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名飛虎隊成員,抗戰時王牌飛行員,晚年卻以蹬三輪為生

2020-12-19 解讀有趣的歷史

2010 年10月15日,在杭州一所普通大學員工宿舍樓前,擺滿了人們送來的祭奠花圈。在擺放的所有花圈中,有署名「美國飛虎隊五大隊協會」、「臺灣飛虎隊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花圈,這一切都透露出去世的這位老人不平凡的經歷。

逝者的名字的叫吳其軺,享年93歲。可能大家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要是老人的另一個稱號,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中國最後一名飛虎隊成員」。

吳其軺,1918年出生於福建閩清,12歲時遠走他鄉投靠青島親戚。剛開始吳其軺在青島市立中學讀書,由於諷刺老師為老不尊被迫轉入北京重讀中學。在讀中學期間,吳其軺報考中國陸軍軍官學校,並於1936年轉入杭州筧橋空軍軍官學校學習。

1941年,吳其軺從軍校畢業,被編入國民黨空軍第五大隊,成為一名戰鬥機師,駐守芷江機場,軍銜是上尉。同年,吳其軺在駕駛一架教練機飛到嘉陵江口的時候,遭遇四架日本戰機,吳其軺駕駛的教練機被擊落之後落水,所幸被當地村民救起。

這次空難,吳其軺身中三顆子彈,坐骨神經被打斷,左腿終身傷殘。當時救治他的醫生表示,吳其軺可能終身殘疾,但是吳其軺每天堅持鍛鍊,最終又重新站立的起來。1942年,吳其軺所在的空軍第五大隊與美國「飛虎隊」合作,吳其軺以優異的成績成功入選。整個抗戰期間,吳其軺參與了88次空中作戰,先後擊落五架日軍戰機,最終他獲得了「飛行優異十字勳章」、 「航空勳章」和「單位集體榮譽勳章」。

在吳其軺駕駛戰機的過程中,曾四次飛躍「駝峰航線」,這是一條死亡航線,「每一次飛行,我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多少次,我的戰友們沒有回來,我們大家懷著萬分悲傷的心情分了他宿舍遺留的東西。但是,只有一條信念是不能改變的,我們生要為中華民族的利益拼搏,我們死亦做中華民族的鬼雄!」

動蕩的年代吳其軺接受改造,直到1974年,吳其軺回到杭州,由於找不到工作,他開始以踩三輪幫人拉貨為生。雖然吳其軺的腿在空戰中受過傷,但是吳其軺一踩就踩了十幾年。吳其軺的孫子曾說,「爺爺是一個很平和的人。退休以後,爺爺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義務打掃樓道,堅持了幾十年,一直到87歲他得了腦血管硬化,再也不能走動為止。」

相關焦點

  • 他靠蹬三輪為生,在嶽王廟前淚流滿面,卻是擊落5架敵機抗日英雄
    他靠蹬三輪為生,在嶽王廟前淚流滿面,卻是擊落5架敵機抗日英雄抗日戰爭時期,中華大地狼煙四起。在此國家危難關頭,無數仁人志士投身於這場救國救民的運動之中。此人堪稱我們的抗日英雄,曾經擊落5架敵機的抗戰老兵,他的晚年生活如何,而他為何會在嶽王廟前淚流滿面呢?
  • 抗日英雄一人擊落6架敵機,卻不幸入獄20年,晚年靠蹬三輪為生
    出生在鄉紳家庭的吳其昭,從小就接受了高等教育,他年少時的理想是做一名老師,誰知一則黃埔軍校的招生告示改變了他的一生。考慮到當時國內的形勢,他甚至來不及等父親回信,就毅然決定從學校退學、轉入黃埔軍校,成為一名飛行員,畢業後正式投身於抗日戰爭。1941年,美國飛行教官克萊爾·李·陳納德成立了飛虎隊,2年後,吳其軺加入其中成為一員。
  • 最後一位飛虎隊員,晚年靠蹬三輪車為生,去世前在嶽王廟泣不成聲
    至此,「飛虎隊」中國隊員全部離世,「飛虎隊」也成為了歷史。「飛虎隊」全稱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是由美國飛行教官克萊爾·李·陳納德創建,它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作為最後離世的「飛虎隊」成員,吳其軺擊落5架日機,4次成功飛越死亡之線「駝峰航線」,自身也曾被擊落過3次,幸而大難不死,最終獲得盟軍司令部的特別嘉獎,被授予「飛行優異十字勳章」和「航空獎章」。吳其軺,1918年生於福建閩清,從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1936年,改變吳其軺一生的一年。
  • 老兵曾擊落5架日本飛機,晚年卻靠蹬三輪餬口,嶽王廟前淚流不止
    二戰期間,中美聯合建立的飛虎隊絕對是鼎鼎大名,在世界戰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當年飛虎隊的建立,也是日本人逼迫的結果,沒有日本人的瘋狂,就不會有這樣一支威武之師的出現。飛虎隊組建初期,陳訥德一方面以私人機構的名義,重金從美國招募志願者,另一方面還從中國國內選拔合格的飛行員,而吳其軺就是其中一位。老兵曾擊落5架日本飛機,晚年卻靠蹬三輪餬口,嶽王廟前淚流不止。吳其軺就是這個時候成為了一名空軍,由於作戰英勇,被陳納德稱為「比我們飛機還硬的中國人」,於1943年正式加入了飛虎隊。
  • 他擊落5架日軍戰機,卻因此入獄24年,晚年靠蹬三輪為生!
    其中飛虎隊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1941年初,美國退役空軍軍官在羅斯福總統的暗中授意之下,招募兩百多名英姿勃發勇敢善者的飛行員和機械師(修飛機的)來到中國,組成一支英勇的空軍部隊,與中國人們一起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由於陳納德將軍將「插翅飛虎」定為這支部隊的隊徽,這支部隊就被稱為「飛虎隊」。此後,在中國戰場的空中,他們就是家喻戶曉、威名遠播的「飛虎隊」。
  • 92歲高齡的中國飛虎隊員 拜祭嶽王廟為何流淚?
    1942年,美國派遣美國軍官陳納德任隊長,正式在中國組建了這隻飛虎隊,這隻隊伍的成員個個能徵善戰,為抗戰的勝利建立了卓越的功勳,抗戰勝利後,很多隊員都先後離世,而吳其軺卻是最後一名逝去的飛虎隊成員。1943年,適逢飛虎隊選拔,作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吳其軺如願加入了飛虎隊,成了飛虎隊的一員,在整個抗戰生涯中,吳其軺一共擊落敵機6架,堪稱真正的王牌飛行員,吳其軺用他的生命捍衛著祖國的每一寸山河,為保衛祖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 多次飛越駝峰航線 雲南最後的飛虎隊老兵離世
    抗戰時期的飛虎隊隊員、抗戰老兵陸建航因病於5月19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5歲。他是雲南省最後一名駕駛飛機飛越過駝峰航線的飛虎隊隊員。
  • 抗戰中的格羅斯特鬥士戰鬥機及王牌飛行員
    雖然中國空軍接收的鬥士戰鬥機僅36架,但在戰鬥中擊毀了約48架日機。至少三名飛行員駕駛鬥士機成為王牌,其中兩名是純鬥士機王牌。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幾位王牌飛行員。陳瑞鈿在美國得到飛虎隊老飛行員的幫助,長期為他奔走呼籲,最終於1997年10月被美國空軍戰鬥英雄館(隸屬於德克薩斯州的美國空軍歷史博物館)正式收錄,評定為美國二次大戰中的第一位空戰英雄。但很可惜的是陳瑞鈿已於儀式前一月病故。
  • 飛虎隊隊員穆愛仁:抗戰時無私援助中國,戰後帶著家人來定居
    眾所周知的是飛虎隊隊長陳納德,娶了我國一名優秀女記者, 成為了中國女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還有一位對中國文化愛得深沉的志願者,也留在了中國。 志願報名的中華文化愛好者 他直言中國就是他的家 ,他的後裔如今是央視著名的主持人。他就是當年主動報名飛虎隊的隊員—— 。穆愛仁是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甚至於他曾留學日本。他為何主動報名飛虎隊志願保衛中國?他又為何選擇留在中國度過晚年?
  • 最不守規矩的飛虎隊王牌飛行員:除了恨日本人還憎恨陳納德
    格雷戈裡博因頓(Gregory Boyington)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頭號王牌飛行員,其在二戰期間的總戰績為28架敵機,本號曾專文介紹過他的生平簡歷。為中國航空公司飛行員無數次飛越險惡的駝峰航線,向中國大後方運輸抗戰急需的供應物資,並和少數前飛虎隊隊員一起創辦了飛虎航線,後成為飛虎協會主席。
  • 抗日英雄吳其軺,中國飛虎隊成員,曾一人擊落5架日軍敵機!
    文|小雨文字系原創,剽竊黨自重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他曾經是英姿颯爽的中國中校空軍,年輕的時候擊落了5架日軍的戰鬥機,晚年卻靠蹬三輪養家,他究竟經歷了什麼晚年才落得如此落魄這要從他上大學時說起。1936年,黃埔軍校筧橋中央航校正在招生,當時18歲的吳其軺帶著滿腔的報國熱血正在青島讀師範大學,他看到這樣的招生信息,欣喜若狂,不等詢問父母意見,就毅然報名了,就這樣吳其軺成為一名飛行員。後來他在給父母的信中寫道:「只想殺敵報國,奪回東三省。」父母雖然很看重他的學業,但對他懷有這樣的志向很佩服,就隨他去了。
  • 我國最後一位飛虎隊員去世 曾擊落5架日軍機
    一排署名「美國飛虎隊五大隊協會」「臺灣中國飛虎協會」「中國飛虎隊紀念館」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字樣的花圈,透露出這位老人不平凡的身份和經歷。他名叫吳其軺,福州閩清人,抗日戰爭時期,作為優秀飛行員,加入素有「飛虎隊」美稱的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第五大隊,擊落過5架日機,4次成功飛越死亡之線「駝峰航線」,自身也曾被擊落過3次,幸而大難不死,獲得盟軍司令部的特別嘉獎,被授予「飛行優異十字勳章」和「航空獎章」。
  • 專訪飛虎隊飛行員:沿著失事飛機殘骸找到昆明
    90高齡的前飛虎隊王牌飛行員羅西笑著說。「否則,我們要說日語或是德語了。」  2日下午,羅西和來自22個國家的200多名二戰老兵和100多名中國抗日將領、老戰士出席了《北京和平宣言》籤署暨北京和平牆的揭幕儀式。  1941年,「中國空軍美國航空志願隊」成立。志願隊因插翅飛虎隊徽和鯊魚頭形戰機而得到了「飛虎」的綽號。
  • 一支失去番號的王牌部隊:抗戰空軍第五驅逐大隊
    抗戰全紀錄 中國空軍在抗戰中有三支王牌驅逐機大隊,分別是第三、四、五大隊。三輪寬在相撞的最後關頭膽怯了,拉轉機頭閃避,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際,陳其光抓住機會擊中了敵機的發動機,終於把三輪寬擊落了下來。而陳其光則被其餘日機擊傷後迫降到太原女子師範學校,後被送入醫院進行急救,過了多天方才甦醒,但未能痊癒,終落殘廢。抗戰勝利後,陳因為生計,被迫來到加拿大,靠加國養老金度日。當地華人報紙曾以」少用其力而老棄其身,仁者不為。」為之鳴不平。
  • 擊落日機5架的空軍中校,晚年竟靠蹬三輪養家,臨終前哭拜嶽王廟
    70多年過去了,如今還有幾個中國人知道抗戰中唯一全殲日本師團的戰役萬家嶺大捷。又還有幾個中國人知道殲敵13餘萬人的三次長沙會戰。又還有幾個人知道,那時有這麼一群人在那段苦難的歲月中以鮮血護衛著自己的國家,他們就是我國的抗戰老兵。
  • 抗戰時期的日本飛行員最害怕一件事:墜機到中國村子裡
    抗戰時期,狂轟濫炸中國國土的日本飛機,是中國老百姓的最恨之一。不過,不少日軍飛機或因為故障,或因為負傷,被迫降落在中國的鄉村裡,當一臉懵逼的日本飛行員爬出機艙後,面對完全陌生的土地和滿腔憤慨的人民,會發生什麼?
  • 美國飛虎隊華人老兵陳科志病逝,曾逾百次飛越駝峰航線
    「飛虎隊」老兵,大家紛紛通過微信表達對這位抗戰英雄的緬懷與哀悼。視頻截圖陳科志,1926年出生於湖南長沙一個教師家庭,1937年抗戰爆發時陳科志在長沙念小學,1938年武漢淪陷,陳科志的父親被日寇抓走生死不明。為逃避戰火,陳科志搭乘小船赴衡陽,經郴州到韶關,再乘火車到香港。一路上兵荒馬亂,忍飢挨餓。日本飛機天天轟炸,很多人被炸死炸傷。陳科志沒吃、沒喝、沒錢,沿途乞討要飯,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香港。
  • 探訪「飛虎隊」的昆明印記
    原標題:探訪「飛虎隊」的昆明印記   昆明飛虎隊紀念館   紀念館位於拓東路昆明市博物館內。全年無休,並免費向社會開放。紀念館以大量珍貴的圖片、翔實的史料和數百件實物,全面梳理和展示飛虎隊的傳奇歷程,重溫波瀾壯闊的抗戰歷程,回顧飛虎隊的卓著功勳,銘記中美人民的珍貴友誼。
  • 美國飛虎隊飛行員香港獲救 後代越洋尋恩人
    圖為飛虎隊的美國飛行員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據香港《文匯報》報導,65年前,美國飛虎隊飛行員克爾中尉,駕機在香港九龍啟德機場上空與日本飛機激戰時,不幸機毀人傷64年後,克爾的兩個兒子及家人先後來到中國,尋找父親當年的救命恩人。拯救美國大兵幾經轉折送至安全區當年參與營救克爾、唯一健在的老戰士鄧賢(現名鄧斌),現居深圳,今年已89歲高齡,雖然聽力有些衰退,但每天堅持打太極拳,身體還很健康,思維也清晰。
  • 《鷹獵長空》,航空志願飛虎隊
    本網12月15日訊 即將上映的抗日電影《鷹獵長空》,是一部弘揚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在畫面內更是著力刻畫中、美兩國飛行員面對佔壓倒優勢的法西斯空軍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能夠極大的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正義與邪惡交鋒下的成功,大力讚頌真、善、美的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充滿著現代社會弘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