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何時?你知道嗎?

2020-12-25 餘一鬥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又叫做端陽節、重午節等,是中國傳統節日的代表,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與此同時,端午節還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因此,端午節具有著非常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

從端午節的一些傳統風俗習慣可以看出,它是我國古人自然觀念和生命觀念的重要表達,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縮影和傳承。今天正好是2019年的端午節,止茶君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關於端午節的那些事兒,讓我們一起回顧端午節的發展歷程,探尋端午節的核心主題,展示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一、端午節的由來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端午節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起源於南方吳越民族的龍圖騰祭祀。大家都知道,中華文明主要是以龍為圖騰象徵,古代先民選擇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擇龍升天,祭祀龍祖,所以又叫做龍日節。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著名詩人和政治家屈原因國破家亡,苦悶絕望,自沉汨羅江。後人為了紀念他,所以,又把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北方先民則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由此而形成了相關頗具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的習俗。

實際上,端午一詞最早出現在西晉時期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為五月五日也。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端,物初生之題也。所以,把五月初五叫做端午節。另外根據古人天幹地支排序計算,每年第五個月為午月,而初五正好是午日。五月初五是午月午日,所以端午又稱之為重午或端陽。

端午節流傳到現在,其叫法多種多樣,可能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的一個。除了上述所講的幾種之外,還有龍舟節、女兒節,五黃節、詩人節、躲午節等二十多種名稱叫法。

二、端午節的歷史淵源

華夏文明的很多傳統節日,總體上來看,都與原始信仰以及祭祀文化息息相關,其中蘊含了天時、農事、人文等諸多內容。通過文獻歷史資料,端午節的歷史源源,在學術界有以下幾種討論。

第1種流傳比較廣泛,也就是所謂的以祭祀歷史人物為主要內容的端午節。這主要是指紀念包括屈原、伍子胥、曹娥等在內的一批歷史人物而設立的節日。關於這一點,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宗檀的《荊楚歲時記》中均有明確的記載。

第2種是民國時期著名詩人聞一多先生的觀點,他認為端午節主要是吳楚先民祭祀龍祖的重要節日,是古人原始龍圖騰信仰的體現。關於這一點,在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節的歷史教育》,也有詳細的說明和論證。

第3種觀點主要是針對北方民族,認為端午節是惡月惡日的躲午節。民間大都認為5月是惡月,因為五月天氣漸熱,瘟疫易起,毒蟲出沒,老百姓生活不得安寧。所以,古人有五月採摘蘭草,沐浴除毒一說,因此端午節又叫做浴蘭節。

三、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端午節最廣為人知的兩大主題,一是避疫祈福,二是傳承精神。避疫祈福是端午節最原始的目的,古人通過祭祀祖先和圖騰信仰,來消除疾病,祈求身體康健。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通過賦予端午節更多的人倫道德主題,加入忠義孝順、國家至上和愛國主義情懷,讓國人體會到更多的精神文明傳承。

目前我們了解最多的端午節活動主要包括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等。但實際上各地和不同時期的風俗習慣,細節上是有一定差異的。比如說在江浙一帶,家家戶戶門上會掛艾草和菖蒲;在廣東潮州一帶,則是掛石榴花;廣西金秀瑤族掛葛藤,因為它是仙人索。

而在北方地區,還有躲端午、避五毒的習俗。所謂五毒就是蛇、蠍、蜈蚣、壁虎和蟾蜍。端午的時候在家中貼上五毒圖,用金針刺於五毒之上,表示毒物刺死,不再橫行,老百姓的生活從此安寧。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端午節飲蒲酒、雄黃酒、採藥草、作涼茶、跳鍾馗、鬧鐘馗、鬥草、打馬球、划龍舟、放紙鳶、沐蘭湯等風俗習慣。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很多的風俗習慣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很多新的民俗形式正在逐漸形成。這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端午節更多的新時代意義,彰顯了中華文明的傳承不絕和文化自信。

相關焦點

  • 【端午節】你造嗎?「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節、蒲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
  • 端午節的由來,你知道嗎?
    端午節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秦滅楚後,他悲憤欲絕,不想做亡國奴,便抱石縱身一躍,投進了汨羅江,以身殉國。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是幾月幾日?端午節的來歷習俗
    傳統節日端午節幾月幾日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時間:2020-06-25 1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 這個起源於中國,已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年差點被韓國搶先
    端午節雖然是中國傳統民俗節日,但是在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當年差點被韓國搶先,因此,傳統節日與民俗文化等非遺項目,我們要積極申報文化遺產,加強保護。端午節起源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毋庸置疑,有2000多年的歷史,為每年農曆5月初5,故稱為端陽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在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流浪韓國」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如果不是國家法定節假日,有多少人會把端午節推上熱搜?提起中華文明,浩浩蕩蕩五千年,世界文明古國值得億萬子孫驕傲。我們的祖宗用他們的智慧創造了千年文明,向這個世界宣告了自己的地位。
  • 2018年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今年端午節時間是哪一天星期幾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我們會吃粽子,會賽龍舟,會有各種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活動。那麼,你知道2018端午節是新曆哪一天嗎?2018端午節是哪天,幾月幾號。端午節是什麼節日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端午節起源
  • 端午節,可以祝別人節日快樂嗎?了解這6個小常識讓你不再出洋相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大家又有了一個三天的小長假,而且還吃上了香噴噴的粽子,相信此時此刻,大家從嘴裡到心裡都是甜的。既然是端午節,那我們今天就聊一聊端午節的那些事。關於端午節,有」4個小常識「,你應該知道。要不然,你很可能出了洋相還不知道。
  • 【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二)端午的價值
    端午節是我國首個成為世界非遺的節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將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 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時間:2020-06-25 09: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又到一年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呢,我們了解一下。
  • 「文旅要聞」鹽湖區文化和旅遊局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
    鹽湖區文化和旅遊局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非遺傳承做香包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又有避邪防疫的習俗。按照鹽湖區委宣傳部《關於在端午節期間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通知要求,鹽湖區文旅局於6月19日下午在關王廟組織「非遺傳承—做香包活動」。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其實端午節不只是中國的節日,關於端午節的歷史由來你了解多少?
    其實端午節不只是中國的節日,關於端午節的歷史由來你了解多少?文/號外歷史之小玲 圖/網絡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清明節共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也與元旦、春節、清明、端午、勞動節、中秋、國慶統稱為中國七個法定節假日。端午節即將來臨,除了吃粽子,懷念屈原,關於對端午節的歷史由來,大家還有多少了解呢?另外,你們知道嗎,其實端午節不僅僅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 端午節的起源與習俗,你真的知道嗎?
    端午節到了,你都了解關於這個節日的哪些知識呢?1、端午節名稱與由來在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叫法最多的一個,粗略數了一下,有多達二十多個。但是你知道端午節這個名稱的由來嗎?「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
  • 它是唯一入選的中國節日!盤點這項世界級評選的「中國寶藏」
    近日,太極拳這項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運動,被列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截至去年底,中國入選的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達42項,也成為目前擁有這一紀錄數量最多的國家。一套拳法為何成為文化遺產?這個名單中,還有哪些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技藝瑰寶?太極拳不僅是拳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評選源自聯合國的一份公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 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節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 端午節起源考證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也稱"端陽節、龍節、天中節、龍舟節等",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提起端午你的腦海中一剎啦會想到什麼?慚愧的是提起端午在我的腦海裡只有"屈原"、"粽子"、"香包",其他的則是一片空白。端午節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確定的節日嗎?
  • 端午節來歷和民俗
    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 [。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