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日前印發《黑龍江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我省將通過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系、強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保障、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等一系列舉措,力爭到2022年,基本建立權責清晰、建養並重、齊抓共管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形成財政投入職責明確、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格局;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年均養護工程比例不低於5%,中等及以上農村公路佔比不低於75%。
1
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
我省將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建立「總路長+三級路長」責任體系。由縣級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總路長,縣級政府有關負責人、鄉級政府主要負責人和村民委員會主要負責人為縣、鄉、村三級路長,負責相應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按照「有路必養、養必到位」的要求,將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及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和人員支出納入一般公共財政預算,加大履職能力建設和管理養護投入力度。
2
落實成品油稅費改革資金
我省將完善成品油稅費改革轉移支付政策,加大對普通公路養護的支持力度。成品油稅費改革新增收入替代原公路養路費部分用於普通公路養護的比例一般不低於80%,不得用於公路新建。自2022年起,該項資金不再列支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和人員等其他支出。繼續執行省政府對農村公路養護工程的補助政策,省級補助資金與切塊到市縣部分之和佔成品油稅費改革新增收入替代原公路養路費部分的比例不低於15%。
3
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
根據方案,2021年起,省、市、縣三級公共財政用於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的總額不低於以下標準:縣道每年每公裡1萬元、鄉道每年每公裡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裡3000元。省、市、縣三級公共財政投入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的資金要建立與農村公路裡程、養護成本變化等因素相關聯的動態調整機制。
4
創新農村公路發展投融資機制
我省將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採取資金補助、先養後補、以獎代補、無償提供料場等多種方式支持農村公路養護。將農村公路發展納入地方政府一般債券支持範圍。鼓勵將農村公路建設和一定時期的養護進行捆綁招標,將農村公路與產業、園區、鄉村旅遊等經營性項目實行一體化開發,運營收益用於農村公路養護。
5
加快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
我省將把群眾滿意度和受益程度、養護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率作為衡量標準,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大中修等專業性工程,逐步通過市場化運作交由專業化隊伍承擔;日常保養、綠化等非專業項目,鼓勵通過分段承包、定額包幹等模式,吸收沿線群眾參與,逐步建立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養護生產組織模式。整合公路管理養護機構,引導符合市場屬性的公路事業單位轉制為現代企業,通過招投標方式獲得公路養護權。
6
加強農村公路路產路權保護、推動農村公路轉型發展。
我省將完善農村公路路政管理體系,建立縣有路政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產路權保護隊伍。建立日常監管巡查制度及協調配合機制。嚴厲打擊超限超載、非法侵佔、破壞農村公路設施等違法行為。
我省將堅持綠色發展,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力開展「美麗農村路」建設。堅持融合發展,推進農村公路與特色產業、鄉村旅遊、林區轉型發展等多元融合,積極拓展農村公路服務功能。堅持智慧發展,推動運用新技術、新手段不斷提升農村公路管理效能和養護水平。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陰祖峰
編輯:劉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