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峽谷,雲南麗江以北110公裡處,一塊巨石突兀地聳立在河上200米的地方。大石頭的三面是峭壁,另一面是奔騰咆哮的金沙江水。出人意料的是,在這塊巨石上,竟然住著近百戶人家,這就是著名的雲南麗江寶山石頭城。
根據史書記載,這座古村始建於元朝至元二年(1277年-1294年)。因為它建在一塊巨大的蘑菇狀巖石上,所以被稱為石城。石城三面均為絕壁深谷,東臨江邊,南臨羊腸險道,與外界僅相通。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故城內沒有中原地區傳統的青磚城牆,而是圍繞著四周砌了一圈1米高的石牆作為掩體。可說是真正的天險之城,三面懸崖,進可攻,退可守。
整個石頭城佔地約0.5平方千米,布局精巧,三橫五縱的街巷布置,能很方便的到達村莊的每個角落。這座房子建造得更加神奇,地基是直接在大石上鑿出來的,階石、柱石、房簷石,都是用石頭做的。進入村莊後,石板路,石院牆,石磨房,石畜圈,石盆,石槽,石桌,石凳,石臼隨處可見,清一色的石牆瓦,依勢而建,錯落有致。
村裡人有些家用電器是用石頭稍加改造而成,有些廚房裡的石頭灶是用天然石頭鑿成的洞;有些在院子裡鑿出大大小小的洞,用作水缸;還有一些人把房間裡的巨石鑿成石床,床沿磨得光滑光滑,不知睡了多少代。村道彎彎曲曲,高低不平,馬馱是這裡唯一的運輸工具。這裡純樸得令人難以置信,在鄉村很少見到現代元素,馬匹、土狗、豬圈隨處可見。石頭城凝結著村民們辛勤勞動的智慧和汗水,祖輩們在這裡安居樂業,繁榮昌盛,創造了這一奇觀。
儘管這裡已經變成了一個旅遊勝地,但由於交通不便,而且山巒深邃,所以來這裡的遊客並不多。村民們依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的傳統生活。每逢太陽升起,老翁便趕著驢子從你身邊走過;背著背簍,拿著鋤頭的娘娘沿著河邊漫步;中午時分,村口大樹下就有老翁在聚集一堂;夜幕降臨,萬家燈火通明,村中飄滿了農家飯菜的芳香;在深夜,全村都恢復了寧靜,只剩下風聲。
在石頭城的早期建築中,設計了具有軍事防禦功能的設施,也叫軍事要塞。崖壁三面有牆,牆上開有數個射眼,攻防兼備。時至今日,這裡已是一處絕妙的觀景平臺,高處俯瞰著美麗的金沙江,山巒峽谷,古樸的建築展現出現代化的新氣象。
它的建築特色是「我家的陽臺就是你家的屋頂」。悠閒地在露臺上泡茶,看腳下江水洶湧,望著山峰雲捲雲舒,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