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10月15日,在杭州一所普通大學員工宿舍樓前,擺滿了人們送來的祭奠花圈。在擺放的所有花圈中,有署名「美國飛虎隊五大隊協會」、「臺灣飛虎隊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花圈,這一切都透露出去世的這位老人不平凡的經歷。
逝者的名字的叫吳其軺,享年93歲。可能大家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要是老人的另一個稱號,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中國最後一名飛虎隊成員」。
吳其軺,1918年出生於福建閩清,12歲時遠走他鄉投靠青島親戚。剛開始吳其軺在青島市立中學讀書,由於諷刺老師為老不尊被迫轉入北京重讀中學。在讀中學期間,吳其軺報考中國陸軍軍官學校,並於1936年轉入杭州筧橋空軍軍官學校學習。
1941年,吳其軺從軍校畢業,被編入國民黨空軍第五大隊,成為一名戰鬥機師,駐守芷江機場,軍銜是上尉。同年,吳其軺在駕駛一架教練機飛到嘉陵江口的時候,遭遇四架日本戰機,吳其軺駕駛的教練機被擊落之後落水,所幸被當地村民救起。
這次空難,吳其軺身中三顆子彈,坐骨神經被打斷,左腿終身傷殘。當時救治他的醫生表示,吳其軺可能終身殘疾,但是吳其軺每天堅持鍛鍊,最終又重新站立的起來。1942年,吳其軺所在的空軍第五大隊與美國「飛虎隊」合作,吳其軺以優異的成績成功入選。整個抗戰期間,吳其軺參與了88次空中作戰,先後擊落五架日軍戰機,最終他獲得了「飛行優異十字勳章」、 「航空勳章」和「單位集體榮譽勳章」。
在吳其軺駕駛戰機的過程中,曾四次飛躍「駝峰航線」,這是一條死亡航線,「每一次飛行,我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多少次,我的戰友們沒有回來,我們大家懷著萬分悲傷的心情分了他宿舍遺留的東西。但是,只有一條信念是不能改變的,我們生要為中華民族的利益拼搏,我們死亦做中華民族的鬼雄!」
動蕩的年代吳其軺接受改造,直到1974年,吳其軺回到杭州,由於找不到工作,他開始以踩三輪幫人拉貨為生。雖然吳其軺的腿在空戰中受過傷,但是吳其軺一踩就踩了十幾年。吳其軺的孫子曾說,「爺爺是一個很平和的人。退休以後,爺爺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義務打掃樓道,堅持了幾十年,一直到87歲他得了腦血管硬化,再也不能走動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