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男女分校傳統沒扛住(看臺灣)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臺灣男女分校傳統沒扛住(看臺灣)

本報記者 陳曉星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8月27日 第 03 版)

臺北市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北一女)的學生在校園中。 

黃少華攝

男校女校雖然是起源於上上世紀的概念,但在臺灣卻相當程度地保留著,目前臺灣仍有24所男女分校的高中(職),且這些學校多為明星高中,其魅力絕不低於名牌大學。比如著名男校建國中學、高雄一中、臺南一中,馬英九、丁肇中、白先勇、羅大佑、李安都是這些中學的校友;而著名女校有北一女、中山女中、臺中女中,女兒在這樣的中學是全家的驕傲,馬英九在競選時都要提到自己的姐姐、女兒清一色畢業於北一女,北一女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男校招收女生

近日,1898年建校的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建國中學)表示將打破建校以來100多年的男校傳統,「科學班」從明年起招收女生。「科學班」是臺灣特色教學政策下的設置,為數理科成績優異的學生提供特殊課程與安排,高一、高二就學完高中數理科全部課程,高三預學大學課程,並進行專題研究,高中畢業後可根據平時成績和研究成果升入大學。因為教育部門對「科學班」有補助,開辦「科學班」需主管部門核准,臺灣只有9所高中設「科學班」,「科學班」大多是男女合班,只有建國中學一直堅持不招女生,主管部門幾年前就強調「科學班」有限,本著男女教育平等的原則,「科學班」應打破分校傳統不分性別優先錄取。

現在建國中學終於同意「科學班」招收女生,雖然女生仍然是絕對少數,但對這所百年男校來說也是挑戰,比如學校要設立女生衛生間、遊泳池女淋浴間等設施,老師要調整與女生相處的心態,也有家長擔憂在男女性別嚴重失衡的校園裡,學生們能否做到課業不分心。

女校還在堅持

在男女平等成為主流價值的現代社會,臺灣傳統的分校制已經悄然改變,單一性別學校逐年減少,小學和高校都已合校,分校的初中還有9所,高中不算建國中學還有23所。合校也要經過一個調適期,甚至校名都要變更。比如臺南的家齊女中2年前開始招收男生,但校服和書包上都有「女中」字樣,男學生身穿「女中」校服一定彆扭,今年新學年家齊女中改名家齊高中。有些女中雖然沒改名,但已招收男生,像臺南女中、長榮女中、新竹女中等。

臺灣現有的單一性別中學,女中多過男中。建國中學突破百年傳統後,與臺灣領導人辦公室「住隔壁」的北一女(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是否改變成為看點。北一女校長楊世瑞向外界表示,女中都沒有「科學班」,但北一女的數理科無論是升學還是特別教育都是最優秀的,教育部門不要把辦教育拘泥在性別問題上,應給學校空間發展特色教學。言下之意,堅持現狀,不招男生!

同為明星中學的高雄女中校長也表示:「雄女就是雄女,不為迎合什麼而招男生。」高雄女中辦校92年,延續女校傳統,學校認為當下的社會,女校不是「尼姑校」,不可能封閉辦學,也不會造成性別不平等。學校學風自由,與包括男校在內的交流競賽活動很多,女生在課外也有機會與異性相處。女校環境單純,利於求學。宜蘭縣唯一的女校蘭陽女中也堅持「不會開放招收男生」,辦校78年以來,蘭陽女中的特色就是訓練女性才能和校園裡的女生情誼。

分合仍有爭議

分校與合校,映射不同年代的社會觀念與風氣,百年前的分校是因為男女交往受限,在社會分工和家庭角色上也有天差地別,要在相對封閉的環境裡接受不同領域的訓練;隨著男女平權平等觀念的普及,女性走入男性過往獨佔的經濟、法律、科學甚至軍事領域,男女差距縮小,合校成為風氣。但也有研究者從教育的角度提出,分校並不是簡單的「不平等」,而是尊重差異,維護女性安全、教育權益。男女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發展先後有別,男女合校會造成一方在某一階段或某些科目上淪為弱勢,令其失去自信,學校根據男女性別差異施教不是壞事。也有研究者拿出調查數據顯示,分校的學生成績高於合校生,分校更利於青春期的男女學生專心課業。

當然,合也有合的理由。有人提出如果學生不了解異性,沒學會兩性相處,將來的人生和職場都會遇到障礙。是分是合,看來沒有絕對的標準,還是要看辦學效果。像建國中學這麼強的中學,無論分校還是合校都會有人搶著上,同樣,堅持不合的北一女也絕不愁嫁。

臺灣媒體報導,已經有女生積極備戰,希望成為建國中學的女生。有建國中學的男生表示,「科學班」和男女沒有關係,和興趣和能力有關係,「如果考得上,就來讀吧,樂見其成」。女生進入建國中學,好像事不大,但也是百年一見啊!

男校女校雖然是起源於上上世紀的概念,但在臺灣卻相當程度地保留著,目前臺灣仍有24所男女分校的高中(職),且這些學校多為明星高中,其魅力絕不低於名牌大學。比如著名男校建國中學、高雄一中、臺南一中,馬英九、丁肇中、白先勇、羅大佑、李安都是這些中學的校友;而著名女校有北一女、中山女中、臺中女中,女兒在這樣的中學是全家的驕傲,馬英九在競選時都要提到自己的姐姐、女兒清一色畢業於北一女,北一女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男校招收女生

近日,1898年建校的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建國中學)表示將打破建校以來100多年的男校傳統,「科學班」從明年起招收女生。「科學班」是臺灣特色教學政策下的設置,為數理科成績優異的學生提供特殊課程與安排,高一、高二就學完高中數理科全部課程,高三預學大學課程,並進行專題研究,高中畢業後可根據平時成績和研究成果升入大學。因為教育部門對「科學班」有補助,開辦「科學班」需主管部門核准,臺灣只有9所高中設「科學班」,「科學班」大多是男女合班,只有建國中學一直堅持不招女生,主管部門幾年前就強調「科學班」有限,本著男女教育平等的原則,「科學班」應打破分校傳統不分性別優先錄取。

現在建國中學終於同意「科學班」招收女生,雖然女生仍然是絕對少數,但對這所百年男校來說也是挑戰,比如學校要設立女生衛生間、遊泳池女淋浴間等設施,老師要調整與女生相處的心態,也有家長擔憂在男女性別嚴重失衡的校園裡,學生們能否做到課業不分心。

女校還在堅持

在男女平等成為主流價值的現代社會,臺灣傳統的分校制已經悄然改變,單一性別學校逐年減少,小學和高校都已合校,分校的初中還有9所,高中不算建國中學還有23所。合校也要經過一個調適期,甚至校名都要變更。比如臺南的家齊女中2年前開始招收男生,但校服和書包上都有「女中」字樣,男學生身穿「女中」校服一定彆扭,今年新學年家齊女中改名家齊高中。有些女中雖然沒改名,但已招收男生,像臺南女中、長榮女中、新竹女中等。

臺灣現有的單一性別中學,女中多過男中。建國中學突破百年傳統後,與臺灣領導人辦公室「住隔壁」的北一女(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是否改變成為看點。北一女校長楊世瑞向外界表示,女中都沒有「科學班」,但北一女的數理科無論是升學還是特別教育都是最優秀的,教育部門不要把辦教育拘泥在性別問題上,應給學校空間發展特色教學。言下之意,堅持現狀,不招男生!

同為明星中學的高雄女中校長也表示:「雄女就是雄女,不為迎合什麼而招男生。」高雄女中辦校92年,延續女校傳統,學校認為當下的社會,女校不是「尼姑校」,不可能封閉辦學,也不會造成性別不平等。學校學風自由,與包括男校在內的交流競賽活動很多,女生在課外也有機會與異性相處。女校環境單純,利於求學。宜蘭縣唯一的女校蘭陽女中也堅持「不會開放招收男生」,辦校78年以來,蘭陽女中的特色就是訓練女性才能和校園裡的女生情誼。

分合仍有爭議

分校與合校,映射不同年代的社會觀念與風氣,百年前的分校是因為男女交往受限,在社會分工和家庭角色上也有天差地別,要在相對封閉的環境裡接受不同領域的訓練;隨著男女平權平等觀念的普及,女性走入男性過往獨佔的經濟、法律、科學甚至軍事領域,男女差距縮小,合校成為風氣。但也有研究者從教育的角度提出,分校並不是簡單的「不平等」,而是尊重差異,維護女性安全、教育權益。男女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發展先後有別,男女合校會造成一方在某一階段或某些科目上淪為弱勢,令其失去自信,學校根據男女性別差異施教不是壞事。也有研究者拿出調查數據顯示,分校的學生成績高於合校生,分校更利於青春期的男女學生專心課業。

當然,合也有合的理由。有人提出如果學生不了解異性,沒學會兩性相處,將來的人生和職場都會遇到障礙。是分是合,看來沒有絕對的標準,還是要看辦學效果。像建國中學這麼強的中學,無論分校還是合校都會有人搶著上,同樣,堅持不合的北一女也絕不愁嫁。

臺灣媒體報導,已經有女生積極備戰,希望成為建國中學的女生。有建國中學的男生表示,「科學班」和男女沒有關係,和興趣和能力有關係,「如果考得上,就來讀吧,樂見其成」。女生進入建國中學,好像事不大,但也是百年一見啊!

相關焦點

  • 北京上海臺北連線報導:男女分校 該不該?
    這使男女分校再度成為備受關注的公共話題。  「因性施教」有悖「男女平等」嗎?  無論是在北京、上海還是臺北,單性學校的辦學者無一例外地特別強調「因性施教」的教育理念。  北京華夏女中校長李意如說:「辦女校就是幫助女性從少女階段就形成一個明確、敏感的社會性別視角,喚起新女性的自覺。」
  • 去臺灣玩,住哪兒?
    每逢寒暑假,出遊的人不勝枚舉,但是每次出去要住哪裡都讓人傷透腦筋,總是想要找個能在珍貴的遊玩時間內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住處。業者也因此想盡辦法建立各種奇特的環境來吸睛,所以各式各樣的驚奇住處就也在臺灣誕生啦!來看看有哪些讓人看了眼睛發亮的旅館和民宿吧!---【左鎮月世界生態學園露營水管】
  • 在臺灣沒到這些地方,就虧大了!扛扛扛大攻略..
    請注意標題中的「扛」,真的毫不誇張,每次去臺灣,回程的旅行箱都超重,不扛不行……我已經去了三次臺灣,還準備去第四次,因為臺灣真的是一個可以去很多很多次的地方,好吃的食物、溫暖的人情、秀麗的景色……還有一路的買買買。
  • 臺灣景點攻略:臺灣博物館,帶你展示臺灣山地文化傳統特色
    臺灣景點攻略:臺灣博物館,帶你展示臺灣山地文化傳統特色臺灣博物館,中研院民族所和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的學者,走出書齋,進行田野研究,籌建這樣一個文化特殊濃鬱的園地,不能不說科學研究有另一種走向。在現代經濟日益繁榮的時代,臺灣山地社會正逐漸被現代化所吞噬,這樣下去,天長日久傳統的文化社會不斷流失乃至淹沒。「臺灣山地文化園區」,迎接時代的挑戰,依著青山翠谷,在這公園式的田野中,採用動靜態兼具的形式,比如「大眾化文物館」、「傳統建築」、「生活形態」等是靜態的,歌舞表演,各民族的特殊民俗活動,是動態的。
  • 臺灣世新大學代表團訪問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11月10日,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熊杰、管理學院院長徐仁輝、學術交流中心林韋婷一行3人訪問了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山東大學副校長、威海分校校長韓聖浩教授在山東大學威海國際學術中心貴賓室會見了來訪客人。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團委書記楊玉、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徐希鋒等參加了會見。
  • 遊臺灣住哪兒?說說臺灣的青旅、民宿
    九份暮色  臺灣遊住宿選擇多 值得琢磨  去過臺灣三次,從南到北,住過許多家酒店、旅館、民宿,多少有些感觸。  不過儘管如此,在臺灣,不論城市或鄉村,山間抑或海邊,住宿的選擇卻是極為豐富,更不乏個性與特色的下榻之所,這讓你的臺灣之旅「住哪兒」、怎麼住,成了一件值得琢磨而且有意思的事兒。  不論去哪,想像中和實際入住還是有區別的,在此不妨說說我的個人經驗。
  • 臺灣扛得起制裁香港的後果?
    從去年以來,北京對外力介入的態度是強硬無比,不論是美國介入香港、臺灣事務,還是美國、臺灣介入香港事務,北京都是立馬回應,才有6月中美軍機在臺海的較勁。中美實力相當,美國有籌碼可以和中國叫牌,臺灣要對抗大陸實力懸殊,民進黨可能也沒預料到這一波的「撐香港」會踢到這麼大的鐵板,搞到現在要處理也不是,不處理也不是,重話已出,出手要輕要重都有後遺症。
  • 臺灣原住民傳統服飾
    臺灣位於中國東南的大陸架上,在距今三百萬年至一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它曾與今華南地區的陸地相連接。至冰河時期後,海水平面上升,臺灣才孤懸在海峽的東側,成為一座海島。海洋隔絕了島民對外的聯絡方式,因此,生活在臺灣本島的高山原住民長時間地處於封閉狀態,不容易受到現代文明的影響,保留著許多原始社會的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
  • 看完臺灣傳統文化方知大陸「四不像」
    要看唐代的中國,就去日本。那裡有唐代的建築和歌舞,甚至日本天皇登基也是按照唐代禮儀。要看明代的中國,就去韓國。那裡保存了明代的禮樂制度,據說曲阜孔廟曾派專人赴韓國學習中國早已失傳的「文廟祭禮樂」。要看民國時的中國,就去臺灣。
  • 從伊能靜到蔡依林,臺灣女明星為什麼這麼扛老?
    作為中國臺灣娛樂圈第一代「美容教主」,伊能靜對容貌追求到極致的保養,如果與時俱進地結合醫美,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她和她的後浪們,依靠各種手段對體態的維持、皮膚的護理,客觀上給大眾形成了一種「臺灣女明星怎麼不會老」的印象。醫美如家常便飯臺灣女明星對醫美的依賴就好像歐美女明星對露天日光浴的依賴,小李子對自行車的依賴。
  • 臺灣25個美味夜市|沒去過夜市別說你來過臺灣(五)
    宜蘭諾貝爾奶凍卷,顧名思義」奶凍」是招牌,奶凍取代傳統蛋糕中的慕斯,甜而不膩。基本口味有:草莓奶凍、草莓卷、巧克力奶凍、香草奶凍、咖啡芝士松糕特色口味:芋頭奶凍、芒果奶凍、竹炭奶凍、紅豆奶凍。羅東夜市的扛壩子。平日人多,假日人更多!冬天的假日人潮爆棚,排隊要蠻久的!推薦:當歸羊肉湯70臺幣,當歸湯頭味道濃厚,裡面還有很多帶筋帶肉的肉片。可以自己選擇選面/面線/冬粉/米粉。
  • 臺灣最動人的元素都在民宿裡,我住過的30+臺灣民宿
    ,因為旅行和工作的原因去了6次臺灣,基本走遍了臺灣島,住過30+民宿。森居的老闆阿哲超級超級貼心,會親自帶每個客人去看他的私房景點,絕對比傳統的景區好玩。之前遇到過在Booking訂好了去到現場沒房的情況…不過熱門季節到處沒房的時候還是可以投靠Booking的。http://www.booking.com/然後是大魚,這是大陸做的網站,還有日本的泰國的一些民宿。大魚上幾乎全部都是民宿,頁面很好看信息也很全,重點是下單後會確認一定有房,用支付寶也很方便。
  • 【行走】臺灣自由行住哪兒?說說青旅與民宿
    總的來說,去臺灣自助遊可以非常省錢,從交通、門票、吃飯到購物、買手信,每一樣都比較便宜,而且多數情況下,品質也是有保證的。但唯有一樣——住宿,在臺灣是絕對不便宜的支出。不過儘管如此,在臺灣,不論城市或鄉村,山間抑或海邊,住宿的選擇卻是極為豐富,更不乏個性與特色的下榻之所,這讓你的臺灣之旅住哪兒、怎麼住,成了一件值得琢磨而且有意思的事兒。
  • 臺灣高山族傳統習俗
    臺灣是我國多民族聚集的省份之一。住在臺東蘭嶼島上的雅美族人民,到現在,還採用挖地穴的辦法建造房屋,室內比地面低很多,挖出的土堆放在周圍就成為屋牆。他們以芋頭、甘薯為主食。平時男子大都只在腰間掛一個「丁字帶」,婦女也僅在胸前和腰間系一塊方布。隨著臺灣旅遊業的發展,蘭嶼已成為臺灣一個旅遊區,一部分雅美族人已擺脫愚昧落後和衣不避體的陋習。高山族人非常尊敬老年人,還很愛喝酒。
  • 臺灣寫真:臺灣手工紙匠的傳統堅守
    臺灣寫真:臺灣手工紙匠的傳統堅守     近日,臺灣南投縣埔裡鎮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近日,臺灣南投縣埔裡鎮「宣紙村」內的紙匠工房裡,負責人林政立在手工製紙。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中新社南投2月16日電 題:臺灣手工紙匠的傳統堅守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如果說我爸爸是做一萬張紙賣給一百個人,那麼我要做一張紙賣給一萬個人。」
  • 臺灣大宇行:沒見過這些怎麼能說來過臺灣?
    臺灣特色的民宿還是方便快捷的青旅?萬萬沒想到!我們住的居然是【臺北君品酒店】,沒錯,就是明星最喜歡住的那個酒店!就是那個五星級酒店!環境真的很好,交通也很方便,還能體會到臺灣風情與現代風氣的融合,而且意外偶遇了韓國女神IU……你看,只有住過了這裡你才能見識到那些臺灣那些獨有的魅力。
  • 東北學校扛把子和臺灣高校黑老大的友(ji)情歲月
    沒想到本來準備快進看完的我不僅沒有快進一秒鐘,反而看到最後還沒有看夠,嗯,真香。身為東北最大的夜總會(沒聽過)老闆的兒子,王虎因為揍了個大人物的兒子被他老爸發配到臺灣插班。而他就這樣穿著一身東北貂皮,戴了副墨鏡,脖子上還掛著根大金鍊子,唱著「兩隻蝴蝶」,來到了臺灣。
  • 臺灣少數民族印象:臺灣原住民歌星多
    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開幕主題曲《回歸純真》,是根據臺灣阿美人郭英男先生吟唱的傳統古調《老人飲酒歌》而改編的。原住民音樂從此引起世人的關注,這個看似偶然的事件,實際上是受到上世紀80年代初原住民運動的影響,主流社會漸漸發現原住民音樂的力量。   繼亞特蘭大奧運會之後,陳?
  • 臺灣最出名的傳統景區之一!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臺灣最出名的傳統景區之一, 環湖的景點有文武廟, 孔雀園, 纜車站碼頭, 玄奘寺, 慈恩塔, 玄光寺, 向山旅遊中心, 龍鳳宮, 水社碼頭, 梅荷園, 耶穌堂, 涵壁步道…等等.
  • 看電影享玩臺灣 住民宿品讀臺灣風情
    無論是擔負著厚重歷史的《悲情城市》,還是浪漫的《海角七號》,抑或是青春活力的《我在墾丁天氣晴》,都通過影視的角度,展現了一副副美麗的風景畫卷,也折射出臺灣的人文內涵。而今,隨著臺灣自由行的範圍不斷擴大,兩岸的互動增多,我們對臺灣的認識亦愈來愈不同,怎樣看,怎樣品嘗,它都和我們之前想像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