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2020-08-05 歷史君愛中原

原創 侯老師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開封龍亭公園實景圖

01

什麼是城市中軸線?

城市中軸線是一個城市的景觀、功能與發展軸線,是城市的&34;。


站在城市的中軸線上,你可以領略城市的文化底蘊,感受科技和創造,感覺城市的大氣開放,感受現代都市的繁榮昌盛。


城市中軸線不僅是一個概念,它是實實在在的存在。

城市的現代化以它為中心,市民的生活空間以它為坐標,它讓你很快就能知道自己所處的城市空間,也會讓外地朋友第一時間領略城市的魅力,它是城市的核心,又是城市的窗口。


因此,只有站在城市中軸線上,你才會真切地感受到這個城市的靈魂。


偉大的城市都有一條中軸線。

從紐約、巴黎到北京。


紐約的城市中軸線。

它被譽為紐約&34;,被驕傲地稱為&34;。


帝國大廈、聖派屈克教堂、中央公園以及全球所有最頂級的品牌店林立在大道兩旁,呈現出萬商匯聚的繁華景象。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巴黎的城市中軸線。

巴黎是世界城市規劃設計的典範之一,而巴黎的城市中軸線更是西方城市中軸線的典型代表。


巴黎城市中軸線是東西向的。

以羅浮宮、杜勒裡宮、協和廣場、香榭麗舍大道、凱旋門和德方斯副中心構成的東西約8KM長的城市主軸線,它充分利用開闊的水面、綠地,使城市空間更加開闊明快。

軸線上串連著豐富的活動內容和開放空間,每段景色各異,是巴黎的城市設計藝術的精華所在。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北京的城市中軸線。


自公元1276年元朝建立大都以來,北京城內南北向形成了一條長約7.8km中軸線,縱貫正陽門、天安門、故宮、鼓樓、鐘樓等大型建築,以金、紅二色為主色調與四合院灰與綠營造的安謐,構成強烈對比的視覺反差,給人極具震撼的審美感受。


這條長7.8公裡的中軸線是北京的中心標誌,縱貫北京城市的中心,使得古都北京莊嚴肅穆,充滿了禮儀的規範和神聖的氣氛。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02

城市中軸線的功能是什麼?

一句話:定位城市,傳承歷史,彰顯文明。

中軸,顧名思義,掌控中心與繁華的所在。中軸之於城市,猶如靈魂之於生命。


每個優秀的城市都有一條中軸線,或成於精心規劃、或成於歷史沿革。城市中軸線以其獨有的地位和擔當,訴說著一座座城市的古往今來,承載著一座座城市的精神與希望。


城市中軸線也是歷代城市發展及其規劃、建築師的最高水平體現,是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城市文化標誌,一個城市的中軸線體現了這個城市的文化與歷史的傳承和變遷,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品位。


在城市中軸線那些巍峨壯美的建築上,你可以發現城市發展的脈絡,也能探究城市的前世今生。

梁思成先生在《偉大的中軸線》一文中,曾這樣讚美北京的中軸線:


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在這條中軸線上,匯集著正陽門、天安門、故宮、景山、鼓樓、鐘樓等大型建築的雄偉建築長廊。


它以金、紅二色為主調,與青磚灰瓦、綠枝出牆的四合院所營造的安謐,構成強烈的視覺反差,給予人極具震撼的審美感受。


首都博物館《探索北京中軸線》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03

開封城市中軸線世界奇觀。

世界最早千年不變。


公元776年,唐末宣武軍李勉將軍在汴州建立宣武軍署衙,從那時至今的1244年裡,從龍亭午門一路向南綿延3公裡,一直是開封城市的中軸線,其地下8米處,正是北宋東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通衢大道———御街和中山路。


在中山路和御街之間,分別疊壓著明代和清代的路面。這種&34;的景觀意味著:


從古代都城到現代城市,開封的市中心從未變過,雖歷經洪水、戰亂、政權更迭,但始終以宋都御街和中山路為中軸線。


開封的城市中軸線是世界上最早的中軸線,它比北京早了500年,比巴黎和紐約早了1000多年。放眼全世界上萬個城市,中軸線歷經千年不變,並且一層層疊壓的絕無僅有。


因此說,開封的城市中軸線1200多年未曾改變,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奇觀。

圖示。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開封既是中國最早的都城,又是世界上唯一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地方。這條縱橫南北、頂天立地的中軸線,就是如今的龍亭公園內,將楊家湖和潘家湖,一分為二的那條綿長的通道。


這條中軸線,南起城市邊緣,當然還可向前無限延伸;中間穿街過巷,串起城市的幹道;北面通達皇城,直抵皇宮正門。筆直修長,巋然不動,給人以威嚴肅穆之感,讓人油然而生敬畏!


置身這條中軸線上,使人不由想起&34;字的寫法,那王字中間的一豎,就是一條中軸線,將猶如橫亙的大街似的三橫,上下連接,一氣貫通,從而構成了一座宮城、或者說一個城市的基本骨架。


04

金朝建中都仿製汴京。


公元1153年,金國完顏亮正式遷中都於大興府,成為今日北京市建都歷史的開始。

金國中都的改建仿自北宋汴京(開封),由金主完顏亮遣畫工先畫出汴京宮室規制,然後交左相張浩照圖修造。

張浩徵調民工80萬、兵卒40萬,歷時3年最終建成。


可以說,整個金中都就是根據汴京&34;的城市,從整體規劃到宮城布局,再到建築風格,甚至名稱都與汴京相同。

為了仿製汴京(開封)的&34;,金國中都也規劃建設了中軸線:


南起豐宜門經大安殿到北部拱辰門。金朝還把汴京宮殿中的一些構件拆卸下來,直接用於中都宮殿建築,從玉樽金鼎到龍床香案,都是直接從淪陷的汴都搬運過來的。

這說明:一向在草原遊牧的女真族,對大宋的物質文明是如何痴迷和豔羨。


金國中都仿效北宋皇都開封&34;&34;的規制而建,開啟了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的歷史。


今天在北京廣安門南濱河路金中都公園內,還能看到金代的建築風貌。

近日我去北京出差時,特地去金中都公園考察,拍下了幾張照片。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下面這組青銅塑像叫做《營城建都》,

說明牌上刻寫內容是:

公元1153年(金貞元元年),海陵王完顏亮仿照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制式營建金中都,揭開了金中都作為北京首都之地的新篇章。雕塑為左丞相張浩與工匠研究營造法式。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看看這座亭樓,分明是北宋的克隆版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04

北京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2018年7月,北京中軸線申遺已確定天安門等14處遺產點。市政府已將北京城市中軸線申遺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全力推進。


有專家建議,開封應學習北京市的做法,儘快啟動開封城市中軸線的規劃整改和申遺工作。

專家認為:開封學習和效法北京整體保護傳統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做法勢在必行。


不僅可以彰顯開封在古都名城歷史方面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極大地推動開封古都名城、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同時,可以促進古都名城開封文化、旅遊產業的集聚發展,使傳統中軸線成為開封最富魅力的文化旅遊路線。


05

漫步在開封中軸線所見所思。


在開封的這一年,我曾無數次漫步在從龍亭到御街,再到中山路這條千年的中軸線上,我深深地呼吸,品味著氤氳滿城的宋韻,我久久地徘徊,探尋先賢們的足跡。


漫步在古樸的御街,我看見宋仁宗的御車駛過:

那一個白天,官家與範仲淹,韓琦一同視察京城商業的繁華,謀劃國家的發展。

那一個夜晚,官家輕車簡從,與民同樂,攜家人觀賞上元燈會,觀看瓦肆的演出,既沒有迴避戒嚴,也不設演出專場……


宋仁宗執政四十年,成就了大宋朝的太平盛世,譜寫了清平樂的華彩樂章。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電視劇清平樂劇照。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宋仁忠攜女兒觀看相撲表演。


漫步在繁華的中山路,我看見蘇洵父子三人行色匆匆,他們從遙遠的四川老家進京趕考。


那一年,蘇東坡年方21歲,青春勃發,躊躇滿志,兄弟兩人同時考中,金榜題名,蘇老洵雖未參加考試,卻也憑一篇《六國論》的雄文譽滿京城,中國文壇升起了耀眼的三顆巨星。


那一年因烏臺詩案,蘇東坡從御街啟程,貶赴黃州(今湖北黃岡市)。

面對三國古戰場,他觸景生情感慨不已,寫下了不朽的名篇《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漫步在昔日的汴河州橋,我看見靖康元年的滿城烽火。


那一年,公元1127年,汴京城破,金國鐵騎踏碎了州橋的明月。


那一年,公元1170年,南宋範成大奉命北上出使金國,重回中原故土,他沿著汴京的中軸線踽踽獨行,腳步踉蹌,寫下了催人淚下的詩篇《州橋》: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就是說:

州橋南北的天街之上,

中原父老佇足南望,

年年盼望王師返回。

他們泣不成聲強忍淚水,

悄悄地詢問南宋的使者:

何時我們的軍隊真能回來?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時間又回到現實,回到了公元2020年的夏天。請跟隨侯老師的步伐,再一次登上龍亭,欣賞這八朝古都的優美畫卷,欣賞這千年不變的城市中軸線。


從北向南,由近及遠,你可以看到朝門,嵩呼。越過潔白如璧的玉帶橋和巍然莊嚴的午門,你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御街,你可以看到繁華的中山路,綿延不絕,一路向南。


在開封城市中軸線上,匯聚了古都名城地上、地下最具價值的文物遺存,是開封城市格局和歷史風貌的集中體現。


現存主要建築有龍亭大殿、樊樓御街、汴河遺址、州橋遺址、大南門遺址等等。在這條中軸線的兩側,有鼓樓,有相國寺,有開封府,有包公祠。


這些建築既是當今開封建設古都名城歷史文化的依據和象徵,也是歷代開封城市文明發展的遺存和見證。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微電影《微夢大梁城》截圖。


開封中軸線的美,這八朝古都的美:


是一段段伸手可以觸摸的城牆,

是一層層清晰可見的城摞城,宮摞宮,馬道摞馬道;


是一千年巍然不倒的鐵塔,

是兩千年奏響陽春白雪的吹臺;


是樊樓裡傳出的豫劇腔韻,

是鼓樓夜市的叫賣聲聲;


是魯智深倒拔垂柳的大相國寺,

是包青天執法如山的開封府;


是中山路繁華老字號飄來的香味,

是千萬戶老開封人家升起的炊煙;


是宋都皇城川流不息的遊客,

是清明上河園推陳出新的美麗畫卷……


圖示:龍亭大殿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礬樓(復建)

礬樓原名白礬樓,後來更名為豐樂樓,一說為樊樓,傳說是宋徽宗與李師師幽會的地方。位於宋都御街北端,是據史書記載於1988年復建的一組庭院式仿宋樓閣,是開封最大的仿宋遊樂中心。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御街遺址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開封府遺址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大相國寺、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微電影《微夢大梁城》截圖。


州橋遺址。

(原創)  最美城市中軸線:開封遇見北京


本集結束,謝謝您的觀賞。

相關焦點

  • 最美中軸線丨故宮:中軸線上的中軸線
    編者按丨最美中軸線一條中軸線,一部中國古代史。南起永定門、北至鐘樓,全長達7.8公裡的北京中軸線是世界上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被譽為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梁。本欄目將帶領讀者遊走這最美中軸線,一起了解北京中軸線的歷史變遷、建築遺蹟,以及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
  • 深圳文博會"北京禮物"亮相 "3D中軸線"帶您逛京城
    「最美中軸線」、手繪中軸八景圖、頤和園百鳥朝鳳系列彩妝、天壇公園花絲鑲嵌系列首飾、北海日曆,超融合AI一體機……來自北京的城市形象、文創產品、現代科技集體「現身」深圳文博會。其中,「最美中軸線」從申遺角度出發,對北京城市中軸線進行了最大規模的數字建模,覆蓋中軸線沿線所有建築,並通過7.8公裡歷史軸線、奧林匹克公園、大興國際機場等展示了北京城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北京中軸線北段不僅有鳥巢和水立方,還有壯麗的城市景觀
    北京北四環和中軸線地區以鳥巢、水立方而知名,成為北京新興的旅遊景點,實際上這個地區不僅有鳥巢和水立方,還有壯麗的城市景觀和藍天白雲。北京北四環和中軸線交界處的地圖如下所示。北京北四環地區的地圖圖中的藍線裡面就是國家體育中心(鳥巢、水立方、國家體育館),紅線裡面就是盤古大觀,藍線以南的地區就是北四環南側的中華民族園、奧體中心。
  • 探秘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端終點在哪裡?(下)
    社稷壇在今天北京中山公園內,關於中山公園的詳細解讀,請聽我的音頻專輯《解說北京中山公園》,邊聽邊遊。城內宮殿建築群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對稱展開。主峰上的萬春亭是北京中軸線上的最高點。登上景山,可以鳥瞰整個紫禁城。
  • 震驚,開封的中軸線不曾改變的原因竟是因為這個
    打開開封地圖,一條明顯的中軸線沿著中山路一直貫穿至龍亭公園。千年以來,這條線從未更改,讓開封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座中軸線不曾改變的古城。位於中軸線上的絕佳位置,讓龍亭公園對於開封人來說有了特殊意義。民間有句話這樣說:「如果沒有到過龍亭公園,就等於沒有來過開封城。」。
  • 最美中軸線| 南起點「永定門」,城門推開塵封的記憶
    編者按丨最美中軸線一條中軸線,一部中國古代史。南起永定門、北至鐘樓,全長達7.8公裡的北京中軸線是世界上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被譽為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梁。本欄目將帶領讀者遊走這最美中軸線,一起了解北京中軸線的歷史變遷、建築遺蹟,以及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
  • 偶遇「北京中軸線」北端點
    五月的淺夏呀,歲月依然芳菲,每一縷清風裡都瀰漫著芳香……北京中軸線北端點仰山位於北京中軸線上,山頂有一石曰「北京中軸線仰山坐標點」。從標誌石往南望去,奧林匹克公園廣場盡收眼底。歷史更迭,時光流轉,城市的規劃者仍然遵循了「中軸線」這一原則,看來我也得時時更新對北京城的觀念了。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流年匆匆,浮生未歇。轉眼之間,夏的衣袂已經翩翩而至。森林公園內路靜道多,我們兜兜轉轉不覺迷失了方向。楊柳堆煙,那些春日裡競相開放的花樹已換了嫩綠新裝,只覺眼前蔥蔥蘢蘢綠色一遍,到處都是夏的葳蕤。
  • 在中國,世界上唯一一個中軸線沒有改變的城市,值得一遊
    我們國家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每個政權都有自己的都城,所以留下的都城很多,比如北京,南京,西安等等。還有很多舉世聞名的城市,比如大馬士革,特拉維夫,等等。每個城市既有相似的地方,又各有特色,也有一些獨特之處,比如,有一個城市在世界上有個城市,歷經千年,中軸線始終沒有改變,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而它就在中國,不知你是否聽說過它的名字?
  • 京城的中軸線有點歪——自駕從北京出發(二):內蒙古元上都遺址
    北京城的中軸線,從元大都建城,就存在了。至明清後,形成了現有的結構,即北京城有一條沿著東西對稱布局的中軸線,諸多建築物位於這條中軸線上。從最南端的永定門,一路向北,經過故宮,景山,鐘鼓樓,隨著經濟的發展,一直向北延伸到奧林匹克公園,著名的鳥巢和水立方也分立中軸線兩側。
  • 北京中軸線的傳承與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順應時代變遷,北京傳統中軸線建築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出現了政治文化廣場、博物館、文化宮、城市人民公園、體育場館等公共場所和文化場所,不但規劃、格局發生變化,更重要的是政治功能和文化內涵隨之改變。在新時代,北京中軸線將在傳承與發展中被不斷賦予新的價值和意義。
  • 思窩花臉說北京中軸線: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朝(1368—1644年)和清朝(1644—1911年)兩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三大殿北京故宮外朝中心三大殿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三大殿左右兩翼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建築。
  •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 2020(中國•開封)國際文旅創意設計季之「宋詞中國•世界開封」活動在開封啟動
    8月8日晚,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與開封市人民政府攜手騰訊共同打造的「老家河南,黃河之禮」 2020(中國·開封)國際文旅創意設計季之「宋詞中國·世界開封」活動在開封鐵塔景區啟動。熱播電視劇《清平樂》及《知否知否》原創班底詞曲人劉炫豆與張靖怡親臨現場分享了他們的創作故事,領銜宋詞原創歌曲徵集和宋詞在QQ音樂平臺「宋詞中國·世界開封」原創音樂線上徵集大賽,還將在全民K歌平臺發起合唱大賽,音樂紅人、非遺傳承人邀請大眾網友同框傳唱「黃河之韻」。 曼妙的舞姿、炫麗的燈光、悠揚的樂曲帶您領略別樣國風盛宴。
  • 港中旅酒店有限公司籤約開封包公湖維景國際酒店
    北京2016年8月29日電 /美通社/ -- 2016年8月下旬,港中旅酒店有限公司與開封銀河東京置業有限公司成功籤署《開封包公湖維景國際酒店全權委託管理合同》。 開封 -- 清明上河圖的原創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是河南省地級市,古稱東京、汴京,為八朝古都。自戰國時期的魏開始,曾先後有七個朝代在這裡建都,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
  • 北京中軸線上都有什麼?城市設計揭秘
    推薦閱讀:7月1日北京中軸線燈光秀視頻觀看入口  打開北京城市地圖就會發現有一條貫穿整個老城的軸線,今天我們就帶大家遊覽北京中軸線,這條老北京人口中北京的「脊梁」  這條線路  不只是大北京的中心地標  更是華夏文明的精彩印記  如今  中軸線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歷史縱深感  在北京新的規劃藍圖中  這一令世人讚嘆的城市景觀
  •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快收藏吧!(北京篇)
    故宮舊稱為紫禁城,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歷經14年建成竣工,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也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故宮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
  • 北京城市傳統中軸線的延伸——北京奧林匹克公園!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為是一座位於北京城中軸線北端的獨特文化景觀,作為北京城市傳統中軸線的延伸,意喻中國千年歷史文化的延續,園區規劃集中體現了「科技、綠色、人文」三大理念,其中有亞洲最大的城區人工水系、亞洲最大的城市綠化景觀、世界最開闊的步行廣場。
  • 讀懂北京中軸線,讀懂北京這座城
    北京有一條古老而神秘的城市軸線。它始於元朝,如「書脊」一樣,貫穿南北,形成了北京兩翼對稱、莊嚴肅穆的城市格局。梁思成先生曾把這條軸線定義為「中國古代大建築群平面中統帥全局的軸線,稱中軸線。」昨日上午,一場關於北京中軸線的展覽,在首都博物館拉開了帷幕。
  •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中國•開封)國際文旅創意設計季啟動
    8月8日晚,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與開封市人民政府攜手騰訊共同打造的「老家河南,黃河之禮」 2020(中國·開封)國際文旅創意設計季之「宋詞中國·世界開封」活動在開封鐵塔景區啟動。」為主題,現場宋詞演唱,熱播電視劇《清平樂》及《知否知否》原創班底詞曲人劉炫豆與張靖怡親臨現場分享了他們的創作故事,領銜宋詞原創歌曲徵集和宋詞在QQ音樂平臺「宋詞中國·世界開封」原創音樂線上徵集大賽,還將在全民K歌平臺發起合唱大賽,音樂紅人、非遺傳承人邀請大眾網友同框傳唱「黃河之韻」。
  • 北京中軸線:一條線,8公裡,有啥了不起?怎麼玩兒轉?
    第101篇原創一條古老而神秘的城市軸線。它如「書脊」一樣,貫穿南北,形成了北京兩翼對稱,莊嚴肅穆的城市格局,是古都北京的靈魂。從元代至今,這條線構建起城市骨架的重要基準,成為悠久城市文明的歷史見證。明朝,「靖難之役」後,朱棣奪取政權,以劉伯溫對南京皇城的規劃為參照,(按照古代「天人合一」的星象布局)經過14年人力物力巨大投入,1420年,建造完成北京皇城「紫禁城」(「紫微正中」,意為皇宮是人間「正中」),並正式從南京遷都到北京。今年,正值故宮600年。
  • 開封的原創美食
    但是,其主力軍還是土生土長的開封原創美食。有那些原創開封美食呢,下邊停小編給您慢慢道來。桶子雞桶子雞在製作的時候,對於食材有嚴格的把控,首先需要兩歲左右的肥美肉雞三隻,如果年齡太小就無法做出清脆的口感,如果年齡過大,那麼就顯得肉質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