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千與千尋》中讀日本的傳統文化

2020-12-15 溫若微

動畫電影的日本國本名真實翻譯回來叫《千與千尋的神隱》(《千と千尋の神隱し》)。

「神隱」是日文漢字,意義是被神靈藏起來了。古代,人口丟失下落不明都是經常出現的事,特別是在是少年兒童,能找回家的孩子少之又少。在日本,很多的爸爸媽媽就用到「神隱」一詞,不僅期待是神靈把小孩帶去了,與此同時也勸誡小朋友們夜裡不要到處走,以防被「神隱」。千尋的父母帶領千尋進入神界,之後他們因為貪吃美食,被變成了豬,沒有真正的經歷神界裡面的事情,因此真正在神界有經歷的人只有一個年齡僅十歲的荻野千尋。

在日本文化中,「鳥居」是神界與人界的分界線,「鳥居」也是人界通往神界的門。日本民間經常會在靈異事件多發地點樹立「鳥居」,以標誌人界與神界分界點,警示世人,不要隨意進入「神界」。而這個「鳥居」下面供奉了大量「石祠」,說明這裡的「靈(邪)氣」過大,需要供奉很多神明才能鎮守住。

千尋的父親明知道開錯路,但因為想走捷徑,還是將錯就錯,越過「鳥居」,徑直開到紅色鐘樓跟前才停下。紅色鐘樓的招牌上的字清晰可見,上面寫著:「湯屋」。千尋的父母按捺不住自己強大的好奇心,毫不猶豫地要進入一探究竟。

「不要回頭」

在作品的結尾,白龍對千尋說,走出隧道之前不能回頭,這是為什麼呢?

同樣的場面,在世界中各個國家的神話故事中也常有出現,被稱作經典的「回頭看是禁忌」。

一般在神話和故事中,最後時刻的回頭意味著「懦弱,猶豫,放棄」,而《千與千尋》講的正是千尋克服自己的種種懦弱,拿出勇氣的故事,所以千尋最終可以成功回到現實,正是表現了千尋的堅定和勇氣。

曾有人問宮崎駿老先生:「你想通過《千與千尋》表達什麼樣的想法呢?」

宮崎駿:《千與千尋》敘述了千尋的一個生活小片段,講述她在面對困難時,如何逐漸釋放自己的潛能,克服困境。這正是我要我那些小朋友學習的。這故事也令人聯想到現實社會中,一個初出茅廬的女孩進入一間大機構做事的情形。面對陌生的環境,冷漠的人事,這女孩要付出相當的努力,發掘內在的潛能,克服種種挑 戰,方可建立一片立足之地。現實世界裡的人事,如斯複雜,是非黑白,往往很難界定。正如故事裡的湯婆婆,看似是個壞人,但背後卻也有她辛酸的一面。

相關焦點

  • 你不知道的,《千與千尋》中的日本民族文化!
    《千與千尋》是一部由宮崎駿編劇的動漫電影,動畫中所顯示的日本民族的特色是一大看點,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挖一下影片所含的日本民族文化,以便於更好的理解欣賞影片吧。神隱《千與千尋》在日本的全名是《千與千尋的神隱》,「神隱」在日語中是「突然失蹤」、「下落不明」的意思。「神隱」現象多半發生於兒童;古時候每當有小孩無故失蹤,且遍尋不見,可能就是「神隱」了,就是被神、天狗等帶走了,因為天狗很喜歡捉弄小孩子,人們相信「神隱」是人類與靈異世界往來的重要「交通通道」。
  • 宮崎駿:融合日本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大師
    宮崎駿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動畫大師,其作品藝術風格將日本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巧妙融合,故事內容表達美好情感、希望和人文關懷,受到全球動漫迷的追捧。宮崎駿1941年出生於日本,他參與編劇導演的動畫影片《天空之城》、《龍貓》等在全球動漫迷中影響廣泛,2001年推出的《千與千尋》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熊獎、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迪斯尼把他尊稱為動畫界的「黑澤明」。
  • 《千與千尋》:什麼是妖怪文化,為何在日本如此盛行?
    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中很小的一個分支,但我認為妖怪文化總體來說和日本的地理大環境以及傳統文化割裂不開,並且妖怪本質上是人創造出來的,它們的另一面隱喻面其實也是從人們的固有傳統中演化而來。02妖怪文化的發展---民間傳統文化的推進隨著日本社會進入農耕時代,人類的生存環境及生活水平有了基本保障,但自然力量對於人類仍然是強大神秘、令人畏懼的象徵。此時的妖怪,則成為了統治者推諉時局動蕩、天災人禍原由的替代品。
  • 《千與千尋》澡堂裡的「和」文化
    在宮崎駿這樣的大師執導下,《千與千尋》這樣出色的動漫做到了,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其中充滿了民族特色的文化內涵。我們在很多日本動漫中都能看到泡澡情節,可見泡澡對日本人來說意義重大。而這部作品所講述的故事,其發生的主要場所就是一所轉為神仙提供服務的浴場——「油屋」。
  • 解說:《千與千尋》中的日本錢湯文化
    其實劇中的澡堂延伸出日本人熱愛的有著幾百年歷史的「錢湯文化」。日本的錢湯文化是從溫泉文化延伸而來的,而日本溫泉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繩紋時代。日文的錢湯讀作「せんとう」,通俗點來說也就是一般民用的公共澡堂。主要提供給一般民眾使用,而非旅客。
  • 《千與千尋》吉卜力動畫,歸來仍舊是少年
    小時候,我總覺得長大了才看得懂《千與千尋》;長大後才發現,看《千與千尋》還是需要孩童的心。我的動畫電影啟蒙影片就是《千與千尋》。那時候,應該是《千與千尋》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之後。我讀四年級,姐姐讀六年級。
  • 《千與千尋》,你看懂了嗎
    宮崎駿手稿 - 千與千尋與油屋由此不難看出,油屋是宮崎駿期望表達日本傳統洗浴文化的物質承載。他用日本各地最為出名的幾個溫泉旅館為原型構建出一個供神明洗浴淨化的場所。並藉由這種物質片段拼接出的幻境完成了日本傳統溫泉洗浴文化的出色傳達。
  • 《千與千尋》隱世之門 日本「鳥居」:日本的神社文化!
    莊嚴、神秘,鳥居背後是我們人類未知的世界,儘管很多動漫影視作品給出了神域中的景象,在每個人的內心世界,神的棲息地也許都不盡相同。在日本,鳥居不僅是一個單獨的建築,更是日本神社文化的一種象徵,代表了日本人心中對於未知領域的一種嚮往和探索。
  • 沿著千與千尋的足跡!探尋消逝的日本
    經過反覆的思想鬥爭,理性思考,抱著「批判」、「學習」的觀點,踏上這造訪千與千尋之旅!如果有生之年!祖國和人民再召喚!吾將重操舊業,敢要豺狼倭命,血灑沙場寫春秋!記憶中,我很少閱讀日本的書籍,曾讀了三本有關日本的書。
  • 高分必看:《千與千尋》(2001)
    《千與千尋》是2011年宮崎駿導演的作品,類型為劇情 / 動畫 / 奇幻。《千與千尋》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和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金熊獎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日文片名《千と千尋の神隠し》中的「神隠し」是一個具有濃鬱日本民俗特色的詞,意思是「被神仙藏起來」。片中無臉人只會發出「啊,啊」的聲音,官方沒有公布這個角色的配音演員,不少人猜測可能是宮崎駿本人或者是製作人鈴木敏夫。《千與千尋》是一部回到吉卜力原點為孩子們創作的動畫,宮崎導演希望用這部作品來激發孩子們的「生存之力」。
  • 從《千與千尋》到《夏目友人帳》:日本文化為何盛產妖怪?
    無獨有偶,在日本的動畫界,大鬍子宮崎駿導演拍攝的電影裡,不論是《平成狸合戰》裡的百鬼夜行,《幽靈公主》裡的山犬、野豬、仁獸麒麟大神,還是《千與千尋》裡的河伯、無臉男、舞首、琥珀川小白龍……五花八門的妖怪、精靈、神祇,簡直比人類社會更加精彩。 在日本的文藝界,妖怪無疑是常客,有時還是大咖。
  • 日本最美的地方之一,為世界文化遺產~《千與千尋》的靈感之源
    來到日本「雪鄉」,不僅只是看雪那麼簡單,「合掌造」也是一大特色。「合掌造」是日本傳統的鄉村民居建築,木造建築,卻不用一根釘子。因為屋頂被茅草覆蓋,呈「人」字型,就像雙手合十一樣,所以叫做「合掌造」。這獨特的建築,被列為了世界文化遺產。所以來白川鄉看得不僅是雪,還有歷史。因為白川鄉自然的景色,吸引了很多遊客。
  • 最符合《千與千尋》中「湯屋」的地方,竟然在中國重慶
    前段時間,宮崎駿的《龍貓》上映30周年後又重新上映,引起一大波粉絲的懷舊潮,眾多網友關心的是,既然《龍貓》都又重新上映了,那《千與千尋》應該也不遠了吧?《千與千尋》當年獲得奧斯卡獎,與《龍貓》一起成為國內觀眾認知度最高的日本動漫代表,而《千與千尋》在國內的受寵更與其動畫場景和重慶洪崖洞相似有莫大關聯。
  • 淺談:夏目友人帳和千與千尋中的妖怪文化,為何在日本如此盛行?
    要聊到日本動漫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妖怪題材作品,拾部君馬上就能夠章口就來,《蟲師》、《夏目友人帳》、《千與千尋》、《給桃子的信》以及《有頂天家族》等等,最近4月番還有一部以河童妖怪為題材的新番《皿三昧》呢!
  • 《千與千尋》上調日本總票房
    宮崎駿執導的經典動畫名作《千與千尋》2001年在日本上映,累計收穫票房308億日元(約19.4億元),穩坐日本票房冠軍至今。 而在日前,該片發行方東寶將《千與千尋》的票房上調至316億8000萬日元(約19.9億元),原因是加上了2020年6月至8月期間,該片在日本重映的票房成績。
  • 《千與千尋》創日本票房紀錄
    東方網12月14日消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在日本公映期間,已打破《鐵達尼號》創下的2.9億美元票房紀錄,成為日本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
  • 《千與千尋》中神隱之地的現實版——日本銀山溫泉
    喜歡《千與千尋》的同學們一定對油婆婆的那棟神奇的油屋記憶猶新,對於它的原型在日本也是眾說紛紜,宮崎駿導演也說過並沒有完全的原型而是類似的元素。銀山溫泉鎮所保有的日本大正至昭和初期的日本建築,是混合了日本傳統元素和西方元素的獨特風格,這就是這小鎮的最大特色。
  • 動漫《千與千尋》中的人物有哪些呢?
    動漫《千與千尋》中的人物有哪些呢?《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影片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正式上映,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發生的故事。荻野千尋日本現代社會90年代孩子的縮影日本現代社會90年代孩子的縮影。
  • 《千與千尋》中最現實的一句話:每個人都心甘情願成為金錢的奴隸
    《千與千尋》中最現實的一句話:每個人都心甘情願成為金錢的奴隸《千與千尋》在很多人的心中,這部電影的位置幾乎難以取代。《千與千尋》有多經典?在動漫電影甚至在整個日本電影中都無法忽視。在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中,小編似乎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故事。
  • 真實存在的《千與千尋》場景,唯美夢幻的溫泉聖地:日本銀山溫泉
    多年後才知道動畫中那個神秘夢幻的「神隱之地」其實就存在於日本東北部地區的某個角落靜謐的群山環繞,鱗次櫛比的和風旅館滿山秀木,潺潺溪水>因此整個溫泉鄉的宣傳口號就是「大正浪漫主義的追憶」這裡的建築保持了濃重的歷史年代感沒有便利店,沒有取款機,沒有太多現代化設施以大正時期的風格來說在日本傳統建築的基礎上添加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