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停戰60周年:到底誰贏了?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朝鮮把7月27日叫做祖國解放戰爭「勝利日」,韓國則稱之為「停戰協定日」。美國總統歐巴馬演講時,他背後寫的是「Korean War:the 60th anniversary」 (韓戰60周年紀念日)。按照朝鮮的說法,朝鮮贏得了這場戰爭,而韓國和美國的說法則有所不同。

朝鮮為什麼說自己贏了這場戰爭?關於這個問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冷戰問題研究專家牛軍教授告訴筆者一個有趣的故事:去年他的班裡有一個來自朝鮮的留學生。通過揭秘蘇聯檔案,目前的歷史學家都知道那場戰爭是朝鮮發動的。但這個朝鮮學生堅決不同意,他說:「美國和韓國侵略朝鮮,我們成功地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所以這是我們的勝利。」這是朝鮮學生對韓戰的「解釋」。不言而喻,這種解釋是以他在朝鮮收到的教育而決定的,而不是以歷史事實為依據的。

歷史是不斷演變的過程,歷史需要解釋,歷史更需要沉澱。每個時代,每個國家,有各種不同的「國情」,進而會對同一段歷史作出各種不同的解釋。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必將超越歷史的恩怨,對這段歷史的不同解釋終究會達成一種尊重客觀事實的、理性的共識。

美國對韓戰也有了新的解釋。7月27日,在華盛頓國家大草坪上的韓戰紀念碑旁,美國總統歐巴馬向韓戰老兵宣稱:「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地說,那場戰爭並非平局,而是一場勝利。」

歐巴馬說的「勝利」理由是:「5000萬韓國人民生活在自由和生機勃勃的民主制度下,韓國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一,同朝鮮半島北方的壓迫和貧困形成鮮明對照,這就是勝利,這就是你們留下的遺產。」

在美國,韓戰常被稱為「被遺忘的戰爭」(Forgotten War)。還有人說,韓戰其實是美國人「希望忘掉的戰爭」,因為他們沒有取得明顯的勝利。對美國而言,這樣的戰爭除韓戰以外,就只有越南戰爭了。分析者認為,歐巴馬對韓戰的新解釋是「被遺忘的勝利」(Forgotten Victory), 這是為了鼓舞美國民眾。

目前,朝鮮與美國都宣稱自己勝利了,但這都不是客觀事實。韓戰並沒有結束,停戰協定只是「暫時停止」打仗而已。在戰爭還沒有正式結束的情況下,沒有一方有權宣布自己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韓國一直抱怨朝鮮把停戰協定日稱為「勝利日」的不合法性。朝鮮則認為自己有自己的解釋權,一個小國家面對美國這樣的大國打了一戰,保持「平局」已經很不錯了,其實算是一種「贏」。韓國國家安全戰略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高英煥(音)認為,朝鮮自己發動了戰爭,結果自己的領土遭受重創,數百萬人犧牲,留下很多孤兒。他說:「這是一場輸的戰爭。」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前朝鮮外交官。 

中國如何定義這場戰爭也受到韓國媒體的廣泛關注。

這次中國外交部在介紹李源潮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赴平壤參加朝鮮停戰60周年紀念活動時,不是提的「抗美援朝」,而是提的「韓戰」。 韓國媒體分析,這意味著解除了與朝鮮的盟友關係,要與朝鮮建立「正常國家關係。」

且不論此種觀點正確與否,僅就這次提法上微妙的變化在韓國引起的巨大反響、以及後來在中國國內引發的不同討論本身就說明,大家對這段歷史都非常敏感,並且各執己見。

不過筆者可以肯定的是,將來有一天,大家都能以冷靜、平和的心態接受客觀事實。比如,上世紀70年代韓國是軍事獨裁時代,當時沒有言論自由。那時候,Michael Breen是美國《華盛頓郵報》駐韓國特派記者。Breen 先生當時問一個韓國政府官員問有關韓國言論自由的問題,那個韓國官員回答:「我們韓國是完全有言論自由的國家。」Breen先生當時想,「這個人是不是瘋了?」

Breen先生現在還住在韓國,他在最近的一篇文章裡回顧了這個故事。筆者作為韓國人看了,也覺得那個韓國官員的回答很可笑。大家都知道韓國當時沒有言論自由,甚至有些媒體人把那時描述為言論自由的「黑暗年代」。筆者甚至很想知道那個說謊的官員到底是誰。下次跟Breen先生見面時,一定要問清楚。

歷史是不斷演變的過程,歷史需要解釋,歷史更需要沉澱。每個時代,每個國家,有各種不同的「國情」,進而會對同一段歷史作出各種不同的解釋。針對誰贏了韓戰這個問題,我們暫時不談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必將超越歷史的恩怨,對這段歷史的不同解釋終究會達成一種尊重客觀事實的、理性的共識。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韓戰停戰65周年 探訪非軍事區DMZ
    韓戰停戰65周年 探訪非軍事區DMZ 2018-07-27 1965周年 探訪非軍事區DMZ  中新社記者 曾鼐  7月27日是韓戰停戰協定籤訂65周年紀念日。
  • 韓戰籤訂停戰協議,為何南朝鮮沒有籤字呢?
    誰料韓戰突然爆發,雖然南韓軍隊被朝鮮人民軍打的潰不成軍,可對李承晚來說,卻是再將美軍拉回朝鮮半島的絕佳藉口。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介入韓戰,隨著戰局扭轉,聯合國軍與南韓軍隊,將朝鮮人民軍打回三八線以後,李承晚因誰將掌控統一後的朝鮮半島,與美國再次發生分歧。
  • 韓戰停戰後,美國輿論集體沉默,世界各國什麼反應?
    1953年7月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在《停戰協議》上正式籤字,標誌著打了三年的韓戰宣告停戰。協議籤署之後,彭老總中氣十足地對來訪記者說:西方殖民者在東方海岸線上架起幾座大炮就能霸佔一個國家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 韓媒關注朝鮮停戰日未提中國 稱中朝「冷氣流」
    【環球時報記者邢曉婧 李梅】「朝鮮『戰勝節』意外不提中國」,一貫喜歡炒作中朝不和的韓國媒體有了新的發現:今年7月27日是韓戰《停戰協定》籤署61周年紀念日,而朝鮮官方和媒體在相關的紀念活動中均未提及中國志願軍參戰。韓聯社28日稱其為「朝中冷氣流」。
  • 韓戰到底是誰引起的?為什麼韓國執意不肯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韓戰發生之前,引起這場戰爭主要者還是日本,在1910年以後,朝鮮就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所以在中國抗日期間,很多穿著日本衣服的人,很多都是朝鮮人,基本上屬於朝鮮奸細的人,但是也有很多抗日的朝鮮人跑到中國境內進行繼續抗日,但是也很多人也參加了日本的軍隊,這些人在侵略中國的時候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
  • 韓戰誰贏了?為何一槍未發的蘇聯和日本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美國陸軍上將克拉克曾說過這樣一番話:「我是美國歷史上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這場戰爭指的便是二戰後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歷時三年多、參戰人數超過300萬的韓戰。那麼誰才是這次戰爭的最終贏家呢?
  • 韓戰,朝韓兩方到底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1950年爆發的韓戰,是一場改變東亞格局的戰爭。這場血戰整整歷時三年,傷亡數百萬軍民百姓,損耗數百億軍費物資,最終以雙方的妥協而告終。朝鮮停戰協議籤訂後,朝韓雙方都聲稱自己是最後的勝利者,時至今日,他們仍然如此宣傳。那麼,朝韓兩方到底誰是真正的勝利者呢?
  • 韓戰50周年紀念日前 布希親訪戰爭紀念館
    韓戰50周年紀念日前 布希親訪戰爭紀念館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7月25日,也就是7月27日韓戰結束50周年紀念日前兩天,美國總統布希特意訪問位於華盛頓的戰爭紀念館
  • 志願軍老兵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60周年
    7月27日上午,我市19名抗美援朝老兵在市烈士陵園紀念碑前,舉行了抗美援朝60周年紀念活動。 據了解,我市共有500名戰士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22人不幸在戰爭中遇難,每年清明節、中國軍隊赴朝作戰紀念日、朝鮮停戰紀念日,老兵們都會自發舉行悼念活動。參加此次活動的老兵年齡最大的已有84歲,其中有兩位老人專程從西安趕來。
  • 韓戰中國打輸了嗎?停戰後到現在這個事實告訴你答案
    1950年,韓戰的烈火燒及剛剛建國沒多久的紅色中國,應朝鮮方面的求援,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氣勢浩蕩跨過鴨綠江,與朝鮮兄弟共同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 韓戰中國打輸了嗎?
  • 學者:北朝鮮戰敗 金日成應為戰爭災難負責(1)
    觀察者網7月28日文章 原題:寫在韓戰停戰六十年之際 今年的7月27日是朝、中、美三方籤署《朝鮮停戰協定》六十周年。朝鮮半島上的朝鮮和韓國,大洋彼岸的美國,都分別舉行了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
  • 《最寒冷的冬天Ⅱ:一位韓國上將親歷的韓戰》
    ☆身先士卒的李奇微是如何在朝鮮戰場上運籌帷幄?☆晚年的李承晚又是如何在韓國政壇作垂死掙扎?韓戰結束60多年後的今天,三八線上依然硝煙瀰漫,作為戰爭中「最應該」的主角韓國人,在面對無法承受的命運之痛時,又是如何看待這段歷史的呢?
  • 韓戰停戰協議籤署地,現成了熱門景點,很多中國遊客來參觀
    38度線南5公裡處,由於六十七年前韓戰的《停戰協議》在這裡籤署,這個以前默默無聞的朝鮮小村莊一夜之間聞名世界,並且在戰後的幾十年裡也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來到板門店必看的景點就是當年中朝軍隊和聯合國軍談判和籤署《停戰協議》的舊址,主要建築有雙方的談判會場和籤字大廳。中國遊客來到朝鮮旅遊,朝鮮方面都會安排旅遊團到板門店參觀旅遊。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韓戰的《停戰協定》最終籤字儀式在板門店舉行。雙方首席代表南日大將和哈裡遜中將在《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文本上簽字。
  • 韓戰中,美國為何主動提出談判停戰?再打下去就要出大問題
    1950年9月15日,美國正式出兵朝鮮半島,美第十軍團成功登陸仁川。起初,美國雄心勃勃,滿以為很快就能將朝鮮半島據為己有。但是,後來的戰爭發展,完全不是他們想像的那樣。
  • 6名韓戰志願軍老兵赴朝鮮掃墓緬懷
    年7月27日是韓戰停戰60周年紀念日。趙樓生今年79歲,家在山東德州,韓戰時和馬懷臣同在一個團。  趙樓生說,家鄉不少老兵來不了,希望他能做個代表。除了趙樓生,還有來自廣東、廣西的老兵,此次專程趕來鄭州,每個人都是帶著家鄉數百位老戰友的囑託,再去朝鮮看看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尋找自己逝去戰友的埋葬地。  樊文輝今年80歲,當年在連隊裡有個好兄弟,叫陶學林。
  • 朝戰停戰60周年策劃:尋回逝去軍人的尊敬
    這裡共有362個中國軍人墓冢和718個朝鮮軍人墓塚。有11萬4千具志願軍遺骸遺留朝鮮半島2013年6月29日,韓國總統樸槿惠在會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時,她提議:「今年是停戰60周年。我打算送還我軍方管理的360具中國軍人的遺骸,您認為如何?」「中國的遺屬們應該正在期待著他們回來嗎?」
  • 南朝鮮為何沒參加《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
    美國介入韓戰時曾對中國參戰的可能性進行過評估,然而當時美國國內的主流觀點傾向於認為中國不會介入,退一步講即使中國介入也不可能改變戰局,然而當美軍在朝鮮戰場與中國人民志願軍交上手之後就開始在戰略上對中國進行了重新認識和定位。韓戰消耗了美國大量精力,從而使其與蘇聯在歐洲等地的戰略博弈中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與此同時美國國內要求停戰的呼聲也日漸高漲。
  • 韓戰:中、美、蘇三國誰才是真正勝利者?
    這場戰爭打沒打贏。不可爭辯的事實是,始於1950年6月25日的韓戰可能是平局,而對於中國來說,始於1950年10月25日的抗美援朝戰爭則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歷史性的勝利!正如彭德懷在《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中所說的:「它雄辯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的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 韓戰罕見老照片:圖6為停戰協定籤訂照,圖8為痛哭的朝鮮女人
    【圖5】1953年6月18日,在朝鮮戰場的一處美軍陣地上,空炮彈殼堆積如山,這是四天戰鬥之後所收穫的「成果」。在這堆炮彈殼之中,還有幾名美國大兵正在對這堆炮彈殼進行堆放和處理。【圖6】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的簡陋會議室中,韓戰雙方舉行了停戰協定的最終籤字儀式,標誌著韓戰的正式結束。
  • 韓戰停戰當晚,彭德懷拉著一位小姑娘步入舞池,所有人都哭了
    ▲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元帥在停戰協議書上簽字一位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勳章的老文工團員在戰爭結束後出版的一本名為《盛開的金達萊》的書中,回憶了這樣一位小姑娘。文工團員曉燕是北京人,十六歲,脖子上總愛系一條紅色的薄圍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