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豬改變網約車市場局面,大力補貼是否可以吸引用戶?

2020-12-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花小豬打車,幾乎在一夜之間就火了起來,在很多群裡都有人在轉發花小豬的「優惠券」或者助力的。如今的花小豬在貫徹的是「某多多」的經營模式,如新人首單打車0元起、網約車一口價、邀請朋友下載APP領紅包、等等,這種大力補貼是否可以吸引用戶?

沉寂良久的出行市場又迎來新變局,今年7月花小豬強勢殺入出行賽道,將原來基本呈現出寡頭的市場局面再次攪動。

定位年輕用戶群體與下沉市場的花小豬,憑藉大力補貼的優惠價格獲得用戶青睞,又採用社交裂變的玩法快速拉新,一入局就得到了極大曝光度。

根據易觀千帆2020年10月數據顯示,作為後起之秀的花小豬用戶規模榮列網約車行業第二名,短時間內實現了活躍用戶規模的快速提升。

網約車企業間的戰爭從沒停止過,前有聚合平臺開展打車業務,後有主機廠轉型出行服務商,市場競爭逐步激烈。但對於用戶來說,打車難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治,在當前的留量時代,

網約車廠商應如何藉助數據運營用戶,從而提升單量呢?

廠商踏步市場前,行業整體現狀是首先考慮的,用戶增長與流失情況可以幫助廠商快速了解行業市場規模,並對其作出評估。

根據數據我們能看到,2月開始網約車市場呈現回暖態勢,目前整體仍呈現出增長態勢,尤其是在7月花小豬正式宣布營運後,用戶增長較之前有小幅提升,說明網約車市場在未來仍有一定上升空間。

一、洞察用戶使用行為,優化營銷玩法思

無論是初踏入市場,或是持續維護核心用戶,大規模補貼是網約車廠商用來吸引用戶的常見策略,花小豬的成功也多來於此。

補貼的本質是通過低價打車刺激用戶,驅動用戶更高頻次的使用平臺,養成用戶習慣。盲目的優惠券補貼背後可能是燒錢但增長不佳,一旦停止就會出現用戶的大量流失。

如何針對用戶出行場景制定相應營銷策略,提高用戶粘性是網約車廠商採用燒錢玩法時應考慮的問題。

首先:應該對目標用戶的出行習慣、場景需求進行洞察,結合場景制定相應補貼,滿足用戶需求才能達到補貼最好的效果。

藉助用戶分時行為指標我們能洞察到用戶的使用習慣,以廠商A的乘客端為例,上午7點-8點是用戶打車高峰期,網約車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此時更應提高司機端的接單補貼,建立多元化的獎勵機制鼓勵司機在高峰時期出行接單,以解決高峰時期用戶打車難的問題。

而到了中午11點與晚上7點之後用戶數明顯下滑,但這個時段用戶的用車場景依然是存在的,針對此時的用戶出行,應以滲透為目的,採用優惠券補貼的方式觸發用戶的選擇平臺,喚醒用戶的使用習慣。

而我們根據廠商A的日活數據(可查看T+3),我們觀察到11月用戶日活呈現出規律的波動,在周五與周末用戶用車需求有明顯的上升,那麼節假日可以制定相應的節日立減、衝單獎金等營銷活動,通過補貼來提高高粘性用戶的活躍與留存。

在大規模補貼的背後,是成本的劇烈增加,所以是否真正觸達到目標用戶是關鍵。

次月留存率,月活環比、月啟動次數等數據,可以幫助廠商直觀的看到目標用戶的粘性與用戶增長明細。這樣既能衡量自身與競品的營銷活動效果,也能針對營銷策略與玩法思路進行優化與改進。

根據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廠商A在2月後用戶留存有明顯的下降,那麼針對2月出臺的用戶運營策略應該進行改進與優化,以及4月開始次月留存率有顯著的提升,也印證其針對用戶行為而制定的營銷活動達到目標效果。

二、針對區域用戶分布,制定供給側運營策

用戶流量的逐步見頂,市場的逐漸瓜分,導致廠商用戶增速持續放緩,而針對城市的滲透與深耕下一步動作。根據各城市區域用戶的分布與行為偏好,制定更加精細化的運營策略可以幫助廠商深耕目標城市用戶。

用戶城市分布,用戶行為偏好等數據能幫助企業洞察自己及競品的用戶城市分布,我們可以從地域緯度指標例如城市線級、省份、城市分布等數據來看,主要競爭對手在各城市用戶布局,再結合自身用戶結構,對該城市的營銷策略進行相應調整。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廠商A在北京與成都的用戶是佔優勢的,那麼針對這兩座城市的運營策略除了可以繼續保持外,也需加大這兩座城市運力投放,滿足用戶出行需求。

而其在上海,深圳,天津的用戶數同競爭對手拉出較大差距,還有發展潛力。那麼針對這幾座城市的營銷推廣應該加大力度,制定更精細化,多元化創新營銷策略。

例如:以補貼營造口碑營銷來拉新獲客。無論新老客戶,如果在獲得滿意的出行體驗,都會慢慢養成出行方式,即可轉化成口碑營銷,從而得到用戶的大規模增長。

易觀分析提供數字洞察用戶產品與解決方案,助力出行企業高效運營。

對於出行企業而言,如何滿足用戶出行需求,提高出行體驗,養成打車習慣是其最終目的。洞察自身及競爭對象的用戶行為並分析,制定相應運營策略可以有效幫助出行企業獲客。

為出行企業提供用戶區域分布、消費水平、行為偏好等多緯度的相關數據,幫助企業高效運營實現精益成長,同時關注營銷策略後對數字用戶行為引起的變化,及時幫助企業制定精準的營銷策略。

 

作者:易觀分析,微信公眾號:yiguanguoji

本文由 @Analysys易觀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花小豬會是網約車市場的第二條增長曲線嗎?
    與網約車相比,花小豬採用一口價模式,同路徑下花小豬比滴滴快車略便宜。根據花小豬計價規則說明,一口價是以預估裡程及時長,並按照計價規則,計算預估價為基準,再根據供需平衡等因素做一定幅度內調整的價格。花小豬負責人也表示後續新業務將視情況考慮是否在產品推廣初期,投入一定資源推廣新業務,讓更多年輕用戶享受到普惠的網約車服務。
  • 花小豬「三無產品」,搶司機搶用戶!滴滴壟斷市場的秘密武器!
    我媽說這句話的時候肯定想不到,網際網路時代,平臺燒錢補貼吸引用戶,真的就是在撿錢!三無產品花小豬花小豬是滴滴子品牌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花小豬就是三無產品,無資質、無司機、無用戶。藉助滴滴運營資質,滴滴司機一鍵註冊花小豬,滴滴網約車上掛著花小豬的宣傳物料通過高額補貼吸引乘客社交裂變。
  • 滴滴司機們青睞「花小豬」!為何用戶們對花小豬一片吐槽?
    縱觀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打車平臺,滴滴出行可以說是絕對的霸主。雖然滴滴出行佔據了網約車的制高點,但滴滴並沒有「掉以輕心」,今年7月份,滴滴出行推出了「花小豬」,將原來基本呈現出寡頭的市場局面再次攪動。那麼問題來了,滴滴出行已經是國內網約車的霸主了,為什麼又要推出「花小豬」這款產品呢?我們不妨來簡單的分析一下!滴滴的下沉夢?自打拼多多在下沉市場崛起之後,無論是阿里還是京東,以及現在的滴滴出行,他們都意識到下沉市場的重要性。
  • 花小豬火了,花小豬有了合法身份,花小豬合法了?
    花小豬火了。火在了用戶群裡。百億補貼」的真金白銀+「裂變營銷」的新奇玩法,讓花小豬迅速火爆朋友圈,短短半年間,便在華為應用市場有了近700萬次的下載。卻「火」在了監管層。雖然多地並不認同花小豬共享滴滴出行的運營資質,但是最近有城市認為其實合法的。關於運營主體,以及花小豬打車是否可以通用滴滴的運營資質,即平臺證。紹興主管部門回應稱:「花小豬是屬於滴滴平臺的服務品牌,(運營資質)和滴滴是一起的。
  • 180萬+用戶正在花小豬上「薅豬毛」:乘客日增340%,司機增203%
    面對高額補貼,網約車司機們也連連稱呼這隻「花小豬」真香。 「我是收到花小豬客服的電話邀請,才加入『花小豬』的,當時說『花小豬』每天接單光獎勵就100多塊起步。」大概一周前,在接到「花小豬」的電話後,北京的滴滴快車司機王偉就下載了「花小豬」App。 他回憶,註冊車主的操作非常簡單。因為之前他就是滴滴的司機,所以輸入手機號碼後,直接就可以同步到「花小豬」。
  • 花小豬重走滴滴違規路
    8月初,由於花小豬在未取得深圳網約車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開展網約車業務,深圳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其立即停止網約車業務,並在取得許可證前不得上線運營。8月19日,山東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在官方微博發文稱,經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調查,「花小豬打車」平臺未在青島市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不具備網約車經營資質。
  • 接單更自由,花小豬打車讓網約車司機拉活賺錢更輕鬆
    「平臺指派的訂單太遠了」;「乘客目的地那邊的路真不太熟悉」;「正在用的平臺不賺錢」等種種問題都是網約車師傅每天都會面對的。面對這些問題,網約車司機多半沒有主動權,只能「忍氣吞聲」,默默拉活兒。而隨著新晉網約車平臺花小豬的出現,網約車師傅的焦慮得到了緩解。今年初以來,隨著網約車市場競爭逐漸激烈,司機能接到的單量也越來越少。
  • 雲投訴|給「無證」司機派單,「花小豬」網約車司機被罰一萬元誰埋單?
    12月8日上午10點左右,林先生駕車通過「花小豬」網約車軟體載客,從南充茂源南路川北醫院新區門口至藍光1227香江國際。在金魚嶺路口等紅燈時,其駕駛的豐田卡羅拉轎車被運管人員攔下,車子被暫扣,執法人員把車上的乘客送到了目地,林先生則跟著執法人員去做了筆錄。執法人員告訴林先生,網約車司機需要取得網約車運輸證和網約車駕駛員證,而林先生一證都沒有。
  • 飛奔的滴滴花小豬:社交裂變撬開市場,監管難題正在破冰
    新的核心目標被歸納為「0188」,即在三年內實現0重大安全事故,每天服務超過一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超過8%,全球服務用戶MAU超8億。幾乎在同一時間,一款名叫「花小豬」的網約車APP在貴州遵義和山東臨沂等低線城市上線試運行。與滴滴旗下的幾款網約車產品相比,花小豬的價格更便宜,吸引了許多價格敏感型消費者。
  • 起底「花小豬」:滴滴新馬甲,打車版「拼多多」
    付完錢,車還是沒來;再次打電話過去,掛了;再打,無法接通;投訴,發現App沒有投訴入口。那是花小豬剛剛上線時的場景。3月23日,花小豬登陸臨沂,3月29日登陸遵義,主打「新人首單打車1元起」,用全網最低價作為噱頭,吸引了不少用戶嘗鮮。跟滴滴不同,花小豬的模式是「一口價」。
  • 省錢即存錢 花小豬打車「薅羊毛」不走尋常路
    僅僅公開數月時間,花小豬就成為網約車行業內的大熱門。並引發了各方廣泛的關注。與傳統打車軟體不同的是,花小豬打車採用乘車「一口價」的方式,並且優惠及折扣的力度很大,這一宣傳立刻吸引了年輕消費群體的關注。由於優惠眾多,網友紛紛戲稱「豬毛」薅不完。打車還能省錢,花小豬這波操作到底是怎麼玩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花小豬」竟是「滴滴」生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此外,大力度的優惠並不能「收買」用戶,有的市民坦言,體驗感很差,叫一次車至少要20-30分鐘,而且會出現司機隨意取消訂單的情況。一位市民表示,自己總共叫了大概有7-8次車,目前只成功過一次。還有市民表示,即使叫到了車,有的時候距離也會比較遠。「滴滴」為何生下這隻「花小豬」?
  • 被瘋狂薅豬毛「花小豬」能成為滴滴的「小香豬」嗎?
    品牌與明星跨界合作帶來的破圈效應,助力這款打車軟體更快地走向了大眾打車市場。作為滴滴新推出的品牌,花小豬定位年輕用戶市場,致力於打造實惠出行。「花小豬打車,打車可以更便宜」的slogan,簡單明確表明了要走的親民路線,同時也為廣大司機創造了更多的收入機會。
  • 價格比滴滴便宜10%-15%,花小豬靠啥「拱」出新市場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祖爽 文/圖)距離滴滴出行(以下簡稱滴滴)正式推出定位年輕用戶市場的新品牌「花小豬打車」已經過去數月,這段時間主打便宜牌的花小豬打車發動補貼攻勢,發展勢頭頗為迅猛,但也遭遇了被多地交通部門約談、叫停的運營難題。
  • 花小豬打車已被多地叫停,司機無證上崗面臨扣車罰款風險
    消費者樂見「花小豬打車」帶來的大額補貼和優惠價格,爭相「薅羊毛」;亦有不少私家車人群基於其對司機端較低的準入門檻,重新開起網約車「賺外快」。一夜之間,在「花小豬打車」攪局下,不少人士仿佛回到了幾年前滴滴燒錢砸市場的「網約車大戰」時代。不過,該品牌迅速擴張之下,質疑亦隨之而來。
  • 乘客司機都在薅羊毛「花小豬」補貼還能撐多久?
    原標題:涉嫌違規的「花小豬」能否一直「香」下去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馬正拓近來,打著「新人首單免費」「全網超低一口價」「打車能賺錢」的「花小豬」打車軟體,頻繁出現在各大社交媒體的推廣頁面,因享受補貼後打車費用較低、不受行車路線和時間影響實行「一口價」,很快引起了不少市民的關注和使用。
  • 花小豬打車實現接單自由 兼職網約車司機的春天來了
    近日,一款名為「花小豬」的打車軟體刷爆了朋友圈、微博、抖音,一度成為廣大網友討論熱議話題。在看到「花小豬打車更便宜」、「用花小豬打車可以賺錢」等等廣告之後,有用戶不禁疑惑:這些補貼都給乘客了,那平臺和司機還能賺錢嗎?答案當然是能!
  • 「花小豬打車」違法嗎?南京交通部門這樣說
    經常打車的市民可能注意到,南京市場上又多了一家「花小豬打車」。8月26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局獲悉,花小豬打車平臺公司因涉嫌未取得平臺經營許可,在南京擅自從事或變相從事網約車活動,被交通部門下發《限期接受調查通知書》。對此,滴滴出行回應稱,花小豬是滴滴平臺下的一個新業務,將在滴滴出行集團擁有的線上線下運營資質下合規運營。
  • 滴滴正式「認親」花小豬:停不下來的滴滴,在講故事給誰聽?
    2個月以來,「便宜」是用戶給予花小豬最顯著的標籤。憑藉低價補貼、裂變營銷,給予司機更多靈活選擇所帶來的強勁運力,花小豬在全國掀起迅猛攻勢。一夜之間,已經逐漸成定局的網約車市場,再次硝煙四起。但是,滴滴近期的大動作不止於此。
  • 花小豬打車成都體驗:優惠活動多,拼團領券獨乘車
    花小豬打車只有一個功能,即打車,用戶不用選擇車型,也沒有拼車等選項,無需預付或充值,輸入目的地即可叫車。記者8月19日中午在大慈寺附近嘗試叫車,首次使用需要授權錄音安全保護功能,提示信息顯示該錄音為處理糾紛的依據,除此之外還可以設置緊急聯繫人,在app內也有一鍵報警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