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中國傳統古村落—金溪蒲塘

2020-09-04 鄉下劉教授

蒲塘村位於金溪縣琉璃鄉,徐氏聚居。該村徐氏始祖徐慕貞在後唐時任朝廷大中大夫,清泰乙未年(公元935年)擇此地結廬隱居,此村徐氏遂繁衍一千多年至今。2016年列入中國傳統村落.

蒲塘是一個規模比較大的村落。因保留了一面明代洪熙年間的牌坊而聞名。村中保留了明代門坊、明代民居、明代墓葬,大量清代建築如增益山房、養正軒、大夫第、芳傳東海,容臺世望、外翰第、進士第、世宦祠、中山衍秀、騰蛟起鳳等以及東門、西門和南門,都有很好的入口空間序列,尤其是臨水的南門。 蒲塘的水面多而且大。因此營造出獨特的臨水界面,舒展,空曠。

村落北面專門有一座銅峰古廟,供奉村中走出去的民間神仙徐祥可。廟旁的古羅漢松,樹齡有千年,堪稱撫州之最。

蒲塘村歷史上走出過六位進士,分別是徐國亮(嘉定元年),徐天詳(鹹淳元年),徐則寧(永樂10年),徐善慶(嘉靖32年),徐即達(天啟2年),徐孟堯(道光2年)。清代出過一位進士,明代出過三位進士,宋代出過兩位進士,在金溪實為翹楚。

從池塘東面看村子。這是村落東面的池塘,也是環繞村落最大的一口池塘。那座臨水的牌坊是坐西朝東的,早上去,牌坊照滿陽光,過了上午十點,牌坊就會在陰影裡。我最早去金溪,非常仰慕這個臨水的界面,覺得能夠在當下還能領略到這樣的村落風採,隔水相望的場景,實在幸運而意外。

村落南邊的池塘,池塘的東面是另外一口池塘,池塘的南北分別有民居組團,所以,它好像是插進村落內部的。冬日陽光溫暖,靜靜的池塘邊,令人流連。

那座牌坊顯然改變了臨水界面的輪廓。蒲塘村以歷史上進士眾多和水塘簇擁的格局而聞名。不知道這二者有沒有什麼關係?第一次走進蒲塘是僅僅衝著那面牌坊而去的。第二次就是2013那個金色的冬天,當然,我們到達的時候,正在下午,坐西朝東的牌坊只能看見輪廓。但是,即使只是輪廓,對於我也很重要,因為那是一個個鄉土村落場景不能缺少的典型證據和案例。

大夫第是一個清代建築群,前後有門券界定。

蒲塘旌義坊。「旌義坊」為全石結構,雖遭風雨侵蝕,但仍可看到「旌義坊」的造型嚴謹莊重,雕刻細緻精美,「名薦天朝」四個大字端莊秀麗。我們在「旌義坊」上看到,至今仍保存著一道完整的古皇帝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國家施仁政,養民為首,江西撫州府金谿縣增廣生員徐積善,時遇饑饉,能出谷4500石,用助賑濟……朕嘉之,今特賜敕獎,仍免本戶雜泛差役十年……欽此。洪熙元年十月十九日孟冬朝吉。撫州府知府王崧,金谿縣知縣王勤」,從聖旨內容得知,旌義坊建於明洪熙元年(1425年),是當時在位的明仁宗朱高熾對行善賑濟災民者的褒獎。第二次來到蒲塘,面對這座氣度不凡、雕飾精美的明代早期牌坊,我猶豫過,擔心匆匆的線條能不能達到表達的效果,還跑到湖對面在那片陽光沐浴的湖邊打算安安心心坐下來好好畫一畫,沒想到牌坊朝東,從對面望過來牌坊的正面籠罩在下午的陰影裡。於是又走回來,來到近前,仰視著它,完成對它的描繪。

牌坊的另一側。南門。

池塘邊的人家。

銅峰古廟位於村落西北,是祭祀村中的傳奇人物徐神仙的古廟,廟為清代建築。但廟旁的羅漢松已有千年歷史。


附錄實拍圖:


相關焦點

  • 旅遊中國傳統古村落——金溪蒲塘
    2016年列入中國傳統村落. 蒲塘是一個規模比較大的村落。因保留了一面明代洪熙年間的牌坊而聞名。村中保留了明代門坊、明代民居、明代墓葬,大量清代建築如增益山房、養正軒、大夫第、芳傳東海,容臺世望、外翰第、進士第、世宦祠、中山衍秀、騰蛟起鳳等以及東門、西門和南門,都有很好的入口空間序列,尤其是臨水的南門。 蒲塘的水面多而且大。因此營造出獨特的臨水界面,舒展,空曠。
  • 河南信陽新縣•丁李灣——被「遺忘」的中國傳統古村落、景觀村落
    河南信陽•中國傳統古村落•丁李灣]——千年神留橋,夢回丁李灣。日前在大別山幹部學院培訓,順便探訪了位於信陽市新縣的「中國傳統古村落」——丁李灣:京淅對口協作幹部、河南淅川縣副縣長的所見所思之三這個不大的小村落,卻是個充滿故事的地方。
  • 探尋|隱藏在湛江的「中國傳統古村落」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古村落,是人類歷史文明的產物,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宛如一個龐大的民俗博物館。湛江古村落有著特色的傳統文化、建築藝術和村鎮空間格局,承載著多少故事與回憶。俯瞰遂溪調豐村什麼是中國傳統古村落
  • 廣東梅州千年客家古村落南下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
    廣東梅州千年客家古村落南下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 2014-12-14 21:49:03中新網梅州12月14日電 題:廣東梅州千年客家古村落南下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  記者 楊草原 溫芳蘭 廖怡  廣東梅州是客家人的聚集地,素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的美譽。
  • 傳統古村落的「舊」與「新」
    這裡是潛山市龍潭鄉萬澗村,2018年12月該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400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751個村落列入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名單。傳統古村落是極為寶貴的活態文化遺產,然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推進,很多傳統村落的特色民居和生活方式,被漸漸湮沒。如何跑贏時間、守護好古村落?怎樣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係?能否讓古村落綻放新活力?
  • 宜章縣臘園古村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古村落
    原標題:宜章縣臘園古村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古村落   紅網宜章6月25日訊(通訊員 張利芳)6月24日,筆者從湖南省宜章縣住建部門了解到,宜章縣白沙圩鄉臘園於2014年12月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古村落。該村落始建於明代,是一座陳姓族人聚居的血緣古村落,迄今已有600餘年歷史。
  • 中國傳統村落,青州,井塘古村
    井塘古村是一座歷經600餘年滄桑風雨,依舊保存較完好的具有明代建築風貌的古村落,是中國傳統村落、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最美古村。 井塘古村依山而建,依託衡王府院落,形成了具有明代建築風格又有西部山區居住特色的古建築群,是山東省內保存比較完好的一處古村落。
  • 山東最美古村落,在中國傳統村落中榜上有名,今成旅遊最佳之地
    現在很多城市的建設越來越好了,我們可以看到高樓大廈一處緊挨著一處,但其實近幾年很多農村的建設也是非常好的,之前小編就介紹過很多村莊由於建築風格的奇特在如今已經成為了我國的旅遊景點,每年都會有不少嚮往鄉村生活的人前往。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同樣是一處村落。
  • 惠城加強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 探索村落旅遊發展
    從2012年起,惠城區就著手開展傳統村落調研和修繕工作。至今,橫瀝鎮墨園村入選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蘆洲鎮嵐派村列入首批廣東省傳統村落名錄;三棟鎮鹿頸村也被列入市級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試點。根據《惠城區加強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工作實施方案》,至2017年,惠城區將全面開展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工作,選擇符合條件的傳統村落申報國家級、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並實現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全覆蓋,使傳統村落得到基本修復和保護。『水口下源村村民自掏腰包修古宅』☟
  • 航拍「中國傳統古村落」海南白查村黎族船型屋
    航拍「中國傳統古村落」海南白查村黎族船型屋
  • 江西興國縣東韶古村,贛州歷史悠久的客家古村落,荷花塘旁古韻濃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古村現代生活中稀有的存在,古村是歷史文化的縮影。古村落是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有機結合體,是在特定歷史中形成並保存至今的傳統鄉村聚居地。古村落作為農耕文明演繹變遷的見證,不僅是祖先饋贈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中華大地上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以流傳的血脈以及給我們留下美好記憶的精神家園。
  • 肇慶高要澄湖村獲 「中國古村落」稱號
    以嶺南建築風格為主,兼具南洋格調,古建築隨處可見羊城晚報訊 記者陳強、通訊員楊堅攝影報導:記者從肇慶高要區獲悉,高要區回龍鎮澄湖村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古村落」稱號,這是肇慶地區第一條入選「中國古村落
  • 古村落旅遊規劃設計
    ▲ 點擊上方紅色按鈕添加「關注」文化古村落是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並遺存至今的,可以全息、完美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的,具有壟斷性和可創新性的人類生態旅遊資源。隨著對傳統文化的找尋日益成為重要的旅遊動機,文化古村落越來越顯現出其作為高格調旅遊資源的潛力。
  • 江西宜春最美十大古村落
    讓我們走進宜春十大古村落,感受如春天般的最美記憶。這裡古建築之多,保存之完整,雕刻工藝之精湛,是江西首屈一指,古村與周圍環境的完美結合,堪稱中國古建築藝術與風水思想高度統一的典範。而厚板塘「大夫第」建築組群結構複雜,規模宏大,大小三十六天井,巷道平整,山牆堅固,木雕精美絕倫,花鳥蟲魚,宮殿舟車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中國木雕技藝的集大成者。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概況 皖南古村落是指分布在中國安徽、江西境內,長江以南的一些傳統村落。這些村落有著古徽州地域的特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有入選世界遺產的西遞村和宏村。西遞、宏村古民居村落位於中國東部安徽省黟縣境內的黃山風景區。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載體。集中體現了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 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皖南古村落西遞村、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皖南古村落成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 東莞石排塘尾古村落:地形布局就像一隻蟹,不知道為啥要這樣設計
    塘尾古村落,名字雖然看似起得比較隨意,但是因為它裡面比較完整地保存了明朝、清朝時期的古建築,所以受到了重視,成為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塘尾古村落更樓為什麼說塘尾古村落的起名隨意呢?這是因為它純粹就是根據立村時該處地貌特點而起的。
  • 客家文化(梅州) | 中國傳統古村落
    僑鄉村,自明嘉靖年間開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有以「南華又廬」為代表的31座百年客家圍屋,被稱為「中國最典型的客家圍屋古村落」。現保存較為完善的客家傳統民居108座,其中以「圍龍屋」最具特色,還有為數不少的「合槓」至「多槓」的「走馬樓」,以及少數「鎖頭屋」,碉樓和含有西式建築元素的其他建築形式。村內原有一顆古油茶樹,故而得名「茶山村」。該村落源於明代初期,村中現存34座傳統民居,其中紹德堂為明代建築,有500多年歷史。村中有三百多年歷史建築三座,二百年以上歷史建築五座,其餘大部分歷史建築均在百年以上。
  • 溫州楠溪江古村落破壞嚴重 憂傷古村落
    這位曾出版過三本楠溪江古村落書籍,滿懷深情地描述過楠溪江古村落——「滲透在村落和房屋裡的,是濃鬱的耕讀文化的書卷氣和鄉民們淳厚樸實的性格,以及青山綠水長年陶冶出來的對自然的親和感」的中國著名鄉土建築專家,這次卻在市圖書館籀園講壇上無限傷感地說:「楠溪江古村落被破壞得太厲害了……鄉土建築很美,但是看到它們在眼前永遠地逝去,是一件令人多麼痛心的事……」一在殘磚斷瓦的廢墟中
  • 鄭州必去的八大古村落:被列為國家級傳統村落,全部免門票
    2014年,大金店老街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這裡是全國19個抗日根據地核心腹地之一,柏石崖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後方醫院舊址就位於該村,是省內重要的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資源。2014年,徐莊鎮柏石崖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 黃連峪村,博山海拔最高的傳統古村落
    代言人:楊傑  被代言村:博山區開發區黃連峪村  代言詞:黃連峪村,博山海拔最高的傳統古村落  作為中國傳統古村落,日前黃連峪村剛剛列入2018中央財政支持範圍。黃連峪村平均海拔600米以上,是博山區海拔最高的「中國傳統古村落」。  黃連峪村森林覆蓋率90% 以上,人口相對稀少,氣候宜人,四季溫差大,適合作物生長和人們居住。野生資源極為豐富,中藥材近百種,各類鳥獸百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