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首關於端午節的詩詞你知道嗎

2020-12-21 Addoil001

大家對端午節很熟悉,本是南方吳越先民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 ,後來民間逐漸演變為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的節日,距今已兩千多年的歷史,民間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懸蒲劍、沐蘭湯等多種習俗。當然,歷代文人墨客也有不少描述端午景象、緬懷古人的詩詞佳作,在此與大家分享幾首。

吃粽子

端午

文秀 唐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注釋:

堪:可以,能夠。

楚江:楚國的江河,此處指汨羅江。

全詩譯文:

端午節日是怎麼由來的呢?千古以來都傳言是為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可笑的是汨羅江空自煙波浩渺,白白流逝,但也沒有洗去敢於向帝王直諫臣子的冤屈。

賽龍舟

和端午

張耒 宋

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

只留《離騷》在世間。

注釋:

競渡:此處特指為紀念屈原的賽龍舟活動。

詎:jù,難道。

殞:yǔn ,死亡。

全詩譯文:

龍舟競賽是因為對屈原千年以來蒙受的冤屈感到深深地悲傷,所以以此形式紀念他。忠魂早已遠去難道還能回來嗎?國破身死如今還能留下什麼?只留下千古絕唱的詩作在後世罷了。

掛艾草

浣溪沙端午

蘇軾 宋

輕汗微微透碧紈,

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紈:綢緞。

芳蘭:芳香的蘭花。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我國很多地方以蘭草湯沐浴為俗。所以端午節也叫「浴蘭節」。人們採集蒲、艾蒿、鳳仙、白玉蘭、車前草等香草作為藥草,浸泡後,擦拭皮膚或沐浴,用於治療皮膚病、去邪氣。

流香漲膩滿晴川:婦女的梳妝時的香粉胭脂布滿了河面,描寫端午佳節。

彩線輕纏紅玉臂:古人以五彩絲線繫於手臂,用它闢邪驅鬼。

小符:祛邪驅鬼、保佑平安的符。

雲鬟:指詩人侍妾朝雲的髮髻。

沐蘭湯

全詩譯文:

朝雲微微出汗溼透了碧色薄綢,明日端午節一定要浴蘭湯。參與者人山人海,梳洗後剩下的香粉胭脂隨水流入河中,步滿整個河面。五彩花線輕輕地纏在如玉潔白的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掛在髮髻上。只祈願能與相愛的人天長地久,相約千年。

《同州端午》

殷堯藩 唐

鶴髮垂肩尺許長,

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

卻問何方是故鄉。

注釋:

端陽:即端午節。

全詩譯文:

頭髮白了,垂到了肩膀上,有一尺多長,已經在異鄉度過了三十五個端午節了。

小孩子見了很高興又很驚訝,問我哪個方向是故鄉?

懸蒲劍

相關焦點

  • 端午節即將到來,這10首關於端午節的詩詞送給你,看古人怎麼過節
    每日詩詞欣賞,關注安久文化!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幾千年來一直傳承下來,其中的賽龍舟、吃粽子,是最為重要的兩大習俗。端午節具有非常深邃的文化內涵,在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會一起慶賀端午。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今天安久就來和大家分享十首關於端午節的詩詞,一起來看看古人是怎麼過端午的!
  • 端午時節詠屈原,您寫過關於端午節的詩詞嗎?
    大多數寫端午節的詩詞,都離不開屈原的故事,老街也做過幾首關於端午的詩詞,錄於此處,歡迎詩友們指正。三、八聲甘州-端午時節祭屈原這首不是我填的詞,是兒子在高一時候的作品:漸清芬艾葉滿庭軒 ,佳節又端陽。 正龍舟爭渡,彩絲纏臂,楚客神傷。 無那靈均獨去 ,孤影對雄黃 。唯把離騷怨,吟斷愁腸。
  • 關於「雪」的詩詞,你知道幾首?
    冬天來了,北方的小夥伴都應該會遇到下雪的日子,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幾首關於雪的詩。 1. 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李白《清平樂-畫堂晨起》 這句詩表現了詩仙李白濃濃的浪漫主義色彩,將雪比喻成天仙大醉後揉碎的白雲。想法大膽新奇,卻又不偏情理。體現了李白狂放不羈的性格,讓人回味無窮。
  • 『端午節最簡單的詩』端午節詩詞 與端午節有關的詩詞佳句精選欣賞
    關於『端午節最簡單的詩』端午節詩詞 與端午節有關的詩詞佳句精選欣賞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最簡單的詩』端午節詩詞 與端午節有關的詩詞佳句精選欣賞,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詩詞,端午節最簡單的詩相關的信息
  • 【漲知識】關於端午節的傳說,你知道嗎?
    【漲知識】關於端午節的傳說,你知道嗎? 當艾草的清香氤氳了整個屋子餐桌上飄起蜜粽的甜香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了
  • 『最有名的端午節古詩』關於端午節的詩詞大全
    關於『最有名的端午節古詩』關於端午節的詩詞大全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最有名的端午節古詩』關於端午節的詩詞大全,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古詩,端午節詩詞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詩詞及好句,摘抄下來,讓孩子學習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劃著小船把竹筒裡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關於端午節的詩詞:1、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文秀(唐)2、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老舍3、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 有關於描寫端午節的5首古詩,你知道幾首?
    端午節是中國人最熟悉的節日之一,卻也是中國人最陌生的傳統節日之一。說熟悉,因為在中國,幾乎沒人不知道五月初五端陽節。說陌生,因為在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端午節究竟應該怎樣過。而在這裡我們先暫時不討論端午節的現代過法與古代過法,我們今天從詩詞欣賞的角度,來看看古代詩人是如何看待端午的。第一首:端午日[ 唐 ] 殷堯藩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 端午節詩詞大全簡單 與端午節有關的詩詞佳句精選欣賞
    端午節詩詞大全簡單 與端午節有關的詩詞佳句精選欣賞薌城浦頭港憶舊  施榆生古港滔滔五月天,城東簫鼓鬥龍船。縱是青山老,江魂幾夢牽。庚子龍舟應一笑曾雲鵬隨波舟鼓去,江浪逐人來。南浦重邀戰,北灣還復陪。四圍民眾來相聚,幾處龍船不肯收。容與已忘夫易逝,西天新月自悠悠。庚子端午感懷康麗華龍舟競渡似穿梭,浪湧旗飛震鼓鑼。
  • 關於端午節的健康知識,你知道幾個?
    端午到來,少不了吃粽子、掛艾葉、飲雄黃酒等傳統習俗,這其中,也蘊含了許多養生之道。今天將帶大家一起了解端午節的健康知識,以及在假期出遊時的一些防控小貼士。關於端午節的健康知識,你知道幾個?
  • 端午節的古詩詞、詩句大全 有關端午節祝福詩詞一覽
    端午節的古詩詞、詩句大全 有關端午節祝福詩詞一覽時間:2017-05-30 08:09   來源:開明視點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古詩詞、詩句大全 有關端午節祝福詩詞一覽 端午節,這個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古老的傳統節日,經過2000多年的風雨滄桑,依然保持著它獨特的魅力。
  • 關於端午節的詩詞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正文關於端午節的詩詞   ——唐 杜甫《端午日賜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時間:2020-06-25 1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 4首端午節詩詞:粽子飄香艾草芳,龍舟爭渡鬧春江,懷念屈原之魂
    4首端午節詩詞:粽子飄香艾草芳,龍舟爭渡鬧春江,懷念屈原之魂二零二零的端午節即將到來,對於今年這麼特殊的時期而言,很多人選擇在家裡吃粽子陪家人。五月又稱「午月」,初五日又叫做午日,兩五相疊,故稱重午。時至今日,不管是否知道屈原這個人物,我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度過端午節,而且詩詞是最具中國人文化品質,我們在詩詞中不僅可以感受詩人當時的心境,還能從詩詞中描繪中「追溯」回千百年間的歷史場景。比如說下面這4首詩詞,全部跟端午節有關,讀的時候讓人感覺就像是粽子一樣飄香、回味無窮。
  • 那時端午——幾首端午詩詞中的端午民俗
    我們都知道端午的這些習俗由來已久,但是到底有多久呢?隨手翻了翻古代詩詞,發現有些習俗原來就真詩裡面。下面我們就找幾首比較經典的端午詩詞,體會一下那時端午。第一首是元代舒頔的《小重山·端午》: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
  • 6首夏日荷花的詩詞你都熟讀過嗎?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回歸正題,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關於荷花的詩詞。昨天撰寫的關於夏日的詩詞裡就提到了幾首關於荷花的詩詞,說到荷花,繞不開楊萬裡的這首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裡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整首詩詞把夏日獨特的美通過荷花來襯託出來,而且西湖的美有了荷花的陪襯,更加美不勝收。
  • 端午節詩詞大全 30首經典端陽古詩賞析
    原標題:端午節詩詞大全 30首經典端陽古詩賞析  古往今來,描寫端午的佳句很多,有「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的景致,有「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的民俗,有「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的競渡,還有「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的哀思……  關於端午的詩詞,你知道幾首
  • 端午節來了,古人是怎樣過端午的?這兩首詩詞可寫的太好了
    那麼古人是如何過端午節的,讓我們通過兩首詩詞來看看。賽龍舟第一首是唐明皇李隆基的《端午》,這首詩寫得是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唐明皇與楊貴妃這首詩開始寫了唐朝時期端午節的天氣變化、飲食用品以及習俗傳統,即端午節臨近仲夏時節,白天一天比一天長。鹽和梅子作為佐料放在鼎裡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準備好了。
  • 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何時?你知道嗎?
    與此同時,端午節還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因此,端午節具有著非常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從端午節的一些傳統風俗習慣可以看出,它是我國古人自然觀念和生命觀念的重要表達,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縮影和傳承。今天正好是2019年的端午節,止茶君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關於端午節的那些事兒,讓我們一起回顧端午節的發展歷程,探尋端午節的核心主題,展示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 秋高氣爽,這6首關於「秋」的經典唯美詩詞,收藏了!
    別急,今天安久就和大家分享6首關於「秋」的詩詞,讓我們一起走入秋的世界!《秋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首詩也是安久最喜歡的一首詩,因為它太特別,在一眾詩詞中脫穎而出。這是初中必背古詩,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