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意思的問題,許多人深信雞蛋可以造假,這不前幾年有段人造雞蛋的視頻,在朋友圈刷屏,連隔壁的養雞佬都轉發了。
真的存在人造雞蛋嗎?
先說下流傳的那個視頻,其實是假的,並不是在製作雞蛋,而是一種仿真雞蛋玩具,有蛋黃蛋清,但外殼是塑料透明的。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誤以為是真的。
或許有的人想講,真的吃到過假雞蛋,有時在市場上買的3、4元一斤的那種,吃起來沒有蛋味,不香!甚至有股怪味,這難道還不是假的?
還真不是!這種雞蛋屬於低質蛋,由於價格實惠,正規的飼養方式,利潤較低。所以有的養殖商為了降低成本,用廉價的豬飼料,一種叫做棉籽餅的原料,來代替雞飼料(豆粕)。母雞長期攝入棉籽餅,會造成輕微中毒,產下的雞蛋含有「棉酚」。因此食之味道怪怪的,甚者有的蛋黃很有嚼勁,彈性異常好,含有的棉酚就越多。
——含棉酚的雞蛋對人體有沒危害?
不知諸位是否還記得,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在河南、河北等地出現過一種怪病,一旦患上就不能生兒育女。這種病就是「燒熱病」,歸咎其原因,在於長期食用了用棉籽仁粗榨的食用油。不過,無需恐慌,就算是以棉籽餅為飼料餵養雞,其雞蛋含有的棉酚量,也遠低於棉籽油許多倍,所以不足以危害成年人,只是小孩要稍加注意,不可經常食用,畢竟體質不同。
——有的雞蛋三四塊錢一斤,而有的十幾塊錢呢?
答案很簡單,土雞蛋之所以價格高,一是物以稀為貴,二是味道和口感奠定了的地位,三是國人炒出來的。
——三四元一斤的飼料蛋和土雞蛋有什麼區別?
拋開價格不講,營養是差不多的,甚至正規飼料蛋營養物質更均衡,有利於人體攝入。既然如此,為什麼吃起來不一樣呢?原因在於飼養方式不同,散養雞吃的一般是以玉米為主,而玉米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所以蛋黃的色澤比較深。當然如果是米粒的,蛋黃則微黃。另外,散養雞吃的一些蟲子,含有胺基酸、脂類等物質,蛋黃的味道自然就更加濃鬱了!
——總之不存在人造雞蛋,只存在次等蛋蛋
以現在的科技水平,還不足以造出雞蛋殼。別看蛋殼沒什麼,實際上是很神奇的,輕盈是一大特點,且特別堅固,更加變態的是「透氣」。哪位高人若是能造出來,可是對建築等方面有著卓越的貢獻,說不定能得諾貝爾獎呢!
那麼什麼次等蛋呢
1、棉酚蛋,前面講過了,不再贅述。
2、無黃蛋,指的是沒有蛋黃的雞蛋,這種的個頭偏小,很有可能是病雞生的,原因在於輸卵管有異物,所以不能形成蛋黃。
3、散黃蛋,指的是雞蛋打出來蛋黃不成形,很有可能是運輸過程震動到了,只要沒異味,就可以食用。若是聞著味道不同以往,則是細菌感染了,丟了!
4、死胚蛋,就是怎麼煮,雞蛋都不會凝固。這種雞蛋在孵化過程中,細菌感染致死,在毒素的作用下,蛋清化成了膿水,肯定是煮不凝固成型的。
最後,市場是部分所謂的土(草)雞蛋,其實就是普通的飼料蛋,只是把個頭小的挑出來整理出售,購買時要注意辨別!
佘小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