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是香格裡拉市實現跨越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期,是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交織交融期,是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的成效顯現期,更是狠抓落實的擔當作為期。
五年來,香格裡拉市社會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鄉建設日新月異,民族團結不斷鞏固,人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得到節節攀升,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加強,黨的執政基礎更加牢固,全市上下呈現出政通人和、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下面
跟著小編一起看
香格裡拉這份可喜的成績單!
經濟實現快速發展
「十三五」期間,香格裡拉市規劃了經濟發展、資源環境、城鎮建設、社會事業4大類39項指標。截至目前,39項主要指標呈現「8提前、28同步、3爭取」態勢,93%的指標同步或提前完成規劃目標,第三產業增加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平均受教育年限有望年底達到規劃目標。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香格裡拉市:
生產總值從「十二五」時期的352.88億元增加至「十三五」時期的606.8億元,增長1.7倍;
工業總產值從「十二五」時期的173.16億元增加至「十三五」時期的210.3億元,增長1.2倍;
農業總產值從「十二五」時期的29.02億元增加至「十三五」時期的40.77億元,增長1.4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十二五」時期的107.9億元增加至「十三五」時期的180.8億元,增長1.7倍。
「十三五」初期與末期比:
地區生產總值由2015年的99.3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52.6億元,年均增長10.23%;
人均生產總值由2015年的56311元增長至2019年的86364元,年均增長10.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420元,比全州平均水平高24667元;
工業增加值由2015年的12.78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41.2億元,年均增速10.6%;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27544元增長至2019年的37786元,增長10242元,年均增速8.2%;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6557元增長至2019年的9547元,增長2990元,年均增速9.8%。2019年完成農業總產值9.76億元,是2015年的1.34倍;
實現旅遊總收入199.32億元,是2015年的1.72倍。
經濟發展排名從全省看:
2019年,生產總值增速達10.8%,增速全省排名第21位,較2015年上升54位;
工業增加值增速達11.1%,增速全省排名第54位,較2015年上升37位;
服務行業增加值增速達9.1%,增速全省排名第46位,較2015年上升63位;
人均生產總值增速達12.8%,增速全省排名第6位,較2015年上升57位;
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速達19.2%,增速全省排名第8位,較2015年上升25位。
各項改革深入推進
「現在方便多了!」
「好多手續都能夠在個把小時內一次性辦妥,不像過去,一件事得跑好多地方才能辦妥,有時還得等上幾天才能辦好。」
在香格裡拉市行政中心政務服務大廳辦理證照和相關業務的個體戶和群眾們對政務服務大廳的服務十分滿意。
政務服務大廳切實解決了群眾辦證跑的部門多、辦事難等問題,為基層群眾提供了公平、優質、高效的服務,更好地推動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了良好的市場和社會環境,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十三五」期間,香格裡拉市完成行政中心搬遷工作,市級四套班子、52家單位實現集中辦公,政務服務大廳新增進駐部門11家、增設服務窗口30個、增加服務事項125個,極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和群眾辦事便利度;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廣使用一部手機辦事通,清理規範6個部門24項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和211項市級行政許可事項;
完成黨政機構(60個部門和157個事業單位)、國有林場、「營改增」、國有企業、公務用車等改革。
引進獨克宗花巷、洲際酒店等招商項目78個,到位資金3327億元,外來投資已成為推動市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強
「群山青翠欲滴,草原廣闊無垠,清新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如今,到香格裡拉的外地遊客都會被這裡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吸引。走進香格裡拉,無論是高山河谷,還是牧區草原,沁人心脾的是潔淨的空氣,映入眼帘的是綠水青山,人與自然在這裡和諧共生。
「以前,我們村周邊的森林都被砍光了,那時村裡一年比一年難在,到了冬天風特別大,地裡的肥土都被風吹走了,草地裡長不出草,莊稼地裡的糧食長得一年比一年差。牛羊吃不到草,到了冬季大一半都廋得皮包骨了。」 家住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吉沙村民小組的杜吉「如今,通過生態保護,村裡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外地遊客都很喜歡這裡的風景。經過這裡的遊客都會停下來拍拍照、騎騎馬,欣賞這裡的風景,給全村人帶來了經濟收入。」
近年來,通過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保護生態環境,該村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最終成為了香格裡拉市小有名氣的景區,帶動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如今,該村實現了生態美與百姓富和諧共振。
五年來,香格裡拉市累計投入生態保護資金7.4億元,始終用「兩山」理論統領生態保護,成功創建2個省級生態文明鄉鎮及13個州級生態文明村,被列為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
全力推進「種五樹增五效」百萬林工程,完成造林綠化608萬株,森林覆蓋率達77.6%;
完成生態紅線劃定,生態紅線面積達7620.9平方千米,佔全市國土面積66.74%;關停金屬礦山38個,註銷非金屬礦山121家(目前保留38家非金屬礦山),推進三輪土地市場整治;全面落實「河長(湖)制」工作,全市69條河流、4個湖泊、3個水庫納入河(湖)長管理;
2019年市域空氣品質優良率和國控、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均達100%,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從2015年的15.9%提高到2019年的29%。
河流清澈滿園青山、天蒼蒼野茫茫的壯美畫卷正在香格裡拉大地徐徐展開。這片古老的土地因濃鬱的綠色本底變得更加美麗迷人,更加充滿了強勁活力。
城鄉協調發展人居環境明顯提升
在香巴拉公園裡,有一群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層次、不同民族居住在香巴拉小鎮或附近的老人,經常聚在一起聊聊天、跳跳舞,他們心懷感激,過得非常開心。
和金榮來自上江鄉仕旺村,他的兒女們都在城裡工作,他是跟隨兒女們進城來享享福、帶帶孫子孫女的,平時一有空就和附近的老人們聚到一起聊聊天、跳跳舞、解解悶。「政府修建了香巴拉公園,為我們這些閒散的老人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休閒去處。」 和金榮說,「我在城裡生活時間已有10多年,無論是香格裡拉市城市還是農村變化都非常大,尤其是近五年來變化最大,城市變得乾淨美麗了,農村也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舒適了。」
五年來,香格裡拉市以「七城同創」和脫貧攻堅為統領,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城市與鄉村建設同步推進、共同繁榮。推動出臺並落實《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城市管理條例》;
連續8年被命名為省級雙擁模範縣(市)、實現全國雙擁模範市爭創「三連冠」目標;2018年獲得「省級文明城市」稱號,並獲2018—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2019年獲得「雲南省級園林城市」稱號,並被列入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市);2020年獲得「雲南省美麗縣城」稱號。
以「世界的香格裡拉」標準打造城市形象,3大公園9大廣場陸續建成,並逐步開放,完成和諧塔中塔、紅太陽廣場、劇院等街心標誌建設;
推進城市功能區劃管理,打造了藏東物流、池古園區、旺池卡片區、箐口特色產業園區、松茸園區等。同時,以「五個百日會戰」為抓手,實施「九大工程」,累計投入扶貧資金62.04億元。經第三方評估檢查,2019年4月30日省人民政府批准香格裡拉市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實現了歷代人的脫貧夢想;2019年獲得「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榮譽稱號。尤其是3大公園9大廣場的建成,一直為香格裡拉市廣大市民所津津樂道。
如今,行走在香格裡拉市城區的幾條主幹道上,兩旁綠化帶的樹木鬱鬱蔥蔥,會帶給你好心情;傍晚漫步龍潭河與納赤河畔,綠樹成蔭,花草遍地,曲徑通幽,亭閣相映,時有人圍坐亭臺閒聊小憩;林陰道上,各種大樹鬱鬱蔥蔥,或熱戀男女並肩而來,或伉儷牽手而行,或三五人結伴成群,悄聲細語,悠閒自在……親近綠色,呼吸新鮮空氣,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共同選擇。
示範創建成效明顯
「十三五」期間,成功創建了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並順利完成國家民委調研檢查;
實施「紅旗工程」創建,共創建紅旗黨組織126個、紅旗黨員標兵171人,紅旗黨員家庭169家;
實施「三線一中心」黨建長廊建設,創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範點42個,建立19個感恩連;
2018年獲得「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市)」;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滿意度從2016年全省第118位上升到2019年底的第21位,政法機關執法滿意度從2016年全省第120位到2019年名列全省第25名,今年香格裡拉市檢察院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
回顧過去,碩果纍纍;展望未來,任重道遠。總的來看,香格裡拉市「十三五」規劃目標即將順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即將站上一個新的更高的發展起點。面向新發展階段,香格裡拉市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質量推進「十四五」規劃,在新的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在加快建設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示範區建設,提升和擦亮香格裡拉「金字招牌」,傳承城市文化,彰顯特色魅力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編輯:何維龍 知詩追瑪
二審:和金蓮 解晨松 終審:餘萍
歡迎轉載,請註明來源!
徵集令
微信公眾號長期向社會徵集新聞線索、新聞稿件。
投稿方式:
微信:永遠的香格裡拉(微信號:xgllgzh)
郵箱:xgllsxcb@126.com
熱線電話:0887-8222202
原標題:《回眸「十三五」|政通人和民安樂 昂首闊步奔小康! 一起看!香格裡拉的這份成績單!》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