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有多愛看書?

2020-10-06 十大熱議內容

來源:讀特

「我覺得哪裡的風景都不如深圳美。」4日,在深圳圖書館,77歲的市民林先生對記者說,「我每天都來讀書。跟著圖書去旅行,除了美景,還能發現不一樣的自己。」今年國慶恰逢中秋佳節,除了外出旅行感受花好月圓外,不少市民選擇走進圖書館和書城等城市閱讀空間,感受精神愉悅,靜享假日時光。

打卡,體驗文化活動之樂

4日上午10點半,記者在深圳圖書館門口看到,雖距離開館還有1個多小時,但大批讀者已在此等候。館內,工作人員正將更新的報紙、雜誌、讀書擺放上架,做好開館前的準備。據了解,假期間,為更好服務市民讀者,深圳圖書館調整了開館時間:1日至4日,開館時間為12點-18點;從6日起,全館恢復正常開放時間。

開館後,讀者有序進館,一時間,館內座無虛席。記者注意到,由於疫情防控,深圳圖書館由原來的4人座調整為3人座。而在位於館內的少兒服務區內,許多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共讀少兒讀物。家長不時翻閱手中圖書,向孩子講解有趣部分。

從深圳圖書館出來,記者來到了深圳中心書城,發現這裡同樣吸引了大批讀者,不少市民或倚柱而站或席地而坐,聚精會神地閱讀。在1樓精品館,記者看到市民李先生正抱著9本科幻書前去結帳。「趁著假期帶孩子來買幾本她喜歡的書,平時功課多,假期讓她看個夠。」李先生笑著說。據中心書城副經理蔣昌茂介紹,截至4日,少兒類和文學類圖書是較受讀者歡迎的圖書類目。

除了購書和閱讀,書城和圖書館豐富的展覽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假期間,羅湖書城舉辦了多場新書分享會;南山書城舉行了「愛書小使者才藝表演秀」;龍華書城則開展了「表白」我的國和「秋之樂」中秋燈謎活動,讓市民大聲說出對國家的愛;而中心書城「深圳晚8點」也將在5日與市民分享「杜牧的詩意故事」。

假期期間,深圳圖書館共推出包括《從文獻看深圳——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地方文獻展》《「深圳記憶」系列主題展》《傳統藝術展——深圳市羅湖區非遺保護項目「臉譜面具繪畫」作品展》等10餘場展覽活動,讓讀者深刻了解深圳歷史和其發展的澎湃活力。此外,今年市民讀者還可通過VR科技線上看展,參與「繪本半小時」「微博閱讀排行榜評選活動」和深網絡公開課「線上藝術名師課」等線上活動。 喜迎國慶的同時,防疫工作不可忽略。在書城和深圳圖書館,記者看到讀者需佩戴口罩、測體溫、查驗健康碼後方可入內。「主館舍一至六樓服務區同時在館人數不超過3000人,少兒服務區同時在館人數不超過300人。各區域『同時在館人數』達到上限後實施『一出一進』動態管理。」深圳圖書館閱讀推廣主任戴曉穎一邊指著圖書館門口大屏幕上的實時數據,一邊對記者說。

閱讀,品味金秋最美書香

據了解,截至4日18點,深圳圖書館累計接待讀者17364人次,借還圖書共計39390冊次。在這座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敬的城市,選擇伴著書香過長假的市民數不勝數,他們用閱讀「充電」,滋養心靈,俯首讀書的身影構成了假期一道美麗的風景。

「這裡有最好聞的書香。書架上的書很全,有的還專門拆開了包裝,方便讀者閱讀,讓人感到很溫暖。」帶著孩子逛書城的市民張女士對記者說。除了家長,記者在書城和圖書館看到,讀者「主力軍」中不乏上班族和學生。「與其出門添堵,不如留深閱讀。趁著充足的假期,去品讀一些平時無暇閱讀的書目,我覺得比去『人山人海』的景點有意義。」在中心書城選書的市民黃女士告訴記者,平時由於工作忙,碎片化時間多,無法集中精力閱讀,所以想在長假期間認認真真讀本書,充實自己。「假期就是我們加油的時候,待在圖書館更能認真學習,如果在家就容易玩樂度過了。」明年參加高考的紫瑤一大早便從南山趕來深圳圖書館,與同學一起複習。

深圳圖書館義工黃女士告訴記者,每次一到長假,就非常明顯地體會到深圳人愛讀書的一面。「平時圖書館就很『火爆』,節假日,超高人氣不減反升,很多人選擇來到這裡『耗』一整天或者抱一堆書回家,這幾天來借充電寶的人都多了。看得出,深圳的文化氛圍很足。」

在深圳圖書館2樓「從文獻看深圳——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地方文獻展」內,讀者方先生拖著行李箱,靜靜觀展。從成都來深圳旅遊的他告訴記者,深圳是一直想來的城市,而了解一座城最好的方式就是閱讀它的歷史:「從微信小程序上看到有這個展覽,一大早就過來了。沒想到,比深圳天氣更熱的,是人們的閱讀熱情,再晚來一會就因控流進不來了。」方先生笑著說。

編輯 程思瑋

(作者:讀特記者 焦子宇 耿超逸)

相關焦點

  • 誠品生活逃離深圳,是因為深圳人不愛看書嗎?
    原題目《誠品生活逃離,錯在深圳人不愛看書》 很多人都說誠品撤出深圳,是因為深圳人不愛看書,其實,這麼說都是對的。時間這麼貴,看書多浪費。5月份社零數據出來,政府消費拉動居民消費,深圳硬是把數據做出來了。問題是書店數據依舊難堪。看書還是屬於零食類,閒得沒事的時候也許逛一圈。 深圳誠品只恢復到疫情前的一半,業績僅為蘇州誠品的60%。大家都不看書,開它幹嘛呢?
  • 誠品生活逃離,可能錯在深圳人不愛看書
    很多人都說誠品撤出深圳,是因為深圳人不愛看書,其實,這麼說都是對的。時間這麼貴,看書多浪費。5月份社零數據出來,政府消費拉動居民消費,深圳硬是把數據做出來了。問題是書店數據依舊難堪。看書還是屬於零食類,閒得沒事的時候也許逛一圈。深圳誠品只恢復到疫情前的一半,業績僅為蘇州誠品的60%。大家都不看書,開它幹嘛呢?
  •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告訴你深圳人到底有多愛看書!
    」項目,讓讀書有了更多便利的載體。全覆蓋、普惠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每個人都有參與文化活動、享受文化成果的權利。「你們把城市中軸線給了『書』,了不起!」去年讀書月期間,在深參加全國全民閱讀工作經驗交流會的各地代表們參觀了深圳的文化設施,他們登上深圳圖書館和中心書城之間的連廊平臺上,眺望城市徐徐舒展的寬闊畫卷,不覺連聲讚嘆。這座城市從不吝惜對文化建設和全民閱讀的支持。
  • 愛看書的廈門人越來越多了!廈門人都愛讀什麼書?數據來了→
    想知道在過去的一年裡廈門人是如何獲取新書資訊的嗎?他們又最喜歡哪些書?讓我們一起去瞧瞧吧!廈門人更愛逛圖書館了記者了解到,2019年,廈門人更愛讀書了。根據外圖廈門書城數據2019年賣得最好的文學類書籍是埃德加·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緊隨其後的是《三體》,分別賣出789本和760本;賣得最好的經管類書籍是《薛兆豐經濟學講義》,賣出439本;賣得最好的童書是《夏洛的網》,賣出602本;賣得最好的繪本是信誼世界精選圖畫書系列裡的《猜猜我有多愛你》
  • 深圳龍崗圖書館實拍,除了看手機,你們現在還看書嗎?
    深圳龍崗圖書館位於龍城廣場的旁邊,擁有書籍數量超100萬,閱覽座位超1000個,現已成龍崗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的借書區和閱覽室位於一至四樓,這裡除了紙質書外,還有多媒體閱覽室。大廳裡的文學圖書借閱區,這裡的新書和潮流一點的書較多,是很多年青人的所愛。這是三樓的普通圖書借閱區,裡面的人氣較旺,有些人是來借書的,也有些人是來學習的。每個書櫃排列得整齊而有序,並在櫃頭標有書的類別,每次到這,意識裡總會不斷閃過四個字:保持安靜。在三樓的窗戶觀看圖書館的整體內部結構。
  • 這個圖書館除了看書還能幹嘛️
    這次特意來深圳旅遊,首先我覺得這個城市非常的舒服,同時人們也特別的有禮貌。所以對這個城市充滿了好感。所以就在深圳福田區逛了逛發現了這座超級超級超級美麗的圖書館「福田區圖書館」我先之類的書籍非常的齊全。不管你喜歡舞蹈、文學、歷史等書籍,這裡面通通都有。而且特適合所有的人來看書,裡面氣氛非常的安靜~愛學習的小夥伴們趕緊來這裡打卡吧!順便還可以在室外拍幾張照片紀念一下@點小二 @點小二創作學院
  • 葉羅麗隱藏的私下愛好,思思愛買手辦,王默愛看書,文茜愛好奇葩
    hello,葉羅麗出到了第八季相信大家對葉羅麗當中的人物角色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啦。不過在葉羅麗中還有許多隱藏的信息等待我們去發掘。比如葉羅麗戰士私下的愛好,思思愛買手辦,王默愛看書,文茜的愛好很奇葩。房間是每個人最舒適放鬆的地方,也是活動最久的地方。所以從一個人的房間物品和陳設就能看出這個人的性格和喜好。
  • 新華書店禁止看書 店員:書店不是看書的地方
    新華書店禁止看書店員:書店不是看書的地方新華書店作為人們購書首選實體店本來應該是讀書的樂園,人們在其中挑書看書和諧舒適,然而卻有新華書店禁止看書還將孩子趕走實在是讓人心寒。  新華書店禁止看書 店員:書店不是看書的地方「新華書店是賣書的地方,圖書館是看孩子的地方,新華書店不是看孩子的地方」…網友爆料:呼倫貝爾一新華書店,10歲孩子因看書未買被攆出!
  • 深圳人喝茶,到底有多「野」?
    如果把這個問題拋給深圳群眾,他們可能回答不上來。而你大概也想不明白:為什麼深圳每棟辦公樓下都有好幾家咖啡店,不見一個茶館。但走進每家公司,一個有模有樣的茶臺卻赫然醒目?想罷,深圳人與茶的關係大概處於戀人未滿的曖昧期。認真,你就輸了。
  • 深圳女強人來珠海當「島主」!愛喝咖啡、看書,朋友一堆…
    //  野島書館有四位主理人,  貞貞,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她原本在深圳從事活動策劃,  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也快。  而她瘦削的身材、精緻的裝扮以及旺盛的精力,  也很難讓人相信她居然已經身為人母。
  • 深圳為什麼有那麼多湖南人
    據《2020百度遷徙大數據》統計:深圳常住人口超50%來自廣東本省,其次是湖南、廣西。流入地TOP20中,廣東城市佔12個,其次是湖南的邵陽、衡陽、永州、郴州4個城市上榜。 為什麼深圳有這麼多湖南人?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兩地之間距離近。
  • 深圳圖書館看書打傘,芬蘭圖書館比在家裡舒服,中國設計何時崛起
    目前中國有武漢、深圳、上海、北京四個「設計之都」,近些年的城市建設上,中國也在努力地用創意設計來全方位展現城市形象。但從目前的情況看,設計之都的理念並不是很深入人心。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把赫爾辛基和中國深圳做一個對比。
  • 書店的燈光,是愛深圳的又一個理由
    2 物質生活書吧:普通人的文化記憶 物質生活書吧坐落在深圳百花社區一棟舊樓的三岔路口,書加簡餐和茶,是當年許多深圳人最美好的文化記憶,可以說見證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歲月。 有人在那裡看書作業,有人把酒言歡。有人在那裡第一次見到仰慕已久的文化名人。有人長大了,有人老去。
  • 深圳觀眾有多愛久石讓
    「天空之城」——久石讓&宮崎駿經典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菊次郎的夏天」——久石讓鋼琴曲龍貓樂隊夢幻之旅演奏會、「哈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久石讓動漫視聽系列主題音樂會……今年,深圳觀眾將被久石讓「刷屏」——不僅3月已經有兩場久石讓作品音樂會奏響,接下來還將有不同樂隊演奏的多場音樂會陸續上演,預計今年久石讓主題音樂會多達20場。
  • 柴柴睡醒就認真看書,真是愛學習,柴犬:我要考研!
    柴柴睡醒就認真看書,真是愛學習,柴犬:我要考研!文|亮亮說萌寵誰說的只有人類才知道學習,柴犬也是很喜歡學習的,這隻柴犬在沙發上看書的時候困了,為了保證學習效果,它準備先睡一覺,等會睡醒了在繼續學習,不然學習質量太低了,那還不如用這些時間做些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柴柴這一覺睡的多香,這是真的學習累了。
  • 我所看到的頭等艙沒有人看書
    這也讓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那些頭等艙和商務艙的成功人士的行為。經過我的觀察,不論是頭等艙還是商務艙,乘客的行為表現與經濟艙並沒有什麼區別。反正該看電影的還是在那裡看電影,該睡覺的也全程在睡覺,總之並沒有什麼不同。兩艙裡有沒有看書的?有,但比例並不高,有時你甚至看不到一個看書的,看報紙的倒經常有。
  • 深圳圖書館知多少?在深圳看書到底有多方便
    我17年來的深圳,第一個月就去辦了一張深圳圖書館的卡,辦卡免費,押金100,能借10本從去年開始新推出鵬城卡,免押金,已交押金的可以去圖書館櫃檯辦理退押金。卡還是市民留著,錢也是市民的。不過深圳圖書館周一閉館,除了周一外,從早上10點到晚上9點都可以辦理。疫情期間除外,現在要預約才能去圖書館。我常住福田,前前公司在少年宮附近,所以離深圳圖書館,10分鐘的腳程。深圳圖書館也成為我的常駐圖書館。
  • 8月讀書報告|不看書,人很難知道自己有多無知
    這個月一共看了5本書,3本小說故事類,2本人文社科類,對我而言,又是快樂閱讀的一個月~小說故事類《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塔拉·韋斯特弗很多人都強調女孩子應該看看這個故事,其實不單單女孩子,每個原生家庭有缺憾的孩子
  • 成都「最火的」網紅書店,來拍照的人比看書還多,周末人流量上萬
    要說成都的最具人氣的景點,很多人都會想到寬窄巷子、人民公園、武侯祠等等,但其實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來到太古裡,就連成都本地人隔三差五的都愛來這裡逛逛。
  • 泉州版「流浪大師」:住橋洞愛看書 曾騎行遊全國
    每日堅持看書寫字近日上午,記者來到泉州市區順濟橋下,10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住著好幾個流浪人員。用舊布圍成一圈,就是他們臨時的家。平時,他們多以撿拾販賣廢品為生,累了才回到這裡休息。老張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看書、抄書由於當天下雨,他們都沒有出去撿拾廢品。一名中年男子正坐在撿來的書桌前抄寫著一本書。書桌上放著一個放大鏡和一部手機。碰到不認識的字,他就用放大鏡看清字體結構,再用手機上網查讀音和意思。經打聽得知,他就是愛看書的泉州版「流浪大師」。因為他不願意透露自己的名字和年齡,記者只好以老張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