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武漢人,不灌個香腸怎麼過年?現在香腸的口味也有很多:甜的、辣的、廣式的、椒鹽的、原味的、燻制的等等。不管怎麼做,你喜歡就好,反正過年少不了香腸的。在武昌漢口和漢陽,各有獨霸一方的香腸店,靈魂拷問:在武漢,到底哪家灌的香腸好吃?
漢口區域,有名的就是甚美王牌香腸了,名聲傳遍大武漢。每逢年前店鋪所在的巷子總被排隊灌香腸的人圍得水洩不通。
這家店提供一條龍服務,買豬肉、灌腸、醃製、晾曬都可以在這家店完成,只需要排隊交肉、過稱、告知口味、拿號,接著便是等待拿貨日期的到來,十分方便。如果沒有時間等待,也可以直接購買成品。
除了常見的廣式口味和麻辣味,這家店鋪還有椒鹽、溜溜腸和棗腸,每一種都是不同的風味。製作好的香腸都掛在店裡,讓顧客看得見也更加放心。漢陽這一片,只要說灌香腸,那絕對就是去冬梅屋裡,這是不少漢陽人達成的共識。這家店是20多年的老店,香腸製作的調料由老闆娘親自採購,不添加色素和防腐劑,製作過程公開透明。
鹽、辣椒粉、花椒粉、白糖、雞精、黃鶴樓酒...這些家常調料經特殊配比,醃製出的香腸便呈現出冬梅腊味獨有的風味。顧客可以進行香腸加工,也可以購買成品。住在武昌的老武漢人,大部分會去司門口大成路的三十年多年的老店「王氏香腸」灌香腸。
武昌石牌嶺(亞貿廣場後面)八層樓菜市場大門前巷子右轉至武鍋宿舍58棟一樓(有招牌)。另外,老闆的妹妹在漢口開有分店,在堤角公園附近這家香腸加工店一年只開門40多天,不會早開門,老闆老易說香腸是「風味小吃」,時令不到,做出來就不是那個味。配方好:老易的妹妹、妹夫以前是武漢肉聯廠員工,他們家的配方就是肉聯廠香腸配方。調料正宗:用的是酒是四川沱牌酒,花椒是四川的梅花椒,調料都是老易自己去菜場買,買完要盯著老闆磨好。量化:做香腸像在搞科研,不僅肉要上秤,調料也都要按比例放。口味:麻辣味、廣式味、家常味、孝感味、糯米腸、肉皮腸如果對自己的手藝比較有信心,也可以考慮在家裡自己做,這裡有一份灌香腸秘籍,趕緊收好!1、還是挑好三分肥七分瘦的豬肉,切碎放在一起,加入所有調味料拌勻醃製幾個小時。ps:調料自己解決2、腸衣提前洗乾淨泡軟,然後把腸衣的一頭套在漏鬥上。5、掛在太陽底下曬2-3天,再掛在乾燥通風處風乾5-10天,等整體變皺,肉變色就可以吃啦。沒有什麼能抵擋武漢人對炸圓子的喜愛,作為年味的寄託之一,大伙兒大冷天也願意排長隊,就為那一大袋冒著熱氣、圓滾滾、黃澄澄的炸圓子。至於哪家炸得好吃,還是相信婆婆、嫂子們的眼光吧,哪裡排隊人多,就去哪裡買!一出鍋馬上售空的炸圓子味道果然名不虛傳,用雞湯和餡,汁水豐盈,加了薑絲卻不惱人。既然叫黃陂三鮮,當然是肉圓、魚圓、肉糕,還有珍珠肉圓、香酥藕夾、怪味蠶豆、酥炸魚肚、黃陂扣肉、黃陂甜蒸肉、黃陂手工餈粑、黃陂臭蝦渣、黃陂手工豆絲。唯一的煩惱就是要排隊,美味面前,真的沒轍。來都來了,且排著!聽說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5000斤。
丸百味的圓子個頭大、分量足,一個圓子差不多有半兩,特別紮實。所有的圓子都是用新鮮的豬肉和魚肉混絞而成,又軟又蓬鬆,左手抓起肉泥來回捏幾次,再用勺子挖下,圓潤飽滿的肉圓子就形成了,溫油下鍋後用大火烹炸,炸至金黃酥脆才起鍋。
他們家肉圓子是招牌,除此之外,魚圓子、魚糕和藕夾也十分值得一試。
店主陳來喜已經做了四十幾年的肉圓子,被人們稱為「圓子大王」,來喜家肉圓精選前夾五花肉和魚背肉,肥瘦肉以嚴格比例配比,才成就了圓子軟韌的口感。除了炸圓子,來喜家還賣炸魚塊、炸藕夾、炸春卷。不少人從漢口跑到鍾家村,就是為了何師傅的這鍋炸圓子。他家的炸圓子個頭又大又光滑,聞著就香。何師傅是重慶人,每天都親自採購食材,現做現賣,保證一個字:「鮮」。地址:
頭道街輕軌站和二七輕軌站中間,東部購物廣場對面清真寺,原頭道街菜場
如果到了這裡還可以去得勝橋看看,一條不到1000米長,只有幾米寬的巷子,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各種年貨小吃在這裡是應有盡有。
除了酥脆的炸藕夾、藕丸和炸麻花也是一大特色,一般到下午三四點就賣光了,偶爾運氣好還能碰到炸米炮、年糕的~
除了去各類大型商超買零食年貨,漢正街才是老牌的批發市場。從沿河大道集家嘴到龍王廟一線,雲集了各種乾貨、糖果、堅果、糧油等年貨,最受歡迎的零食還是開心果、松子、杏仁等。還有各類調味品應有盡有,價格便宜。除了經營傳統的調味品外,還有各類乾貨:大紅棗、紅皮花生米、蘑菇、苔菜、魷魚、海帶等。第一批」90後「都已經30多歲了,過年再不是老一輩的事情啦,也不要再說「過年都冇得味了」,因為氛圍都是自己創造的,和家人團聚,一起感受過年的老味道吧~無論網絡改變了什麼,和親人一起過年的心情,從來就沒有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