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辛有志事件背後是自媒體亂象 輿論環境亟待治理

2020-12-13 生活熱點快報

連日來,辛巴辛有志退補款的最新消息來了。據辛選官方消息,截至昨日中午,共有27270名「茗摯」燕窩的相關消費者向辛選提供有效信息,辛巴辛有志已替品牌方向2.29萬名消費者完成近2400萬元的賠付,其他已提供信息的消費者的賠付申請也在確認中。

11月27日,辛巴辛有志發布了一則聲明,對茗摯產品進行致歉,表明將主動承擔責任,以保障用戶權益。該聲明表示,由於受到品牌方提供的不實信息誤導,「茗摯」產品在辛選直播間進行推廣時,確實存在誇大宣傳的行為。

並明確了辛選將對在直播間購買過該燕窩產品的消費者負責到底,給出「退一賠三」的先行賠付機制,第一時間落實消費者的維權訴求。據聲明,此次賠付款項將達到6198萬元,是目前直播電商行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消費者權益補償舉措。此外,辛選還將另行依據合同及法律規定追究品牌方的責任,並展開團隊內部整改。燕窩事件發展至此也有了一個明確的結果。

實際上,隨著直播電商的快速興起,主播的翻車事故並不少見,辛巴此次在選品上的失誤遠不至於吸引如此龐大的「炮火攻擊」,但在短短一周內我們看到的是,這一新聞以「嚴重負面」的內容在多家平臺迅速衝上熱搜,搶佔大眾的眼球和注意力,引起了一輪又一輪的口水戰,3天內4上某平臺熱搜。

11月20日-22日,帶有「辛巴燕窩」字眼話題衝上熱搜

「辛巴所售燕窩產品合格」的話題疑似遭到限流

燕窩事件辛巴替誰背鍋?

燕窩事件發生後,大眾罵聲一邊倒地傾向主播和直播電商行業,陷入「誰賣的找誰維權」的慣性思維。在多方勢力下水的輿論場中,我們始終看不到燕窩生產製造者的發言、食品行業領域專家的發言。所謂「維權」走的非正規渠道,針對對象也並不完全,丟下一顆模糊的炸彈後,輿論爭奪愈演愈烈,對燕窩產品的追責逐漸演變為對辛巴的偏見謾罵,甚至上升到對整個直播電商行業的強烈不信任。

首先,該產品並不是在辛巴本人直播間售賣的,王海使用了「辛巴所售燕窩」6個字簡單粗暴地給燕窩產品打上「辛巴」、「大主播」、「快手」的標籤,再用「糖水」、「毫無營養價值」等字眼挑起消費者的敏感神經,情緒瞬間蓋過了理智。沉靜下來思考幾個問題:燕窩產品本身不合格嗎?只有這款燕窩營養價值低嗎?只有快手主播賣燕窩嗎?大主播裡辛巴賣的燕窩最多嗎?答案都是否定,那麼辛巴作為所有燕窩消費者的主要維權對象明顯並不合理。

讓小編數數辛巴背了幾口鍋?品牌方的,燕窩行業的,快手平臺的,某些同行的,直播電商行業的……燕窩這個大鍋,辛巴終究是一力抗下了。撥開雲霧見真相。辛巴錯了嗎?錯了。辛巴態度如何?改,誠意十足地改。

辛巴背後是誰力挺他?

燕窩事件中,被大量唾沫淹沒的還有辛巴的粉絲用戶群體。他們走出快手平臺,在外界探究的目光中格格不入。辛巴與粉絲之間的關係也被所謂的文化人、精英群體曲解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粉絲力挺辛巴,認為他賣的確實是好東西,但往往遭到冷嘲熱諷。這些冷漠話語透露出的是,「何不食肉糜」的一派天真和對我們國家真實消費現狀的認知缺乏、同理心缺乏。

以辛巴自研自產的棉密碼衛生巾為例。今年9月份「散裝衛生巾」事件霸屏全網,也讓人們開始正視中國女性「衛生巾自由」的議題。當你用著某菲、某潔絲、某空間的品牌衛生巾,卻還要罵別人傻,去買三無產品,誰不想用更好的東西呢?只是比起品牌,她們更願意用性價比來衡量產品。辛巴的棉密碼衛生巾正是憑藉著極高的性價比在粉絲群體中樹立起口碑,留住用戶,也為女性提供了在相對昂貴的衛生巾和白牌衛生巾之外的第三種選擇。

圖源辛巴11月1日直播戰報

根據我國目前的居民消費現狀,高奢用戶群體和完全不在乎質量的人都是少數,真正沉默的大多數,是想要追求產品質量卻拿不出太多錢的人。他們在辛巴的直播間裡「被看見」、被接受、被真誠對待,這也是辛選用戶具有較強黏性和高復購率的根本原因。

辛巴燕窩事件中,公眾反思什麼?

羅馬非一日之功,辛巴創造的企業辛選能夠不聲不響發展到這個體量,實屬不易。被有心人盯梢近兩年才抓到這麼一個紕漏,甚至是產品所在行業本身存在的漏洞和痛點。作為消費者,我們更應該相信市場的力量,相信監管的力量,對辛選這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企業持寬容態度。且看今後辛巴和辛選如何發展、直播電商行業如何發展。

#辛巴假燕窩事件消費者稱遭網暴#

快手老鐵發視頻分析此事

信息爆炸的當下,人們看到的反轉新聞層出不窮,今日風光無限,明日就跌落塵埃,眼見之處皆是搶佔注意力的觀點。我們對國家公共事務有更多的發言權,輕而易舉地可以發聲,但更多時候說起話來就少了幾分嚴謹,比起審慎的思考和觀點表達,更重視第一時間的情緒抒發。在參與公共議題討論時,我們的身份都是公民,對自己的發言應該謹慎負責,而不是因為非實名制就無所顧忌,甚至肆意發起人身攻擊。

被情緒裹挾著前進,我們終將踏入幕後黑手的陷阱,成為他們輕易可以代表的「民意」,甚至是用以打壓意欲打壓之人的工具。誰也不想當借刀殺人裡的那把「刀」,讓子彈飛一會兒,多加觀察和思考。比起動輒用詞激烈的網絡大V,不妨多看看權威媒體的理性報導。

相關焦點

  • 辛巴辛選燕窩事件後續:輿論謠言何時才能停止
    網絡暴力是網絡空間治理中的一大難題,其殺傷力非同小可,堪稱是威脅網絡安全秩序的頭號殺手。前段時間燕窩事件風波把快手主播辛巴推上了風口浪尖。最終,辛巴為了維護消費者權益,提出替品牌方退一賠三,自掏腰包墊付6000多萬來兜底。
  • 辛巴辛選頻頻被輿論定罪 「黑子」不正之風需遏制
    網絡暴力問題是網絡空間治理中的一大難題,其巨大的殺傷力堪稱是威脅網絡安全秩序的頭號殺手。前段時間一場燕窩事件風波把頭部主播辛巴辛有志直接推上了風口浪尖。最終,辛巴辛有志為了維護消費者權益,主動提出替品牌方退一賠三,自掏腰包墊付6000多萬來兜底。
  • 辛巴辛有志燕窩事件落下帷幕:銷售責任是茗摯品牌方
    燕窩事件自發酵以來就一直沸沸揚揚,辛巴辛有志也因此在這段時間內一直遭受著輿論暴擊。就在剛剛,也就是12月23號晚間,廣州市場監管發布了官方通告:辛巴旗下的廣州和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作為直播間受商品品牌方廣州融昱貿易有限公司委託對商品進行直播推廣,並未提及商品的真實屬性為風味飲料,存在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行為。
  • 辛巴辛有志再背鍋被「輿論定罪」 幕後是否有資本博弈痕跡?
    連日來,辛巴辛有志退補款的最新消息來了。據辛選官方消息,截至昨日中午,共有27270名「茗摯」燕窩的相關消費者向辛選提供有效信息,辛巴辛有志已替品牌方向2.29萬名消費者完成近2400萬元的賠付,其他已提供信息的消費者的賠付申請也在確認中。11月27日,辛巴辛有志發布了一則聲明,對茗摯產品進行致歉,表明將主動承擔責任,以保障用戶權益。
  • 網傳辛巴辛有志被「立案」 官方回應:未被立案
    雙十二活動已經如約而至,今年直播電商行業再創高峰,但同樣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熱點話題,好比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辛巴辛有志。自茗摯事件發酵以來,這件事的熱度就—直居高不下,屢上熱搜。然而在11月27日晚間,辛巴辛有志發布了一則長聲明,表示:這次在辛選旗下主播銷售該產品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了誇大宣傳的成分,對佔用了網絡公共資源表示歉意,會對在直播間購買過消費者做到「退一賠三」,共計六千多萬的退賠款,並提到經歷了此事,會對公司的內部進行整改,嚴抓品控環節,加強所有主播和團隊的專業學習與培訓。
  • 網傳辛巴辛有志被立案?新華社報導官方已闢謠
    就在12月8日,備受大家關注的辛巴燕窩事件又有了新的進展,有報導稱: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辛巴辛有志及辛選公司進行「立案調查」。此消息一經傳出,網絡上瞬間沸騰了起來,引起多方媒體以及吃瓜網友的轉載和揣測。
  • 辛巴辛有志事件吃瓜總結:黑粉太多 假瓜容易吃壞「肚子」
    辛巴辛有志事件的瓜小編已經連續吃了一個多月了,這期間真是什麼樣的瓜都有。有好幾次吃了疑似黑粉或營銷號的假瓜,到最後官方出來闢謠搞得小編一臉懵,這次就分享一下避坑經驗讓大家吃瓜不迷路吧!
  • 理性吃瓜 辛巴辛選事件眾說紛紜 真假難辨
    辛巴辛有志,一位在網絡上紅透半邊天的頭部主播,在近一個多月以來因為旗下主播在直播帶貨時誇大宣傳燕窩風味飲品引起多方關 注,長居微博熱搜。一時間,不管是粉絲,還是路人都知道了這場堪稱直播行業「地震級」的「翻車」事件。 為什麼說是「地震級」呢?
  • 辛巴辛有志事件反思:誰來關注那些沉沒的真相?
    近期辛巴辛有志燕窩事件讓大家也感受到了一波網絡暴力的威力有多大。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燕窩事件,大家都知道辛巴是一個實力強大的帶貨主播,粉絲擁有7000多萬,在11月份辛巴旗下的主播在直播間售賣了一款品牌燕窩,被消費者質疑說是糖水,事件也引起了職業打假人的注意,雙方鬧得沸沸揚揚的。後來辛巴對此次事件做出了回應,召回辛選直播間銷售的全部該燕窩產品、先行承擔退一賠三責任,體現出了該有的擔當和責任感。
  • 辛巴辛有志事件疑點重重,帶你揭穿真相
    直播電商行業在2020年正處於爆發期,主播賣貨成為潮流,但新興產業畢竟猶如正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難免有很多問題,各大平臺的頭部帶貨主播都多多少少出過「直播事故」,道歉賠償之後就過去了,但辛巴辛有志事件的茗摯產品事件已經一個月過去了,熱度仍在。好奇心使然,小編去深度的了解了一下,解決大家心中的幾個疑慮。
  • 辛巴遭輿論攻擊背後 我們離真相更近還是更遠了?
    此後有消費者在社交平臺曝光辛巴所售的即食燕窩是糖水,隨後某職業打假人也發聲質疑,引發消費者關注,也給辛巴本人招致一大波輿論攻擊。11月27日,辛巴辛有志通過網絡平臺發聲,正式就燕窩事件向公眾道歉,本著為用戶負責的態度,主動召回所有燕窩,還承諾執行退一賠三計劃。近日,辛巴帶貨燕窩產品一事又遭熱議。
  • 辛巴辛選事件尚未結論,輿論先行判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如果要從中挑選一位最具爭議性以及帶貨能力強的主播,那麼快手主播辛巴辛有志則是一馬當先。在雙十一單場斬獲18.8億的銷售額之後,辛巴「燕窩門」事件就開始初露端倪了,想必辛巴「燕窩門」事件並不用做過多的介紹,大家都略有耳聞,不過從辛巴「燕窩門」事件發展至今,也讓我們開始思考「網絡輿論」在當今社會的意義。
  • 「虎嘯龍吟」鬧劇再曝 自媒體蹭流量亂象
    然而,有人在這起事件當中看到了蹭流量的機會。據畢節市公安局3日透露,網民劉某江、虎某江、陳某丹、張某等人為博取關注,將事發地視頻杜撰添加類似所謂「虎叫」「狼嚎」等恐怖音效,同時附「秀水鬼叫」「聽鬼叫黑死人」「叫了我都不敢聽了」等文字內容在多個平臺傳播。鳥叫聲被包裝成「虎嘯龍吟」,在獵奇心理的影響下,很多人產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這樣一來炒作就可收穫大量流量。
  • 2020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概括自媒體亂象
    2020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概括自媒體亂象 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為您提供2020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庫,包括福建省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答案解析、每日一練等。
  • 奔馳女車主哭訴、直播帶貨亂象等成去年十大消費維權輿論熱點
    然而,消費維權仍然面臨多重挑戰,售後貓膩、消費套路、侵害隱私、帶貨亂象、霸王條款、炒作價格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況時有發生。面對挑戰,需要總結經驗,加強防範,協同社會各界共同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奔馳車主哭訴維權事件雖是個案,但其背後折射出汽車消費領域維權困難的現狀,同時也反映出汽車行業存在產品質量缺陷、廠商經銷商銷售套路多、售後服務不到位等亂象,值得各界反思。針對汽車消費維權難,輿論認為,有關部門應通過採取完善消費投訴機制、暢通投訴渠道、簡化投訴流程等舉措,以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
  • 媒體:流量造假已形成完整且龐大黑產業鏈,亟待多方合力嚴管
    記者調研發現,不僅是網絡直播帶貨,當前網絡平臺虛假流量亂象頻發,已形成了龐大的黑灰產業鏈,破壞市場競爭環境、擾亂輿論生態,暴露出平臺管理和依法監管存在的問題和難點。   利用其製造謠言、煽動輿論的情況也有發生。2020年6月,澳大利亞研究院一份長達27頁的調查研究報告《如同病毒:新冠病毒錯誤信息的有組織散播》顯示,2020年3月以來,一批有組織的「水軍」在社交媒體上散布「新冠病毒是人為製造生化武器」的陰謀論。相關話題中,共有2903個推特帳戶以及4125個網站連結組成了一個轉發推送的團體,他們彼此還會互相轉發來擴大影響。
  • 今日輿論場|細思極恐!手機App頻繁自啟動「偷窺」個人隱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霞一、熱點事件概述手機上裝的App,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訪問你的照片和文件2萬多次,細思極恐!該新聞經央視報導後引發輿論關注。手機App收集個人隱私(來源央視)二、媒體報導分析齊魯晚報·齊魯蛙眼輿情大數據平臺以「手機app頻繁自啟動搜集隱私」為檢索內容進行全網監控。通過對2020年6月7日--6月8日15時的數據進行整理,全網與該事件相關信息量為48304條。
  • 辛巴辛有志帶貨即食燕窩事件,調查結果新鮮出爐!
    最近備受關 注的辛巴辛有志燕窩事件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從最開始的事件發酵以來,辛巴的熱度就只增不降,一直處於風口浪尖的狀態。 早在之前廣州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時間介入,依法依規對相關當事人進行立案調查。
  • 「虛擬譯者」亂象頻發 業內:翻譯環境亟待改善
    維權事件在網上贏得大批讀者支持,也被翻譯界視為一次「重整」行動。  人民文學出版社還將該社「名著名譯插圖本」書目、譯者名及初版時間公布出來,歡迎讀者舉報剽竊行為。該社認為這些粗製濫造的文學譯本流入市場後,將會誤導讀者尤其是青少年,是文學翻譯之「大殤」。
  • 「言必信,行必果」辛巴辛有志退補進行中,辛選用戶表示收到退款
    自「辛巴燕窩」事件發生至今已經有些時日了,吸引了業內外眾多人士的參與討論,更是引來了眾多媒體的爭相報導。11月27日,辛巴辛有志在個人微博發布聲明,對此事進行致歉,並表明將主動承擔責任,宣布將在品牌方之前先行對辛選直播間所推廣的「茗摯」產品承擔責任,退一賠三,優先維護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