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項目即將開工

2020-12-13 上遊新聞

本報訊(記者姚延洋)12月27日,記者從區住房城市建委獲悉,主城區「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方案深化設計工作初步完成,計劃明年春節前陸續開工建設。我區涉及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嘉濱路李子壩片區、黃沙溪片區(市級九龍外灘廣場片區渝中段)三個片區。目前,三個片區方案已經市政府審定,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項目將於近期開工。

菜園壩大橋至東水門大橋沿線將治理提升

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範圍為菜園壩長江大橋-東水門大橋段,總長4.23公裡,治理提升面積約115公頃。

針對濱江段消落區生態環境急需治理提升,沿線硬質水工擋牆阻斷市民近水親水,場地外聯內通不足、可達性和便捷性差,場地缺乏吸引力、文化彰顯不足等問題,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設計方案(以下簡稱設計方案)圍繞「四帶」(即:山清水秀生態帶、便捷共享遊憩帶、人文薈萃風貌帶、立體城市景觀帶)目標定位,提出重塑重慶江與城之界的願景,強調重新連接城市與長江生態,讓公園與消落區交織,實現生態環境優化,加強人與江的互動、提升濱江區域活力。

治理提升後分5個功能主題區

「在交通道路體系建設中,充分研究考慮了項目與周邊重點節點(菜園壩濱江新城、珊瑚公園、濱江公園、飛機碼頭、一字街開發項目、雷家坡立交及立體車庫、十八梯、白象街歷史風貌區等)的交通發展和空間聯繫。」區住房城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治理提升中,將對長濱路兩側人行道進行景觀亮化提升,建立10條與城市腹地連接線路,設置過街通道12處,設置場地出入口25個。

在功能分區方面,公園片區治理提升後將分為5個功能主題區,其中珊瑚公園定位為「長江生態前廳」,珊瑚壩定位為「長江生態科普溼地」,濱江公園定位為「市民文化休閒帶」,儲奇門碼頭定位為「城市陽臺」,儲奇門碼頭至東水門大橋定位為「濱江漫步道」。

珊瑚公園:長江生態前廳

珊瑚公園緊鄰菜園壩濱江新城,擁有開闊的望江視野,植被豐富,提供了良好的遮蔭環境。設計方案提出,珊瑚公園將與未來「重慶站」交通樞紐共同形成「新」城市門戶。在文化上以「新城變遷」為主題,對原有新世紀廣場和世紀光柱進行更新改造,增加特色文化鋪裝內容,展示重慶直轄的歷史和直轄後重慶母城日新月異的發展。打造母城文化主題花園、玻璃建築溫室花房,設置規劃市民大草坪、觀景山丘、城市舞臺,三者聯動可構成以江景、山景、城市為背景的公園舞臺空間,可為珊瑚公園未來舉辦各類型公共活動提供空間條件。

儲奇門碼頭:城市陽臺

儲奇門碼頭是濱江沿線難得的開敞空間、視野開闊、觀景資源豐富,看得見山,望得見水。通過消除沿江的綠岸斷點、增設人行天橋、增加遊船碼頭和停車場地等治理提升後,將成為渝中城市陽臺。

儲奇門碼頭至東水門大橋:濱江漫步道

儲奇門碼頭至東水門大橋段岸線長度約1300米,沿線擁有開闊的山水視線優勢。針對優勢,設計方案建議,該段要通過美化水工擋牆,解決植栽難題,貫通水岸綠廊,優化城市立面,貫通高程180米、175米兩大步道系統,為市民提供親水、近水活動的空間。利用原下江梯道改造成為特色的山形景牆,把重慶特色的城門文化和碼頭記憶刻畫其中。

珊瑚壩:長江生態科普溼地

「珊瑚壩作為活的長江生態地標,在整治提升過程中,將遵從現狀地形地貌條件,針對生態薄弱或受損區域進行生態修復,構建長江生態科普基地,4至6月組織季節性科普教育;重新挖掘珊瑚壩機場的歷史記憶,對濱江公園飛機形態建築物進行更新改造。

濱江公園:市民文化休閒帶

濱江公園有著十分豐富的市井休閒活動,是濱江沿線極具人氣的公園。按照設計方案,濱江公園將打造成為市民文化休閒帶,置入滿足各年齡段人群需求的運動康體設施,塑造多元化的康體活動空間。提取場地中延續至今的茶館文化,建造「巴渝茶文化博物館」,充分展示巴渝茶文化精髓;打造高品質院落式茶舍,提升濱江公園整體品質。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下月啟動
    濱江公園巴渝茶文化博物館效果圖。  主城區「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建設方案深化設計工作初步完成,計劃春節前陸續開工建設,其中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下月啟動項目建設。  「十大公共空間」具體包括: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九濱路九龍外灘公園,南濱路雅巴洞溼地公園,二塘濱江公園,北濱路相國寺碼頭,盤溪河入江口,江北嘴江灘公園,沙濱路磁器口濱江段,嘉濱路李子壩公園,巴濱路花溪河入江口。目前,方案深化設計工作已初步完成,正有序推進相關工作,計劃明年春節前陸續開工建設。
  • 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工程率先復工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2月24日從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獲悉,「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工程已完成市、區兩級新冠疫情防疫驗收和工程復工驗收,於今(24)日率先實現復工!沙濱路磁器口濱江段、南濱路雅巴洞溼地公園治理提升工程也將於近日復工。重新連接城市與長江生態
  • 兩江四岸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工程復工
    人民網重慶2月24日(胡虹)24日,記者從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獲悉,「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工程已完成市、區兩級新冠肺炎疫情防疫驗收和工程復工驗收,於今日實現復工。
  • 重慶「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工程...
    重慶市重點工程「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工程已完成市、區兩級新冠疫情防疫驗收和工程復工驗收,於2月24日率先實現復工。據了解,重慶「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範圍為重慶菜園壩長江大橋至東水門大橋段,總長4.2公裡,主要包括珊瑚公園、珊瑚壩及周邊灘涂區域、濱江公園、儲奇門碼頭、東水門至儲奇門碼頭段和長濱路道路兩側。
  • 「兩江四岸」變臉②丨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年底動工 未來將迎來大變樣
    △設計效果基本概況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位於渝中區,該濱江岸線治理提升範圍為菜園壩長江大橋-東水門大橋段,總長4.23公裡,治理提升面積約115公頃。珊瑚公園曾經是老重慶人「打卡」的地方,隨著城市的發展,這裡逐漸荒涼。
  • 看效果·群眾身邊看變化|「兩江四岸」「美妝」記 長濱路珊瑚公園...
    重慶市「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正在有序推進。未來,重慶市民和遊客可以在19.1公裡長的環渝中親水步道上走一圈,感受城市美景也感受山城文化。作為「兩江四岸」的治理提升重點推進的「十大公共空間」建設,包括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九濱路九龍外灘公園,南濱路雅巴洞溼地公園、二塘濱江公園,北濱路相國寺碼頭、盤溪河入江口,江北嘴江灘公園,沙濱路磁器口濱江段,嘉濱路李子壩公園,巴濱路花溪河入江口。對於其中幾個重要節點如何治理、怎麼提升,近日市住房城鄉建委對媒體進行了詳細介紹。
  • 南濱片區兩大公園力爭6月份全面開工!
    階段來,濠江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按照「成熟一宗、徵收一宗、拆除一宗」的工作思路,全力加快推動礐石大橋南岸片區環境品質提升項目拆遷工作,助推內海灣岸線規劃建設。記者採訪中了解到,5月12日和13日,該區又在礐石大橋南岸片區開展集中拆遷行動,清障面積逾1.5萬平方米;同時,同步啟動南濱綠地公園(暫定名)等兩個公園的概念性方案編制工作,力爭6月開工。
  • 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工作全面啟動 今年將實施76個項目
    這是一個個令人嚮往的場景——在渝中半島長江岸線,解放碑—朝天門片區、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將換上「新妝」;在江北嘴,鶯花古渡、金沙火井、三臺九趣、長嘉匯流等勝景將讓人流連忘返;在南岸區,開埠文化遺址公園、開埠歷史博物館、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等歷史遺存將帶你穿越歷史、品鑑人文……「這些數字,體現了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的實施力度;這些場景,則勾勒出實施後的部分效果。
  • 【重慶「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南濱路將建二塘濱江公園
    二塘濱江公園效果圖。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新華網重慶12月25日電 近日,在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治理提升通氣會上,公布了二塘濱江公園的設計方案。計劃將深挖二塘作為江州古道川渝第二驛的文化脈絡,以生態水岸、江灘記憶為設計出發點,打造集運動休閒、觀景打卡、親子科普於一體的濱水公園。    說起二塘,估計大多數重慶人都不知道在哪裡,更別說這個名字的由來。
  • 大濱路與九濱路連接道、生物醫藥園、來龍寺公園...大渡口集中開工...
    項目起於大渡口區大濱路二期,以隧道形式下穿九龍半島,終點接入九龍坡區九濱路,長約2.82公裡,含橋梁2座,隧道1座,雙向四車道(隧道為雙向六車道),道路標準路幅寬26米。 項目為大渡口區北向出區重要交通節點工程,項目建成後,將打通九濱路與大濱路最後一公裡,進一步凸顯大渡口區濱江片區區位優勢,促進長江藝術灣區加快建設。
  • 朝天門大梯道、望龍門纜車將回歸 渝中區「兩江四岸」整治提升再現...
    華龍網記者 李裕錕 攝華龍網消息,1997年建成的珊瑚公園,曾經是老重慶人「打卡」的地方,承載著無數的記憶。隨著城市的發展,這裡卻逐漸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日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渝中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委員會獲悉,珊瑚公園將進行改造,目前已完成方案深化,完成可研評審,待取得可研批覆後啟動招標工作。珊瑚公園改造只是渝中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的其中一個項目。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海口長濱路海綿化改造二期項目即將實施
  • 今年海澱北部將建成13.7公頃濱水公園20公裡濱水慢行走廊
    翠湖片區取水泵站建成後可把南沙河的水抽取到上遊實現循環流動常年乾涸的大寨渠變身濱水公園,五一渠串聯著永豐路水岸風光直抵故宮北院,稻香湖、翠湖片區循環補水工程帶動南沙河12條支渠循環流動織就生態水網身處中關村科學城腹地的景色即將蝶變,水清、河暢、岸綠、景美,不斷加碼的水生態治理,全面彰顯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水清岸綠的生態形象。
  • 喜訊頻傳 多個重點建設項目昨日開工竣工
    2020年12月31日,我市建設領域傳來多條喜訊:軌道交通1號線朝天門段和6號線支線二期開通試運營,曾家巖嘉陵江大橋主線通車,兩江新區至長壽區快速通道、朝天門片區治理提升工程、黃桷坪長江大橋、陶家隧道、科學城複線隧道、茶惠大道、李家沱複線南北引道、嘉南線連接道、城南立交二期等項目開工。隨著這些重點項目相繼開工、竣工,市民出行將更加方便快捷,城市品質將進一步提升。
  • 武漢又一座公園開工,主打「濱水」和「溼地」特色
    武漢又一座公園開工,主打「濱水」和「溼地」特色 2020-12-16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巴濱路又要建溼地公園,岸線全長2.4公裡,以後好耍了!
    小巴從重慶公共資源交易網上了解到花溪河溼地公園片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正在招標中巴濱路又要建溼地公園了項目建設地點在巴濱路工程治理提升範圍起於巴濱路錦繡江南小區西部止於茶花廣場東岸線全長2.4公裡治理提升面積73.4公頃▼
  • 二塘濱江公園將與南濱路「連通」
    二塘濱江公園效果圖。(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繼九龍外灘將「梳妝」後,與其隔江相望的二塘濱江公園也將蝶變。12月24日,市住房城鄉建委公布了「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節點之二塘濱江公園治理提升項目設計方案。根據方案,二塘濱江公園將與南濱路「連通」,並打造多功能的濱江公園,為二塘片區約10萬居民觀江、賞景提供好去處。   二塘濱江公園位於長江南岸,起於蚧螞石(南岸區與巴南區交界處),止於南濱西路(重慶市警備區大門處),全長1.13公裡。
  • 龍湖金沙天街、沙濱路磁井段、文旅城...你關心的重點項目進展都在...
    龍湖金沙天街沙濱路磁井段文旅城配套勝利C97文創園......大家關心的重點項目進展如何了 ?截至4月,紅巖步道已完工投用,公共停車庫、城區公共廁所部分完工,新增對外開放社會單位公廁22座,「清水綠岸」治理提升示範段、人行天橋、整治高層建築消防隱患、汙水管網建設4個項目已開工建設,社區公園正推進施工圖設計等工作,照明設施改造已完成前期摸排,雪亮工程正進行外場招標和內場財評。龍湖金沙天街明年6月竣工
  • 三江口片區20個項目集中開工 將打造文化旅遊綜合體
    福州新聞網12月2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文/攝)27日上午,倉山區南江濱東大道南側嘉裡樟嵐項目地塊,伴隨著三江口片區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的舉行,三江口片區20個項目集中開工,涉及住宅、商業商務綜合體、旅遊綜合體、中小學社會事業、公共設施、水系綜合治理、道路工程、地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