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蘇州,以園林典雅聞名天下,自古被譽為「人間天堂」,然而總是人滿為患的蘇州四大名園,卻衝淡了園林應有的幽靜之美。其實,在位於蘇州市吳江區的同裡古鎮,也隱藏了多座私家園林,其中最為著名的退思園,是「蘇州古典園林」世界文化遺產在蘇州城外的唯一園林。
退思園建於清光緒年間(1885-1887),是安徽兵備道任蘭生被彈劾罷官後,回歸故裡建造的一座私家花園,園名取自《左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因是帶罪思過,園子也修得的低頭順眉,作檢省內愧的收斂狀。大門也不能像位在高官時那樣寬闊和氣派,而是一座低調的石庫門。
退思園的設計者為當地有名的畫家袁龍,他根據江南水鄉特點,因地制宜,精巧構思,將這處佔地僅有9畝8分的園林打造得既精緻玲瓏,又素靜淡雅,廳堂房軒等園林構築一應俱全,琴棋書畫等藝術形式匠心獨具,蘊含了濃厚的漢族傳統文化內涵,堪稱江南古典園林的經典之作。
園林的住宅區分為內外兩部分,外宅由門廳、茶廳、正廳組成。正廳「蔭餘堂」是當年園主接待高貴客人和操辦婚喪喜事的地方。內宅建有南北兩幢五樓五底的跑馬樓,名曰「畹香樓」,為主人與家眷起居之用。樓間由雙重廊貫通,既遮風雨,又主僕分開。
後花園被專家學者譽為是整座園林的精華所在,因任蘭生與設計師袁龍都擅長詩詞書畫,退思園也被設計得與眾不同。環水池而築的「九曲迴廊」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牆上的漏花窗刻著「清風明月不須一錢買」的詩句,這種將詩句刻於窗上的方式,在蘇州園林中獨此一例。
孔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花園內的亭臺樓閣,均以水池為中心貼近水面而建,令遊人猶如置身於山水畫卷之中,故又有「貼水園」的美稱。位於水池北岸的退思草堂,無論門窗裝飾,還是家具陳設,都古樸素雅,不求華麗,在園林建築中極為少見。
我國古代江南水鄉,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退思園中共有兩處船肪建築,其中位於池畔的石舫「鬧紅一舸」,名字取自南宋詩人姜夔的《念奴嬌·鬧紅一舸》。該石舫由湖石託起,水穿石隙,潺流不絕,兩側建築相形錯落,仿佛航行於江海之中,別有一番情趣。
1986年,美國紐約以退思園為藍本,在該市斯坦頓島植物園內建造了一座面積為360平方米(3850平方英尺)的江南庭院,面積約為退思園面積的二十分之一,取名「退思莊」。2000年11月,退思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6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退思園集清代園林之長,全園布局緊湊,跌宕起伏,一氣呵成,宛如一曲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樂章。《蘇州古典園林》評價其為:「每一處建築、小品和構築既可以獨立成景,又可以互為對景,實現了環境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