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
天門的蔬菜種植大戶們忙著收穫和播種
儘管天公不作美
但依然擋不住他們的種植熱情
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
10月15日,在天門多寶鎮張李村苗苗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2000畝蘿蔔基地,看著滿眼綠油油的蘿蔔苗,理事長李壽昌喜不自勝。雖然今年氣候條件不適合蘿蔔生長,但他栽種的蘿蔔不僅豐產,還遇上了好行情。他告訴記者,2000畝蘿蔔每畝產量過萬斤,一年三茬可以收穫1萬噸,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0.5元/斤計算,一年可實現毛收入 1,000萬元。
記者採訪苗苗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壽昌
李壽昌拔出一顆水靈靈的小蘿蔔,跟記者細數著他的致富秘訣:
「我們不追求產量,我們追求品質。比如,我們種子都是經過篩選,只要大顆粒的,種子粗壯,苗就粗壯,長的蘿蔔就漂亮。播種的時候全部是機械作業,播種的株距一致,行距一致。肥料這一塊,我們全部用的是生物肥跟有機肥改良土壤,它能最大程度地吸收土壤養分,蘿蔔長得好,口感、外觀真的好!播種的時機也很重要,天氣太幹蟲會多,天氣太溼了地上的菌也多,發生病蟲害的機率就小。此外,我們選擇的品種本來就具有抗病性。無形中就節約了好多藥。」
苗苗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2000畝蘿蔔基地
農民正在播種覆膜
天門是中國內地最大的僑鄉
還是著名的「狀元搖籃」
自古天門人
就有 "敢為人先、敢闖天下"的精神
位於黃潭鎮的群星澤龍蔬菜合作社,生產的蔬菜銷往全國各地、供不應求,全國各地的種植戶們都慕名來學習經驗。記者在基地看到,大棚兩邊鋪滿了剛剛收穫後割下來的枯枝雜草,理事長鍾儒鵬說,這些可不是什麼廢棄物,而是他的寶貝,蔬菜正是靠它們才旺盛生長:
「我們把秸稈全部收集起來,集中粉碎,放有機生物菌肥在裡面發酵,發酵以後還田。這和化肥有什麼區別呢?如果用化肥,土壤就板結,第一,秸稈可以改良土壤。第二,它可以提升果子的品質。黃瓜長期用化肥,顏色發黃,如果多用秸稈肥,它就黑黝黝的。第三,產量可以增加接近翻三番。用了秸稈生物菌肥,複合肥可以至少減量20%。」
群星澤龍蔬菜合作社理事長鍾儒鵬向記者介紹秸稈還田技術
天門今年大力發展高效菜園建設,鼓勵蔬菜種植大戶和回鄉能人發展減肥減藥減工健康栽培技術,並提供產前產中產後一條龍的技術服務。位於多寶鎮的湖北紅日子富硒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多寶、蔣場兩個鄉鎮4560農戶種植蔬菜,建立訂單蔬菜種植基地4.5萬畝。多寶鎮聶橋村菜農曾令權在合作社統一管理下,每年增收一萬元:
「今年14畝收了6萬多塊。加入合作社之前都是四五萬塊,多了萬把塊錢。」
湖北紅日子富硒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對菜農進行技術指導
今年,天門市11個鄉鎮示範建設2萬畝高效菜園,生態綠色蔬菜備受市場青睞,不僅保障了菜籃子安全,菜農們也增收致富,天門市蔬菜辦副主任周年英介紹:
「今年,我市全力推進高效菜園創建工作,成立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組,通過優選品種及茬口模式,推廣蔬菜「三增三減」健康栽培技術、菜園清潔技術等關鍵技術,高效菜園建設示範區實現了化肥、化學農藥使用量各減少15%左右,每畝增產3%左右,畝節本增收500元以上。」
天門紅日子農業有限公司加工的綠色蔬菜系列產品俏銷全國
策劃:湖北省蔬菜辦公室
記者:何瑛
通訊員:楊蓓、周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