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2日,寧波至舟山鐵路正式開工建設,這條挑戰多個世界級難題的跨海鐵路建成後,長三角最後一個不通鐵路的地級市舟山將邁入高鐵時代。
甬舟鐵路平面圖
甬舟鐵路全長76.4公裡,設計時速250公裡,建設工期6年。按照設計方案,全線新建橋梁33座、隧道17座,其中長3.1公裡的西堠門公鐵大橋主跨長度1488米,建成後將是世界上同類項目中跨度最大的公鐵合建橋梁;全長16.18公裡的金塘海底隧道,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兩項關鍵控制性工程計劃2021年6月啟動主體工程建設,力爭「十四五」期間全線貫通。
西堠門公鐵大橋效果圖
寧波鐵路樞紐總布置示意圖
全線建成通車後,舟山到寧波的通行時間將從原來的1.5小時縮短至26分鐘,舟山到杭州的通行時間將由原來3.5小時縮短至77分鐘,形成大陸與舟山島間最為便捷的客運通道。
鋼棧橋(含碼頭)效果圖
甬舟鐵路的難點工程有哪些?
地質條件差。甬舟鐵路隧道海中段位於巖土複合地層,國內尚無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施工經驗。
水壓高。甬舟鐵路金塘盾構隧道最大埋深(海平面以下)達到85米,承受的海水壓力大,相當於一個指甲蓋面積大小的同等面積要承受的壓力達到8.5公斤。
防災救援難度大。金塘隧道採用單洞設計,且海中段長約9公裡,無法設置直通地面的出入口,隧道內的防災救援設計難度極大、要求極高。
海中對接難度大。金塘隧道採用兩頭盾構掘進、中途對接貫通的模式建設,寧波側盾構機掘進長度約4920米,金塘側盾構機掘進長度約6290米,採用盾構「相向掘進、地中對接、洞內解體」的施工方式,對接精度要求更高,技術更複雜,拆機與運輸更困難。
複合地層高水壓長距離掘進難度大。強度極高的破巖好比「鑽石層」,黏粉粒含量高的地層好比「年糕團」,軟硬不均的地層一方面快速磨損盾構機的刀具,另一方面又結成泥餅貼在刀盤上,大大增加了大直徑、長距離、高水壓更換刀具的風險和施工難度。
素材:《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上海記者站(上海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文字:吳少妮 徐傑
圖片:中鐵大橋局
原標題:《甬舟鐵路開工建設!海底隧道施工有多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