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細作服務本土 成都銀行深挖轉型發展賽道

2021-01-12 中國經營報

文/肖嘉祺

隨著宏觀環境和行業發展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銀行業發展已到了一個「分水嶺」。

「推進改革轉型,向基礎管理要效益,向實體經濟要效益,向金融科技要效益,是銀行機構貫徹落實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項任務、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成都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行長王暉如是表示。

王暉認為,服務實體經濟就是銀行人的初心和使命,成都銀行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最深感悟就是:要不忘初心,堅守本位,將自身發展融入地方發展大局,緊緊圍繞「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宗旨,堅定不移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憑藉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的創新機制、模式和服務,在12月17日《中國經營報》主辦的「2019卓越競爭力中小銀行評選」頒獎盛典上,成都銀行榮膺「2019卓越競爭力年度10強」。

堅持高質量發展 規模、盈利穩步提升

自2018年1月31日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以來,成都銀行駛入了發展快車道。從2019年三季度業績報看,成都銀行業務規模穩步增長。截至報告期末,成都銀行總資產達5431.2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08.39億元,增幅10.33%;存款總額3797.2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74.31億元,增幅7.79%;貸款總額2232.9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74.60億元,增幅20.16%。

在盈利方面,成都銀行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3.02億元,同比增長8.84億元,增幅10.50%;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07億元,同比增長6.12億元,增幅18.01%;基本每股收益1.11元,同比增長0.16元;年化資產利潤率1.03%,同比增長0.04個百分點;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2.23%,同比增長0.32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成都銀行始終把風險管控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續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不斷強化各類風險防控,確保全行風險防控嚴格有效,堅決守住風險底線。近年來,成都銀行風險管理能力持續提升,風險防控成效顯著,風險指標大幅改善,資產質量已顯著優於同業平均水平。

截至報告期末,成都銀行不良貸款率1.45%,較上年末下降0.09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58.33%,較上年末增長21.32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15.85%,較上年末增長1.77個百分點。

健全的公司治理制度是銀行長期穩健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成都銀行公司治理持續完善。成都銀行深入推進黨建工作與公司治理的融合,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實行黨委與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明確「三會一層」的職責邊界,形成「黨委核心領導、董事會戰略決策、監事會依法監督、高管層日常經營」的治理體系,各治理主體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作、有效制衡,治理合力不斷加強。

成都銀行不僅著眼當前,還立足長遠,持續有效提升基礎管理能力。抓制度再造,根據「橫向簡化,縱向深化」的原則,對近800項重點制度進行修訂和完善,基本形成科學規範、嚴謹高效的流程銀行範式體系。在打造制度體系的同時,著力狠抓執行力建設,突出以制度「紅線」管理為抓手,堅持「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原則,由表及裡、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強力推進執行力建設再邁新臺階。先後制定四批次123條制度「紅線」,促進全行員工執行力不斷提高。抓人才隊伍,全力實施人才培養戰略,搭建後備人才隊伍,有效解決人才短缺與業務發展的矛盾,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人才基礎。抓員工培訓,針對金融知識更新迭代不斷加快的現實,始終常抓不懈員工培訓,全面提升員工素質和能力,將其作為提高全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舉措。

紮根本土 堅定不移支持實體經濟

如今穩健的經營表現,離不開成都銀行對於「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市場定位的堅守。多年來,該行積極探索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路徑,逐步形成自身獨特的業務特色和競爭優勢。

在服務地方經濟方面,成都銀行著眼經濟地理重塑,服務產業提檔升級。為撬動區域金融市場,成都銀行主動對接省、市重大戰略部署,著力增強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橋梁」和「引擎」功能,近年來在自身支持省市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配套和環境綜合整治等重大項目超2000億元的同時,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模式,引領和帶動更多同業資源投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為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成都銀行增強協同意識,發揮地方商業銀行的聯繫紐帶優勢,圍繞成都市「5+5+1」重點產業領域,依託17個產業生態圈和66個產業功能區建設,主動對接政府主管單位、產業主管部門,確定專門團隊對接產業園區,實施「一區一策」,突出支持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軌道交通、生物醫藥、新型材料等省市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助力產業轉型升級。近年來累計為省市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超過1000億元。

在服務小微方面,成都銀行著眼小微融資難題,服務支持創新發展。為加強小微專屬產品開發推廣,成都銀行在成都市率先推出「科創貸」「壯大貸」「成長貸」等一系列中小企業專屬產品,滿足不同類型企業從初創、發展到壯大的全生命周期融資需要。其中,「壯大貸」模式被國家相關部委列為「雙創」工作典範。近年來,成都銀行通過各類專屬產品累計向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持超過600億元。

為深入推進特色金融,成都銀行圍繞成都市「11+2」特色金融功能區建設,以探索特色金融塑造專業品牌,助推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在科技金融方面,成都銀行在全國範圍內率先設立了科技金融專營支行,不斷深化科技金融服務。在文創金融方面,成都銀行圍繞成都市「三城三都」建設,在西南地區率先成立文創支行——錦城文創支行,聚焦成都市八大重點文創產業金融需求,單列信貸計劃,持續加大對文創產業信貸支持力度。

為大力推進小微風控和營銷模式創新,成都銀行積極拓展獲客和信息渠道,從「坐商」向「行商」轉變,由粗放營銷轉向精準營銷,堅持「行業精準」和「企業精準」;聯合外部機構,引入外部數據,加大行業分析,分析梳理重點支持的細分行業,在行業精準的基礎上篩選出名單制客戶並積極營銷。

在服務城鄉居民方面,成都銀行著眼城市功能更新,服務保障改善民生,切實踐行「親民、便民、惠民」服務理念,深耕零售金融。

在親民領域,成都銀行堅持開辦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金融業務,推出形式多樣的增值服務。在便民領域,成都銀行以客戶為中心,大力優化業務辦理流程,加快網點轉型和社區銀行建設,不斷完善由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轉帳電話組成的電子渠道服務體系,方便市民辦理業務。在惠民領域,成都銀行貫徹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支持居民合理購房需求;率先全面上浮儲蓄存款利率;大幅度減免銀行卡跨行取款等手續費;錦程系列金卡因方便、實惠被市民譽為「旅遊神器」。

應對新常態 推進「精細化、數位化、大零售」轉型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金融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網際網路金融新業態興起,銀行業的發展環境和市場格局發生著深刻變化。面對新的市場形勢,商業銀行紛紛調整業務結構,著力推進以客戶為中心的「大零售」業務戰略,培育新的業務成長空間,掀起了一股零售銀行業務轉型的熱潮。

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和新變化,成都銀行著眼長遠、全力推進頂層設計,在新一輪戰略發展規劃中提出了「精細化、數位化、大零售」三大轉型方向,被認為是未來十年成都銀行實現脫胎換骨和長治久安的關鍵,是保持長期穩健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精細化」是「基石」,沒有精細化,所謂的市場化就將是一個災難。成都銀行將以「精準營銷、精控風險、精簡流程」為切入點,推動營銷向行業精準和客戶精準轉變,風控向可量化、專業化轉變,流程向橫向簡化、縱向深化轉變,打造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

「數位化」是「利器」,是銀行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服務效率、實現發展效益的重要手段。成都銀行將積極跟進金融科技發展步伐,以「數字渠道、數字能力、數字業務」為重點,短期內在組織架構、平臺建設、產品創新、風險控制等領域實現重點突破,中長期推進金融科技由「業務保障型」向「業務引領型」邁進,實現「金融+科技」雙驅動戰略布局。

「大零售」是「方向」,是銀行順應經濟由投資拉動型向消費拉動型轉變的必然選擇。成都銀行將以「零售客戶價值創造」為導向,推動物理網點向「智能化」「營銷型」轉變,營銷渠道向「交叉聯動」「線下線上融合」轉變,資產業務向「按揭貸款」和「消費貸款」並重轉變,加速提升零售板塊資產負債規模,努力實現零售業務價值貢獻總量和效率的最大化。

相關焦點

  • 信用卡業務助推郵儲銀行「新零售」轉型
    推進場景化布局深挖二、三、四線城市客群隨著信用卡市場的日益成熟,越來越多的銀行將信用卡發展策略轉向場景合作,在發展方式和用戶運營上「精耕細作」。郵儲銀行圍繞客戶需求,著力打造了多款信用卡產品。在防控欺詐風險方面,郵儲銀行持續更新交易欺詐評分模型,持續優化交易欺詐偵測系統(PRM)的功能與監控策略,建立多元化風險處置策略體系。加速自動化道路創新綜合服務模式在追求場景化、精細化轉型的同時,自動化也是郵儲銀行信用卡業務發展重點。
  • 焦作中旅銀行轉型發展闖出一片新天地
    在全國城商行掙扎在同質化競爭的泥潭時,作為城商行成功轉型的樣本,焦作中旅銀行專注旅遊特色發展之路,堅持差異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年初以來,特別是全市「學成都佛山、促轉型發展」動員大會召開後,焦作中旅銀行秉承理念創新引領實踐創新的發展思路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今年上半年,總資產、總負債、貸款、存款增速均位居省內五家城商行榜首。打旅遊特色牌助推焦作旅遊發展新高度在成都、佛山,所到之處都能看到阡陌縱橫的綠道水系和錯落有致的花草樹木,城市實現了「水在城中,城在綠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 成都便利店深挖「近鄰」市場 社區商業發展怎樣?
    成都便利店深挖「近鄰」市場 社區商業發展怎樣?來源:聯商網2017-02-23 10:14在成都萬象城工作的葉女士說,全家便利店冷藏櫃內的食物都十分新鮮。據了解,7-11、全家、WOWO等外來便利店都有熟食供應和加熱服務,而且7-11便利店還提供雨天租傘服務和小孩臨時看護服務,深受年輕人和上班族的青睞,因而這些便利店在地鐵站、寫字樓等區域的經營非常好。
  • 達州銀行賴保華: 以創新求發展 以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為己任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30日訊(張月) 以軍民融合需求為核心導向,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助推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為根本出發點,以「一展會一論壇一指數」為重要載體,「首屆天府金融博覽會和2017天府金融論壇」11月24日至26日在四川成都順利舉行。
  • 深耕十二載 推進「三化」服務 信用卡業務助推郵儲銀行「新零售...
    3110.07萬張……近年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信用卡業務快速發展,成為該行「新零售」轉型的重要引擎。自2008年郵儲銀行發行第一張信用卡至今,該行信用卡業務已經走過12年,業務發展日益「精耕細作」。據了解,自開辦以來,郵儲銀行信用卡業務始終以客戶為中心,近年來更是通過強化資源協同整合,持續完善觸客渠道,推進場景化、精細化、自動化服務,不斷提升客戶體驗。
  • 河北銀行:轉型發展謀新篇
    20年來,河北銀行堅守市場定位,紮根服務實體經濟,堅持創新驅動,加快轉型發展,一步步成長壯大為我省乃至環渤海地區資本充足、內控嚴密、資產優良、效益良好、具有重要市場影響力的區域性現代股份制商業銀行。701位躍至2013年的501位,在千強銀行一級資本增幅排名中名列第三,在上榜的96家國內銀行一級資本增幅中名列榜首……20年來,河北銀行堅守市場定位,紮根服務實體經濟,堅持創新驅動,加快轉型發展,一步步成長壯大為我省乃至環渤海地區資本充足、內控嚴密、資產優良、效益良好、具有重要市場影響力的區域性現代股份制商業銀行。
  • 成都銀行:上半年穩步增長 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成都銀行主動將自身發展融入地方發展大局,積極對接中央和省市重大發展戰略部署,用創新全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作為本土商業銀行,成都銀行一直致力於以行動推動成都經濟社會發展,以誠意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為「蓉漂」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滿足「蓉漂」人才金融需求。
  • 大象之舞:工商銀行的轉型之路
    美國在上世紀最後二三十年經歷過類似我們現在的轉型期,有一批銀行被淘汰,但也有不少銀行實現成功轉型,這段時期可成為我們的重要參考。我們在參考美國經濟與銀行轉型經驗的基礎上,認為工商銀行的轉型戰略較為符合現階段轉型發展要求,未來的發展空間依然非常巨大,我們認為其相對行業的競爭優勢仍將長期保持。
  • 搶佔金融服務「高地」 郵儲銀行智能網點亮相成都-國際在線
    現在,走進郵儲銀行成都新會展支行,「便捷」「舒適」「智能」成了客戶最直觀的感受,一掃傳統「老」「慢」「舊」的刻板形象,通過數字服務下的金融服務轉型,智能技術替代人工經驗成為新的金融核心競爭力,新的營業網點正通過數位化重塑銀行經營的組織形態。   客戶至上:舊貌換新顏體驗賓至如歸   「密碼又設置好啦,耽擱你們半天的時間,真是謝謝啦!」
  • 奧特萊斯步入精耕細作時代 發展格局迎來新變化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陳晴)經過粗放式的增長,我國奧特萊斯迎來精耕細作的時代。從奧萊領秀近日發布的2019年奧特萊斯業績報告來看,奧特萊斯發展格局迎來新變化。項目遞減 幾家獨大前幾年陷入開業「軍備競賽」的奧特萊斯項目在2019年有所趨緩。
  • 華夏銀行發布「華夏易貸」 升級零售信貸品牌服務
    楊偉表示,華夏銀行發布華夏易貸品牌,推出系列零售信貸產品,既是深化結構調整推進零售轉型的積極探索,更是華夏銀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拉動內需提振經濟的重要實踐。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明顯下行,站在世界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黨和國家提出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哈爾濱銀行村鎮銀行業務發展迅速
    中國經濟網4月9日訊 (記者倪偉齡)3月30日,哈爾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發布本行及所屬子公司經審計2016年度業績。2016年哈爾濱銀行積極推進以「產品年」為主題的經營轉型,全面深化組織模式、經營模式的變革調整,穩健經營,提升盈利能力,加速推進服務轉型,資產規模達5390億,淨利潤穩增10%,實現了新五年戰略規劃的良好開局。  記者了解到,2016年,哈爾濱銀行淨利潤增長重要方面是村鎮銀行業務獨樹一幟。
  • 淮安農商銀行舉行開門紅啟動誓師大會
    原標題:淮安農商銀行舉行開門紅啟動誓師大會   日前,淮安農商銀行
  • 蘇州銀行張家港支行:奏響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最強音」
    中國江蘇網蘇州訊 7月3日,蘇州銀行十周年「融媒體看蘇行」採風活動走進蘇州銀行張家港支行。活動邀請了新華日報、現代快報、中江網等多家融媒體記者,深度觀察蘇州銀行張家港支行如何在金融領域精耕細作,不斷提升差異化競爭能力,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蘇州銀行張家港支行於2011年成立,目前共有7個營業網點,在編在崗員工92人。
  • 深挖潛力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度假區黨工委、管委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按照黨中央、省市委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 生態銀行布局漸入佳境 長沙銀行發起設立湘江新勢力品牌聯盟
    在這種「網紅」的光環下,以快樂文化著稱的本地城商行——長沙銀行也更多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並和其依託的這座城市一起共生共贏。作為湖南首家上市銀行、湖南省規模最大的法人金融企業,長沙銀行始終深挖本土優勢,依託本地特色經濟融合發展,不斷推陳出新,在國內上市城商行中走出了一條特色化道路。今年來,該行首次提出「生態銀行」概念,聚焦生態打造。
  • 零售轉型中的崑山農商銀行樣本
    西連上海,東啟蘇州,在這片創業沃土之上,除了深厚的製造業基礎外,還有眾多金融機構耕耘澆灌,並孵化出一家實力型本土農商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崑山農商銀行自2005年成立以來,已經從一家寂寂無名的農村金融機構,成長為一家千億級規模的農村商業銀行。2014年開始,崑山農商銀行啟動了零售轉型改革。六年來,零售業務已經成為該行業績的強力助推器。
  • 衡水銀行戰略客戶專屬服務推介會暨籤約儀式圓滿落幕
    衡水銀行黨委書記白金芳發表致辭 徐秀麗/攝  衡水銀行黨委書記白金芳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白金芳介紹了衡水銀行目前的發展情況以及行領導班子調整以來新的發展規劃。衡水銀行將堅守「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實體產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執業初心,全力打造現代化城商行,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市、美麗衡水貢獻更大力量。
  • 專訪渣打銀行丘國光:借力「一帶一路」服務成都新經濟建設
    位於成都國際金融中心渣打銀行成都分行現已發展為1家分行、3家支行在成都建設西部中心城市進程中,金融機構發揮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其中,亦不乏優秀外資金融機構積極參與進來。日前,渣打銀行華西區總經理兼商業銀行部華西區總監、成都分行行長丘國光接受了筆者專訪。
  • 農商銀行數位化轉型的「浙江行動」
    同時,該行選擇客群集聚的平臺或機構進行合作,搭建「場景+交易」的服務模式,將金融產品和服務嵌入其中,實現場景觸達更多客戶,獲取海量客戶數據,提升場景生態圈獲客能力。富陽農商銀行主動接軌「黑白灰」名單客戶的篩選結果,深入種植基地,了解當地農戶資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