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草長鶯飛的季節,每年的這個時間至十月份,正是佛弟子們朝拜五臺山的最佳時間。來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不遠萬裡前來,國內的佛弟子有的甚至是一步一叩首,歷經幾個月拜過來的,只為了朝拜文殊菩薩聖地。五臺山不僅是中國的四大名山之首,還是與尼泊爾的藍毗尼花園、印度的鹿野苑、菩提伽耶和拘屍那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很多人把能去五臺山朝拜,看成是畢生最殊勝的功德。現在讓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了解五臺山,以供佛弟子們朝拜的參考。
一、五臺山的位置和名字的由來。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五臺縣周圍約300公裡,由五座山頂平坦如臺的山峰組成,故叫五臺山,又因為山勢較高即使是盛夏也體感清涼,所以又稱為清涼山。在華嚴經和寶藏陀羅尼經中都曾有記載說文殊菩薩住處為五頂,名叫清涼山。是以五臺山被尊為文殊菩薩道場,自古以來就是南亞各國朝覲的佛教聖地,尤以唐朝為甚。
二、五峰的名字和相應的寺廟
東臺望海峰,又稱為常山頂。這裡的望海指的是渤海之義,在這裡是觀看日出的最佳地點。其望海寺供奉的是聰明文殊。
西臺掛月峰,上有泉群山,是賞月的好去處。其寺名叫法雷寺,供奉的是獅子吼文殊。
南臺錦繡峰,又叫繫船山。在五峰當中因其氣溫最暖植被茂密,正是觀山花遍野的好場所。南臺普濟寺供奉的是智慧文殊。
北臺葉鬥峰又叫夏屋山。是五峰當中氣溫最低的,五月份山頂仍有積雪、大風,需穿棉衣。雖然自然條件惡劣,但正是觀瑞雪之處。其頂靈應寺供奉的是無垢文殊。
中臺翠巖峰。寺名叫演教寺供奉孺童文殊。
三、朝臺的路線。
1.小朝臺是指在臺懷鎮中心的黛螺頂朝拜,爬到頂上要經一千多個臺階。一般的遊客旅遊觀光多選小朝臺。傳說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來五臺山,多次想登臺朝拜菩薩,都由於道路險峻、風雨影響沒能如願。所以當時的青雲和尚便模仿塑造了五個臺的文殊像供奉在正殿,進殿朝拜五位文殊就等於朝拜了五個臺頂的文殊,這就是登黛螺頂小朝臺的由來。
2.大朝臺是指依次登頂五座山峰,朝拜臺上的五位文殊菩薩。路線有很多,一般分為逆時針和順時針,這樣的行走路線正好是個圓,象徵著朝臺的圓滿功德。
逆時針:鴻門巖-東臺-北臺-中臺-西臺-獅子窩-金閣寺-南臺-臺懷鎮。全程約55公裡,路線為多半個圓。
順時針:鴻門巖-南梁溝-護銀溝-南臺-獅子窩-西臺-中臺-北臺-鴻門巖-東臺-鴻門巖。全程約80公裡,路線是個整圓,徒步大約三天時間。
四、五臺山上香火旺盛的寺廟。
五爺廟,也叫萬佛閣。是五臺山上名聲最大的寺廟,每逢初一、十五朝拜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有祈雨、唱戲、趕集等活動,熱鬧非凡。一般來此求財運、求官運、求平安。文殊的祖庭殊像寺是信眾求智慧、求學業的地方。等級最高的寺廟是菩薩頂,這裡有送子觀音,所以信眾來這裡多是為了求子。顯通寺是最早的佛教寺院,乃五臺山青廟領袖。除此之外還有塔院寺,五臺山標誌性的建築大白塔就坐落在此寺院。
五、來五臺山朝拜的意義。
一次大朝臺相當於五百年的修行,有兩種功德:一是文殊菩薩的加持,二是懺悔罪業。對於佛弟子來說,修行是一條艱難的道路,若不能有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之心,往往徒勞無功。無數的佛弟子朝臺的經歷和事實告訴我們,你在朝臺過程中遇到的一切都是文殊菩薩為你安排的,都應視為菩薩的開示!(注意事項:去朝臺請參考當地的氣溫注意保暖,備好衣物和寬鬆的徒步鞋,藥品等)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