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分子藥——長長的坡,溼溼的雪

2020-12-14 證券之星

國家醫保局主導的「4+7」城市帶量採購一事引發醫藥板塊整體大跌,使得醫藥股暫時還不具備整體趨勢性機會,但結構性機會仍在。醫藥股中,生物大分子藥因創新而機會明顯。

醫藥股2018年上演先揚後抑劇情,下半年在疫苗事件、醫保局帶量採購等利空因素作用下持續走弱。截至目前,醫藥生物板塊市盈率(TTM)已降至28倍左右,處於近年歷史相對低位水平。與此同時,從基金三季報來看,基金仍在超配醫藥股。一邊是股價跌跌不休,另一邊則是機構資金長期看好。如此背離下,投資者該如何在醫藥股中布局?

本周,《紅周刊》特別邀請國家衛健委核心專家庫專家程紹輝剖析醫藥股投資邏輯。作為醫藥行業內人士,程紹輝曾參與國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專項新藥創製的項目審批,因其早年博士後和出國留學相關經歷,他對生物製藥這一醫藥細分領域有著深入研究,投資方向也主要集中在生物製藥領域。在程紹輝看來,目前醫藥板塊整體趨勢性機會尚不明朗,但創新藥作為政策紅利區域,其投資機會已經可以看到,尤其是生物創新藥領域的生物大分子藥,未來會有長長的坡,溼溼的雪。

醫藥股存結構性機會

《紅周刊》: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醫藥股未來數年會不會整體處在長長的雪道中?

程紹輝:簡單的邏輯似乎可以這麼說,但經不起推敲。第一,在過去十多年確實有喝酒吃藥的行情,但並不能說過去的大牛股未來也將牛下去,這種歸納和演繹缺乏現實證據,屬於刻舟求劍。第二,醫藥行業是一個強需求,同時也是強政策周期性的行業,與白酒飲料食品類不同,受國家醫保政策和藥品審批制度影響比較大。總的來看,醫藥行業目前整體性機會不大,但結構性機會還是有的,即某些細分領域仍會有很好的投資機會,有長長的坡,溼溼的雪。

《紅周刊》:您所提到某些細分領域具體指的是哪些?

程紹輝:個人認為,診斷試劑和醫療設備的國產替代、專業化醫藥服務的市場需求、中藥現代化等細分行業都值得關注,只要堅持自主創新,都會有很好的投資機會。

當然,從價值投資角度看,我認為創新藥的投資機會是很明確。自2015年7月22日國務院明確指出加快仿製藥一致性評價,2018年年底前要完成289個品種的一致性評價,隨後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製藥行業進入了「後722時代」,而創新藥是這次改革唯一享受政策紅利的領域。其中,具有明顯臨床價值、未在中國境內外上市銷售的創新藥和轉移到中國境內生產的創新藥註冊申請的藥品註冊申請納入優先審評審批。

《紅周刊》:12月6日,國家醫保局主導的「4+7」城市帶量採購開標。預中標結果出爐後,因中標品種降價超預期,中港兩地醫藥股集體跳水。這一政策對醫藥股投資會有怎樣的影響?

程紹輝:這個事情比較突然,可以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解讀一下就是,作為仿製藥企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直接進入了青銅時代。從集採招標的政策下,可以看到三個群體:1.沒有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企,基本上就over了,因為連談判的資格都沒有。2.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企將來日子不會像以前那麼好過,但也會有一些合理的利潤,利潤空間不會太大。3.只有做創新藥才是真正的出路,將來才有大的盈利和發展空間。有遠見的藥企都會用仿製藥的現金流支持創新藥的投入,並早早布局,比如恆瑞製藥,是最大的仿製藥,目前創新藥已到了收穫期。至於落實在每個企業的解讀,因為企業的產品不同,仿製藥和創新藥比例不同,以及前期銷售策略和版圖不同,映射到每個藥企淨利潤影響不盡相同。總體來說對企業也好,醫藥板塊也好,短期是利空,但長期來看,確實能夠激勵和扶持一些有實力的藥企,做大做強,成為創新藥的龍頭,這系列政策影響相當於製藥行業的供給側改革。

生物大分子藥機會突出

《紅周刊》:創新藥包括了化學創新藥和生物創新藥,對於這兩類藥,您比較看好其中哪個?

程紹輝:我比較看好生物創新藥。因為生物領域是最有可能實現與發達國家接軌並技術突破的,原因就在於有大批的生物醫學專業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這些人才的歸來拉近了我國與發達國家在生物製藥領域的差距。當然,如果您非要再進一步細分的話,我覺得其中的生物大分子藥機會更為明顯,比如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單抗類)。

在最近Informa Pharma Insights出爐的全球最暢銷的十大藥物中,其中有七款是單抗類藥物。在我國,目前尚未有真正意義上的單抗類似藥上市,這就意味著這個細分領域目前還是藍海。要知道,這些單抗主要的標靶是針對腫瘤、自身免疫類疾病,具有很廣闊市場前景的,隨便哪個產品都會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和盈利空間。總的來看,大分子生物藥已經開始受到資本市場青睞了,以港股上市的獨角獸公司信達生物與歌禮製藥股價走勢比較看,很顯然,業內更看重的是大分子生物藥而非化學創新藥。

《紅周刊》:對於創新藥而言,研發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您覺得大分子生物藥的研發難點會在哪裡?

程紹輝:大分子生物藥的研發難點與電影《我不是藥神》裡提到的「格列寧」這類化學藥是不同的,「格列寧」這類化學藥難就難在發現一個有臨床療效的化合物結構,仿製並大量生產則相對容易;而生物藥難點不是發現,而是如何進行體外大規模生產出來,也就是說,不怕你知道而怕你做不出來,生產工藝太難了。

《紅周刊》:單抗藥物的生產工藝為什麼很難?

程紹輝:對於單抗產品來說,最後比拼的肯定是質量和產量兩方面,在這兩方面得分均優秀或者良好的企業一定會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從質量上講是一個設計問題,能不能設計出性能更好的產品,單抗在體內的作用相當於一把鑰匙,去封閉與疾病相關的標靶,比喻成鎖頭,那麼這個鑰匙和鎖頭的匹配程度就是單抗質量好壞的指標。產量問題影響到企業盈利,舉例來講,小米也可以做出一款質量好於所有上市公司的手機,但一萬元一部的手機肯定賣不出去。

從生產的技術壁壘來講,主要在於2點:1.抗體必須正確摺疊才能形成很好的三維結構,在生物學上和功能上才有活性,但抗體蛋白屬於分子量大的蛋白,要進行完全對應的摺疊修飾才能識別對應的病原體抗原,增加了體外蛋白質表達的難度。2.在純度或毒性方面有較高要求的產品最好選用真核細胞而非原核細胞(類似大腸桿菌)作為表達載體,而在真核細胞體系大規模表達大分子重組蛋白(單抗)上,我國尚未取得掌握和突破關鍵技術。

《紅周刊》:國內有哪些企業已經開展了此類藥品的研發工作?

程紹輝:國內目前涉及單抗藥物的生產和研發的公司主要有恆瑞醫藥、復星醫藥、麗珠集團、華蘭生物、信立泰、雙鷺藥業、海正藥業、科倫藥業、華海藥業、長春高新、天士力、沃森生物、安科生物等;港股美股的有中國生物製藥、信達生物、百濟神州,還有君實生物(新三板),齊魯製藥(未上市)等。

投資緊盯頭部醫藥公司

《紅周刊》:在大分子生物藥領域,有沒有具體的考核指標?

程紹輝:大分子生物藥都是高科技的產品,誰融合了中外最先進的科技誰就獲得了先機,這個領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選取質量和產量兩個定量指標甄選目前大分子生物藥的廠家,質量上一般看臨床療效和體外抗體抗原之間的解離度和結合力指標,產量上看主要是指下遊蛋白質發酵表達的技術路線優劣和產能,最後綜合考慮各項指標。舉個例子,PD-1單抗應用霍奇金淋巴瘤治療的臨床來說,是從總緩解率、完全緩解率來評價,落實在產能上要看每年能夠生產多少。大概就是這樣一個思路。而在定性指標上,就是要看這個企業的技術平臺的高度,比如百濟神州創始人王曉東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組建國際化的科學家團隊開展創新藥研發;比如信達生物俞德超博士有著多年海外研發經歷,更是得到了美國禮來製藥的戰略合作,獲得技術和資金支持。

《紅周刊》:國內上市公司中有沒有符合您擇股標準的公司?

程紹輝:在A股裡,我看好雙鷺藥業,它是本土化生物藥研發企業的代表,具有自己獨特的經營理念和特點:1.董事長徐明波不僅是一個科學家級別的企業家,而且是一個生物界的天使投資人,雙鷺通過參股幼苗階段的研發小公司或直接買小公司的在研產品,從而規避研發巨額投資風險。2.企業經營非常穩健,基本上無負債,無股權抵押。帳面上有十幾億現金,以合同委託的形式代理藥品銷售,分紅也比較大方。3.從發展角度看,未來幾年是雙鷺藥業新產品集中釋放期,以來那度胺、替莫挫胺、奧硝唑等二線產品將改變輔酶一家獨大的格局,這些產品的放量銷售將再造一個雙鷺藥業。

在大分子生物藥領域,其實還有另一個首選,那就是港股裡的信達生物,該公司的產品全部圍繞目前主流的單克隆抗體而設計研發,是最純的單抗上市公司。公司目前有17個單抗產品在研,在國內國際上產品都是很多的,雖然大部分還沒有上市,但未來上市後想像空間很大。■

相關焦點

  • 建設大分子藥物研發中心,大力發展生物藥CDMO業務
    10月18日晚,凱萊英醫藥集團公司發布公告,公司與上海新金山投資籤署戰略投資框架協議,擬在上海金山工業區總投資15-18億元,用於生物大分子藥物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的建設以拓展大分子CDMO業務。本次投資建設生物大分子藥物CDMO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的,是公司由小分子業務向生物藥領域業務拓展的重要一步。目前全球和中國生物藥市場迅速增長,單抗、CAR-T等藥物的生產需求增長迅速,公司作為國內小分子CMO的龍頭公司之一,拓展生物藥的CDMO業務,符合公司的戰略規劃和藥品市場增長趨勢。
  • 聚焦大分子生物藥CDMO服務,「臻格生物」獲5100萬美元A輪融資
    36氪獲悉,上海臻格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臻格生物」),一家從事大分子生物藥CDMO業務和培養基配方開發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已2020年3月完成51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人才引進、研發中心拓展、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GMP生產基地建設(包括大分子生物藥中試和商業化GMP生產、培養基GMP商業化生產、ADC藥物GMP中試生產基地等)、及美國研發實驗室建設。
  • 關於石藥集團維生藥業(石家莊)有限公司石藥集團 大分子生物創新藥...
    原標題:關於石藥集團維生藥業(石家莊)有限公司石藥集團 大分子生物創新藥研發平臺項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作廢的公告   關於
  • 中國長崗坡渡槽 弘揚長崗坡精神
    初冬的長崗坡,稻田一望無際,清風拂過,稻香撲面;登高遠眺,一條綿延十裡的「人工天河」凌空奔湧而來。這就是久負盛名的長崗坡渡槽。這座1981年建成的當時世界最長人工渡槽,至今仍然是當地最重要的水利樞紐。清澈的「天河之水」澆灌出南粵最好大米,渡槽背後的奮鬥故事,也激勵著現在的廣東羅定人用雙手建設美好家園。
  • 向超算問藥,如何用15小時計算10億分子?
    但後來神農非常不幸地在嘗藥過程中,因中毒去世了。用人嘗藥是非常危險的,而且它的效率非常低。現代怎麼辦?我們現在有了超級計算機的幫助,有了對藥物分子和藥物機理的研究。當它注入到人體後,66分鐘起開始釋放,一直到二三十分鐘後,這個藥才能真正的在體內發揮作用。超級計算機長什麼樣子?上圖是中科院超算中心的「元」超級計算機。
  • 生物大分子藥物臨床前 安全性評價策略交流會舉行
    8月28日,省食藥監局醫藥高新區直屬分局聯合國家上海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在中國醫藥城舉辦藥品註冊專員培訓暨生物大分子藥物臨床前安全性評價策略交流會。150多位藥企研發和註冊人員參加交流學習。  生物大分子創新藥物研發已成為目前全球的研發熱點,國內眾多藥品企業也紛紛涉足。
  • 生物大分子藥再獲資本青睞,「天廣實」獲11.3億元C1+C2輪融資
    36氪獲悉,生物製藥公司天廣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Beijing Mabworks Biotech Co.Ltd)(以下簡稱:天廣實)已完成11.3億元人民幣C1和C2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金啟德基金領投,天堂矽谷、中信證券投資、厚紀資本聯合領投,國投創合、越秀產業基金、亦莊國投、交銀國際、國海創新資本、中科院創投等投資機構共同參與投資。
  • 南粵紅旗渠:長崗坡渡槽
    登上長崗坡頂,可見一條綿延十裡的渡槽橫亙在沃野之上,一頭連著遠山,一頭向天際延伸,這就是有著「南粵紅旗渠」美譽的長崗坡渡槽。今天「雲浮『國保』探秘」第二期,讓我們一起來探秘這條了不起的人工天河。 長崗坡渡槽小名片 長崗坡渡槽位於羅定市羅平鎮,橫跨整個羅平小盆地,包括平垌、榃陽、竹圍、山田、雙蓮5個行政村。
  • 生物類似藥與改良創新生物藥的產業態勢對比分析(上)
    改良創新生物藥與原研生物藥相比,作用靶點機制相同且活性分子功能結構相似,與原研生物藥及生物類似藥相比具有更佳的安全性、有效性或患者依從性等臨床優勢,但是和原創生物藥(innovative biologics)一樣可作為新藥研發註冊申報上市[3],並非如生物類似藥一樣具有簡化許可程序,往往研發成本更高或市場價格較高。
  •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迎來第四個諾貝爾獎團隊 建設生物大分子藥物...
    科恩伯格創新型生物大分子藥物研究所項目落戶後,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入駐諾獎團隊增加到4家,成都高新區入駐諾獎團隊達6家。全球頂尖科技團隊的相繼落戶,將推進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產業生態圈構建,推動世界一流生物產業園區建設。
  • 羅定長崗坡的稻田畫
    長崗坡渡槽位於廣東省羅定市羅平鎮境內,是首批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重點建設示範點之一,有「廣東紅旗渠」、「北看紅旗渠,南看長崗坡」之稱。據記載,工程從1976年11月動工興建,到1981年1月竣工通水,歷時4年2個月。
  • 專家為您解讀什麼是生物類似藥?
    核心提示:未來10~15年,生物類似藥將進入發展的黃金期。據IMS Health預測,至2020年,生物類似藥的年銷售額有望達到250億美元,約佔生物藥市場份額的10%。未來五年,大量重磅生物藥專利保護已經或即將到期,生物類似藥將搶佔20%的全球醫藥市場。作為仿製藥大國,我國的製藥公司也紛紛加入生物類似藥的隊伍。近日,39健康網邀請業界專家為您詳細解讀什麼是生物類似藥!
  • 關注大分子生物藥、CDMO、培養基,臻格生物完成5100萬美元A輪融資
    【獵雲網】3月30日報導今日,從事大分子生物藥CDMO業務和培養基配方開發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臻格生物」宣布於2020年3月完成了51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人才引進、研發中心拓展、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GMP生產基地建設(包括大分子生物藥中試和商業化GMP生產、培養基GMP商業化生產、ADC藥物GMP中試生產基地等)、及美國研發實驗室建設。對於此次融資,臻格生物CEO陳建新表示:「感謝各投資人對我們的認可,感謝廣大客戶對我們的信任,感謝全體員工的付出和努力,感謝臨港新片區的支持!
  • 中國獨一無二的人工天河:羅定長崗坡渡槽
    長崗坡渡槽位於我的家鄉廣東省羅定市羅平鎮長崗坡, 距羅定市區約21公裡,有「廣東紅旗渠」之稱,素有「北看紅旗渠,南看長崗坡」之美稱。工程採用肋拱形式和實心重力墩,除幾個大跨度的拱跨以外,有2700米長的拱跨都用無筋拱或少筋拱。渡槽共有161條伸縮縫,每處理一條都經過很多次工序才能完成,由於嚴格把關,每條都精雕細琢,貼接得密密實實,通水以來沒有發現一處漏水
  • 海正藥業單抗藥申報臨床獲受理 布局生物大分子領域
    國家藥監局(CFDA)網站顯示,海正藥業(600267.SH)申報臨床的2類生物製品「重組抗腫瘤壞死因子-α全人源單克隆抗體注射液」被受理,成為海正藥業布局生物大分子藥物領域的第三個單抗藥。
  • 22個抗腫瘤藥納入醫保目錄!從炸藥包到生物飛彈,解密靶向藥!
    所以,如果說化療藥是敵我不分的「炸藥包」,那麼靶向藥就是明察秋毫的「生物飛彈」。「單抗」vs「替尼」,這兩類靶向藥有什麼不同?「xx單抗」「xx替尼」,它們都是靶向藥,那它們之間是如何區分的呢?關於這個問題,小夥伴們把握住兩點:作用方式、分子大小。根據以上兩點的不同,科學家們將靶向藥分為了「單抗」和「替尼」兩類。其中,個頭較大的叫「單克隆抗體」,也就是我們常見的「xx單抗」。
  • 信達生物加快研發創新藥
    研發達伯舒的,是有多個新藥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的信達生物製藥集團,該集團總裁劉勇軍告訴記者,2011年企業創辦的初衷就是開發出患者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如果說研發化學藥相當於造自行車,那麼研發生物藥就相當於造飛機。其中,生物藥中的單克隆抗體類藥物更是飛機中的戰鬥機。
  • 微芯生物投資價值分析:專注於first-in-class的創新藥先鋒
    前言微芯生物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專注於新靶點發現的原創藥企業,公司已經上市和即將上市的三大品種都是 first-in-class 級別。此外,市場並未認識到公司特有的化學基因組學技術平臺的價值,該平臺能夠前瞻性發現藥物分子、作用靶點與生物表型或疾病表型之間的關係,降低臨床階段研究風險,提高研發效率。目前公司推進到臨床階段的藥品上市成功率達到 100%。
  • 聚焦大分子治療性藥物 特寶生物是否有望脫穎而出?
    摘要 【聚焦大分子治療性藥物 特寶生物是否有望脫穎而出?】特寶生物成立於1996年8月,是一家主要從事重組蛋白質及其長效修飾藥物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
  • 摩旅遊記,陽春-羅定長崗坡渡槽,蔡廷鍇將軍故居!
    照例大家擺好pose拍照第一站目的地廣東紅旗渠(長崗坡渡槽途經南國第一洞府,凌霄巖過了陽春市河㙟鎮就進入羅定市境內,長崗坡渡槽位於廣東省羅定市羅平鎮。約上午九點抵達長崗坡路段,仰望一道天塹橫跨,不愧有廣東紅旗渠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