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薯片、喝咖啡致癌?這些常見食物中,居然都含有致癌物質……

2020-12-15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

薯片咖啡可謂成為了年輕人的「生活伴侶」,看電視的時候吃點薯片解悶,工作忙的時候喝點咖啡提神,可速食食品越火,爭議之聲也逐漸變大。

「有致癌物?難道吃多了會得癌?」

「吃多少會得癌啊?」

「那還能不能吃了?」

很多朋友不禁會發出以上疑問,那麼薯片咖啡到底會不會致癌呢?我們身邊還有哪些致癌物呢?

薯片咖啡會致癌?

「薯片和咖啡之所以被認為具有致癌風險,在於近幾年被公眾越來越熟知的一種物質丙烯醯胺的存在,不過吃薯片或者喝咖啡就會致癌這種說法也不是完全正確的。」山東省腫瘤醫院胸部放療三病區主治醫師鄒兵說。

丙烯醯胺是化工產品聚丙烯醯胺的前體物質,而聚丙烯醯胺常用於水淨化處理、紙漿加工及管道內塗層等。因為這一物質具有極強的絮凝作用,目前也作為食品加工助劑,常用於飲料、製糖及發酵工藝等。鄒兵向記者講道,聚丙烯醯胺是沒有毒性的,但它的前體物質丙烯醯胺是具有毒性的。丙烯醯胺會產生神經毒性、遺傳毒性、生殖毒性以及致癌性,甚至還會破壞小腸結構。

而薯片的主要原料是土豆,其富含的碳水化合物,在120℃以上的高溫油炸、焙烤過程中,會發生美拉德反應,讓食物顏色變深並散發香味。但與此同時,也會產生丙烯醯胺。

一般而言,加工時間越長、溫度越高,丙烯醯胺的含量就越高。

很多國家把丙烯醯胺作為危險物質,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把丙烯醯胺歸類2A類致癌物。什麼是2A類致癌物呢?

鄒兵表示,IARC對致癌物的評級依據大概如下,把研究物質分為四個大類:

a.該物質對人體有充分的致癌證據b.該物質對人體有有限的致癌證據c.該物質對實驗動物有充分的致癌證據d.該物質有明確的致癌機理如果某種物質滿足a,那它就是1類致癌物;如果某種物質不滿足a,但同時滿足b和c,或同時滿足b c d,那它就是2A類致癌物;如果某種物質只滿足b c d中的某一項,那它就是2B類致癌物。

「簡單來說,2A級的丙烯醯胺就是可能致癌,但證據還不夠充足。」鄒兵說道:「所以說丙烯醯胺有害,但是能不能達到致癌的危害,主要還是要看攝入量。」

據悉,人類對丙烯醯胺的每日耐受量為每公斤體重攝入2.6μg(微克)至16μg的丙烯醯胺就有罹癌風險。

而一杯160毫升黑咖啡,平均的丙烯醯胺含量0.45μg。「我們姑且以最保守的方式來估算,以70公斤的人為例,每日丙烯醯胺耐受量為182μg(70×2.6=182),換言之,他每天至少要喝404杯黑咖啡,才會攝入致癌的丙烯醯胺劑量。對於薯片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在不考慮其他食物中的丙烯醯胺的情況下,需要成年人每天吃約3~4kg的薯片,才會達到致癌劑量,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鄒兵說。

「近期也有腫瘤界權威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NEJM)特意為咖啡正名,每天3-5杯咖啡,可以降低皮膚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

儘管丙烯醯胺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此問題應引起關注。因此鄒兵建議,還是要儘可能避免食用連續長時間或高溫烹飪澱粉類食品,合理營養,平衡膳食,改變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

這些常見食物也含致癌物

想要知道我們平時常吃的哪些食物含有丙烯醯胺,首先需要先知道丙烯醯胺到底是怎麼來的。

「這裡需要提到一個名詞』美拉德反應』。簡單來說,食物只要經過高溫加工,例如烘烤、油炸、蒸煮等都會發生美拉德反應。」鄒兵表示,「丙烯醯胺是美拉德反應的產物,烹飪時那些誘人的香味和色澤就是美拉德反應產生的。所以很多食物中都會有丙烯醯胺的產生,大家平時想完全避免丙烯醯胺是不太現實的。」

此外,鄒兵還向大家列舉了幾類含有丙烯醯胺的常見食物:

蛋糕和餅乾96μg /kg奶和奶製品5.8μg /kg堅果和油籽84μg /kg嬰兒食物(焙烤型,如手指餅等)181μg /kg水果脆片(真空油炸等)131μg /kg烙餅25-109μg /kg爆米花33-164μg /kg烤紅薯33-201μg/kg相較於以上常見食物,下列食物中的丙烯醯胺含量會相對高一些,

麵包350μg /kg油條116-578μg /kg盒裝薯片752μg /kg麻團88-442μg /kg饃片86-545μg /kg麻花98-361μg /kg還有這些常見致癌物需警惕

按照國際癌症研究中心關於致癌物的分類,1類致癌因子有充分證據證明對人類有致癌作用,屬於明確的人類致癌物。

「黃麴黴素屬於最強的生物致癌劑。除黃麴黴素之外,距離我們生活比較近致癌物質還包括,甲醛、尼古丁、亞硝胺,前體物質是亞硝酸鹽,即亞硝酸鹽在特定條件下才轉化成亞硝胺,苯並芘、砒霜、檳榔、酒精等。」鄒兵講道,並向記者列舉了幾類生活中常見的含有以上致癌物質的物品。

含有黃麴黴素的食物包括:發黴的花生玉米、變質的米飯、發苦的堅果、劣質芝麻醬、小作坊自榨油等。含有苯並芘的物質:高溫油炸食品、燻烤食品、掛爐烤鴨、油墨、汽車尾氣等。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熟肉製品、久存綠葉菜、隔夜菜、醃菜、放置後的涼拌菜、火鍋湯等。「當然,致癌物的劑量和接觸時間也是致癌的必要條件。」鄒兵說道,「例如,甲醛的釋放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這一釋放期長達10~15年,會對人體造成長期的、不可逆的危害。生活中含有甲醛的物質包括,魷魚、牛百葉、鴨腸等水發食品和水產品、部分牛仔褲、兒童服裝等、.汽車腳墊、裝修中的勾縫膠、劣質仿瓷餐具中也會含有甲醛。」

最後,鄒兵提示平時除了儘量避免危險因素外,可適當多吃牛奶、豆類、雞蛋、雞肉、魚肉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有助於提高DNA修復能力,輔助預防致癌物引發的基因突變,降低癌症風險。

名醫推薦

鄒兵:山東省腫瘤醫院胸部放療三病區主治醫師

醫學博士。主要從事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胸部腫瘤的綜合治療。山東省抗癌協會放射腫瘤學分會青年委員;山東省老年醫學會腫瘤多學科專委會委員...

投稿合作聯繫QQ:609409003

相關焦點

  • 核查:「吃這些食物會致癌」的信息,到底可信嗎?
    有關某種食物致癌的報導早已層出不窮:《女子喝了三年女子喝了三年豆漿後,查出癌症》《可怕!味精高溫加熱會致癌!》《牛奶將人類送進癌症的墳墓!》……在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標題中,生活常見的食物突然成為了「舌尖上的危險」。那麼,這些常見食物是否真的致癌?它們被傳出致癌的原因是什麼?
  • 燒焦的鴨中含有的極強致癌物質是什麼 需謹慎
    很多人都喜歡吃烤鴨,但是燒焦的烤鴨是不能吃的,因為它含有致癌的物質。那麼燒焦的鴨中含有的極強致癌物質是什麼?在平時的生活中,常見的致癌物質有哪些?日常生活主要致癌物質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 核查:「吃這些食物會致癌」的信息,到底該信嗎?
    有關某種食物致癌的報導早已層出不窮:《女子喝了三年女子喝了三年豆漿後,查出癌症》《可怕!味精高溫加熱會致癌!》《牛奶將人類送進癌症的墳墓!》……在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標題中,生活常見的食物突然成為了「舌尖上的危險」。那麼,這些常見食物是否真的致癌?它們被傳出致癌的原因是什麼?
  • 健達巧克力被曝致癌 常見的七大致癌食物
    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的致癌食物,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常見的幾種。  健達巧克力被曝致癌  一家名為Foodwatch的德國民間食品監察組織對當地20多款零食進行了測試,在費列羅旗下健達巧克力倍多、瑞士蓮Fioretto系列巧克力牛軋糖、德國Rubezahl巧克力等產品中檢測到了可致癌物芳香烴礦物油。
  • 咖啡致癌風波始末 咖啡致癌還是防癌
    最近,網上關於咖啡是否致癌的風波一直在持續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討論當中,可是這場風波究竟是怎麼引起的?還要追溯到2010年,8年前美國的一家非營利性機構就對星巴克和綠山咖啡提出了訴訟,理由是這些食品上沒有標註裡面含有致癌化學物質丙烯醯胺。這種物質是在烹製咖啡豆的時候產生的,被確認是一種致癌物質。
  • 「致癌星巴克咖啡」 1天喝多少杯會致癌?
    ­    這兩天,朋友圈裡一篇關於「美國加州法院裁定星巴克必須標明致癌警告的判決」文章火了。裁決的依據是,咖啡含大量丙烯醯胺,該物質易致癌。記者採訪業內人士了解到,我們生活中的各種食品中都或多或少含有該物質,不過劑量較小,無需驚慌。正常情況下,一天喝2杯咖啡,也並無大礙。
  • 星巴克咖啡會致癌?
    作者:顧泳  星巴克咖啡會致癌?昨天,一則「星巴克最大醜聞曝光,全球媒體刷屏!」的帖子在網絡中傳播甚廣。帖子援引華爾街日報內容,根據法庭命令,星巴克及其他咖啡公司今後必須在產品顯著位置標註丙烯醯胺致癌物質標識。  喝了咖啡真的會致癌嗎?
  • 「致癌」的到底是星巴克還是咖啡?該致癌物更愛澱粉和高溫
    尤其是面對「致癌」這樣聳人聽聞的標籤,想不無動於衷都難。丙烯醯胺酷愛澱粉和高溫什麼?你還沒搞清楚丙烯醯胺到底是何方妖孽?那好,咱就先來普及一下。此次被美國法院裁決的致癌「罪魁禍首」丙烯醯胺,其實就是一種很常見的白色晶體化學物質,也是食物發生「美拉德反應」時的副產物。
  • 微波爐食物致癌?不要再讓這些致癌謠言騙了
    網上都是隔夜菜,還有微波爐加熱的食物會導致癌症的發生,你會相信嗎?跟著小編一起去揭開生活中關於癌症的謠言。  致癌謠言  1.隔夜菜致癌  網傳隔夜蔬菜含有大量的硝酸鹽類,長時間不吃會分解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一種常見的致癌物質,因此很多人都認為吃隔夜菜會致癌。專家表示,亞硝酸鹽不致癌,分解成亞硝胺才致癌,但亞硝胺一般很容易被分解,所以「隔夜飯菜致癌說」不成立。
  • 星巴克回應致癌風波 咖啡真的會致癌嗎
    近日,網友們都被網上的一個帖子震驚了,雖然大家的態度不是那麼的否定,但是這條消息還是在網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是關於星巴克致癌的報導,報導的措辭也十分的犀利,稱喝星巴克咖啡致癌,是被隱瞞了8年的真相,一看這個題目,你也一定會被嚇一跳,星巴克這是遍布全球的咖啡品牌,在中國的各大城市裡也都有星巴克咖啡廳,不僅人們可以在那裡品嘗到地道的咖啡,也是人們會有、論事、休閒的地方
  • 注意啦,小心致癌物清單中這些常見的食物!
    目前,我們知道了癌症有遺傳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物質是致癌的,知道了要避開這些致癌物質,雖然癌症的「密碼」還很模糊,但我們已經不是一點防範都沒有了。--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M1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是由黃麴黴寄生麴黴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在我們的食物中出現的概率也高,存在於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中。在生活中,黃麴黴毒素特別容易汙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糧油食品。
  • 喝咖啡致癌?星巴克哭了,薯片笑了
    喝咖啡致癌?  星巴克哭了,薯片笑了  星巴克咖啡含的「致癌物」是丙烯醯胺。在FDA列出的丙烯醯胺含量食物表裡,有一個長長的名單,其中咖啡的丙烯醯胺含量平均值在150多微克/千克,而薯片則高達1286微克/千克!目前還不能說只要攝入丙烯醯胺,就一定會增加人類的致癌風險。
  • 喝咖啡致癌VS喝咖啡減肥|多喝咖啡到底對身體好不好?
    大家還記得兩年前,關於咖啡致癌的新聞嗎,2018年,美國加州法庭宣判,要求星巴克等 90 家咖啡企業,必須在門店內明確貼上警示標籤,提醒消費者咖啡中可能含有致癌成分。時隔兩年,咖啡愛好者們,在喝咖啡的時候,是不是仍然惴惴不安,仍然擔心喝多了咖啡會致癌?
  • 喝咖啡並不致癌?營養師說實話:這5個吃飯習慣真的會致癌
    最近一篇關於咖啡中含有可能致癌物質丙烯醯胺的文章火遍整個朋友圈,賺足了流量。那么喝咖啡會致癌嗎?答案是否定的,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表明咖啡不會產生致癌作用,反而還有健康效用,比如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等。咖啡不會致癌,但是在生活中的這樣5個壞習慣,就很可能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 星巴克最大「醜聞」曝光 你喝進嘴裡的咖啡可能致癌!
    那麼什麼是丙烯醯胺(Acrylamide)呢,其實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化學物質,食物在高溫油炸的環境中(超過120°C),很容易產生,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就曾發表過最新的研究成果,確認在人體尿液中,提取的代謝物丙烯醯胺
  • 喝多了咖啡對身體好嗎?喝咖啡到底是致癌還是防癌?
    01 咖啡中的「好東西」 咖啡是咖啡豆的提取物,說「喝咖啡健康」的人,一定會從咖啡中找到有益健康的物質,因為咖啡中的物質成分不下幾百種。
  • "4種致癌蔬菜""十大致癌食物"… 這些榜單都不靠譜
    近年來,「4種(3種)蔬菜被衛生組織拉入致癌名單」「國務院防癌辦公布防癌蔬菜榜」「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單出爐」等文章熱傳,這類文章都號稱權威部門發布了「致癌」或「防癌」食物名單。文章稱,娃娃菜、蕨菜、西葫蘆和紅鳳菜這四種蔬菜被衛生組織列入致癌名單,以後都不能吃了。在網傳文章中,還有一些題為「3種致癌蔬菜名單」的文章,也是換湯不換藥。
  • 星巴克咖啡被要求貼致癌警告標籤 專家:不必驚慌
    據央視財經頻道報導,美國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近日裁決,包括著名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在內的約90家咖啡零售商,由於沒能提供確切的證據證明咖啡烘焙中產生的化學物質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這些零售商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所有咖啡館必須為其產品貼上致癌警告標籤。
  • 哪些食物容易致癌?這4類食物都在名單上,可惜全知道的人並不多
    不良的飲食習慣往往會損害人體健康,都說病從口入,可見飲食安全多麼重要。生活中,總有部分人喜歡吃垃圾食品,喜歡吃高熱量食物。這些不健康的食物進入人體後不但無法滿足營養需求,還會間接損害人體健康。並且,很多食物還具有致癌作用,因此需要了解之後及時忌口,以免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 星巴克咖啡致癌?不要方!這份科普帶給你~
    這兩天,一則關於星巴克的新聞在朋友圈刷屏了:美國加州法庭3月28日宣布一項判決,星巴克、綠山等90家咖啡企業,必須在包裝上貼上警示標籤,提醒消費者咖啡中可能含有致癌成分。What???喝咖啡致癌?!一時間,小夥伴們紛紛奔走相告。從高中起就天天喝咖啡提神的小編表示,壓力山大……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其實,早在2010年,一家名叫「化學物教育研究協會」的非盈利組織就針對星巴克等咖啡企業進行了這項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