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古村落,是人類歷史文明的產物,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宛如一個龐大的民俗博物館。湛江古村落有著特色的傳統文化、建築藝術和村鎮空間格局,承載著多少故事與回憶。
俯瞰遂溪調豐村
什麼是中國傳統古村落
中國傳統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國以前所建的村,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
目前,湛江已經有12個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秋風蕭瑟,趁著這美麗秋日,不妨去以下介紹的這些上榜的古村落走走,一起去尋找詩和遠方吧!
第一批
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
雷州市白沙鎮邦塘村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邦塘古村,中國十大古村之一,全村古宅
一百餘座,錯落有致,飛簷翹角,建築精巧,古民居的浮雕彩繪,線條流暢優美,形神畢肖,栩栩如生。
村中古木蔥花,山石流泉,清幽怡人,走進邦塘古村,就仿佛走進了一座古民居博物館。
地址:
雷州市龍門鎮潮溪村
潮溪村因三面臨溪而得名。村中有具有明清南方特色的大型建築群,現存清代建築遺產14469多平方米,古民居多是磚瓦結構房屋,靜靜橫臥在幽深古樸之中。
地址:
雷州市南興鎮東林村
東林村的古民居建築群,應當屬雷州之最,始建於南宋祥興年間,歷史悠久,造型美觀古樸。目前,保存得比較完好的古建築面積約有20000平方。
古民居群中有4座明代居宅,全為磚木結構瓦房,清代民居更多,其中尤以林子良家族的豪宅為最,建築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
地址:
遂溪縣建新鎮蘇二村
以蘇東坡的歷史故事命名的蘇二村,其古建築群是粵西地區保存較好的古建築之一,全村共有40多座的古民居,風格迥異,各具特色。所有街巷都以青石鋪地,建築以石磚結構為主。
地址:
第二批
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
雷州市紀家鎮周家村
周家村座落在雷州市紀家鎮的西南端,周家村曾遺有不少清朝時期珍貴的歷史文物古蹟,堪稱雷州歷史的「活化石」,卻在「文革」時期被洗劫一空,現僅存周斯行之子孫當時所建的6座古宅。在這6座古宅中,其中規模最大的當屬「奉政第」,雕梁畫棟,工藝精湛,堪稱古宅之精華,令人嘆為觀止。
地址:
雷州市調風鎮調銘村
調銘村,始建於明朝末年,山環水繞,案朝千頃良田,背靠一脈明山,乃為鍾靈毓秀之地。在清代康熙至嘉慶年間,村裡僅有300多人,先後有7人中舉,70多人考取各等貢生、廩生,號稱"文擎雷陽"的"舉人村"。
地址:
雷州市英利鎮青桐村
青桐村位於雷州英利鎮東部,坐落在距離鎮址8公裡的青桐洋畔。於明朝慶隆初年形成村落,迄今為止已有400多年歷史。
村中如今依然保存著清代宏偉的祠堂建築群和連片的古建築。置身其中,還可清晰地感受到每塊磚、每片瓦中瀰漫著的濃厚的人文氣息。
地址:
雷州市南興鎮關新村
坐落在南渡河南岸的雷州南興鎮關新村是一條3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自古就有「金雞下洋」之美譽古民居、古文物眾多,讓遊人不由得流連於每一條古巷舊街之中,目光滯留在每一棟風格獨特、造型各異的大屋之上。
村中的關氏宗祠內有一塊清代的石碑,由結實的青石雕刻而成,碑題為「避水全生碑」,上面清晰地記載著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中秋發生的大水災,並教導子孫後代要做好防禦洪水工作。儘管歷經150餘年的風雨洗禮,內容依舊清晰可見。
地址:
第三批
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
遂溪縣河頭鎮雙村
雙村古村始建於宋代徽宗宣和年間,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雙村至今仍保存著廣闊的古建築群,既有明清時代的,也有清末民初的,一座座古民居沿著村道整齊排開,顯得安靜祥和。村中不乏歷史古蹟,如著名的還硯亭,東坡樓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東坡樓
還硯亭
地址:
遂溪縣嶺北鎮調豐村
調豐村,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村中保留了許多歷史文物,神秘的千年官道,還有大宋年間建築的程氏祖祠,石敢(石狗)、八角石井、東坡石井等文物,明清時代的有外翰第(北京大屋)、景蘭閣等;還有元明清時期的古民宅八十多座。這些具有頗高考究價值的歷史古蹟,令人讚嘆不已。
千年官道
八角井
地址:
雷州市楊家鎮北勞村
北勞村中最值得稱道的是古民居建築群,數量之多,技藝之精,外觀之雄偉,內飾之豐富,不禁令人稱讚。現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建築面積達9800平方米。
在革命戰爭時期,北勞村曾是革命鬥爭的堡壘,作為共產党進行革命鬥爭的地下聯絡站,為海康(現雷州)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
地址:
雷州市北和鎮鵝感村
鵝感村,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迄今已有450多年的歷史。相傳,一戶官姓人家為避戰亂,搬到虎頭嶺遠離塵世,過上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這戶人家,養了一隻白鵝,每天天一亮就飛到不遠處的盤地中央(鵝感村舊村的村址)尋找食物,引頸高歌,直到天黑,直到主人下山來趕才回家,每日如此,仿佛與此地有緣。
主人深受感動,就把家安居在盤地中央,隨鵝居住。經過幾百年的繁衍、發展,就成了如今的鵝感村。鵝感村地處低洼地帶,水草豐茂,環境適應鵝的生活,故世世代代,家家戶戶都飼養鵝。祖先為了表示對鵝的紀念,就取名鵝感村。
地址:
秋風正起,湛江美景正當時,趁著周末假期來臨,湛江傳統村落之行走起~
圖文編輯:Achieve、阿白
策劃統籌:林洪強
素材來源於:湛江新聞網、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新浪微博:@湛江旅遊
今日頭條:@湛江旅遊
呢只蝦,湛江口音嘅
咩?!湛江人炒粉的鍋是爛的?
不會吧,你竟然不知道怎麼去湛江硇洲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