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唱歌的鄉村規劃師還是好博士!這些華工學子太棒

2020-12-16 廣州日報

他是城裡出生長大的博士生,多年來卻深耕農村編制鄉村規劃;她是地道學霸,GPA達到3.9,平均分91.7,連續三年年級第一,發表的第一篇論文影響因子就達6.669;他們致力於解決奈及利亞番茄保鮮,獲得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際賽道金獎……

他們都是華南理工大學的優秀學子。12月2日晚,華南理工大學舉辦「招商蛇口青春華章」2019年優秀大學生年度頒獎盛典。

媒體見面會現場

集中授予優秀學子代表「華工榜樣」

頒獎典禮對2019年學校學生系列的評獎評優活動進行整合,進一步拓展為涵蓋個人、集體、團隊,涉及「感動華園」大學生年度人物,十大三好學生標兵,十大學生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學員,校園十佳班集體,何鏡堂基金科技創新獎,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企業獎學金,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冠軍等多個代表性獎項的頒獎盛典。在頒獎典禮上,集中授予優秀學子代表「華工榜樣」的榮譽稱號。

2009年,「七色的彩虹 榜樣的力量」——華南理工大學學生工作創先爭優「標杆工程」之「招商蛇口·感動華園」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正式啟動。自2013年開始,「感動華園」評選活動更是得到了招商局集團的認可,由招商局慈善基金會贊助支持。2018年起又正式改名為「招商蛇口·青春華章」優秀大學生年度評選,校企合作全面升級,招商局慈善基金會和招商蛇口作為活動的主要支持單位,始終堅持招商局集團「以商業成功推動時代進步」的使命,以及「與祖國共命運,同時代共發展」的核心價值觀,不斷提升合作層次、深化合作內容,努力承擔「企業公民」的責任,激勵當代大學生積極進取、追求卓越。

鄉村設計師陳可:

鄉村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天地

陳可,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城鄉規劃專業博士研究生,現為廣州方略鄉創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CEO,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村鎮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品牌部負責人,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鄉建扶貧志願者服務隊團隊負責人。曾獲得2018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作為團隊負責人獲得2019年第二十一屆廣東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獲得第五屆全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商業組銀獎。

陳可

依託建築學院和廣東省村鎮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的實踐與學術積累,長期紮根鄉村,作為核心成員主持或參與了廣東、四川等地區近100個鎮村的規劃設計和鄉建扶貧實踐,堅持做有用的規劃設計,並積極開展教育興農和創新創業工作,其扶貧又扶智的志願行動,得到了來各自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支持與推廣。

作為項目組核心成員,陳可長期深耕廣東和西南地區村鎮,完成了包括縣域總體規劃、鎮規劃、美麗鄉村群規劃、村莊規劃在內的各種法定和非法定規劃接近100項。在廣泛開展實踐的基礎上,他作為主要編制人員承擔了國家、省市級近10項重要科研課題和政策制度研究,包括《廣東省村莊規劃編制指引》《廣東省2277個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規劃編制指引》《廣東省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共同締造實施指引》等課題,為填補廣東鄉村規劃的規範標準空缺提供了技術支持。

陳可參與研究和實踐的課題及項目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科研和工程獎項,其中:《廣州增城區縣域鄉村建設規劃》被選入2014年住建部試點項目(全國僅5家)、次年獲「2015年度全國縣域鄉村建設規劃試點示範」;《惠來縣孔美村整治創建規劃》獲得2017年「美麗鄉村幸福藍圖」——「碧桂園杯」南粵村莊(整治)規劃設計大賽特等獎(全省唯一高校單位獲此獎項)。

以做「能落地的規劃設計」為理念,自2014年以來,陳可便持續參與組織學院師生志願者開展暑期「三下鄉」實踐以及「三師下鄉」(規劃師、設計師、工程師)志願服務,每年駐村服務時間接近200天,投身到廣東、四川等地革命老區、農業地區和貧困山區開展鄉建扶貧實踐,並參與統籌了革命老區韶關市翁源縣51個省級貧困村的整治規劃和跟蹤建設實踐。

在華工建築學院葉紅副教授等教師的指導下,陳可創新探索了規劃設計建設運營「一體化」鄉建模式,已在粵北和珠三角地區70餘個村莊(含省級貧困村)當中付諸實踐。翁源縣作為一體化模式的首個省級試點,其經驗已由省住建廳多次向全省各地市進行推廣、並於今年11月由國家住建部推薦為全國試點示範案例。

陳可還是一個多面手,為了圓大學生涯的一個小心願,陳可還於2018年參加了華南理工大學第一屆「華音初上」歌手大賽,併入選年度總決賽十強。

女學霸:

自律的人生才是自由的

GPA達到3.9,平均分91.7。2篇SCI,3年專業第一,25項獲獎,她的100個周末做對了什麼?雷智惠,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大四學生,現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博連讀。

「當七點的晨光照進宿舍,生物鐘讓我準時起床;當圖書館十點的閉館鈴聲響起,我開始收拾東西回宿舍。」雷智惠學習時有一個習慣,她不喜歡盲目地刷題,而是將課本反覆地讀,讀到再也沒有看不懂或理解不了的地方,再選題來做。

「對於輕化工程的同學們來說,一學期修十幾門課程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雷智惠平靜地描述著忙碌的學習。最後,她以優異的成績位列榜首,接近50門課程滿績,15門課程績點3.7,連續三年智育排名和綜合排名均位列第一,並獲得3次國家獎學金。「從剛過及格線到連續三年的國家獎學金,我終於實現了最初的目標。」

勤奮於學習,還有時間和精力幹別的嗎?雷智惠把所有的周末和寒暑假都泡在了實驗室,與儀器來了一場不鬧彆扭的長跑。

在進入實驗室滿一年後,她投出了自己第一篇論文。今年3月剛開學沒多久,她便收到了錄用的回信。她將郵件反覆地看了很多遍,不敢相信是真的。影響因子6.669!這是她進入實驗室第一年的成績,沒過多久,她便又穿上了白大褂,平靜地投入到了實驗中。

如今,她做實驗的時間已經超過了1500個小時。她以第一作者投稿SCI論文3篇(其中1篇已見刊),以第二作者申請受理兩項國家發明專利,並以負責人的身份獲得華南理工大學第一屆輕化工、相關專業大學生競賽二等獎,2019年百步梯項目重點立項。

華南理工大學方程式賽車隊:

開著學生自己設計製造的賽車奔跑

你是否幻想某一天駕駛自己的賽車,緊握方向盤,盯著眼前的賽道,在觀眾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中加速,看著周圍的景物快速倒退,聽著賽車發出的轟鳴聲,享受著高速飛馳帶來的快感。

方程式賽車隊陶阿邦說:「華工方程式便是那個築夢的地方,從最初的實驗室,到華工最大的本科生工程實踐和人才培養平臺,一步一個腳印,伴隨著十年來一輛又一輛賽車的誕生,也承載著一代又一代車隊人的夢想,縱情馳騁在賽道之上。」

陶阿邦

華南理工大學方程式賽車隊成立於2009年10月,是廣東省第一輛 FSC(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 賽車的製造者,是 FSC賽事最早的發起者之一。從創辦之初,一直到今天,車手所駕駛的車輛完全由在校學生獨立設計和製作。車隊已經申報並受理授權專利74項,其中發明12項,實用新型專利59項,外觀設計3項,承擔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4項,學生研究計劃項目14項,廣東省團委百步梯攀登計劃一般項目3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1項。

車隊成員以車輛工程專業為主,並吸納機械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工商管理、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其它專業及學院的同學,是目前華南理工大學校內規模最大、最具吸引力的大學生課外科研創新團隊之一。經過10年的發展,華南理工大學方程式賽車隊已經具備相當大的規模。車隊目前下設華南理工大學S-Power賽車隊、華南理工大學E-Future賽車隊、華南理工大學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隊三支分隊,分別承擔油車、電車和無人車的設計製造工作。

車隊已在中國大學生方程式賽車/汽車大賽中獲得11項全國第一,11項全國第二。2019年10月,在第十屆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中,S-Power實現了油車營銷報告的四連冠,也在效率測試上取得了第一名,成本報告取得了第二名。

PlasmaSmart團隊:

解決奈及利亞番茄保鮮難題

在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華南理工大學「PlasmaSmart」項目致力於解決奈及利亞番茄保鮮,獲得國際賽道金獎。

據介紹,奈及利亞年產番茄180萬噸,是非洲番茄第二大生產國,但存在日常斷電,番茄保鮮技術原始落後,每年浪費117萬噸,約佔年產量65%。與此同時,奈及利亞作為非洲第一大進口國,每年仍需大量進口90萬噸番茄。一去一來,每年因番茄保鮮問題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2億美元。

「我吃過的爛番茄比好番茄還要多!」來自奈及利亞的項目隊長Flora笑著說。Flora是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從事低溫等離子體保鮮技術研究,累計發表一區SCI學術論文8篇。家鄉的民生痛點,華南理工大學的技術,激發了她創業的夢想。

項目由華工食品學院成軍虎和韓忠老師作為技術導師,由華工管理學院宋海濤和經貿學院李合龍老師作為商業導師,由同樣來自奈及利亞的食品學院博士Clement、食品學院博士生潘園園等組成創新創業團隊。團隊創造了革命性可攜式低耗能持續保鮮的PlasmaSmart box產品,適用於奈及利亞日常斷電使用環境。

本項目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用創新科技鋪設中非海上新絲路,契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以非營利組織公益基金會的形式幫扶尼方,每年減少100萬噸番茄的浪費,新增18億美元年產值,累計創造5萬個就業崗位。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林霞虹 通訊員 盧慶雷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莊小龍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

相關焦點

  • 蘇州高新區樹山村:「駐村規劃師」帶來鄉村蝶變
    步入室內,無論是一桌一椅,一杯一盞,還是一花一草,無不十分講究。在樓上風格古樸的客房裡,透過明淨的落地窗,窗外的遠山、白雲和村居,盡收眼底。  「民宿規劃設計時,駐村規劃師給了我很大支持。就拿頂樓露臺的設計來說,可賞千畝梨田,很多遊客慕名來『打卡』。」俞慧向記者展示駐村規劃師為她設計的民宿。
  • 華工廣州學院日語教研室訪談 諄諄教誨育優秀學子
    中國網5月15日訊(記者 曾瑞鑫)「教學中要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並在活用實踐中反促思維訓練,讓學生懂得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致力於日語教學25年、仍在華工任教、兼任華工廣州學院日語教研室主任的李遠喜教授在接受採訪時強調。
  • 華工學子體驗線上「雲報到」入學
    因疫情防控的要求,今年華工迎新最大的不同,是不再設立全校性的集中報到場地,而是改為新生到自己所在的學院或宿舍樓辦理報到手續。採訪時新生告訴記者,在收到的錄取通知書中,已對開學報到的各種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 「華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華工發了兩天魚後,隔壁華農看不下去了
    華工一聲通知炸響,捕撈隊隊員們紛紛出動,將鮮美肥大的魚兒送到飯堂加工,免費提供華工師生員工吃。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岸上華工師生們熱(飢)切(渴)的眼光。華工學生都調侃:「這是學校給我們發的年貨!」小編附上魚的各種做法,望華工飯堂笑納:剁椒魚頭、清蒸魚、豆豉魚、家常酸菜魚、柴把魚、剁椒蒸魚嘴、豆辣蒸魚、酸抄乾魚仔、蔥煮魚、紅燒魚、西湖醋魚華工學子紛紛表示上的是華南魚工大學
  • 華工鋪好最後一段鐵軌,美國白人在鐵軌上合影慶祝鐵路全線竣工
    不是說,華工對美國鐵路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我查遍了昔日竣工慶典的各種老照片,看不到一張華工面孔。原來,1869年5月10日,猶他州普瑞蒙特瑞。上午,華工鋪好最後一根鐵軌;下午,美國人歡慶第一條橫貫大陸鐵路的竣工,留下了這一張張老照片。
  • 鐵路華工紀念碑分布加拿大數地 銘刻華工歷史功績
    從1982年起,加拿大政府、部分省市政府和華僑社團等,撥款或捐資,先後在耶魯、溫哥華、多倫多和溫尼伯等鐵路沿線重要城鎮建立了多座(塊)鐵路華工紀念碑(匾、像)。每一座紀念豐碑都銘刻著鐵路華工的歷史功績,都承載著加拿大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厚情誼,讓兩國人民永遠緬懷這些「沉默的道釘」。
  • 走近一戰華工後裔,追尋14萬華工的背影
    百年前的畢粹德,在邁出村子前往法國之前,自己也不曾想到,他的命運竟然會和波瀾起伏的世界形勢緊緊聯繫在一起。根據當時中國政府的「以工代兵」計劃,從1914年7月28日一戰爆發,到1918年11月11日戰爭結束,英法等國共從中國山東、河北、江蘇、天津等地招募了14萬華工漂洋過海到達歐洲,進行艱辛的戰勤工作,華工中有近七成來自山東。
  • 華農學子嚇得趕緊跑回去保護自家奶牛……
    這些活蹦亂跳的魚好大好肥!大的有近一米長,十幾斤重。華工後勤處的劉老師說,「湖裡都是自然生長的野生魚,羅非魚居多,還有草魚、鯽魚和塘鯴魚。」後勤處工作人員說,這是華工五山校區湖中首次捕魚。「以前冬季也會發生魚缺氧死亡的現象,考慮到今年可能出現寒冷天氣就提前捕撈。」據了解,這次捕魚,產量可能達上萬斤。
  • 清朝晚期的華工,他們用生命助美國西部開發,最後下場如何?
    晚清近代史,出現這樣的一批人,他們被稱為華工,他們就是來自中國的農民,這些農民遠赴海外,幫助許多國家開發,貢獻出許多汗水。美國、東南亞、澳洲等國家,曾經都有華工的身影出現,是他們撐起了這些國家的建設,在近代史中,許多發達國家都有中國華工貢獻。
  • 武林外傳「呂秀才」,中戲博士,翻車了?
    他有著非常強大的個人背景,是個妥妥的能力強,演技棒,有才華的學霸1995年他考入上海戲劇學院然後又在拍了《武林外傳》大火以後,他走紅了整個熒幕,還毅然決然選擇考博,推掉了很多戲,在形勢一片大好的2006年選擇了攻讀中央戲劇學院的博士學位
  • 中大、華工分庭抗禮
    在今年最火爆的兩個領域「新消費和電動汽車」,中大和華工各佔重要一席。再往前看,廣州高校出來的A股董事長,更是一個個都耳熟能詳。中大系中,海大集團董事長薛華,畢業於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公司市值近接近1千億;超圖軟體董事長鍾耳順,畢業於中山大學地理系,公司市值近百億。
  • 我的爺爺是華工——兼述第一次世界大戰赴歐14萬華工血淚史
    更何況這張照片還是從不知有多遙遠的歐洲寄來的,那就更稀奇了。原來就在半年前,爺爺和一大批山東農民被法國政府招募到歐洲當華工。這是他到達歐洲後不久,為了怕家人擔心,特地在法國裡昂一家照相館照了一張相寄回老家。
  • 那些唱歌棒的孩子,長大以後怎麼樣了?
    我不僅羨慕過,還向他們討教過經驗:為什麼你的歌唱的這麼好?有什麼訣竅嗎?答案簡潔明了:練過!有些人是遇到了一個好的音樂老師,教了他們一些基本的唱腔、表演知識。有些人是遇到了開明的家長,鼓勵他們通過唱歌來抒發心情,多上臺表演,多開口領唱。
  • 臺灣學子:在大陸感受真實
    「要在大陸發展得好,就需要融入當地,而在大陸求學無疑是很好的方式之一。」工作經驗以及之前碩士階段學習的積累,讓張先鵬在2014年順利地考入北京清華公共管理學院攻讀博士。▲ 2019年1月13日,第三屆在京臺灣跨校新春團圓會在北京舉行,吸引了340名來自臺灣的在京學子參加。
  • 2019年海南三亞城鄉規劃師報名條件及考試科目題型
    2019年城鄉規劃師報名以及陸續開始了,考試時間也已經公布了。對於第一次考城鄉規劃師的考生,可能對於城鄉規劃師考試的相關問題不太了解。因此,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些關於城鄉規劃師考試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微信免費「教唱歌」 十天教出「好聲音」
    10天包你會唱歌。「這個應該是誇張的吧,肯定沒那麼神。」小錢說,「其實功能還蠻簡單的,就是通過輸入一些比如『呼吸』、『高音』之類的關鍵詞,後臺就會自動回復一些相關的視頻和資料。」對小錢來說,起初吸引他的就是「專業老師的指點」,為了獲得點評,小錢對著「教唱歌」連唱了三天,可都杳無音信。
  • 一戰華工史料圖片展在巴黎舉行
    一戰華工史料圖片展在巴黎舉行。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賈延寧):「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一戰華工史料圖片展」12日在法國巴黎開幕。在巴黎12區政府舉辦的一戰華工史料圖片展由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支持、山東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辦。展出的約200幅照片涉及華工徵募、赴法之旅、工作管理、生活消遣、貢獻犧牲、戰後遣留、後世祭奠等內容,其中不少是第一次公開展覽。
  • ...繪製鄉村振興畫卷 建行遼寧省分行舉辦高校學子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這段激昂奮進的話語,被書寫在建行大學「金智惠民—鄉村振興」萬名學子暑期下鄉實踐活動的招募啟事上。  招募活動,獲得了遼寧青年學子的熱烈響應。當建行遼寧省分行的行領導將旗幟莊重地遞交到青年學子手中的一刻,宣告了建行大學「金智惠民—鄉村振興」的重任,正式傳遞到青年學子手中,預示著他們將在廣闊的鄉村經受鍛鍊、奮發有為。
  • 途遠鄉村振興限量補貼新品首發!會唱歌的房子途境9.9萬啟幕鄉村...
    會唱歌的房子途境9.9萬啟幕鄉村田園新境) 近日,定位鄉村振興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途遠在獲得1億元A輪融資後,動作不斷,重磅推出輕量化創意美宿新品途境,同時啟動途遠"鄉村振興項目"補貼計劃,限量每棟途境產品補貼5萬元,最高補貼5000萬。
  • 揭秘濟南外賣規劃師
    作為一名美團的外賣運營規劃師,每天的晨會對他來說十分重要,因為這是每天美團內部所有外賣運營規劃師們交流的時間。   「蟹兄蟹弟蟹肉飯的月銷量已經突破8000,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次成功的經驗。」在晨會上,石弘揚十分自豪的分享著自己的成功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