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莊子學說如何成為道教丹鼎符籙方術

2020-12-15 作家恩出

因《老子》著作中帶有神秘色彩,有「穀神不死」 、「長生久視之道」。《莊子》書中有神人「不食五穀,吸風飲露,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等養身成仙論調,即被道教奉為主思想,成仙脫俗、長生不老、清修煉丹終成道教的神仙思想和成仙方術。

在《莊子》中有「神人」「至人」「真人」能輕舉獨往、逍遙世外之功。此後便有了神仙說。地處海岸的燕齊出現海市蜃樓,被人聯想為仙境,把蓬萊、方丈、瀛洲視為三神山,有了神仙方土。這些現象迎合了上層貴族永享富貴的奢望,編造各種神仙故事,以騙取利祿。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和秦始皇都沉迷於方術,派人入海尋仙求不死之藥。這種鼓吹長生成仙之術的神仙方士,利用戰國時齊人鄒衍終始五德之運的五行陰陽學說來解釋他們的方術,從而形成了所謂的神仙家,也稱為方仙道。這些神仙信仰和方術被道教所吸收,並轉化為煉丹術,神仙方士亦逐漸衍化為了會煉丹的道士。

道教早期丹鼎是漢未巴蜀五鬥米道最為盛行,魏晉以後,太平道被鎮壓,五鬥米道轉為上層天師道。南北朝時分為南北天師道,丹鼎從此分為內丹術和外丹術。

內丹術是源自道教的南天師道,時間是在南北朝時期。因為唐李王朝認為道家掌門老子是李耳,同姓聯宗,便封老子為玄元皇帝。唐憲宗、穆宗、敬宗、武宗和一大批重臣名士渴望長生不死,即尊祟老子的道家學說,聽從道教的內外丹術,給後人印象是丹鼎源於老子、莊子學說。

古代「符」是帝王下達指令的憑證,有無尚的權威,後來更成為了天神有符。如在天空雲彩顯示出來,道士錄之,遂成神符。神符在東漢時期就有了,晚期興起的太平道與五鬥米道使用神符最多。他們認為服符水、佩符圖均可以「災害不能傷,魔邪不敢難」。服符也稱為「吞字」,因符「以丹為字」,故稱「丹書吞字」。不過,上古時期符是用整竹劈開兩半製成。《說文解字》說:「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

「籙」是記錄的意思,也指戒籙,即道教登真籙,也就是奉道士的名冊,:還有一種籙是記錄天神的名冊。

符、籙並用統稱「符籙」。是依照天神所授信符,按諸神名冊所定之職責,命令某神去執行,這就有了禁咒、令、印之說,禁咒是神咒,也就是天神的語言。令是官府以官方口氣對鬼神下的命令。印是天上升堂後蓋的神印。誰掌管了符篆,便有了代天神役使三界官屬的權力。

道教界常有「道無術不行」及「道寓於術」之說,認為行術即是演道。符菉是眾多道術中最主要的,修持符籙內練是日常功課。上天行禮、接受神仙旨意、背頌咒語、下凡人間轉回道士、行走步伐、道具等表演,都是道士修練的內功。最後達到賣「符籙」以驅鬼闢邪、祛災求福之目的。

由於老子是道教主師爺,是教主,還被早期五米道奉為太上老君,便成為道教奉貢的第一神仙。莊子、列子、文子等道家,均被道教祀奉,也在神仙之列。因此,道士所請符籙便成了老子、莊子的神咒。

相關焦點

  • 探訪武漢市唯一的道觀長春觀,解密信奉道德和神仙的本土宗教道教
    其實在當今社會,名氣最大的兩個道教流派也無非就剩下「全真道」和「正一道」,這也是各種道派經過上千年的分化合流的結果。而且根據法術原理,道教可以分為丹鼎派和符籙派,這全真道屬於丹鼎派,這正一道屬於符籙派。
  • 如何正確認識看待道教的方術!
    作為對道教有點研究的學者,我想就如何正確認識和看待道教文化,尤其是其中養生和修煉方術的問題,發表一點粗淺的個人看法。一道教是在中國本土產生的古老宗教,是中國傳統 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道教傳統文化中確實有許多講養生修煉、與傳統中醫學相關的內容。
  • 走近道教:符籙的含義類型及功用,說說道教的符籙與雲篆天書
    它是如何製作的?它們有什麼功用呢?相傳道教符籙最早來自黃帝「雲書」。黃帝善作雲書,故以云為紀。「雲書」是以流云為主要模擬對像的一種書法。雲書在秦漢之際演變為「神符」,古人相信天神以雲彩的形式顯現出來的圖紋或篆文,方士、道士將它記錄下來,便是神符。
  • 道教茅山宗詳解:法術、符籙、手決、陣法,讓人驚嘆不已
    文/曉夢閣主道教以天地規律起源,以黃老之術為宗,自天師道陵君創立天師教,將道教發揚光大,經過時光的洗禮,道門之人不斷創新發揚,期間能人異士輩出,不乏有開宗立派之人。吸納和融合以及繼承的基礎上,出現了不同的分支。
  • 中國人內心最高的殿堂信仰-道教
    道教最初起源於黃帝,很多人把黃帝稱作道教始祖。而道教的思想又來自於老子李耳,所以道教又把老子作為道教的道祖。最後就是張道陵成立了道教,因此道教之人把張道陵稱為道教的教祖。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宗教。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 莊子和老子同樣是先秦的道家人物!莊子和老子有哪些不同觀點?
    莊子和老子同樣是先秦的道家人物!莊子和老子有哪些不同觀點?我們今天總說「老莊」,將老子與莊子並列,作為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但是在漢代,人們提起道家就說「黃老」,直到魏晉時期人們重視莊子,才將老子與莊子並稱為老莊。
  • 道教符籙,古人為什麼深信不疑
    符籙是道士常用法器,其作用幾乎無所不包。清朝乾隆年間的「叫魂」大恐慌,根本上是人們懼怕符籙的巨大威力。一張小小的符紙,為什麼古會深信不疑呢?這與中國的傳統信仰相關。在很遠古的時候,中國人便相信天人感應。
  • 從符籙主要特徵出發,淺談道教符籙的美學價值
    道教符籙的主要特徵1、符籙的外形特徵道教符籙通常被修道之人當作能召喚鬼神、祈求神靈保佑的主要工具,也是符籙派道教最重要的做法工具。古代道家後創的符籙以上下結構為主,左右結構和其它結構為輔,所以我們看見的符籙、符字常常是狹長型的,跟竹簡的形體空間類似,如"鎮土煞符"及其中的長"殺"字即為狹長型"殺"字即為狹長型。
  • 道教齋醮禮儀:祈禱、符籙、青詞、雲篆、禹步踏鬥
    明代以後,道教轉衰,但齋醮仍流行於民間。齋醮儀式中使用了許多讚頌詞章和祭祀音樂。宋代所出《玉音法事》,還匯集陸修靜以來的其他詞章,附有曲調符號。齋醮道場配置多種樂器,音樂內容豐富。【祈禱】指在神前祈求福利日祈禱,各宗教皆行之。道教祈禱科範與儀式甚多,如祈晴、禱雨,祈福、消災,祈薦亡靈,禱請延壽等。為最完備、普及之儀式。久旱祈降甘霖,古稱雩祀。
  • 太上老君:張天師推老子為道教始祖,被黃帝封為:道德天尊
    真正懂得老子文化的人都知道,老子的學說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形成,是以自然法則為根本的人文主義精神的學說。而道教的歷史不過兩千年,在漢朝的時候,張道陵在四川創立,以「道」為最高信仰,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更早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 五嶽真形圖——道教中最為神秘、尊貴的符籙樣式
    道教是我國源遠流長的本土宗教,以「符籙」作為傳道修持的重要手段。符籙,亦稱符字、墨籙、丹書。符籙術起源於巫覡,始見於東漢。《後漢書方術傳》載:「河南有麴聖卿,善為丹書符,劾厭殺鬼神而使命之。」在長期的傳習符籙術的過程中,道教創造了紛繁的符籙道法,造作了難以數計、樣式眾多的符書。
  • 道教門派系列:太清玄元濟世救人正一道,胎息、符籙上清派(上)
    (乾貨,記得三連哦)道教門派總觀道教嚴格意義上說,在先秦時期就有了雛形,天師張道陵是讓這個雛形得以完善和成大變成了有體系的教派。道教內部門派非常多,根據道教門派記錄的書籍《諸真宗派總簿》記錄在冊的道教門派共有86個門派。
  • 老子莊子為什麼要反對儒家的仁義思想?老子反對仁義的三個理由!
    這個學說其實是建立在當時的一個宗法制上的,那麼其實很多的儒家所倡導的一些學說都是維護了統治者的一個很大的利益的,起到一個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從漢武帝開始儒學就成為了一個主流的思想,對後人的一個影響也是非常的大的。但是有個學派對儒家的學說並不是很贊同,那麼這個就是道家。
  • 道家學說具體都是什麼學說?真的只是道教嗎?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主要代表還有莊子,因此道家學派又稱「老莊之學」。《老子》又稱《道德經》,是用優美的韻文寫成的一部玄言詩,包含了十分深刻的哲學思想。如果要問哪個學派囊括了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的精華,我想道家學派是排行第一的。對老子的生平和事跡的史料,現存不多。
  • 老子莊子提出的,無為而治道家思想,竟被後人誤解千年
    感覺老子在我心目中是古中國先秦時期最神秘的人物,感覺他最後的神秘結局像是升仙去了。《道德經》之所以偉大,在於你無論身處任何階層都有所裨益。漢初文景之治採用的應該是老子的無為而治,順應民生。幾千年前古人講天人合一,到了近代被當成笑話,經歷無數災難我們才發現還是那些古代智者說的對。
  • 氣通天真:道教符籙的原理
    符籙在道教中是重要又神奇的存在。傳說符籙傳自西王母或元始天尊,又有說傳自太上老君--都是頂級的神仙人物。故而符籙的威力極大。大可保家衛國,小能治病護身。五鬼符、六丁六甲神符之類的神奇符籙可以役使鬼神,實施所謂五鬼搬運之法等。現代人當然認為這些功能實屬子虛烏有。但古人為什麼會深信不疑呢?
  • 河南老君山是道教的發源地嗎?道教和道家是一回事兒嗎?
    道教是中國本土傳統宗教,是中國流傳上千年的宗教,也是目前中國主要的宗教之一,在中國影響巨大。那麼,道教和道家是一回事兒嗎?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老君山在道教中的地位如何?1、道教的哲學思想源於道家1.1、道家是中國基礎性哲學體系道家是一種哲學流派,形成與春秋戰國時候,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等,又稱老莊之學,先秦諸子百家中影響最大的學派之一。
  • 道教正一天師道派嗣漢天師府
    中國的道教並非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它有其深厚的歷史根源。遠古的圖騰崇拜和宗法制度的形成,自然的鬼神崇拜,先秦道家人物的思想理論,秦漢時期的神仙方術,巫祝文化和民間儺舞,都與道教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關係。可以說,道教是中國古代社會鬼神崇拜的延續和發展,道士是古巫祝、方士之遺緒。
  • 中國哲學簡史:談三教九流,道家與道教的區別
    很明顯,我們都知道儒教並非宗教,儒教是人們因崇尚「儒家思想」,為了與崇尚黃老列莊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區分,從南北朝開始叫做「儒教」。儒家代表: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與道教道家與道教也是不一樣的,道家是哲學,學術流派,道教是宗教,道家與道教的教義不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順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
  • 莊子和老子誰才是道家的開山祖師?
    歷史上說起道家人物,都有老莊的說法,老是老子,莊是莊周。這「老莊」連字,同時又指道教三玄經中兩部經典:《道德經》和《莊子》。其中《道德經》為大經,《莊子》被視為小經。一般而言,這沒有什麼問題。而這老莊連字,又表另一含義,即老子在歷史上存在於莊子之前,不僅人如此,《道德經》及《莊子》這兩部經典在歷史上的成書順序,也向來被視為如此。但及至近代,有了不同聲音。一些學者認為:《莊子》一書實在是成於老子《道德經》以前;莊子本人,也實存於老子以前;而道家的開山鼻祖,不應是老子,實在應是莊子本人;老莊,實為莊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