動去作為」,因為只有主動作為,這個體系才會更堅實、更高效,才能更有利於我們做好今後的疫情防控工作,繼續在戰疫過程中掌握主動,為武漢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通過參與此次抗擊疫情的阻擊戰,謝俊明認為武漢積累了不少醫療經驗,此次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武漢市民的生活習慣,也強化了老百姓對健康話題的關注度。「我們不僅要守好自己的責任田,更要在危中尋機,武漢完全可以藉此機會進一步壯大已有相當基礎的大健康產業,並且結合大數據、網際網路技術,深入拓展健康前沿產業。」
目前,謝俊明正帶領在漢港資企業家,著手規劃擴建武漢亞心總醫院急救中心,使其接診規模和能力再上新臺階。
「要主動,不能等!」28日下午,劉享平在電話裡如此「喊話」。
他是武漢愛民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他們公司的主打產品是一種天然植物注射類藥物,具有抗炎、抗滲出、消腫脹、改善微循環的作用。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他們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4月1日,愛民製藥全面復工,到現在產能已經恢復到100%,員工上崗100%。這段時間他們享受到社保減負94萬餘元,稅費減免39萬餘元。劉享平說:「我們沒有理由懈怠,更不能觀望。我們要爭取下半年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劉享平表示,自己理解總書記的話,「主動作為就是要不等不靠,以新發展理念引領企業發展」。他還說,無論企業還是個人,都應該主動作為,在新的市場環境中重新煥發活力與競爭力。
「你家包子鋪什麼時候開門啊?」前段時間,袁大頭包子鋪的電話被打爆了,老闆葉桂雲說,顧客天天催,「雖說我們做的是小本生意,但只要顧客喜歡,那我們就要當天大的事對待」。
4月中旬,袁大頭包子鋪復工營業。很快,店門口又恢復了往日的排隊場景。「只不過,現在的隊排得更長了,因為大夥為了安全,相互之間的間隔更遠了。」葉桂雲細數顧客的「來處」,「有從白沙洲過來的,有從漢陽過來的,還有從光谷趕過來的。大夥兩個月沒吃包子了,都饞得很呢。」葉桂雲大笑,「為了讓遠近的顧客都滿意,我們會時不時根據反饋,增加新品種。」
對於「主動作為」,葉桂雲是這麼理解的:疫情防控很重要,但是在做好科學防控的同時,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需求、生活體驗,需要自己有意識地去主動獲取、主動尋求、主動滿足,「一點點的,一天天的,那個正常的大武漢就復歸了。這個復歸的進程,跟疫情大趨勢密切相關,也跟我們每個人的主動選擇有很大關係」。
奮發有為,快幹實幹,譜寫湖北武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據悉,截至5月24日,今年中歐班列(武漢)已合計開行了78列列車。自3月28日按下「重啟鍵」,兩個月來這條線承運了大量本土生產的電子產品、汽車零配件、疫情防控物資,出口到歐洲。
重啟後的中歐班列(武漢),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武漢力量」。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若瑞告訴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他們不僅打通了湖北、武漢至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際鐵路物流的大通道,也為省市招商引資、產業集聚、城市品牌推廣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當地時間5月26日11時,武漢始發的國際合作防疫物資專列安全抵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的新貝爾格勒火車站。此趟列車於5月9日上午10時從中國武漢開出,共裝運50個貨櫃,滿載著3500立方米、294.42噸國際合作防疫物資,包括湖北等地生產製造的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醫療器械等。圖為國內首趟中歐班列防疫物資專列5月9日從武漢出發時的情景
高若瑞透露,他們將加強對湖北省武漢市本地客戶的挖掘,優先保障這裡的製造業、光電產業、醫療器械等行業客戶的需求。他們抓緊拜訪富士康、長飛、冠捷、東風、迪卡儂等企業,對大規模貨物量開行定製班列。此外還將與中鐵和境外鐵路代理溝通,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與中遠海運等租箱公司洽談,爭取最優的價格。
「下一步,我們要做的事很多。」高若瑞說。
總書記寄語要「奮發有為」,全國政協委員、民盟湖北省委會副主委馬駿深受觸動,「我們一定要奮發,要有為。這種奮發這種有為,是有的放矢,是深懷目標和追求的」。
身為湖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的她,此次出席全國兩會,針對推進中醫藥進社區提出了相關提案。她介紹,在疫情防控中,武昌區通過在社區大面積使用中藥,形成了「中藥通治方+社區+網際網路」的中醫藥預防、治療、康復全鏈條模式,效果比較顯著。
馬駿表示,落實總書記「奮發有為」的指示,自己學校能做的是進一步加快推進中醫藥進社區,促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中醫藥服務水平,完善服務網絡建設,更好推動中醫藥力量在基層發揮「健康守門人」的作用。
「時不我待,我們必須抓緊時間,快幹實幹,把工作一一落實。」馬駿透露,接下來學校將著重做好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落實就業政策,拓寬就業渠道,「從長遠看,我們要大力培養好高層次中醫藥人才隊伍,讓更多人才到社會中奮發有為。」
六合天地環境公司創立才3年,就「碰上」了這次疫情。28日,公司總經理王德坤對記者說,要是一般人,可能會覺得自己「點子背」,難免會有情緒,「我們不,我們公司上下,都在向前衝」。
他們這家公司是岱家山科創城園區內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注餐飲廢水處理技術研發生產,產品廣泛應用於商超、高校食堂、農貿市場等領域。15人的小團隊,去年產值做到了1000萬元,今年他們仍有信心翻番,「做到2000萬元」。
「比較讓我們意外驚喜的是,自打復工復產以來,我們的訂單急劇上升,這讓我們對未來信心大增。」王德坤說,以前他們只做研發,現在研發、生產、銷售全部自己做,「政府也給力,岱家山科創城的幫扶措施也很好,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呢?」
(記者宋磊 寧秀梅 謝冰林 汪甦 胡義華 張維納 劉晨瑋 吳曈 汪文漢 通訊員李雨生 王遙遙 稿件統籌:劉功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