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吃龍蝦正當時,這個季節的小龍蝦肉質飽滿、細嫩,價格比三四月份剛上市時也便宜不少,這個時候可以大朵快頤來上一頓了。 在家吃小龍蝦氣氛不如大排檔,但是今年受疫情影響,還是不太建議到人員密集的地方就餐,饞小龍蝦了,就買些回家自己燒吧!可是如何挑選肉質飽滿的小龍蝦,又該如何快速又高效的清洗小龍蝦呢?
常見小龍蝦有青殼和紅殼兩種顏色,它們並不是品種不同,只是生長周期不同,脫殼時間不同導致的,不同顏色的小龍蝦,蝦尾的肉質不同,飽滿程度也不一樣。
五月份上市的青殼龍蝦,蝦頭和蝦尾按壓時富有彈性,肉質飽滿又鮮嫩,烹飪時比較容易入味。紅殼龍蝦體型大,鉗子也大,外殼比較堅硬,由於生長周期長所以肉質不太飽滿,口感也老一些。所以我們購買時最好挑選生長周期短的青殼龍蝦。
除了青殼和紅殼之分,小龍蝦身體的乾淨程度直接說明生存的水質是否達標,如果小龍蝦通身比較乾淨,這就說明養殖水質很好,反之,小龍蝦的大鉗子,小腳和腹部絨毛都沾滿黑色的髒東西,這就說明小龍蝦生長的水質不好,千萬不要買這種小龍蝦,清洗會讓人頭大。
我家那口子腸胃很敏感,只要吃到不太乾淨的食物就會拉肚子,時間長了嘴巴就變得很挑,外面賣的很多熟食他都不怎麼吃,要是自家做的,他倒吃得很香。這人又饞小龍蝦了,讓我去買點回家自己燒,他說自己燒的吃起來才放心。
正確清洗小龍蝦才能吃著放心,我認為要徹底的清洗小龍蝦需要做到以下五步,才能算是真正的乾淨。
第一步:浸泡
買回來的小龍蝦要先用流動的水衝洗掉蝦身表面的雜質,然後將小龍蝦裝入盆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再往水中加入少許的鹽和白醋,用筷子攪動均勻,浸泡半小時左右。浸泡的過程中,小龍蝦會增加活動量,幫助吐出體內的髒東西。
第二步:刷洗
刷洗的部位主要是小龍蝦的嘴巴、腹部和尾部內側,還有大鉗子的表面。刷洗的時候我們從小龍蝦背後控制住小龍蝦,這樣不容易被它的大鉗子夾到,整個腹部上上下下都可以刷到。刷洗的時候建議邊刷邊用流動的水衝洗。
第三步:扯蝦線
蝦線就是小龍蝦的腸道,裡面有泥沙和一些食物殘渣,黑褐色的看起來很髒,一定要去掉。小龍蝦去蝦線的方式和其他的蝦一樣,都是從尾巴中間那一瓣下手,左右扭一下在朝外輕輕拉扯,將整根蝦線去掉。
第四步:拉蝦鰓
蝦鰓是很多人都容易忽略的一個部位,小龍蝦生活在水裡,溫度過高或過低時還會躲進洞裡,呼吸時呈毛絮狀的蝦鰓會過濾髒物,所以蝦鰓是非常髒的。毛絮狀的蝦鰓在烹飪時很容易入味,又緊挨著蝦黃,所以一定要去掉。
去蝦鰓不需要將整個蝦頭外殼去掉,這樣容易導致蝦黃掉落。將腹部兩側的小腳抓住,一起向外輕輕拉扯,兩側的蝦鰓就會被拉出來,還能保持蝦黃的完整。
第五步:剪蝦頭
蝦頭上有個V字形的線條,將剪刀頭對準這個位置剪下去,不要完全剪斷,然後輕輕一翹,蝦黃和蝦囊就會分離開來。如果用剪刀完全剪下去,會破壞蝦黃和蝦囊的完整。
除了第一步浸泡除外,建議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在流動的清水下操作。剪蝦頭去蝦囊,一定要放到最後一步,不然在處理的時候,蝦黃容易掉出來。
龍蝦肉質雖然美味,蛋白質含量高,裡面嘌呤的含量也非常高,如果吃龍蝦的同時大量喝啤酒會容易引起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風發作。小龍蝦肉質性寒,最好在烹飪時多放些蔥姜蒜,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調味品一起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