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談情說李
01婆媳關係水火不容?
婆媳關係永遠是一個家庭最為關鍵的關係。
有人說,婆媳關係水火不容。有人說,婆媳關係沒什麼難的,只要將心比心,就能處理好。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如果婆婆和兒媳的關係處理好了,這個家庭就會其樂融融,反之,婆媳關係劍拔弩張,就會產生一系列的惡性循環,丈夫和妻子感情發生裂痕,婆婆和兒子產生罅隙,甚至影響到小一輩的健康成長。
理想中的婆媳關係,當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做婆婆的體貼兒媳的辛苦,遇事少嘮叨,多理解,不摻和夫妻間的事情,自己過得開心就好。
作為兒媳,也可以站在婆婆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想想老一輩也挺不容易的,人老了,能讓就讓一下,沒有必要什麼事情都較真。
然而,話是這麼說,站著說話從來不腰疼。現實中,婆媳關係無論你再怎麼努力,始終沒法讓兩代人,兩個女人從內心深處把對方當成自己的親人。
下面分享一個身邊的故事,這位老人的一句話,讓她的高知兒媳閉嘴了。到底是什麼事情,請大家一起來看看到底是誰對誰錯。
02你們城裡女人就是矯情
今年45歲的昕莉提起她的婆婆,就一肚子火氣。
昕莉和陳揚是大學同學,畢業後,陳揚選擇了參加工作,昕莉繼續考研深造,重點院校研究生畢業後,昕莉找到了不錯的工作,事業定位也比陳揚高了一些。
昕莉家在二線城市,陳揚老家在渭北農村。兩個人感情深厚,並不在乎是否門當戶對,在昕莉工作三年後,陳揚向她求婚,她也沒怎麼考慮就答應了。
從愛情走向婚姻,是昕莉對愛情最美的詮釋,她也相信陳揚所說的,他會努力工作,努力賺錢,爭取在省城買上一套房子。事實上,要結婚卻沒房子,陳揚存款還不夠買一個廁所的,這個時候,昕莉的父母心疼女兒,出資給他們買了一套房子作為婚房。
陳揚自然是千恩萬謝,發誓一定會對昕莉好,一定會心疼她一輩子。
昕莉的父母則有點擔心,怕自己女兒以後和陳揚的母親關係不好處理,畢竟女兒也是嬌生慣養的,保不準以後會出什麼事兒,但事已至此,他們唯有祝福了。
昕莉結婚兩年後懷孕,要生孩子了,可自己父母還沒退休,到時候生了孩子誰來伺候月子是個問題,於是,昕莉就和老公商量,讓婆婆到時候來家裡照顧她坐月子,陳揚一口答應,說:「沒問題,我媽想孫子都想瘋了,當然會來照顧你。」
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什麼月子中心,讓婆婆幫忙照顧,也是情理之中。
這樣一來,昕莉就放心保胎,十月懷胎之後,生了一個健康可愛的男孩,昕莉躺在醫院裡,讓陳揚給婆婆打電話,讓她過來照顧自己。
婆婆放下電話就坐長途車來到了兒媳的身邊,一看是個男孩,眉飛色舞的高興,待了兩天,婆婆說她要回家了,家裡有些事情放不下。
昕莉說:「媽,你就在這陪我帶孩子吧,我一個人真的不會帶。」
婆婆卻說:「你都這麼大了,有什麼不會帶的,你們城裡女人就是矯情。嬌氣得不行!」說完,婆婆就不顧陳揚挽留,自顧離開了。
03
後來昕莉才知道,婆婆回家是給小姑子帶她那兩歲的女兒。
昕莉覺得很過分,在農村,姑娘出嫁就是潑出去的水,怎么娘家媽還要幫忙帶孩子?自己是兒媳,想讓婆婆幫忙就這麼難?
孩子出了滿月之後,陳揚被公司派去外地出差,誰來幫忙又成了問題。昕莉的母親隔三差五地過來,因為還要上班,並不能久留。昕莉想找個保姆,又不放心。
於是,她再次鼓起勇氣給婆婆打電話,請她來幫自己,婆婆再次拒絕了,藉口是她還要種地呢。
昕莉一聽,這下子徹底死心了,看來,婆婆喜歡孫子只是表面上的,真正要用到她了,就百般推辭,沒有辦法,她只好一個人學著照顧嬰兒,幸虧有母親和親戚幫忙,才熬過了最難的那段時間。
那時候,昕莉就下定決心,以後婆婆老了,她不會去伺候婆婆,愛咋咋地。
時光一晃,昕莉的兒子都上大學了,每次回老家,婆婆都會「親孫子親孫子」地叫,唯恐別人不知道。但是孩子很排斥她,見了面也很生分,根本不喜歡這個農村老太太。
窩心事就發生在今年。今年,婆婆73歲了,一次急電把昕莉和老公叫回老家,回到家才知道,老人已經被鄰居送去醫院了,突然中風,導致偏癱,醫生無奈地說,恐怕以後老人家就離不開人照顧了,生活不能自理。
昕莉請了幾天假,和老公照顧了幾天婆婆,假期滿了,她要回去上班,婆婆卻說:「你去上班,誰來照顧我?你得留下來。」
昕莉想起以前自己最難的時候,婆婆是如何無情的,就說:「我沒義務照顧你,我有我的事情,不可能留在你身邊照顧你,你年輕的時候給誰帶娃,現在就去找誰給你養老,我能回來看你,已經仁至義盡了。」
73歲的老人慢悠悠說了一句:「我把兒子養大了,我也盡到了義務,我沒有義務給你帶娃。」
聽到這樣的話,昕莉一愣。的確,婆婆作為一個農村老人,含辛茹苦把兒子帶大,並供他讀大學,但是,再想想自己和婆婆之間的罅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昕莉思忖良久,告訴陳揚:「你媽,你有義務照顧他的晚年,對不起,我可能做不到。」
說完,昕莉就開車回家了。
結語: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婆媳關係想要處理好,只有將心比心這四個字了。
今日話題:你支持婆婆還是兒媳?歡迎留言。
作者談情說李,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