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中南莊村:傳統古村落煥發新活力

2020-12-17 魯網

魯網11月19日訊 青磚房、石頭路、古街巷,南莊村有著保存完好的古村原貌,隱藏著千年的好風光。11月18日,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來到美麗宜居的南莊村,探尋這裡深厚的人文底蘊。

南莊村位於晉中介休市龍鳳鎮,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18年12月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並享有「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景觀村落」「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山西最美旅遊村」等榮譽稱號。

磚雕、石雕、木雕、牆壁……小小的南莊古村中的每一個老物件,都頗有講究。講解員張永貞在給來自全國的採訪團成員,一一細數村內的「老物件」。張永貞曾榮獲中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專業委員會頒發的「中國文化老人」榮譽證書。

南莊村以十字街為中心,有東門裡、南門裡、北大門、三角地、後南窯、後頭街等六七條街道,街道總長950米。三個堡門和堡牆將整個村子合圍起來,像一個袖珍城堡。

南莊村原有三個堡門,北門僅存遺址,東門「迎瑞門」、南門「浮翠門」均已得到修繕保護。村內以南北兩座大廟、張氏十八堂為代表的文物古蹟、民居院落以及遍布全村的古石街都是南莊村悠久歷史的見證。傳統民居院落門前,造型獨特的石獅子象徵著當時院落主人的官位。

近年來,南莊村依託區位優勢和人文、自然景觀,積極發展鄉村旅遊,完善基礎設施和旅遊服務設施,努力營造周末經濟客廳,已形成集採摘、餐飲、住宿、觀光、休閒於一體的鄉村旅遊格局,正煥發著新的活力。(本網記者)

相關焦點

  • 晉中南莊村:傳統古村落煥發新活力
    人說山西好風光【晉中南莊村:傳統古村落煥發新活力】青磚房、石頭路、古街巷,南莊村有著保存完好的古村原貌,隱藏著千年的好風光。南莊村位於晉中介休市龍鳳鎮,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18年12月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並享有「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景觀村落」「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山西最美旅遊村」等榮譽稱號。
  • 網媒山西行丨晉中南莊村:傳統古村落煥發新活力
    南莊村內的古街巷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9日訊 青磚房、石頭路、古街巷,南莊村有著保存完好的古村原貌,隱藏著千年的好風光。11月18日,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來到美麗宜居的南莊村,探尋這裡深厚的人文底蘊。
  • 山西南莊村:傳統古村落煥發新活力
    長城網訊(記者 喬婭)青磚房、石頭路、古街巷,南莊村有著保存完好的古村原貌,隱藏著千年的好風光。初冬時節,冒著濛濛細雨,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來到美麗宜居的南莊村,探尋這裡深厚的人文底蘊。南莊村位於山西晉中介休市龍鳳鎮,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18年12月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並享有「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景觀村落」「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山西最美旅遊村」等榮譽稱號。「磚雕、石雕、木雕、牆壁……小小的南莊古村中的每一個老物件,都頗有講究。」曾榮獲「中國文化老人」稱號的講解員張永貞,向來全國的媒體團記者一一細數村內的「老物件」。
  • 長泰巖溪鎮:古村落煥發新活力
    自「百路千村」「兩違」綜合治理行動開展以來,長泰縣巖溪鎮以治違、治亂、治街、治路為抓手,打造整潔的城鄉景觀帶,有效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水平,讓傳統古村落煥發新活力。珪後村巖坂線路段沿街兩側村民亂搭建鐵皮鐵欄影響了村莊美化美觀,還造成安全隱患。巖溪鎮決定對巖坂線珪後路段及忠義街進行立面改造。
  • 山西晉中:古建專家齊聚後溝 論古村落活化路徑
    9月22-23日,由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中華民居雜誌社、山西科技傳媒集團和中國·後溝古村聯合主辦的以「古村落復興的理論與實踐」為主題的分論壇在山西省晉中市後溝古村召開。來自國內古村落復興理論與實踐領域的專家學者、省內外鄉建相關部門負責人、全國科技報系統負責人以及山西科技傳媒集團負責同志等參加活動。此次活動由9月22日晚舉辦的古村之夜頒獎盛典與9月23日舉辦的古村落復興論壇兩部分組成。
  • 山西晉中十大古村落,晉商文化的搖籃
    古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現今卻成了「即將消失的美景」。如果不能引起關注和足夠的保護意識,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老村莊一旦消失,就再也不會回來了。山西·晉中,晉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晉商文化的搖籃。
  • 山西晉中:土法釀酒技藝在古村落的「新生」
    新華網太原4月26日電(記者王學濤 趙陽)今年53歲的郭玉根是山西晉中闊子頭村的一位釀酒師傅,家中的酒坊已有200餘年歷史。老人如今是中國著名古村落後溝古村的一名「民俗演員」,向遊客們展示「土法釀酒」的技藝。
  • 古村落煥發出新的活力,歷史悠久但人口不多,這一村莊火了
    山西晉中的一個縣級市,位於太行山的北側,介休在2005年已經被中央電視臺評選為了十大魅力名鎮,2006年已經成為了全國的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在介休,有介休博物館、文公祠、城隍廟、文峰塔,還有頗多的歷史文化遺產,綿山、后土廟、襖神樓、張壁古堡,介休真的算得上一個歷史名城。
  • 山西晉中好風光:平遙古村落普洞村
    山西晉中好風光:平遙古村落普洞村
  • 山西這座古堡型古村魅力何在?晉中市介休南莊古村探秘
    胡哥專注發現古村落之美。敬請關注、轉發支持。胡哥圖片文字均為原創,侵權必究,已授權維權騎士全網維權。這個古村就是介休市龍鳳鎮南莊村,一個距離介休市區不到十公裡的傳統村落,一個上榜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森林鄉村、3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3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的古村。
  • 南莊村:特色木偶戲源遠流長(洛陽傳統村落13)
    核心提示:近日,河南省首批傳統村落名錄公布,洛陽有17個村落榜上有名。這17個村落或建築風格獨特,或文化內涵深厚,均有不可複製的歷史記憶。記者將帶您一一探訪它們的「前世今生」。  劉煥君在表演  與鐵爐營村一樣,南莊村也屬於汝陽縣陶營鎮,只不過鐵爐營村以三弦鉸子書而聞名,南莊村人引以為榮的則是有特色的木偶戲。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龍鳳鎮南莊村:旅遊帶動 古村展新顏
    近年來,乘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東風,青磚房、石頭路、古街巷,綠樹擁簇、安靜祥和,昔日陶淵明筆下如夢如幻的桃花源,如今成為龍鳳鎮南莊美麗鄉村的真實寫照。走進南莊村,乾淨整潔的街道,一幢幢青磚石瓦的古代建築和古樸安靜的農家小院,散落在村莊的各個角落,樹木、青草、野花相映成趣,歷經歲月風雨的寺廟、影壁、澇池等建築盎然挺立,組合成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南莊村講解員張永貞老人熱情地給我們介紹了南莊村的歷史。
  • 吉州區文石古村煥發新活力
    吉州區文石古村煥發新活力 文石這座歷史古村正在煥發著新的活力。       為加強古村保護及旅遊開發,近年來,吉州區用於傳統村落保護農村綜合改革專項資金150萬元建設樟山鎮文石古村。如今,文石古村古建築得到了更好的保護,環境變得更美了,人民的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文石村坐落在千裡贛江中遊的吉州區樟山鎮,距城區20公裡。
  • 黃山徽州區:文創助力鄉村振興 讓古村落煥發新活力
    4月12日,一場名為「尋高山古茶、得毛峰真味」生態文化活動在徽州區西溪南村的釣雪園舉行,通過海內外直播高山採茶、大師對話、炒茶品鑑、品茶雅集等環節,向世界展示徽州的人文底蘊、黃山茶的故事和文化。談及當初為什麼選擇西溪南,北京大學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俞孔堅說「第一次到這裡,就被這裡大片的楓楊林生態景觀和深厚的徽文化歷史吸引了。」
  • 傳統古村落的「舊」與「新」
    這裡是潛山市龍潭鄉萬澗村,2018年12月該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400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751個村落列入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名單。傳統古村落是極為寶貴的活態文化遺產,然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推進,很多傳統村落的特色民居和生活方式,被漸漸湮沒。如何跑贏時間、守護好古村落?怎樣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係?能否讓古村落綻放新活力?
  • 精品民宿讓古村落煥發新生
    精品民宿讓古村落煥發新生 發布時間:2020-03-27 13:45:35   作者:羅希   來源:安順日報   本報訊(記者 羅希) 3月
  • 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單公布 保護傳統村落助推鄉村振興
    據名單顯示: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共2666個,北京房山區佛子莊鄉黑龍關村、天津寶坻區八門城鎮陳塘莊村、山西省大同市雲岡區高山鎮高山村、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騰橋鎮石池村、永州市道縣梅花鎮修宜村等上榜。據悉,自2012年以來,住建部會同相關部門先後數次組織傳統村落調查,分4批將4153個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列入了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涵蓋全國所有省272個地級市、43個民族。
  • 我大山西266個村入選!第五批擬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公示
    12月1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官網發布擬將北京市房山區佛子莊鄉黑龍關村等2646個村落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山西省共有266個村落入選,其中,晉城市共有93個村落入選,成為入選最多的城市。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做好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調查推薦工作的通知》,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在各省(區、市)推薦基礎上,經專家委員會審查,擬將北京市房山區佛子莊鄉黑龍關村等
  • 江門市蓬江區棠下鎮良溪村:村容村貌大變樣 千年古村落煥發新活力
    蓬江區棠下鎮良溪村,素有「後珠璣巷」的美譽,因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被列為「廣東省古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隨著鄉村振興的實施,良溪村這個千年古村煥發出新的活力,吸引遠近遊客慕名前來。  沿著這條千年石板道拾級而上,就能走進良溪村最古老的區域,這裡是村民最早的居住區,保存著大量的明代到民國初期的古建築,村落沿山而建
  • 活態保護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聚焦泉州文化保護經驗成效
    兩天時間裡,採訪團深入泉州的大街小巷,市鎮鄉村,在金魚巷、中山中路和閩南技藝展示館等老宅舊街巷中探訪歷史文脈的清晰延續,在晉江梧林傳統村落中體會尚未商業化的閩南特色歷史風貌,在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中感受舊工廠園區如何煥發新活力,了解泉州在傳統文化活態保護方面的成效與先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