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刊發報導:「晉江經驗」是怎樣煉成的

2020-12-15 今日泉州網

「中國品牌之都」「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在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城市展館一樓的牆上,整齊地掛著這些國家級的牌子。

這些明晃晃的金色招牌,記錄著晉江這座縣級城市在改革開放中創造的「晉江奇蹟」。

儘管地處東南沿海,但晉江土地貧瘠、資源匱乏。1978年,晉江的地區生產總值僅1.45億元,人均GDP僅154元。

經過改革開放浪潮的洗禮,今天的晉江已不可同日而語。2017年,晉江的地區生產總值達1981.5億元,是1978年的1366倍;財政總收入212.23億元,是1978年的1158倍;經濟總量連續24年位居福建省縣域首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連續17屆位居全國前十……

「晉江奇蹟」的背後,離不開「晉江經驗」的指引。習近平同志在擔任福建省委副書記和福建省省長期間,曾7次到晉江調研,並於2002年總結提出了「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五大關係」的「晉江經驗」。十多年來,敢為人先、愛拼善贏的晉江人,把「晉江經驗」作為全面推進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的關鍵指引,成功走出了一條全面發展之路。

「愛拼才會贏」

「你知道凌晨公雞打鳴之前,為什麼會有三四個『啪』的聲音嗎?」福建省盼盼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金垵自問自答:「那是公雞打鳴前翅膀拍地發出來的聲音。」

今年53歲的蔡金垵,高中畢業後因為家境貧寒而放棄學業。他學過修手錶,販賣過桂圓乾、荔枝幹。上世紀90年代,走南闖北的他敏銳地察覺到,以健康時尚為主題的休閒食品有巨大市場空間。於是,他拿出所有積蓄,於1996年創辦了盼盼食品公司。

「剛創業的時候,我壓力巨大,經常失眠。剛好廠房後面有個雞舍,睡不著的我才發現公雞打鳴前翅膀拍地的現象。」蔡金垵回憶說。

壓力沒有壓垮蔡金垵,他一步一步地摸索,一點一滴地累積。如今,盼盼食品集團在全國已經建有16個大型現代化生產基地,市場營銷網絡遍布全國各省市縣和鄉鎮。

蔡金垵身上流露出的敢拼、愛拼、善拼的個性,其實也是晉江「創一代」企業家的鮮明特徵。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晉江湧現出了一大批企業家,他們始終在市場競爭最為激烈、附加值又很小的傳統產業領域中摸爬滾打、逆勢而上,在逆境中求生存、求發展。

1953年出生的洪肇設從一塊門板、一臺縫紉機、一個燒炭的熨鬥、一把剪刀起步,把家庭式的服裝作坊不斷做大,最終創建了福建柒牌集團有限公司。

1998年,45歲的洪肇設已有數千萬元積蓄,但他沒有選擇安逸,力排眾議引進了最先進的西裝生產線。「我記得生產線建好沒多久,習近平同志就來參觀了。他鼓勵我們,一定要放手幹、大膽幹,不能畏首畏尾。」洪肇設回憶說,在習近平同志的鼓勵下,柒牌立下了「不做就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的信條,依靠質量提升、誠信經營、規範管理等一系列舉措,克服了資金、管理、銷路等一系列困難,最終取得了成功。

晉江市委書記劉文儒告訴記者,多年來,晉江人民始終秉承「愛拼才會贏」的頑強拼搏精神,把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為各項工作的立足點和著力點,只要是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就在實踐中大膽去闖、去試。

憑藉這樣的毅力與韌勁,晉江市硬是把紡織服裝、陶瓷建材、製鞋、食品等傳統產業發展成為晉江的支柱產業。

目前,晉江全市民營企業達4.8萬家,形成紡織服裝、製鞋2個超千億元和食品飲料等5個超百億元產業集群,民營經濟創造出的經濟總量、稅收和就業崗位佔比都在全市的95%以上。

咬住實體經濟不放鬆

「晉江經驗」最為鮮明的特色,就是緊緊咬住實體經濟發展不放鬆。

在晉江全市GDP總量中,實體經濟貢獻佔比達60%以上,由實體經濟創造出的產值、稅收和就業崗位佔比都在95%以上。

劉文儒告訴記者,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晉江許多傳統產業發展面臨著較大壓力,高新產業比重偏低,創新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較為突出。但是,晉江仍然堅守實體經濟,提出「先進位造業立市,高新產業強市,現代服務業興市」的發展思路。

在安踏集團位於晉江市池店鎮的運動科學實驗室裡,記者看到,利用腳型掃描儀,兩分鐘內就可以完成對足部的掃描,並能獲取十幾項足部三維數據,實現量足定製。

「堅守實體經濟,不能墨守成規,更不能抱殘守缺。特別是對於傳統產業,必須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技術創新,研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不斷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說,近年來,安踏一直致力於通過技術研發來提升產品品質與科技含量。從2005年成立技術中心至今,安踏擁有自主研發的專利超過600項。

在加快推動傳統製造業邁向中高端的同時,晉江也在加快推動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

記者來到福建省晉華存儲器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施工現場時,氣勢恢宏的辦公樓和廠房正在進行裝修作業。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目前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集成電路生產廠房,「繞著走一圈得有1公裡路」。

晉華公司副總經理徐徵介紹說,這一存儲器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總投資370億元,一期項目預計今年9月可以正式投產,產值可達16億美元。整個項目全部投產後,產值可達60億美元。

晉江市副市長王文暉告訴記者,晉江市委市政府經過持續籌劃和反覆論證,主動融入國家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布局,把集成電路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新一輪發展的重要引擎。

根據相關規劃,晉江將以國內空白的內存製造為切入點,引進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打造涵蓋設計、製造、封測、材料裝備、終端應用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生態圈,到2025年建成千億產業集群。目前,已有包括晉華存儲器、矽品電子、美國空氣化工等20多個產業鏈項目籤約落地,全產業鏈生態圈雛形逐步呈現。

政企始終保持良好互動

良性的「政企互動」是晉江民營經濟健康高速發展的法寶,也是「晉江經驗」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不同發展階段、關鍵節點,我們都會因勢利導,提出不同發展戰略,幫助企業找方向、定航標。」劉文儒說,近年來,晉江市每年召開企業創新發展大會,與民營企業家共謀轉型升級大計。如今,「創新驅動」「人才強市」和「國際化」等發展戰略,以及「先進位造業立市、高新產業強市、現代服務業興市」的實體經濟發展思路,已經成為政商之間的共識。

在做好「引路人」的同時,政府也努力當好「推車手」,特別是通過搭建專業技術公共平臺,為企業解決創新中的「痛點」,推動企業更好地搞創新研發。

李俊博士是中國科學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的研究員。2015年,他放棄了國外的優越條件,回國發展。李俊說,泉州的傳統製造業特別是裝備製造領域有著較為雄厚的基礎,但科研力量薄弱,這恰恰是科研人員的機遇所在。

加盟中科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後,李俊參與了一家鞋業設備製造企業的技術改造項目。2017年,這項研究「開花結果」,雙方合作開發的鞋底噴膠機器人銷售額達到5000多萬元,而此前,這家公司一年的總銷售額也才2000多萬元。

晉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郭浪滔說,近年來,晉江市充分運用中科院泉州裝備所、晉江—哈工大機器人研發中心等本土專業技術公共平臺,為上百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升級提供了現場技術諮詢服務;綜合分析產業技術需求共性問題,組織產業龍頭企業與國內高校或科研機構共同合作進行試點改造,策劃召開晉江市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對接會,為企業與科研院所最新技術對接牽線搭橋,解決了多項產業關鍵共性問題。

晉江市還努力當好「服務員」,堅持「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的服務理念,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習近平同志在總結『晉江經驗』時指出,政府要變以管理為主為以服務和引導為主,做到既不『越位』,又不『缺位』、『錯位』或『不到位』,通過及時引導、優質服務和有效管理,來履行好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經濟工作的歷史責任。」劉文儒說,晉江市始終注重轉變角色、轉變職能,在依法依規、不貪不佔前提下,大膽接觸企業、大膽為企業謀利,以最快速度響應企業需求,以最大限度支持企業轉型,以最強力度服務企業發展。

「晉江經驗」煥發出蓬勃生機

習近平同志當年指出,「晉江經驗」是晉江、泉州也是福建的一筆巨大財富,需要我們在新世紀新階段,不斷進行總結、創新和發展,並用以指導晉江、泉州和福建全省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著的社會實踐。

「習近平同志總結的『晉江經驗』是我們改革實踐的成功指導,也是新時代指導我們闊步前行的制勝法寶。」泉州市委書記康濤說,泉州市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個關係」的要求,走出一條全面發展路子,實現了總量、結構、城鎮、民生的「四個跨越」。

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梁建勇表示,16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積極踐行、不斷豐富和發展「晉江經驗」,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以全面發展為核心目標,緊抓實體經濟發展不放鬆,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經濟日報採訪組·

(原載《經濟日報》2018年7月11日1版)

相關焦點

  • 央媒關於「晉江經驗」的報導在泉州市引起熱烈反響
    壯大實體經濟 共享發展成果泉州網7月16日訊(記者 蔡紫旻 遊怡冰)連日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法制日報等央媒,先後在報紙頭版等重要位置,或在新聞聯播等重要欄目頭條推出深度報導
  • 「晉江經驗」是怎樣煉成的
    2017年,晉江的地區生產總值達1981.5億元,是1978年的1366倍;財政總收入212.23億元,是1978年的1158倍;經濟總量連續24年位居福建省縣域首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連續17屆位居全國前十……「晉江奇蹟」的背後,離不開「晉江經驗」的指引。
  • 晉江經驗:世紀之初的探索和總結
    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全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連續17年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行前十名。從今天開始,「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系列報導,將和您一起來解讀晉江縣域經濟發展的成功「密碼」。200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就總結了「晉江經驗」,引領福建加快改革、全面發展。
  • 晉江五位「創二代」: 堅守實業 拓展「晉江經驗」內涵
    晉江家族企業第二代,常被稱為「富二代」,但近年來,一批「富二代」以自己的思想和作為,獲得「創二代」的美稱。李子興、許金升、許清水、許華芳、王俊清……這5位青年,就是晉江知名企業創始人的「創二代」代表。
  • 《習近平在福建》(二十四):「習近平同志總結提出寶貴的『晉江經驗...
    泉州市比較發達,特別是晉江這樣發展快速的地方很受投資者青睞,習近平同志原來工作過的陝西、河北、寧德等地的同志有很多項目想到泉州尋求合作,他就專門介紹這些同志到泉州來找我,他都會事先跟我聯絡,要我好好接待、協助招商。這對這些地方和泉州的發展都很有積極作用。採訪組:習近平同志是怎樣提出「晉江經驗」的?
  • 河南日報刊發文章報導我市基層亮點
    河南日報刊發文章報導我市基層亮點 2020-05-09 23: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日報》整版報導嘉善縣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經驗做法
    12月18日,浙江日報整版刊發《織密保障之網 共築幸福之基——嘉善全力推進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從鎮、村兩級居養中心建設,社會化運營,為老上門服務開展,綜合保障等方面,對嘉善縣居家養老工作進行大篇幅報導。
  • 「晉江經驗」引領下的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改革發展之路
    改革開放40年間,這裡創造了經濟奇蹟:從沿海「高產窮縣」,到連續24年領跑我省縣域經濟、多年位居全國十強縣,豎起全國縣域經濟的發展標杆。   新世紀初的2002年,這裡誕生了「晉江經驗」。   根植於這片熱土的泉州晉江國際機場,自1996年12月眾籌建成後,就開啟了艱辛的創業之路。
  • 晉江經驗:愛拼才會贏
    (原標題:晉江經驗:愛拼才會贏)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改革開放40年,晉江從一個土地貧瘠的貧困縣,發展成為全國最具經濟活力的縣級城市之一,連續24年領跑福建縣域經濟。 晉江為什麼能成功呢?早在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在總結「晉江經驗」時就指出,各地在學習借鑑晉江經驗時,必須認真學習借鑑晉江人民的這種「敢拼、愛拼、善拼」的精神與經驗。
  • 「晉江經驗」對重慶有哪些啟示
    原標題:「晉江經驗」對重慶有哪些啟示實現「兩地」「兩高」目標,對重慶來講,就要結合實際,把「晉江經驗」學深學透,汲取精髓、掌握方法,不斷激發愛拼會贏、敢為人先的勇氣和智慧,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境界。這段時間,俄羅斯世界盃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
  • 人民日報評論員:「晉江經驗」孕育發展奇蹟
    近些年來,晉江始終是福建經濟發展最快、實力最強的縣市之一,常年位列全國百強縣市前十。為什麼晉江能創造這樣的發展奇蹟?是什麼給了這個縣級市不斷超越的動力?
  • 同一天,新華社、《廣西日報》刊發3條報導點讚
    提要 1月8日,新華社、《廣西日報》刊發多條報導,點讚柳州工業高質量發展。柳州汽車產業發展成就,新華社給力關注。1月8日,新華社在「高質量發展中國這樣幹」欄目刊發報導《廣西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報導大篇幅點讚柳州汽車產業發展。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電視劇版的演員後來如何?
    2000年為了給祖國五十華誕獻禮,中央電視臺根據奧斯特洛夫斯基同名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改編成電視劇,描述了家喻戶曉的保爾·柯察金16歲開始參加革命到23歲之間的熾烈人生故事。這是中國影視第一次改編外國作品。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020-11-29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海南日報刊發整版報導,聚焦這件大事!
    >今天(12月3日)海南日報A03整版刊發報導《勇立潮頭揚勁帆》聚焦海南「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12月3日《海南日報》A03版面圖報導全文如下↓↓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的時間節點上被賦予非同尋常的意義「優化事業單位對外籍人員的管理和服務」案例,被列為全國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第二批最佳實踐案例,4項改革試點經驗被國務院複製推廣。
  • 新華社評論員:弘揚「晉江經驗」,再譜改革新篇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題:弘揚「晉江經驗」,再譜改革新篇新華社評論員植根於實踐土壤的經驗,總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恆久力量。「晉江經驗」是「晉江人民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大膽探索和成功實踐」。2002年,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在七下晉江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深刻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晉江發展的鮮活經驗,提出以「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五個關係」為核心內涵的「晉江經驗」,這是具有戰略指導意義的思想理論成果。
  • 「晉江經驗」,為什麼能不斷創造出奇蹟?
    福建泉州的晉江市是改革開放中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標誌,「晉江經驗」就誕生在這裡。不久前,由中央宣傳部組織了「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晉江經驗」大型主題採訪活動,中央主要新聞媒體和部分地方媒體的150多位記者參加。那麼「晉江經驗」到底是什麼?怎麼來的?
  • ...南昌日報》刊發​紅谷灘區委書記周亮赴合肥考察心得體會文章
    【媒體關注】​《南昌日報》刊發​紅谷灘區委書記周亮赴合肥考察心得體會文章 2020-12-07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借鑑晉江經驗 推動石獅高質量發展
    晉江經驗館以「晉江經驗」為主題,設立歷史背景、經驗提出、踐行發展、傳承創新四個展區,通過影視回顧、珍貴照片、文字簡介、實物展示和場景再現等手法,全面展示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總結提出「晉江經驗」的實踐探索和理論思考,以及晉江踐行發展「晉江經驗」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蔡萌芽指出,「晉江經驗」就是敢於創新、敢於擔當。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譯者前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譯者前言   譯者前言   我的一位年輕朋友,聽說我在校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譯文,特意寫信來,要我在書出版以後,務必給他留一冊。他說,他還是「文化大革命」末期剛上小學的時候,抓到過一本連環畫,從頭到尾,從尾到頭翻了一個稀爛,原書卻至今不可原諒地沒有讀過。他很想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