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收到47億中國口罩,中國口罩正成全球新「硬通貨」,事情有進展

2020-12-10 BWC中文網

BWC中文網百家號早在2月時就獨家提出,中國製造的口罩正在成為全球經濟新的「硬通貨」。不出所料,過去三個月間,特別是自3月以來,中國製造的口罩等一系列醫療物資都在成為全球搶手貨。

無獨有偶,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據媒體5月6日報導,到目前為止,美國從中國採購,還有中國各個省市、社會團體給美方捐助的各種醫療物資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巨大的數量。比方說口罩,現在已經超過47億隻口罩從中國來到美國,包括美國採購的,也包括捐贈的。也就是說,按人口平均的話,差不多每個美國人可以分到15、16個中國來的口罩。

這也意味著,美國已收到47億隻中國口罩。而這背後的另一層邏輯則是美國製造生產能力的不足,而需要源源不斷依賴進口中國貨。這一點,美國對呼吸機的市場需求上也可以說明問題。例如,美國紐約州州長科莫早在3月31日時就表示,已經從中國訂購了1.7萬臺呼吸機,但該州預計只能得到2500臺,「因為加州、伊利諾州以及聯邦政府都訂購了同樣的呼吸機,在和我們爭搶呼吸機」,莫科同時稱,現在聯邦應急管理局在50個州中名列前茅,把價格推得高高的。」

而對於美國經濟無力應對新冠病毒,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副教授理察·馬丁內羅表示,美國醫務人員缺少足夠的個人防護設備,如呼吸器,護目鏡,手套和防護服,這是(美國疫情)嚴重的挫敗感的根源。這就進一步佐證了,美國製造企業生產能力不足,需要依賴中國貨等全球企業的供給。

實際上,中國製造的生產能力在過去三個月間再次令世界矚目。就以口罩和呼吸機為例,中國口罩日產量已達到1.16億隻,這一產能的提高用了9天時間。與此同時,有醫療設備企業稍早前表示,為了滿足歐美各國的抗疫需要,該企業生產的醫用無創呼吸機產品產量劇增。從疫情之前的日產300臺,提升到極限日產700臺以上,這一速度讓全球企業對中國製造表示讚嘆。值得一提的是,某呼吸機廠商表示,呼吸機現在是全球缺貨,我們收到的來自美國、歐洲的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

這也印證了,有美國消費者數周前就表示離不開中國製造,只有中國有完整產業鏈的說法。更不難理解,全球多國採購商都上演了來中國自提商品的現象。對此,德國官員表示,常常會有因為爭搶中國企業生產的口罩等商品而大打出手的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3月時,法國衛生部就已向中國訂購總共10億隻口罩。據法國《巴黎人報》等媒體報導,為保障800萬隻從中國訂購而來的口罩運抵法國後,在法國國內的運輸安全,法國方面派出大約100名憲兵和警察,全程監控和保護物資周全,直到物資送抵法國公共衛生署的倉庫。與此同時,當天還有一架戰機在機場上空巡邏。法媒形容「我們(法國)運送中國口罩就像是在運送黃金一樣」。這更加說明,中國製造的口罩正在成為全球經濟新硬通貨的意義。(完)

相關焦點

  • 中國口罩成全球經濟硬通貨後,中國疫苗受青睞,事情又有新進展
    路透社12月10日報導,墨西哥衛生部周三已籤署協議,向中國康希諾生物採購3,500萬劑新冠疫苗。埃布拉德是在推特上發布的消息。他之前曾表示,墨西哥計劃本周籤署協議。這意味著,墨西哥比原計劃提前採購了中國疫苗。這也是中國疫苗受到青睞,這一事情的又一個最新進展。
  • 美國求購口罩被拒,日本議員拍賣口罩牟取暴利後,事情又有新進展
    BWC中文網百家號一天前獨家撰文《美國求購口罩被拒,美國人:可悲,中國口罩將成硬通貨》提及,美國、歐洲、日本等經濟體經濟向來是以逐利為目的,這就形成了這些經濟體以資本為出發點的許許多多「利己主義者」。特別是在新冠病毒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進一步大幅蔓延的情況下,這一弊端則第一時間凸顯了出來。
  • 394億中國口罩抵美後,美國人狂掃中國貨,外媒:中國成貿易最大贏家
    的確,目前已知的,中國已向各國提供了2000多億隻口罩、20億件防護服、8億份檢測試劑盒。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中國製造的口罩,呼吸機等醫療類商品被全球市場廣泛採購,並一度成為全球硬通貨。而近期全球多國開始大批採購中國企業生產的疫苗,事情的最新進展是,中國目前已有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
  • 美州長半夜給中國工廠打電話:有口罩嗎?老外:中國口罩成硬通貨
    隨著疫情在全美的蔓延,美國現在的確診病例正在不斷增加,很快成為了全球疫情的震中。在疫情危機下,美國的醫療壓力嚴重增加,迫於不斷增長的確診人數,許多州都開始出現醫療物資緊缺的情況。雖然之後中俄兩國都開始援助美國醫療物資,但是依然口罩等醫療物資嚴重緊缺。迫於無奈,美國科羅拉多州州長表示,我們只能自己想辦法!
  • 口罩成為全球「硬通貨」 汽車巨頭紛向中國車企「抄作業」
    而當疫情在全球蔓延之時,中國口罩已成「硬通貨」,各國汽車巨頭更是排隊在華「抄作業」,其中國工廠紛紛宣布轉產口罩。據阿里國際統計,海外國家對口罩等防護用品的需求量增長了13500%,100多個國家加起來每天生產2000萬隻的產能,無法滿足這一龐大需求。關鍵時刻,全球再次呼籲「中國製造」。
  • 394億中國口罩抵美,印24架飛機運物資,狂掃貨後,中國成貿易大贏家
    在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之下,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憑藉優秀的品質,已具有明顯的不可替代性。比如,中國製造的醫療類商品在幫助人類應對新冠病毒就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中國製造的口罩,呼吸機等醫療類商品被全球市場廣泛採購,並一度成為全球硬通貨。而近期全球多國還紛紛大批量採購中國疫苗。
  • 美國向俄求購口罩被拒,美口罩被德國扣後,向韓國要醫療物資,可悲
    跡象表明,新冠病毒對美國經濟的衝擊日益嚴峻。比如,美國經濟正放下此前故作鎮靜的姿態,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尋找包括口罩在內的醫療設備了。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媒體3月25日援引韓聯社報導,美國聯邦在3月24日晚上請求韓國緊急支援試劑盒。美國方面提出,希望希望韓國能提供用於抗疫的醫療設備。
  • 全球的硬通貨既不是黃金也不是美元,而是曾今極不起眼的口罩?
    於是乎國外各種看法都有,有看笑話嘲弄的,有理解認同的,也有真相相助的,各色人等輪番上場,活生生演了一部不亞於甄嬛傳的深宮大戲。接著疫情開始在歐洲出現了,這時候的中國留學生們開始自覺的帶著口罩,結果還發生了這樣那樣的事情,各國政府和WHO也在宣傳「口罩無用論」,然而就在最近,口罩終於被正名了!
  • 美國超過90萬人確診,中國已向美提供24億個口罩,出口又有新規!
    隨著新冠病毒在美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規模蔓延,截止4月25日,美國已經有超過90萬人確診。 按照高盛預測,最多可能會有1.5億美國人感染,目前,美國的醫療系統已經不堪重負,甚至部分地區可能將崩潰,這一點特別體現在醫用防護用品上,甚至美國目前的一些藥品也面臨潛在短缺。
  • 口罩成全球「硬通貨」後,市場亂象卻頻頻發生,普通人要小心上當
    之前,武漢曾打掉了一起偽劣口罩造假案,其涉案的總額達到了670萬元,警方在現場查扣了11.5萬個口罩、五百個護目鏡、三千件防護服,但在相關部門的檢測來看,這些產品的質量多半是不符合國家標準的。不過相比之下,國外的疫情卻在快速的蔓延,在歐美國家也在大肆的傳播,目前的口罩也成為了各國的需求品,而瑞士的口罩更是先後幾次被其他國家截留,讓人感慨無限。可以說目前的口罩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的「硬通貨」,出門如果不戴口罩的話,那就很難會進入各大商場。
  • 比錢值錢,韓國口罩變硬通貨:三個換醒酒湯、五個可以理髮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韓國表示,將調撥84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用於採購1億個應急口罩,以緩解國民「一罩難求」的情況。而近期,中國援助韓國的口罩也將陸續運抵韓國。迅速蔓延的疫情使韓國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的壓力陡升。據央視網視頻,在韓國一些商店,口罩已成為「物物交易」的硬通貨。在大田市一家解酒湯店,顧客如有KF80或KF94醫用口罩就可換一份醒酒湯。無獨有偶,釜山市美發廳也推出一個口罩(理髮)打九折的活動,甚至有商家推出五個口罩可理髮一次的活動。
  • 美國4瓶洗手液348美元,西雅圖像「鬼城」,美國人:離不開中國
    無獨有偶,事情又有了新進展。由於相關商品的短缺,美國市場上就出現了哄抬物價,商家追逐暴利,但市場卻沒能做到有效監管的現象。據華盛頓郵報日前報導,在美國的電商平臺市場,4瓶洗手液的價格已被哄抬到348美元。許多美國消費者對此怨聲載道,有美國消費者稱:「價格高得離譜。」
  • 美國9小時增加2000例,美國醫院不堪重負,美國人:我們離不開中國貨
    現在,美國也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稱未來8周是對抗病毒的關鍵,疫情可能會惡化,並將拿出500億美元以應對新冠疫情,並要求美國各地醫院啟動緊急計劃,擴大新冠病毒檢測數量和能力,還將採購一大批口罩,這些事態發展將導致美國人的恐懼加劇。
  • 394億中國口罩抵美,印24架飛機購物,狂掃貨後,越印無法成世界工廠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消費者選擇商品越來越精細化,而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此時已成為被全球消費者公認的,不可替代的代名詞。這在醫療領域,已非常明顯。目前,中國企業研發生產的疫苗也受到多國青睞。由於中國疫苗表現了可靠性和有效性,現在已經有至少40個國家向中國企業提出了新冠疫苗的採購需求。也就是說,目前,至少40國計劃購中國疫苗。另有數據透露,中國四款疫苗已拿到了約16個國家的近5億劑疫苗的合同,並且訂單數量還在持續增長。這就意味著,中國企業研發,生產的疫苗正在為人類應對新冠病毒作出重要貢獻。這也是科研能力,技術水平與生產能力再一次得到驗證的跡象。
  • 數據看中國 | 日本捐4500口罩 中國十倍回贈 網友:You 滴答me I...
    10倍回贈的背後,完全不是「打腫臉充胖子」,而是靠著中國實打實的產能支撐。新冠肺炎疫情正以另外一種方式衝擊著全球製造業,中國的復工復產,正承擔著解決全球製造業供應鏈難題的重擔。01小口罩 透視產業鏈大優勢疫情的爆發,竟短時間讓口罩成了2020年的「全球硬通貨」,隨之而來的口罩供應量也緊俏起來。為解決供需矛盾,中國全社會都「運轉」起來。
  • 特稿:「逆行」媽媽·口罩縫紉工·公益食堂·中國口罩——美國民眾...
    新華社紐約4月14日電特稿:「逆行」媽媽·口罩縫紉工·公益食堂·中國口罩——美國民眾抗擊新冠疫情的溫情故事新華社記者確診病例近60萬,死亡病例超2萬,新冠疫情在美國延燒。面對這一嚴峻挑戰,美國醫療衛生體系一時間捉襟見肘。
  • 美媒:南卡羅來納州收到150萬隻來自中國的口罩
    (原標題:美媒:南卡羅來納州收到150萬隻來自中國的口罩)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 加拿大暫停使用中國口罩,荷蘭稱口罩有問題,外交部駁斥可以不用
    荷蘭媒體稱,這些口罩在分發給各醫院之前,並沒有進行質量檢測,一些醫院在收到口罩之後,主動將樣品送到荷蘭應用科學研究所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這批口罩質量很差,既不符合FFP2標準也不符合安全性較低FFP1,充其量只是某種FFP0.8。
  • 獨家丨美國、歐盟、日本到底從中國進口了多少口罩?
    大家是否還記得,今年3、4、5月的時候,美國和美國的媒體怎樣對待中國製造的口罩?下面是當時中外媒體的一些報導。VOA(美國之音)5月7日報導:美國川普政府已經禁止了66家中國企業向美國出售醫用口罩,美專家稱中國口罩質量差。
  • 中國口罩出口的美國難題
    對這種將中國標準單拎出來的舉動,有專家解讀為美國對「中國製造」的深度不信任,認為倘若放開標準限制,會導致劣質產品的傾銷。這種說法有一定依據支撐。在疫情發生前,除了3M等外資品牌設立在中國的代工廠之外,正經滿足美國NIOSH標準,可以產出N95口罩的中國本土品牌只有上海大勝、日照三奇、廣州哈雷、上海港凱、知騰工業、仙桃中意、蘇州世康等少數幾家。但這幾家企業並非只供美國,而是需要應付來自全球的訂單,產能即便臨時翻倍,也是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