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之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2020-12-15 騰訊網

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免費發明信片贏大獎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

城市的蛻變,畢爾巴鄂的奇蹟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坐落於西班牙畢爾巴鄂(Bilbao),由古根海姆(Guggenheim)基金與巴斯克(Basque)官方共同協作。

畢爾巴鄂坐落於比斯開灣,是西班牙第四大城市,也是國家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是生產、運輸和商業中心。曾經是西班牙國內最重要的工業城市以及歐洲重要的鋼鐵及造船業中心,繁盛一時。到20世紀初期,因鐵礦開採殆盡導致經濟下滑。從1980年代晚期,巴斯克政府就開始著手一個巨大的項目以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自1991起,新的機場、地鐵系統、人行橋等重要工程,例如重要的國際建築Norman Foster,Santiago Calatrava以及Arata Isozaki,計劃建設一流的文化設施。1991年4月和5月,應巴斯克政府邀請,古根海姆博物館館長克倫思(Thomas Krens)與政府官員多次會面, 籤下將在畢爾巴鄂建設一所新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初步協議。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於1997年建成並很快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壯觀的解構主義建築。在1997年10月19日向公眾開放之前, 它已經製造出各種新聞,從而吸引了眾多藝術家、建築師、記者、政客、電影攝製者、歷史學家等來造訪這個建築,也使畢爾巴鄂這個曾經著名但已沒落的工業城市重新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首先美術館本身及其建築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從而也帶動了旅遊、餐飲、交通、商業金融等一系列服務性產業。

菲利普·詹森:「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建築」

它由加州建築設計師弗蘭克·蓋裡(Frank Gehry)設計,僅僅歷時四年就順利完工。蓋裡因擅長運用新興材料和革新的建築形式,以及對城市環境的敏感性而出名,他把石灰石、玻璃巧妙地融入建築裡,設計的寬敞展廳適合用來展示那些大多會挑戰傳統博物展廳容量的大型的20世紀後半期藝術。蓋裡不僅設計出一個雕塑性的建築,一個有強烈的城市象徵身份的博物館,而且既使周圍地區充滿活力,又使不同的建築部件融入城市。博物館還設有專為當代巴斯克和西班牙藝術家提供的展廳。蓋裡的鈦金屬建築被稱為「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建築」(建築師菲利普·詹森「Philip Johnson」)、「西班牙的新世界奇觀」(HRH King Juan Carlos I),是對美術館收藏和規劃的挑戰。

蓋裡選擇的地點是納爾溫(Nervion)河, 具有巴斯克的典型特徵,同時賦予美術館新的特色。玻璃特色的外觀繼承了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設計的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特徵。博物館橫過畢爾巴鄂的 Puente de La Salve橋, 此橋是通向城市的重要之路。1992年,現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館長Juan Ignacio Vidarte被指定監督和指導建設的發展過程。在1993年和1997年,國際來賓以及西班牙女王索非亞(Sofia)和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I)出席盛大的節日宴會和招待會, 慶祝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的開幕典禮。

頗具影響力的現當代藝術品收藏及展覽

過去的十年中,畢爾巴鄂的藝術收藏橫跨二十世紀中葉至今,集中收集了美國和歐洲戰後的繪畫與雕塑,這些獨立的藏品對古根海姆博物館傑出的現當代藝術品收藏起著重要的補充作用。由於古根海姆基金的支持,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也得到20世紀下半葉最傑出的一部分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其中包括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羅伯特·馬瑟韋爾(Robert Motherwell)、西格馬爾?珀爾克(Sigmar Polke)、格哈德·裡希特(Gerhard Richter)、羅森奎特(James Rosenquist)、克利福特·史蒂爾(Clyfford Still)、塞·託姆布雷(Cy Twombly)和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作品,也擁有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的作品,使得美術館有機會呈現一系列最具影響力的現當代藝術品,其中包括: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眩目之光》(Lighting with Stag in Its Glare),傑夫·昆斯(Jeff Koons)的《小狗》(Puppy),(目前展示在美術館的廣場上),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的《無題》(Untitled),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auschenberg)的《駁船》(Barge),此外畢爾巴鄂還與紐約古根海姆共同購買藝術品。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的收藏也包括現當代巴斯克以及西班牙藝術家的作品,有奇裡達(Eduardo Chillida),Cristina Iglesias,Juan Mu?oz,Jorge Oteiza,安東尼奧·紹拉(Antonio Saura),安東尼·塔皮埃斯(Antoni Tàpies)等,同時,也積極尋找長期與博物館合作的藝術家,為博物館創作出空間規模並且有新觀念的作品。藝術家弗朗西斯科·克萊門特(Francesco Clemente)、珍妮·霍爾澤(Jenny Holzer)、理察·朗(Richard Long)以及索爾·裡維特(Sol LeWitt)的作品跟蓋裡(Gehry)設計的空間風格非常一致, 最近裡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有一系列八個不朽的雕塑裝置展示在畢爾巴鄂最大的博物館。

此外為慶祝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十周年紀念,特委託法國藝術家達尼埃爾·布朗(Daniel Buren)在古根海姆博物館旁邊 la Salve橋上創作特殊地標性設計Arcos Rojos.設計的建築垂直和橋相接,設計了三個半圓。這促進了藝術與公共設施的對話,避開傳統的美術館展示方式,豐富了新的建築空間,也使得La Salve橋更顯著,似乎在盛情邀請客人由此進入市中。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展覽把藝術作為一個揭示時間和空間的關係過程來呈現給觀眾。2009年曾舉行了日本藝術家村上隆的展覽(2月17日—5月31日),以及中國藝術家展覽「蔡國強: 我想要相信」(3月17日—9月6日)以及收藏展。

雙刃劍:得與失的考量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改變了世界對美術館的認識, 它還繼續挑戰我們對藝術、建築以及收藏的觀念。如今「畢爾巴鄂的奇蹟」更從藝術文化、建築、觀光的研究領域,擴為財經、都市計劃、人口變遷與文化研究領域的熱門研究話題。

據悉,古根海姆與巴斯克政府合作的條件相當嚴苛,龐大的2000萬美金的加盟金,一億美元的分館興建費、2000萬美金的周邊區域整治費、5000萬美金的藏品收購費、自1994年起分四年內購藏,用以補充古根海姆典藏,當然是以古根海姆式的美學品味與依據。同時,700~1000萬美金的年度運營費也必須由巴斯克政府自行負擔。古根海姆則提供對方經營之道,借展一萬件藏品,以及國際頂尖建築師的人脈。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的風格和定位完全由紐約總部來掌控。

儘管當時古根海姆與巴斯克政府合作的條件相當苛刻,但巴斯克政府還是下定決心加盟了古根海姆,從而使畢爾巴鄂煥發著生機。

自開放以來, 已有將近90 個展覽, 1100萬參觀人次。2008年,951,369人次參觀了美術館,比2007年減少了5%,不過,自1997年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建立以來,參觀人次已達1100萬,平均每年100萬人次。

相關焦點

  • 很多城市都想複製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效應」,它當初是怎麼成功的?
    但因為古根海姆博物館的落地,以及連帶著產生的「古根海姆效應」,這個曾在 1980 年代遭受洪災與經濟危機打擊的衰退工業城市,在過去二十年,一步步走向宜居,成為充滿生命力的藝術文化之城。2009 年首屆「李光耀世界城市獎」評選時,畢爾巴鄂擊敗紐約、倫敦、墨爾本等 77 個城市,斬獲殊榮。在 2004 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上,世界最佳城建規劃獎也頒給了它。
  • 不二之選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古根海姆博物館是世界上著名的私立現代藝術博物館,創辦於1937年,以連鎖方式經營,是一個博物館群,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在西班牙畢爾巴鄂、義大利威尼斯、德國柏林和美國拉斯維加斯擁有4處分館。其中,最著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館除了上一篇介紹的美國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還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 一座博物館拯救了一座城市-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古根海姆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民間近代藝術博物館館之一,總部設在紐約。其中最有名的是總部位於紐約和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展館。總部紐約的展館是世界四大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萊特的作品,其中最有名的畢爾巴鄂分館帶來了城市的再繁榮。
  • 博物館與全球化:古根海姆博物館的行銷模式
    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全球化行銷模式「全球古根海姆」(The Global Guggenheim)是前古根海姆博物館館長託馬斯·克倫斯(Thomas Krens)以異於傳統的博物館行銷思維所創造的一個新名詞,它意指的是承用「古根海姆博物館」之名,以美國紐約總部為首,位於西班牙的畢爾巴鄂、德國的柏林、義大利的威尼斯、美國的拉斯維加斯等地的所有古根海姆分館的總稱
  • 看古根海姆博物館如何改變一座城市的命運
    那些能夠將建築真正作為城市樂章來抒寫歌詠的建築師,在當下這個浮躁的時代堪比鳳毛麟角,一座城市遇見他們、發現他們、並邀請他們為自己留下吉光片羽,是奇遇也是難得的福分。蓋裡與畢爾巴鄂的相遇無疑給一座城市帶來了幸運。如今,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給當地經濟帶來的效益已成為眾多機構研究的課題,哈佛大學稱其為「古根海姆效應」,它證明藝術作為一種文化資源所獨有的價值和潛能,文化同樣可以產生巨大的張力和綜合效應。
  • 「世界劇場」巡展至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
    展覽海報2018年5月11日—9月23日策展人:孟璐,所羅門·R·古根海姆美術館,紐約;田霏宇,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北京;侯瀚如,21世紀當代藝術國立博物館(MAXXI),羅馬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於5月11日—9月23日呈現展覽「世界劇場」,其展覽涵蓋時間段從1989年到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為止。
  • 建一個博物館,興一座城:古根海姆,世界最成功的私人博物館群
    3、強大的輻射能力和帶動效應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影響力絕不僅限於博物館業和藝術界,其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和品牌效應,不僅能夠拉動地方經濟增長和產業發展,甚至可以振興所在城市,西班牙畢爾巴鄂就是最為典型的案例,這也開創了博物館引領城市發展中的先河,並引發了城市管理者與旅遊等相關產業組織的關注、學習與模仿。
  • 能挽救城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館,為何在阿布達比仍未建成?
    畢爾巴鄂從頹敗的工業小城變為宜居的藝術文化之城,於2004年獲威尼斯雙年展世界最佳城建規劃獎,2009年獲首屆「李光耀世界城市獎」。古根海姆博物館也以其全球連鎖的經營方式,成為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等學術界機構的研究對象。文化藝術何以成為城市的經濟引擎?如何站在全球趨勢下審視中國的城鄉發展,如何通過文化的力量推動城市的發展?
  • 古根海姆博物館 —— 一座城市一個印記
    直到現在,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一直被認為是現代建築藝術的精品,以至於五十餘年來博物館中的任何展品都無法與之媲美。 從1959年,第一座古根海姆博物館在美國紐約落成開幕,55年過去了,如今的古根海姆博物館已經成為博物館界廣受歡迎的跨國性博物館群。古根海姆博物館以驚人的速度,迅速在全球實施擴張計劃。
  • 探索世界上最成功的私人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
    博物館作為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實物的場所,其存在目的是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及欣賞服務。毫無疑問,供應文化是博物館的核心功能,與之相對的是,經濟並非博物館的主要使命。3、強大的輻射能力和帶動效應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影響力絕不僅限於博物館業和藝術界,其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和品牌效應,不僅能夠拉動地方經 濟增長和產業發展,甚至可以振興所在城市,西班牙畢爾巴鄂就是最為典型的案例,這也開創了博物館引領城市發 展中的先河,並引發了城市管理者與旅遊等相關產業組織的關注、學習與模仿。
  • 從古根海姆博物館說起(圖)
    要說解構主義,就一定要提美國設計大師弗蘭克·蓋裡(Frank Gehry),若說蓋裡,就一定要提著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館。其實,古根海姆博物館是一個博物館群,在美國、西班牙、威尼斯、立陶宛都有分館。本文提及的主要是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 畢爾巴鄂:作為藝術品的城市
    紐約的古根海姆博物館,是由美國20世紀著名的建築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所設計。賴特採用螺旋式的建築結構,突破常見博物館的靜止狀態,在連續流動的空間變化中,營造出戲劇化的動態場景。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此後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建造。
  •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走過50年徵程
    古根海姆博物館是世界聞名的藝術王國。其實,它並不單指一處博物館,而是一個始創於1937年的博物館群,在全球共有5處,分別位於紐約、威尼斯、畢爾巴鄂、柏林和阿布達比。這其中,最值得古根海姆基金會誇耀的,就是紐約和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館,它們都是將想像力付諸現實的成功範例。
  • 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新展即將亮相
    西班牙畫家Antonio Saura和Manuel Millares 的繪畫作品 2012年1月31日至2012年9月2日,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主要收藏現當代藝術品,坐落於西班牙Bilbao)將舉辦「反向的鏡子」:展品來自西班牙兩大傑出當代藝術收藏機構,即西班牙銀行基金會和巴塞隆納當代藝術博物館,展覽集中展現了20世紀後半期至今最重要的藝術運動。
  • 「世界劇場」登陸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
    正在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展出的「世界劇場」,是呈現中國近代史上極具變革性時期藝術作品的中國當代藝術展,其考察的時間從1989年到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此次展覽由所羅門·R·古根海姆美術館主辦,呈現了在全球化和中國崛起的背景之下的藝術實踐,以及中國當代藝術家在創造新的「全球藝術舞臺」過程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是對中國實驗藝術進行的全新詮釋。在富有激揚與沉靜詩意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世界劇場」佔據了整個二層空間,呈現借展自亞洲、歐洲、中東和美國的私人和公共收藏以及古根海姆收藏。
  • 古根海姆美術館的那些事兒
    品牌效應——古根海姆全球連鎖模式 1988年至2008年,託馬斯·克倫斯在任古根海姆博物館館長時發起的古根海姆全球連鎖式博物館經營模式。目前共有四座美術館彰顯古根海姆基金的品牌擴展野心。古根海姆基金會在未來還會開疆擴土,在杜拜、香港等地區都建立起古根海姆的地標。
  • 古根海姆博物館衝出經費短缺的「魔咒」
    經過雙方長期的磋商和準備,最終決定在西班牙西北部海濱城市畢爾巴鄂建立新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該館由畢爾巴鄂所屬的西班牙巴斯克政府出資建造,所羅門·R·古根海姆基金會提供收藏品、交流項目和管理策略,由弗蘭克·蓋瑞(Frank Gehry)進行建築設計 。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建成並對外開放後,成為了繼1959年賴特設計的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以來,建築史上又一個裡程碑性作品。
  • 古根海姆博物館 博物館巡禮
    ,她就是古根海姆藝術博物館(西班牙分館)。關於這棟博物館的「產地」——畢爾巴鄂,確實有不少可說的故事。(如果你看西甲,對畢爾巴鄂競技隊一定不陌生~哈哈)據說在1991年,西班牙北部城市畢爾巴鄂市政府與古根海姆基金會共同做出了一項對城市未來發展影響極為深遠的決定:邀請美國建築大師弗蘭克·蓋裡為該市即將興建的古根海姆博物館進行建築設計。
  • 星球 · hi歐洲 | 古根海姆博物館帶來的奇蹟
    文 / 安娜麗來源 / 《hi歐洲》
  • 世界第一的博物館品牌,「古根海姆」是如何打造出來的?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古根海姆」到底是誰,他的博物館帝國是如何建立起來的?19世紀初的美國遍布機會,1847年,居住在瑞士的猶太人西蒙·古根海姆(Simon Guggenheim)帶著一家老小,漂洋過海來到了費城,從此打開了家族的命運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