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破24億,真實的「四行倉庫」究竟如何?撤軍後被俘虜,結局悲慘

2020-12-09 騰訊網

更多精彩資訊,盡在雲熙娛樂天下。

大家好!我是雲熙,今天咱們來聊聊《八佰》這部影片吧!《八佰》破24億,真實的「四行倉庫」究竟如何?撤軍後被俘虜,結局悲慘!隨著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而觀眾對於電視劇、電影的質量也是要求越來越高,其實都知道國產電影在前幾年確實很糟,因此民眾對於國外的大片比較買帳。不過近幾年的國產片也是有了質的飛躍,像是《戰狼》《活著》《少年的你》《湄公河行動》《中國機長》《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放牛班的春天》等等,而很多的電影圍繞愛國展開,每當看到這些能夠深深的激發中國人心目中的愛國情懷。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最為慘烈的就是日本鬼子侵略我們的中華大地了,讓四萬萬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我們的革命先輩們前赴後繼的站起來,勇敢的反抗,用鋼鐵之軀踏出了屬於我們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那段歲月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紮根,那段歷史成為了永遠不可磨滅的痕跡,而今我們的國家日益強盛,為的就是讓我們中國人抬頭挺胸,再也不受人欺負。《八佰》這部影片反應的不過是那段歷史的冰山一角,卻讓我們仿佛親身經歷了那段不可回首的艱難歲月,看著我們的革命前輩們奮勇廝殺、頑強抵抗,激起了我們的愛國心。

電影或許不能還原歷史,那麼真實的「四行倉庫」到底什麼樣子呢?而八佰壯士們最後的結局如何呢?要說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最慘烈的一場戰役那就非淞滬會戰莫屬了,在盧溝橋事變之後,蔣介石為了改變日軍由北向南入侵中國的計劃,所以將他們引為由東向西,因此在上海主動反擊。由此轟轟烈烈的淞滬會戰爆發,這一戰中日雙方投入了百萬大軍,日軍八個師團兩個旅團20萬人,而國軍80萬人,最後歷經3個月的時間,日軍死傷4萬人,國軍死傷30萬人,也開始了中國全面抗戰的真正開始。

雖然這個數字看似懸殊很大,但在那個背景中,我們的力量確實不能跟日軍相比,而中國人卻用血肉之軀宣告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而四行倉庫這一戰卻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在國軍為保存力量撤離了上海之後,獨留下了88師鎮守閘北,師長孫元良卻派遣謝晉元率262旅524團駐守四行倉庫,堅守蘇州河以北,隨後孫元良全師撤出上海,而這支隊伍也成為了駐守在上海市裡的唯一一支隊伍,因為沒有援軍所以成為了最後的「四行孤軍」。對外號稱八佰壯士,其實真實的人數只有四百,就這樣與不斷進攻的日軍奮戰了四天四夜。

四行倉庫是一座混凝土建築,加上河對岸是英軍租界,日軍不敢用重炮,所以就一輪輪的進攻,而守在四行倉庫的裡的英雄們都知道這一戰必死,但是他們仍然頑強反抗拼死搏鬥。而在河對岸是英軍租借,那裡仍然歌舞昇平,河對岸的炮火連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裡才深刻的體會到了杜牧的那句詩詞,「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租借裡的人在咖啡廳裡就目睹了中日這場激烈的戰鬥。但是四行孤軍的英勇也在感染著每個有血性的中國人,蘇州河對岸上萬百姓聚集,為四行孤軍加油打氣。

在日軍想要偷襲,他們就齊聲提醒,知道他們缺少糧食,就自動捐贈食品藥品,15歲的女孩楊惠敏更是冒死通過四行倉庫與英租界的雜貨店送去一面國旗,百姓看到那面迎風飄揚的國旗更是激情澎湃,大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華民族萬歲」。日軍揚言不顧一切拿下四行倉庫,而鎮守在這裡的每個英雄不畏生死,每個人都寫下了遺書抱著必死的決心鎮守,但是卻收到了撤軍的命令,關於這道命令卻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為出於人道主義,各國使節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也有人說是租界怕殃及池魚,所以對中國政府施壓。

那麼撤出四行倉庫的孤軍最後結局如何呢?或許面對這樣的結局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英雄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我們卻沒有任何的辦法去改變,只能徒生感嘆無可奈何。雖然四行孤軍誓與倉庫共存亡,但是軍令如山他們不得不撤出倉庫,這一戰消滅敵軍200多人,我軍傷亡37人,300多人撤出四行倉庫。本來這支隊伍要與滬西的國軍會合,但是卻在進入租界之後被強行繳械,因為日軍向租界施壓,如果英軍敢放他們離開,日軍就進入租界大肆搜捕,對此英軍也不敢正面反抗日軍。

但是英軍也是忌憚中國民眾的施壓,最後只能將謝晉元這支隊伍拘押,這一軟禁就是四年的時間,被軟禁沒有了自由,還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這對於這些英雄們來說是何等的憋屈。而在這期間謝晉元還多次被日軍派來的特務、浪人刺殺,只不過最後都沒有得逞,這位英雄沒有死在戰場上,最後卻死在了自己人手中,汪偽政府成立後,他們收買了謝晉元手下最後被刺身亡,而這個時候的謝晉元才只有37歲,舉國同悲,雖然蔣介石追授他為少將,但是卻沒有了任何的意義。

在太平洋爆發之後,上海租界被日軍全面接管之後,這支僅存的四行孤軍結局更為悲慘,被派遣各地做苦役。這支曾威震海內外的英雄之師,以屈辱的結局落下帷幕。面對著這樣的結局,我們只能無線感嘆,但是他們曾為了抗戰付出的努力和頑強抵抗視死如歸的精神,值得每個中國人牢記。今天就講到這裡了,咱們下期再見吧!

相關焦點

  • 《八佰》破24億,真實的「四行倉庫」究竟如何?撤軍後被俘虜,結局悲慘
    我是雲熙,今天咱們來聊聊《八佰》這部影片吧!《八佰》破24億,真實的「四行倉庫」究竟如何?撤軍後被俘虜,結局悲慘!隨著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而觀眾對於電視劇、電影的質量也是要求越來越高,其實都知道國產電影在前幾年確實很糟,因此民眾對於國外的大片比較買帳。
  • 電影《八佰》真實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
    電影《八佰》真實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 2020-10-13 12:56
  • 八佰現實中的結局是什麼 真實的歷史背景結局
    八佰現實結局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在抗戰期間,國軍戰士死守四行倉庫的事跡,向我們展示出革命英烈們英勇不屈、不畏強敵的精神。但是在現實中,這些英雄們的結局卻有點落寞,今天小夏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八佰》壯士在現實中的結局。
  • 電影《八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在保衛什麼?是演戲還是博弈?
    》的故事就發生在淞滬戰役尾聲階段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但是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在保衛什麼? 首先電影《八佰》的名字來源於參與四行倉庫保衛戰的800國軍壯士,但實際上,進駐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的只有400多人,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是剛招募幾個月尚未完成訓練的新兵,當時為了壯大聲勢
  • 電影《八佰》以外的故事:謝晉元死守四行倉庫,後來的結局是怎樣
    最近電影《八佰》熱映,該電影根據80多年前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描繪出國軍抗擊日軍壯烈場面,譜寫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詩篇。《八佰》裡的國軍戰士們都是英雄,誓死抵抗日軍侵略,保護四行倉庫,為國軍戰略轉移贏得時間,保護了大部隊轉移。大家知道指揮這場戰鬥的最高長官是誰?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故事,這「八百人」結局如何?
    「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發現由北向南侵略的道路行不通,「淞滬會戰」又告訴他們由東向西也沒那麼容易。故事《八佰》就是發生在淞滬會戰的尾聲之中。大量日軍在杭州灣登陸,蔣介石自知不敵,於是下令國軍撤出上海,讓自己的嫡系部隊八十八師斷後。八十八師的師長孫元良非常明白,老蔣讓自己斷後的真實意圖非常明確,那就是讓自己為爭取外交援助做犧牲。
  • 《八佰》把四行倉庫變成了網紅打卡地
    在蘇州河沿岸靜靜矗立了80多年,四行倉庫忽然火了。因為電影《八佰》的熱映,這兩周時間裡,大批影迷來到影片中關鍵戰役的事發地——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這也正是電影《八佰》海報中彈孔牆的原型。每一塊磚、每一寸牆面都透出了沉重的歷史感。
  • 八百壯士撤離四行倉庫後結局如何?軟禁4年當苦力,謝晉元遭暗殺
    一部《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讓熒幕前的觀眾看得是熱血沸騰,然而電影終究屬於藝術作品,某些劇情呈現並非就是真實的歷史,今天就讓大家看看當年的一些老照片:中國軍隊撤出四行倉庫被關進「孤軍營」,謝晉元遭暗殺。
  • 因《八佰》爆火的四行倉庫,是如何成為文物建築保護典範的?
    ,取材自淞滬會戰的電影《八佰》上映,孤軍奮戰四晝夜的八佰戰士們讓很多人看完都一陣鼻酸。真實的場景還原,精湛的演技表現,讓《八佰》瞬間刷爆朋友圈,上映6天,票房已破11億,成為疫情後中國電影市場復工以來,首部破10億票房的大片。
  • 一部《八佰》,把四行倉庫變成了網紅打卡地
    因為電影《八佰》上海四行倉庫成了「網紅打卡地」 因為電影《八佰》的熱映,這兩周時間裡,大批影迷來到影片中關鍵戰役的事發地——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為保住閘北這最後一塊陣地,國軍將士在此和日軍血戰四天四夜,擊退敵人多次進攻,被譽為「八百壯士」。電影《八佰》之名也由此而來。
  • 電影《八佰》:八百勇士死戰四行倉庫,最後的命運如何?
    首先要提到幾個詞條: 淞滬會戰、八百勇士、四行倉庫。 先說淞滬會戰,中國人都應該知道,這是抗戰史上的一次大型會戰,過程及結局極為慘烈。 1937年8月13日,全面爆發,持續了三個月。其規模之大、傷亡之慘烈觸目驚心。
  • 電影《八佰》中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原標題: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最近,電影《八佰》在各大影院熱映。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故事,這「八百人」結局如何?
    「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發現由北向南侵略的道路行不通,「淞滬會戰」又告訴他們由東向西也沒那麼容易。故事《八佰》就是發生在淞滬會戰的尾聲之中。大量日軍在杭州灣登陸,蔣介石自知不敵,於是下令國軍撤出上海,讓自己的嫡系部隊八十八師斷後。
  • 八佰票房破10億,四行倉庫成網紅打卡點,客流量是之前2倍
    近日,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真實歷史事件發生地的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也成為了影迷的熱門&34;地點。有些觀眾來了解歷史,有些觀眾來感受銀幕外的真實事件。日前,《八佰》主演之一的俞灝明也來到四行倉庫紀念館參觀留念。在電影中,俞灝明飾演上官標誌,是謝晉元的主要助手。
  • 《八佰》背後那些真實的故事,戰士們最後的結局
    最近,電影《八佰》在全國上映,好評如潮。許多人被感動的一塌糊塗,影片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一支中國軍隊留守上海四行倉庫,阻擊日軍,掩護大軍撤離的故事。那麼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 愛寫|四行倉庫與《八佰》
    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滿目蒼夷的倉庫外牆趕著電影《八佰》的熱潮,頂著炎炎夏日臨時預定去參觀四行倉庫。不少遊客都是奔著電影《八佰》而來,就連紀念館的講解員也是結合電影劇情講解,挺有意思。
  • 《八佰》四行倉庫誓死守護
    前不久火遍全網的《八佰》小夥伴都看過了吧,今天咱們就來講講這部電影,《八佰》是根據真是歷史事件演繹。 當時中國東北、華北都已淪陷,謝晉元奉命率領第八十八師五二四團一營400多人,誓死堅守上海的四行倉庫,絕不讓上海淪陷,在四天四夜中,抵擋住日軍的猛烈進攻。就為中國在國際會議上談判爭取更多機會。為了迷惑日軍和各國軍隊,謝晉元對外宣稱倉庫內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
  • 《八佰》裡的四行倉庫80年後是什麼樣?
    最近,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被電影《八佰》刷屏啦這部電影改編自抗日戰爭史上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不少觀眾在觀影后特地趕到這一真實歷史事件的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追尋歷史,感受銀幕外的真實場景。,總建築面積約4000㎡,以中外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為基本陳列,按照「尊重歷史,真實反映」的理念,展示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和全面抗戰的背景下,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後期,中國軍隊第88師262旅524團1營420餘名官兵,奉命固守四行倉庫英勇抗戰的感人事跡,再現了以謝晉元為代表的「八百壯士
  • 《八佰》之後,上海四行倉庫成打卡新熱點
    管虎導演作品《八佰》於21日上映後好評不斷,票房達11億元人民幣,四行倉庫紀念館成打卡熱點電影中真實歷史事件的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亦因該電影而成為熱門打卡地,遊客們紛紛在彈孔牆前駐足拍照留念。電影《八佰》以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的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為歷史背景,講述中國軍人慘烈的抗日壯舉。《新民晚報》報導,自電影上映後,在四行倉庫紀念館門口,近日醒目位置連續貼有預約爆滿的提示。紀念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館實行提前預約制,每天參觀名額為2500個。電影上映以來,紀念館的每日平均客流量是之前的兩倍,已達到了上限。
  • 電影《八佰》中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原標題: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最近,電影《八佰》在各大影院熱映。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