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鍇凱
2月28日,是32歲的韓樂樂在杭州火車東站堅守的第36天。
韓樂樂是甘肅人,來杭州一年。今年年二十九開始,他就在杭州火車東站,沒回過家。
韓樂樂是杭州市安保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的特保隊員,他和300多名同事還有民警志願者等這段時間一直在火車東站忙碌。
他的主要工作是把體溫異常的旅客帶到固定的地方,還有核查、安撫和勸導部分旅客。
韓樂樂說,剛接到這個任務時,他心裡挺擔心,要說不害怕,那是假的。
「有一個20多歲的小夥,體溫37.8度,我將他從南1口送過去,短短六七百米的距離,開了5分鐘……」
2月28日,小時新聞記者在杭州火車東站見到韓樂樂時,他說起這一幕已經很釋然了。「每天要接送10個左右的體溫異常旅客。幸運的是,他們經過排查都是普通的發熱。」
韓樂樂說,他每天都抱著被隔離的準備,但這就是他的工作,非常時期,有些工作總要有人做的。
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7點,是韓樂樂的工作時間。也因為工作的特殊性,這一個多月他選擇不回家,在東站保安休息室架了個摺疊床,住在了東站,也方便隨叫隨到。
最近復工復產,杭州火車東站的返杭客流漸漸多起來,呈現了一個小高峰。
上午9點半,小時新聞記者來到了火車東站。
在到達層大廳,相比前段時間的冷冷清清,可以明顯感受到人真的多起來了。
出站刷卡的位置,兩臺紅外線測溫儀牢牢把住第一關「體溫檢測」;出閘機後,鐵馬圍出一條通道,旅客有序從通道到達民警檢測臺,出示身份證,健康碼,確保每一位出站旅客安全。
小時新聞記者在現場觀察了一個多小時,出站旅客全部戴著口罩,而且都很配合檢查工作。一個多小時內,除了個別因為健康碼問題進行了核查,絕大多數旅客都很順利有序地出站離開。
我們在現場遇到了吳先生。他從上海出差到杭州,這是他復工以來出的第一趟差。
他帶了小瓶的消毒酒精噴霧、口罩、殺菌溼紙巾。「我覺得心態上要重視,現在還不是放鬆的時候。勤洗手、儘量減少人體接觸等這些都要做到位。」
到達層有巡邏車不間斷巡邏。
55歲的周宗金是杭州東站派出所民警,他要對28個檢票口及東西進站口開展不間斷巡邏,每日車巡至少20遍,步巡也接近2萬步,發現旅客挨太近就讓他們保持距離。「一個班下來,雙腳都是腫的,嘴巴也潰瘍了。」周宗金說,絕大部分旅客的防範意識還是挺好的,但也有少數人在閘機出站口處,與前面的旅客貼的有點緊,特別是有些拎著大包小包的旅客,他特別通過小時新聞提醒大家:「不著急趕這一點點時間,有序出站,不插隊,不緊跟,出站保持一定距離,減少接觸,還是很有必要的。」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他們接觸到的體溫異常者,有些是感冒引起,有些是因為長時間在密閉車廂內坐車引起的,還有旅客是因為緊張引起的體溫升高。「不必太過緊張,提高防範意識,做好自身防範就可以了。」
記者從杭州東站管委會了解到,這兩天到站旅客確實多了不少,2月27日鐵路杭州東站到發旅客63190人次,其中出發的大概在2萬人次,到底在4萬人次,總換乘客流達122008人次。
面對復工大客流,杭州東站也想了很多辦法,充分運用人防+技防,做好企業復工大客流的精密智控、快速疏散。
加快旅客「碼」上通行——採用「健康碼+身份證」的數位化防控,通過「2」次提醒、「2」次核驗、「2」次服務的「222」工作法,並為「紅碼」「黃碼」「無碼」的旅客開通「準門對門」的橙意暖巴,提高旅客排查的精度和速度,增加疫情防控的溫馨度。
復工專列「一車一方案」——根據復工專列旅客人數、來自地區、到站時間等因素,開通復工人員出站查驗綠色通道,動態安排志願者現場協助指導,並與移動等運營商對接,在大客流期間增強到達層網絡信號強度,提高旅客出站速度。
科技助力實時響應——在24臺紅外體溫測量儀基礎上,完成全省首套「5G熱成像智能測溫」系統建設,運用5G防疫測溫巡邏機器人實施旅客體溫篩查並實時傳輸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