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抗日戰爭是最為波瀾壯闊的畫卷,是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同時,我們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場世界正義國家聯合起來的反法西斯戰爭中,中華民族無疑承受了巨大的苦難,但頑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不屈精神,得到了世界其讓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其中飛虎隊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1941年初,美國退役空軍軍官在羅斯福總統的暗中授意之下,招募兩百多名英姿勃發勇敢善者的飛行員和機械師(修飛機的)來到中國,組成一支英勇的空軍部隊,與中國人們一起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由於陳納德將軍將「插翅飛虎」定為這支部隊的隊徽,這支部隊就被稱為「飛虎隊」。此後,在中國戰場的空中,他們就是家喻戶曉、威名遠播的「飛虎隊」。
而飛虎隊最後一名逝世的老人就是吳其軺,1918年,吳其軺出生在閩清縣十五都一個鄉紳家庭,是家裡的第十個孩子。父親吳鑾仕重視教育,膝下孩子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原本他的理想是當一名教師,1936年,吳其軺正在青島讀師範大學。但是大街上的一則黃埔軍校筧橋中央航校招生的告示,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他疾書回閩,希望父親批准他投筆從戎,「只想殺敵報國,奪回東三省」,並不等父親回信就毅然從師範大學退學。
當時懷抱「航空救國」的有志青年為數眾多,能考上航空學校,可謂百裡挑一,18歲的吳其軺考上了。1943年,他轉入陳納德組建的中美混合聯隊14航空隊的5大隊飛行,成為「飛虎隊」中的一員。1941年畢業後,他被編入中國空軍第5大隊,駐守芷江機場,軍銜上尉。之後吳其軺更頻繁地與日軍作戰,他共計擊落過5架飛機,參加過88次空中作戰,飛行時間超過800個小時,在作戰中他被敵軍擊落三次,但都大難不死。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之後,吳其軺獲得盟軍總部授予的「飛行優異十字勳章」,另外還獲頒「航空獎章」和「單位集體榮譽勳章」。其中附帶了一封中英文介紹信:「基於他卓越的貢獻和高超的飛行技術,特此授予吳其軺上尉飛行優異十字勳章和航空獎章,通過他的傑出成就,吳其軺上尉為他自己和著名的飛虎隊帶來了極大的榮譽。」
1948年,吳其軺從西點軍校畢業後秘密乘坐飛機飛回中國,在大學結識了妻子裘秋瑾,兩人過上了幸福又平淡的生活,可僅僅兩年吳其軺就被捕,他這一被關就是二十四年,二十四年後,其軺刑滿釋放,此時的他已經年過五十。1974年,剛出獄的吳其軺滿心歡喜的找到了妻兒,然而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擺在他的面前,那就是錢,為了養活一家人,別無長處的吳其軺只得從底層做起,當起了三輪車夫,以此謀生,在1980年的時候,吳其軺終於恢復了自己的名譽,成為浙大的一員。2010年10月13日,93歲的吳其軺老人安詳地走了,結束了他從王牌飛行員到三輪車夫再到浙江大學地質系技術人員的傳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