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鎮:昔日「窮山惡水」 如今「流金淌銀」

2020-12-26 澎湃新聞

金溪鎮:昔日「窮山惡水」 如今「流金淌銀」

2020-10-27 16:3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黔江區金溪鎮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近年來,金溪鎮脫貧攻堅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衛生健康委扶貧集團的大力幫扶下,盡銳出擊、決戰決勝,窮山惡水「脫胎換骨」,脫貧攻堅「主戰場」正變為鄉村振興「示範地」。

窮山惡水如今「脫胎換骨」

近年來,金溪鎮想方設法破解「山之困」,逐步走穩「基建」升級路,全面改善路網結構,村組通暢率100%,寨寨通上水泥路;完成農網升級改造,村村通上動力電;建成通訊基站39個,4G網絡及光纖覆蓋率100%,落地5G基站1個;動態清零「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夯實發展基礎。走實「三化」產業路,堅持產業規模化、科技化、立體化,累計發展蠶桑10452畝,基本建成山地現代蠶業基地。發展「桑+」立體農業5000畝,蔬菜5570畝,特色水果5407畝,生豬、肉牛養殖1.68萬頭,形成「蠶桑+N」產業格局。走好「三變」改革路,在長春村率先開展「三變」改革試點,創新「村集體+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經營模式,成為市級示範村,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235萬元,實現首次分紅12萬元。走深環境整治路,實施農貿市場搬遷擴容、老街整治、車站改擴建、管網配套等一批重點項目,集鎮功能全面提升,形象徹底改觀。實施過境公路、集中安置點綠化項目,生態、綠色、和諧、宜居的新金溪初步呈現。

「三扶」入手助力脫貧摘帽

在市衛健委扶貧集團的幫助下,金溪鎮以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為重點,打響擦亮金溪護工、金溪被服、金溪農場「三金品牌」:「金溪護工」累計培訓292人,實現穩定就業136人;「金溪被服」為貧困戶優先提供就業崗位,招錄工人120餘名,2020年預計全年營業額2100萬元;「金溪農場」依託龍頭企業搭橋平臺、幫扶單位共享平臺、網際網路公眾平臺,打通「山貨出山」渠道,實現銷售金額2000餘萬元。

金溪鎮被服廠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為消除等靠要思想的存在,金溪鎮從扶志、扶智、扶技入手,激發群眾主動幹,引導群眾「跟著好樣幹」,湧現出「土家三老漢」、殘疾人田建、轉業「鬼先生」滕樹樓等脫貧致富先進典型,呈現出戶戶話發展、人人爭先進、發展日日新的喜人景象。

黔江區充分整合各級各部門幫扶力量,進一步優化金溪鎮深化脫貧攻堅指揮部運行機制,加強組織領導,為深化脫貧攻堅有力有效推進提供堅強保障。市衛健委幫扶集團組織45家單位支援金溪,山東日照東西扶貧協作,永川對口幫扶,區上派駐10個部門結對幫扶,還有社會各界愛心企業慷慨解囊,助力金溪決戰貧困,湧現出了「背包書記」田傑,「點子書記」全克軍,「就業書記」劉昶等先進典型。

農旅融合促進「流金淌銀」

脫貧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標。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金溪鎮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將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圍繞脫貧攻堅主戰場向鄉村振興示範地轉變,進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深入推進農旅融合,加快建設蠶桑小鎮,打造長春桑旅融合產業園、譚家坪生態農業觀光園及平溪悅心憩園,抓好桑枝生物質燃料廠、青菜頭加工廠建設和管理,構建產業鏈相加、價值鏈相乘、供應鏈相通的農業全產業鏈,以產業發展的根本性變革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深化「一抓兩促」,持續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2020年全面實現村社「一肩挑」,全面創建「五有四好」示範黨委、「五有四強」示範村黨組織。同時,為匯聚優秀人才,增強發展能力,金溪鎮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動員村支「兩委」成員和能人帶頭發展種養殖業,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

為打造文化名片,樹文明新風,金溪鎮積極爭取全民健身中心和平溪25公裡健身步道項目落地,補齊鄉村公共文化體系短板。結合「新鄉賢」「最美家庭」評選等活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還以創建市級衛生鎮為目標,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常態化開展「美麗庭院」評選活動,著力打造成鄉村振興戰略的示範點、振興點。

作者:王 道

來源:武陵都市報

總編:汪 彬

主編:龔節佑

原標題:《金溪鎮:昔日「窮山惡水」 如今「流金淌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黑龍江林甸溫泉流金淌銀
    可如今,『老外』也跑到咱家門口泡溫泉啦。」在林甸生活了幾十年的李大叔說起稀罕事兒,滿臉的興奮。 林甸地熱資源得天獨厚,儲量大、熱源優、埋層淺、有補給、水質好、壓力大,先後被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世界指定溫泉養生基地」。多年來,從溫泉療養,到地熱供暖、棚室種植,林甸人積極探求讓地熱資源「流金淌銀」之路。
  • 山海川島,處處流金淌銀
    原標題:山海川島,處處流金淌銀 入夏,福鼎九鯉溪景區旅遊旺季開啟。慕名而來的遊客,忙著漂流、CS、拓展訓練,縱情山水,其樂融融。 溪畔,「中國扶貧第一村」——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民宿、茶行、特產館、小吃店林立,遊人購物、體驗,熙熙攘攘。 可多年前,這裡守著綠水青山,卻過著苦日子。 窮則思變。
  • 美麗鄉村流金淌銀——隴南市康縣王壩鎮何家莊村
    美麗鄉村流金淌銀——隴南市康縣王壩鎮何家莊村 2020-12-23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勒泰:「金山銀水」流金淌銀
    「十三五」時期以來,阿勒泰市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生態更優美、社會更和諧、生活更幸福,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強,「金山銀水」正流金淌銀。如今,阿勒泰已計劃進行中水庫二期擴建,還計劃利用中水庫資源,打造集徒步、自行車運動、攝影、休閒觀光、環保教育為一體的旅遊觀光苗圃基地。中水庫變林區、變旅遊勝地,這是阿勒泰在汙染防治攻堅戰中打的一個漂亮仗。
  • 阿勒泰:「金山銀水」流金淌銀
    「十三五」時期以來,阿勒泰市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生態更優美、社會更和諧、生活更幸福,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強,「金山銀水」正流金淌銀。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水無論對於第一次來的遊客,還是常來常往的遊客,阿勒泰的夜色都是那麼迷人,流光溢彩、燦爛輝煌,令人流連忘返。
  • 「張家界脫貧故事」梯市村:產業扶貧「流金淌銀」
    如今,全村45名黨員中有17戶為產業大戶,已脫貧農戶家家都有主導產業,未脫貧農戶也紛紛加入到產業發展中來,黨員群眾的錢袋子鼓了,小日子越過越紅火。「產業扶貧,『流金淌銀』。」據了解,2017年至2019年,梯市村新發展莓茶基地430畝;新建一間400平米的莓茶加工廠;發展黑豬養殖基地一處;烤菸700畝。2019年,梯市村實現整村脫貧出列。
  • 鹹寧冬季旅遊調查:熱湯白雪,如何流金淌銀?
    坐擁獨特天然資源,鹹寧如何讓冰天雪地流金淌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日前一探究竟。天氣冷了 溫泉「熱」了1月20日和21日是雙休日,外地車輛紛紛湧入鹹寧。旅遊景區內,人潮洶湧,酒店爆滿。在溫泉谷酒店,來自武漢的李先生正忙著給一家三口辦理入住手續。他說,來鹹寧旅遊,主要是因為同事對鹹寧溫泉讚不絕口,所以特地帶家人體驗一把。
  • 七月八月,流金淌銀,蘇馬蕩要抓住黃金時間,繁榮經濟
    如今蘇馬蕩的體量大,容納數萬候鳥歸巢不成問題。六月的雨啊!下得譁啦啦!謀道蘇馬蕩最大的資源優勢是海拔高度和大山空氣,而每年的最佳乘涼避暑康養時期就是七八月份,可以說,七月八月就是蘇馬蕩的黃金期,涼風送爽,流金淌銀,落得一地元寶;大山土家人抓住這個黃金時段,繁榮經濟,把大山建設得更好,乃當務之急!
  • 巨野港:「流金淌銀」的「綠色航道」
    如今,巨野港麒麟作業區貨物日吞吐量超過7000噸,重開菏澤內河航運新「黃金水道」的夢想正在悄然實現。降成本:水路運輸比公路運輸低兩成巨野港陸域總佔地約550畝,水域面積約350畝。如今從巨野港口走,一噸砂子運費能省20元。」從事砂石生意十多年的馬軍,一般從上海等地購進砂石,運到濟寧後向周邊地區出售,洙水河航道通航後向巨野一帶運砂子改走水路,不僅節省了運費,還省去了超載、司機安全等方面的擔憂。
  • 流金淌銀——歷史上的張家口金融街
    在張庫大道興盛的數百年中,帳局、錢莊、銀號與票號始終支撐、掌握著這條運輸通道的命脈。張家口真正意義上的金融行業由此產生。    從清朝中前期的第一家帳局到民國年間近百帳局、錢莊、票號、銀號、銀行如雨後春筍般在張家口這個小小的地方滋生、蔓延,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社會現象,尤其是出現在張家口堡棋盤街、鼓樓東街一帶的金融企業凝聚現象,令人驚嘆。
  • 黔江中心醫院與金溪鎮衛生院啟動醫療服務共同體建設
    儀式上,金溪鎮黨委書記表示,黔江中心醫院與金溪鎮衛生院組建的醫療服務共同體正式籤約,這是探索解決基層百姓「看病貴」、「看病難」問題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對「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區」分級診療制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金溪鎮望嶺村又火了,這次還上了央視新聞哦!
    去年金溪鎮望嶺村村民眾建萬步登山梯,建設鄉村旅遊景點轟動各路媒體,大家紛紛給望嶺村民的長遠目光、說幹就幹的團結精神點讚。事情是這樣的 200多年前,重慶市黔江區金溪鎮的一個小村落種下了一棵柏香樹,慢慢開枝散葉。隨著時光流動,成群蒼鷺被這片蔥鬱吸引,從此以樹為家不再離開。成群的蒼鷺棲息在古樹上,與人為鄰,這道獨特的風景已持續上百年。
  • 全國「翻身」最快鄉村,從窮山惡水到富庶之地,村舍都是高檔民宿
    原因就是這裡不方便,土地貧瘠,被當地人視作「窮山惡水」。如今的皖南山區不僅不是「窮山惡水」了,還是人人羨慕的好地方,這裡擁有世界頂級的茶葉和農副產品,更有大名鼎鼎的黃山世界地質公園、皖南古村落的西遞與宏村。居住在當地的農家們自己的房屋也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瞬間升值了很多。
  • 讓綠水青山「流金淌銀」 ——文旅富縣開拓武義小康路
    以前隔著屏幕羨慕北方人,如今武義的綠水青山也裹上了銀裝,自然要選些最美的風景裝入相框。立足溫泉、生態、古村落等資源優勢,武義正通過全方位的營銷宣傳體系,打造培育了一系列叫得響亮的旅遊品牌,溫泉小鎮、牛頭山、大紅巖、延福寺、郭洞、俞源等老牌「貴族」自是不必多說,如今,以千丈巖、大鬥山飛行營地、花田小鎮、十裡荷花、梁家山、壇頭溼地等新景區新項目為引領,武義旅遊添加了不少「年輕元素」,又吸引了一大批「老饕」來這片江南秘境「尋山問景」。
  • 衡陽縣金溪鎮學區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作為新時期的共產黨人,作為教育戰線的教職員工,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之際,衡陽縣金溪鎮學區總支在中共神皇地下支部舊址舉行「七一」主題黨日活動。本次活動由總支書記譚天一帶隊,金溪鎮副鎮長常新華全程參與指導,共計48名黨員參加。
  • 窮山惡水出刁民
    先莫對號入座,搞清楚哪裡是窮山惡水,哪個是刁民。所謂窮山惡水,是形容自然條件很差,物產不豐富的地方。
  • 一句「窮山惡水出刁民」,為何激起千島湖的千層浪
    城被淹了,當年城外的群山形成了如今一個個島嶼,有千百個之多,因此,這裡後來又被稱為千島湖。有意思的是,過去的新安江水庫改名為千島湖後,便被賦予了浪漫之地的含義,被世人評為改名最成功的地方之一。如今千島湖景區的設施是愈加健全,反而讓當年的全國著名旅遊城市建德市,邊緣化了。所以當地不窮,罵人家「窮山惡水」這是不對的。當然,據說罵的人是一位來自杭州市區的,這個倒是可以理解。
  • 告別「窮山惡水」 江西石城變身風景區
    中新社江西贛州8月21日電 題:告別「窮山惡水」 江西石城變身風景區中新社記者 蘇路程「我們這兒原來就是『窮山惡水』」,站在通天寨的木棧道上,俯瞰遊人如織的大畲村,張德興說,「真沒想到,臭水河治好後,還能發展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