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攝取的糖分太多的話,會導致身體中血糖升高,經常血糖含量異常,可能會引發尿糖升高,從而引起糖尿病的出現。而糖尿病不是小病,如果不注意調理,尿糖持高不下,會影響腎臟、心臟等內臟的功能,還會引起視力下降等眼部問題。那麼預防和改善血糖和尿糖升高的情況是儘量不吃糖就行了嗎?當然不是,糖分能有很多方式「潛藏」,像這三種水果雖然吃起來沒有其他水果甜,但含糖量卻屬其中翹楚。
1、楊梅
一提到楊梅,仿佛口水就開始分泌。到了楊梅季節,喜愛吃楊梅的朋友可以用它取代零食,酸酸甜甜,味道可口,還能改善食欲不振的情況;如果買到太酸的楊梅,也有很多人會用來釀酒的,楊梅酒清爽醉人,口感極佳。楊梅在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味道很酸,成熟之後也不會太甜,酸甜為主,但就是大部分人覺得不算甜的楊梅實際含糖量卻很高,是西瓜的兩倍之多,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楊梅還是要少吃。
2、山楂
山楂多產於北方地區,但是山楂的開胃效果算是全國知曉並且認同的,山楂味酸,就算成熟之後的微甜也還是取代不了酸給我們帶來的酸爽感,能夠刺激唾液分泌,飯前吃點山楂可以提高食慾。但是和楊梅一樣,口感酸澀的山楂中的糖分也很高,就更不用說經過加工的山楂片、山楂糕等食物了。擔心體內糖分含量升高的朋友,要少吃山楂和山楂製品。
3、火龍果
紅龍果也是嗎?有人會有這個疑惑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比起其他甜甜或者酸酸的水果,火龍果的味道主要是清甜爽滑,比較清新,但也就是淡淡的甜味讓很多人中招,紅龍果的含糖量比我們認為的要高,而且主要是葡萄糖,容易被人體吸收,平時紅龍果不宜吃太多。
除了少吃這幾類暗藏糖分的水果,我們也可以多吃一些有預防和改善糖尿病的作用的食物,比如苦蕎、燕麥等等。苦蕎中還有一種叫做「蘆丁」的成分,可以幫助降低人體內的血糖、尿糖,還能軟化血管,有一定降低血壓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場常喝苦蕎茶可以有效控制尿糖含量,預防糖尿病症狀加重。
味道不是太甜甚至酸味更重的水果,其實含糖量都比我們想像的高很多,糖分就是像這樣掩蓋自己的存在,所以預防血糖和尿糖升高不是單純靠味道就能區分實現的,我們要多了解食物的內在成分。大家還知道像這樣容易讓人中招的其他水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