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丨中國佛教有哪八大宗派 一首偈子可以概括!

2021-02-25 禪林網


佛教的八大宗派雖是中國佛教的產物,但其根本依據均不離佛所說的教法。每派都有其完備的體系和經典理論依據。八大宗派的特點可以用一偈淺而概之:

密富禪貧方便淨,

唯識耐煩嘉祥空。

傳統華嚴修身律,

義理組織天台宗。

▲首先:「密富禪貧方便淨」這句中說明了三大宗派的修持特點。「密富」告訴人們,在八個宗派裡面,如果要學密宗的話,在經濟上必須是富有的。

密宗也稱為「密教」「秘密教」「真言乘」「金剛乘」等。由於受法身佛大日如來深奧秘密教旨的傳授為真實言教,這種真言奧秘,若不經灌頂和秘密傳授,不得任意傳習,及顯現於人,因而得名。又由於其修習在密相應,又稱「瑜伽密教」。

密教本是公元七世紀以後,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別(中觀,瑜伽)與婆羅門教——印度教相結合的產物,很快就傳入中國,成為中國佛教的一個宗派。

密宗的壇場要布置得非常精緻莊嚴,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銀,或者是銅質的鑄造,樣式很多,並且要樣樣齊全。修持作法,每次都要花相當的時間,對於上師更要有優厚的供養,所以要如法學密,經濟上必須富裕,時間上相當空閒的人才好修學。所以稱為「密富」。

禪宗僧人(資料圖)

禪宗是中國化最為典型的中國佛教宗派。由於傳佛心印,以覺悟眾生心性的本原佛性為主旨,故又稱為「佛心宗」。它淵源於印度佛教,而形成於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於北朝時正式創立,到唐五代時達極盛,宋元以後仍繼續流傳發展。

修學禪宗,不需要富足的經濟條件,因為禪者的修行生活,無論山林,水邊,茅蓬,只在雙腿一盤,就可參禪了。古代禪宗祖師大德們,有的常年居住在山林裡,吃的是野菜雜果,穿提粗布麻衣,雖然生活是這樣的清貧淡泊,但是他們的禪定之樂是無窮的。故而稱為「禪貧」。

「方便淨」講的是淨土宗的修持特點。淨土宗因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而得名。該宗倡導簡易的念佛法門,故又有「念佛宗」之稱。相傳東晉慧遠大師曾在廬山邀集僧俗成立白蓮社,發願往生西方淨土,慧遠大師因此而被奉為淨土宗「初祖」,淨土宗也因此而稱「蓮宗」。

也有人認為淨土宗的實際創史人應該是唐代的善導大師,其先驅可上溯到曇鸞大師與道綽大師。而之所以說是「方便淨」是說修行淨土宗的念佛法門,不管什麼行業,身分,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修持的,所以最方便的修持方法,非淨土宗莫屬了。

▲「唯識耐煩嘉祥空」是講唯識宗和嘉祥宗的特點。「唯識耐煩」就是說學法相唯識的人必須要有耐煩的心。法相唯識宗因通過分析法相而得出萬法唯識的結論故得名,也稱「法相宗」或「唯識宗」。

由於該宗的創史人玄奘大師和窺基大師長住慈恩寺,窺基大師還有「慈恩大師」之稱,因此又稱「慈恩宗」,又由於《瑜伽師地論》為該宗的根本經典,故也有稱之為「瑜伽宗」。

法相唯識宗裡面的名相很煩瑣,義理層次比較複雜,如不耐煩就無法把他的頭緒搞清楚,一進入法相唯識宗裡如墮雲裡霧中。所以學唯識必須要有耐煩的心才能學得通。

「嘉祥空」講的就是三論宗的特點。三論宗因以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菩薩的《百論》為主要典籍而得名。又因主張「諸法性空」也稱「法性宗」。為了區別也稱法性宗的天台宗和華嚴宗,又稱為「空宗」。此宗自羅什大師譯出三論以來,研究三論者代不乏人。至隋吉藏大師而集大成,正式創立了「三論宗」。

之所以說「嘉祥空」是因為三論宗的吉藏大師在研究三論時,住在嘉祥寺,故把他稱為「嘉祥大師」,又因為他是三論宗的集大成者,故又名嘉祥宗。而此宗所依據的《中論》等三論的內容完全是闡明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所以稱他為「嘉祥空」。

▲接下第三句是「傳統華嚴修身律」講的是華嚴宗和律宗的特點。

《華嚴經》(資料圖)

「傳統華嚴」是在說明華嚴宗的特點。華嚴宗因奉《華嚴經》為主要經典而得名;又因其實際創史人法藏大師,被武則天賜號「賢首」,後人稱法藏大師為「賢首大師」故又稱「賢首宗」。

該宗主要發掘「法界緣起」的旨趣,因而又有「法界宗」之名。

《華嚴經》起源於印度,傳到中國之後,經過中國祖師大德的智慧的融合,將華嚴法界緣起的思想發揮得最圓融最究竟,並提出種種的觀法,寓哲理於實踐中。由於歷代大德對華嚴思想所作的創新與發明,使華嚴哲學在中國佛教史上開出了奇葩,而成為中國佛教的傳統信仰。即所謂「傳統華嚴」。

「修身律」開示了律宗的特色。律宗以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因其所依據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故又稱為「四分律宗」;又因創宗人道宣律師常住終南山,而又名為「南山宗」或「南山律宗」。

佛教的律宗是講究修身做人的。如太虛大師云:「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圓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因為人格圓滿了才能成佛。把人做好,修身完成才能進一步開發內心的光明智慧,而證悟最高的真理。這是律宗給予人們的指示,所以稱為「修身律」。

▲最後一句是「義理組織天台宗」顯示了天台宗的特色。天台宗是中國佛教史上創立最早的一個宗派,淵源於南北朝,初創於隋興盛於唐。因其實際創始人智者大師長期住在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宗」;又由於此宗奉《法華經》為主要經典,由此也稱為「法華宗」。

在各宗派之中,對佛學義理,能建立嚴密的組織,有系統地加以闡發的當推天台法華為第一。天台智者大師將佛陀一代聖教分為五時,並按其所攝受的對象分為:頓,漸,秘密,不定等化儀四教,以及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教。

以科學的方式將三藏十二部經典,分門別類地歸納於不同根性的眾生,並將修行的方式與證果的等次一一加以分析比較,所以說到義理的組織方面,天台宗是最嚴密最有系統的。

禪林網   

以上內容並不反映或代表禪林之意見及觀點,轉發及引用請自行核實或抉擇。本平臺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禪 林   chanlin

  禪 宗 智 慧 的 傳 播 者

【微信號】chanlinorg

蘋果版                |                 安卓版

相關焦點

  • 漢傳佛教八大宗派 ,一首偈子可以概括!【圖說漢傳佛教八大宗派祖庭】
    佛教的八大宗派雖是中國佛教的產物,但其根本依據均不離佛所說的教法。每派都有其完備的體系和經典理論依據。八大宗派的特點可以用一偈淺而概之: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密教本是公元七世紀以後,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別(中觀,瑜伽)與婆羅門教——印度教相結合的產物,很快就傳入中國,成為中國佛教的一個宗派。密宗的壇場要布置得非常精緻莊嚴,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銀,或者是銅質的鑄造,樣式很多,並且要樣樣齊全。
  • 佛學常識:佛教八大宗派你了解多少?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佛教也不是只有一門一派,佛教是有八大宗派的,但是對這些宗派你又了解多少呢?佛教八大宗派:三論宗(法性宗),瑜伽宗(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天台宗(法華宗),賢首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真言宗)三論宗(法性宗)三論宗,是中國隋唐時代佛教宗派,學習三論的僧侶,通常也會兼習其他書籍。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你知道都是哪些?
    中國佛教的各個宗派幾乎都形成於隋唐時期,當時佛教宗派林立,不止現在所說的八宗,但在唐武宗滅佛之後,除禪宗淨土宗之外大多數宗派都已銷聲匿跡,直至近代才又從日本流傳回來,形成了現今所說的八大宗派。中國佛教宗派眾多,主要有八宗之說,那到底是哪八個宗派呢?
  • 佛教知識--中國佛教八大宗派
    八大宗派概述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唯實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華嚴宗又名賢首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八大宗:性、相、臺、賢、禪、淨、律、密。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介紹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佛法本是一昧的,由於接受者的智慧、福德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時代與生活環境的差異,對於佛法的認知、修行的偏重,也就有許多不同的分支派別了。八大宗派的特點可以用一偈淺而概之: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
  • 漢傳佛教可分為具體的哪八大宗派?
    中國佛教又稱漢傳佛教,首要有八大宗派,別離為唯識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和密宗,簡稱漢傳佛教八大宗派。  大約在公元元年前後的一段時間,佛教初步從印度經西域傳入漢地。前期首要是翻譯佛經。跟著佛教在漢地的不斷傳達和展開,佛教徒和佛教專家的數量也空前增加,隋唐時期構成漢傳佛教的鼎盛時期,各大宗派均已樹立,展開頗具規模。
  • 佛教八大宗派
    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大宗派(漢傳佛教八大祖庭)。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漢傳佛教祖庭及其文化具有高度的信仰價值、文化價值與學術價值,是佛教中國化的實踐結晶和寶貴成果。認識漢傳佛教八大宗派是人類信仰的精神豐碑。
  • 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指的是哪些宗派?
    原標題: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指的是哪些宗派? 我們都知道中國佛教宗派眾多,主要有八宗之說,那到底是哪八個宗派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些派別。 中國佛教的各個宗派幾乎都形成於隋唐時期,這一時期是佛教發展的巔峰,當時佛教宗派林立,不止現在所說的八宗,但在唐武宗滅佛之後,除禪宗淨土宗之外大多數宗派都已銷聲匿跡,直至近代才又從日本流傳回來
  • 佛教:中國佛教八大宗派有何特點?若修持適合的法門,事半功倍!
    佛教自傳入漢地之後,受漢地文化影響,形成了多個宗派,意為多個法門。依照佛經而言,佛教中的法門共有八萬四千個,各自有行,稱無量法尊。今天小編來說說,在中國佛教中的主要八個宗派。一:天台宗天台宗發源於中國浙江天台山,並依此地得名。在宗派文化中,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主張發真正菩提心,將「九助觀」與「十乘法」融為一體,明釋智慧。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的創始人及其他
    中國佛教自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傳入中國,歷經漢魏兩晉南北朝的發展,到隋唐時已趨成熟,佛教也逐漸趨於中國本土化,並形成八大宗派。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2、三論宗。此宗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依據,得名三論宗。創立於隋代,創始人吉藏。祖庭西安草堂寺、南京棲霞寺。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
    隨著隋唐的統一、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繁榮、文化的融和及帝王的護持等條件下,使得佛教八大宗派在隋唐正式形成,開創了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茲將大乘八宗在中國的開展分述如下:中國佛教八大宗派。八大宗派的特點,可以用一偈淺而概之:「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
  • 佛學常識:佛教八大宗派你了解多少?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佛教也不是只有一門一派,佛教是有八大宗派的,但是對這些宗派你又了解多少呢?佛教八大宗派:三論宗(法性宗),瑜伽宗(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天台宗(法華宗),賢首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真言宗)三論宗(法性宗)三論宗,是中國隋唐時代佛教宗派,學習三論的僧侶,通常也會兼習其他書籍。
  • 佛教宗派有哪幾種?佛教十三宗派介紹
    佛教傳入中國後,起初並沒有區分大小乘經典,開宗立派也並無區別。但隨著佛教體系的日臻完善,所依止的經典各有不同,以及大眾接受的智慧程度各有差異,便逐漸形成了空宗和有宗兩大派別下的十三個宗派。空宗和有宗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兩大派別,空宗全稱大乘空宗,是大乘佛教中觀派的別稱;有宗,全稱大乘有宗,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別稱。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你知道都是哪些?
    中國佛教的各個宗派幾乎都形成於隋唐時期,當時佛教宗派林立,不止現在所說的八宗,但在唐武宗滅佛之後,除禪宗淨土宗之外大多數宗派都已銷聲匿跡,直至近代才又從日本流傳回來,形成了現今所說的八大宗派。中國佛教宗派眾多,主要有八宗之說,那到底是哪八個宗派呢?
  • 【人間佛教】中國佛教宗派有哪些?
  • 中國佛教的八大宗派、地位及佛教觀點,一起來長知識
    大家好,歡迎來到娟寶穿什麼,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佛教的故事。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佛教起源於印度。圖一八大宗派在隋唐正式形成,開創了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天台宗: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成立的佛教宗派。
  • 漢傳佛教可分為具體的哪八大宗派?
    中國佛教又稱漢傳佛教,首要有八大宗派,別離為唯識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和密宗,簡稱漢傳佛教八大宗派。  大約在公元元年前後的一段時間,佛教初步從印度經西域傳入漢地。前期首要是翻譯佛經。跟著佛教在漢地的不斷傳達和展開,佛教徒和佛教專家的數量也空前增加,隋唐時期構成漢傳佛教的鼎盛時期,各大宗派均已樹立,展開頗具規模。
  • 浩浩宗風傳法脈·巍巍祖庭蘊哲思 《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
    ,但既全面系統又通俗易懂地闡釋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的叢書這還是第一部。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不了解佛教就不可能對中華文化有透徹而準確的理解。而一提起佛教,大家往往都會說,中國佛教有三論宗、唯識宗、淨土宗、律宗、華嚴宗、密宗、禪宗、天台宗等八大宗派,不懂這八大宗派就難以理解中國佛教。此言不虛,八大宗派是中國人選擇和理解印度佛教的結晶,不但代表著佛教的中國化,而且形成了中國佛教最深厚的理論支撐,是塑成中國特色佛教文化的靈魂。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祖庭知多少?其中六個在西安
    大興善寺是著名的隋唐皇家寺廟,在佛教界地位非常高,貴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密宗祖庭寺廟。除了密宗祖庭大興善寺之外,八大宗派都是那些?他們的祖庭之地都分別是什麼呢?對於中國來說外來宗教,從西漢時期傳入我國,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經過幾代中國僧眾的努力,佛教也早已經在中華大地落地生根,已經是成為了體系嚴密,宗派類別齊全的宗教。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通常上講就是: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 中國佛教有哪八個宗派?什麼宗派是重心?
    佛教傳入中國後,經過多個時期的發展,先後出現過許多宗派。到了今天,主要形成了佛門八大宗派的局面。第一宗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第二是瑜伽宗,也叫法相宗。第三是天台宗,第四是華嚴宗,第五是禪宗。其後的第六、七、八分別為淨土宗、律宗、密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