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2021-03-01 天津青旅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注釋>>>

青玉案:詞牌名。

元夕:夏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

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滿天的煙花。

寶馬雕車:豪華的馬車。

「鳳簫」句:指笙、簫等樂器演奏。鳳簫:簫的美稱。

玉壺:比喻明月。亦可解釋為指燈。

魚龍舞: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如魚龍鬧海一樣。

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元宵節時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這裡指盛裝的婦女。

盈盈:聲音輕盈悅耳,亦指儀態嬌美的樣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們身上散發出來的香氣。

他:泛指第三人稱,古時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驀然:突然,猛然。

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譯文>>>

焰火像是被東風吹散了的千樹繁花,紛紛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墜落。豪華的馬車滿路飄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轉向西邊,一夜舞動魚燈、龍燈不停歇,笑語喧譁。

美人頭上都戴著華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賞析>>>

此詞的上半闋主要寫上元節的夜晚,滿城燈火,眾人狂歡的景象。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東風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節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煙火,先衝上雲霄,而後自空中而落,好似隕星雨。這是化用唐朝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然後寫車馬、鼓樂、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寫民間藝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漫衍的「社火」百戲,極為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其間的「寶」、「雕」、「鳳」、「玉」,種種麗字,只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這也是對詞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讚美 。

下闋,專門寫人。作者先從頭上寫起:這些遊女們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說笑,在她們走後,衣香還在暗中飄散。這些麗者,都非作者意中關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難覓,已經是沒有什麼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邊,分明看見了,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未曾離去!發現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精神的凝結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到末幅煞拍,才顯出詞人構思之巧妙:那上闋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闋的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群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而且,倘若無此人,那一切就沒有任何意義與趣味。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是對他自己的一種寫照。根據歷史背景可知,當時的他不受重用,文韜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懷著一種無比惆悵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賞。也就像站在熱鬧氛圍之外的那個人一樣,給人一種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覺,體現了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汙的高士之風。

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上片寫元夕之夜燈火輝煌,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託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圖文源自網絡只為學習參考

相關焦點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
    眾裡尋他千百度。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這首詞作於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或二年(1175年),辛棄疾時年約35歲。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治者不思復國,偏安一隅,沉湎於享樂。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句寫的是元宵觀燈的女人,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戴著漂亮的手飾,歡天喜地朝前奔去,所過之處,陣陣暗香隨風飄來。「雪柳」是玉簪之類的頭飾。「眾裡尋她千百度」:(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 天秤座: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願你走走停停,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01都說人生最好的三件事情,是久別重逢,失而復得,虛驚一場。確實呢,久別重逢讓我們滿心歡喜,因為還能有來日方長。失而復得,讓人更懂珍惜和愛。而那些不好的,都只是虛驚一場,多好,一切都還是原來的模樣。
  • 2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句寫的是元宵觀燈的女人,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戴著漂亮的手飾,歡天喜地朝前奔去,所過之處,陣陣暗香隨風飄來。「雪柳」是玉簪之類的頭飾。「眾裡尋她千百度」:(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 每日賞析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譯文 東風仿佛吹開了盛開鮮花的千棵樹,又如將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陣陣星雨。華麗的香車寶馬在路上來來往往,各式各樣的醉人香氣瀰漫著大街。  「眾裡尋她千百度」:(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燈火闌珊」勿作「良夜將逝」解,「燈火闌珊」雖然是燈火漸漸散盡的意思,但這兒說的是天空飄灑下來的禮花,快接近地面時早已熄滅散盡,所以即使頭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卻是昏暗的。
  •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佇立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⑾他:泛指第三人稱,古時就包括「她」。千百度:千百遍。⑿驀然:突然,猛然。⒀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突然間我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稀疏之處發現了她。他滿腹的激情、哀傷、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這首詞題為「元夕」,屬於稼軒詞中屬於婉約風格的作品之一。描繪了元宵佳節滿城燈火,遊人如雲,徹夜燈火的場面,記敘了一對意中人長街巧遇的情景。詞中那「燈火闌珊處」的女子,也許並非有其人,不過是作者理想的化身。詞人對「她」的追求,寄託了深刻的寓意,表達了不願隨波逐流的美好品格。
  • 【金玉良言】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創作背景這首詞作於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或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當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治階級卻沉湎於歌舞享樂,以粉飾太平。洞察形勢的辛棄疾,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
  • 山東女排: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目前已經三個3:0連勝三場,對山東女排來說,真可謂: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山東女排能打球的人多,如何調配好一套穩定、高效的主力陣容確實是主教練李巖龍面臨的實際問題。在排超聯賽前半階段,山東女排成績並不理想,問題之一就是對場上隊員的不自信,輸球就換,看似誰都能打,但誰打都沒信心。
  • 【聽】花好月圓,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文&誦:溫馨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他多希望能夠在華麗與喧囂中尋得那位超俗的美人,驀然回首,她婷婷飄飄若影若仙般映入眼帘。「我希望在我最美的年華遇見你,在這個群星璀璨的夜晚,華燈鳳蕭見證著彼此初遇的驚豔與美好!人生初始的情懷就在這驀然間不知所措的來了.」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人間詞話》裡的原文是這樣的——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有我」與「無我」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 莫幹山闌珊山居-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莫幹山民宿闌珊山居民宿』,大概就是得名於此。無論是家庭聚餐,還是朋友聚會;無論是情侶出遊,還是獨自旅行,都能在這一長桌上分享世間喜樂。,你不用擔心因為是客人而產生的的陌生感,彬哥的熱情只會讓人體會到家人的溫暖。
  • 有多少人曾在心中默默期待:「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專注文化領域分享,歡迎關注安久文化!在詞壇上,有這樣一股豪邁之風,讓詞人震驚。這一切都來源於一個文武雙全的人,他就是辛棄疾。辛棄疾的愛國之情不必多說,家國抱負是他一生的追求。這首詞千百年來被無數人吟誦,我們都知道好的詞作,文人們會爭相模仿,看能否寫出那樣的作品。但是唯獨這首詞,卻沒有人模仿,我想是因為它太有朦朧美,任何的模仿都是累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將這首詞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視為最高境界,並表示「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 詩詞裡的相思,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賽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閱珊處。《青玉案·元夕)辛棄疾這樣熱鬧的節日,來往看燈的人,自然是不在少數的,有的人坐著寶馬雕車,一路行過,陣陣清香。樂聲四起,那月亮的光波轉動著,很是耀眼,這一夜,魚形、龍形的燈美美地舞動著。年輕貌美的姑娘們都盛裝打扮,一起手牽著手,一邊笑著一邊說著話。此時卻有我這樣的一個人,孤單的身影,四處在尋覓著,等著意中人兒,正在失望之餘,不經意地一回頭.卻發現她正在那燈火闌珊處站立著,似乎也是等待著我的到來。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今天是元宵佳節。古往今來,寫元宵節的詩詞汗牛充棟,唯有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辛棄疾寫的這篇傳唱千古。此去杭州一定要去逛一逛宋城。西子湖畔,嶽王廟前,我都曾駐足。敬立於嶽王廟正殿的嶽飛塑像前,當我的目光聚焦於「還我河山」的匾額時,不知為何會淚流滿面。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多數人沒有理解對
    我想到的便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說起來,這首詞,真的要我們去說他的題目,一時間還真是想不起來,但是只要提到這句話,那便是人人都可對得上的一句詞其實,我覺得辛棄疾這首詞的名字《青玉案·元夕》和文中的此情此景真的是遙相呼應。
  • 眾裡尋他千百度,敘法人仍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敘法人仍在燈火闌珊處 2020-12-19 1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跟著公號學詩詞】眾裡尋他千百度
    在這一個夜晚各地都會裝扮地燈火通明,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燃燈放焰、喜猜燈謎,詩人們則清風明月、吟詩誦景。   今天要學習的這首詞是描寫元宵節的代表之作。南宋的一個元宵節,辛棄疾看著滿天花樹、寶馬雕車,突然心有所念、有所感,寫下了那句流傳千古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毛毛詩詞】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突然間我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稀疏之處發現了她。注釋⑴青玉案:詞牌名,調名取於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詩句。又名「橫塘路」「西湖路」,雙調六十七字,上下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⑵元夕:夏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即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