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個信息化的時代,生活節奏快、通訊快,有時候上班就像是「打仗」一樣,中午吃飯也快,很多人為了節省時間,都是點外賣或者是吃快餐,,整個世界已然進入了一個快節奏的進度中。有的人就能看到這之中潛藏的商機,成功的抓住機遇。它曾是多年來成渝地區唯一一家赴美上市的餐飲企業,它的門店火爆的被人形象的稱之為「員工食堂」,「鄉村基」發展成為了中國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連沈南鵬都勸不住的女人,也就是「鄉村基」的創始人李紅,李紅出生於重慶,八歲的時候她就學會了生火做飯,從小廚房就給了她很多的靈感,1984年,年僅16歲的李紅就來到了技校學習烹飪的手藝,參加成人高考後在汽車運輸公司電大工作過,可是還是熱愛廚藝的她成為了重慶加州牛肉麵館的門店經理從而走上了餐飲的道路。
肯德基在1987年進入了中國市場燃起了一陣熱潮,這種新穎的快餐模式也讓業內很多行業想要躍躍欲試。時間回到1996年,重慶還沒有肯德基,而李紅則選擇佔據先機,在解放碑群鷹廣場開了人生中的第一家店,名字叫做「鄉村雞」,主要經營的就是模仿洋快餐,銷售漢堡,炸雞等等。到了2005年禽流感爆發,李紅決定換標,將原來的「鄉村雞」改成「鄉村基」,從1996年到2007年,鄉村基只有10家店,分店開設並不多,速度也不快。李紅說,「麥當勞和肯德基開始進入重慶,我們再做炸雞這些就沒有優勢,做得再好也好不過洋快餐。」,於是在那段時間,李紅開始不斷完善,在食物的口味、點餐、服務等等方面進行完善,那個時候,在一家地段比較不錯的鄉村基,中午可謂是「異常火爆」,接待的客人能累計達到幾千人就餐。
李紅開始不斷的進行變革,在中式快餐裡也推行中央廚房模式。當時李紅把老廚師做調料、半成品的操作流程製作成冊,當中央廚房加工好之後,在配送到各個餐廳,各門店的大廚再進行熱鍋現鈔。就連吃飯用的大米,鄉村基的產品開發部就做了大量的實驗,包括清洗幾次大米,蒸多久,選擇什麼樣的品種,最終從5種東北大米種選擇出來適合的,甚至廚房的案板如何清理都有詳細的步驟。
李紅的鄉村基生意越來越好,當時的華聯、家樂福、沃爾瑪紛紛邀請鄉村基加入。鄉村基的轉折點在2007年6月,海納亞洲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投資了重慶小天鵝火鍋後,李紅打電話給龔挺,稱希望交流一下。後來兩人敲定了一筆投資。2007年11月,紅杉資本和海納亞洲又在重慶發生一筆投資,金額2000萬美元,標的則是鄉村基。可是過了不久,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全球企業發展陷入流動性問題,資金難、擴張更不容易。紅杉資本沈南鵬看到此景,曾向李紅提出建議,希望「保守發展,修煉內功」。可是李紅並沒有聽取「中國風投第一人」的建議。在李紅認為,現在就是時機。
拿到2000萬美元的鄉村基開始了逆襲之路,李紅看著一降再降的門店租金,2008年,鄉村基直營門店增開30多家。在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這就是一張賭博,賭桌上竟然是一個剛滿40的女人,據媒體報導,當時的沃爾瑪、華聯、家樂福、重慶百貨等等爭相邀請鄉村基加入合作,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也為爭奪其供貨權不惜成本。2010年,這個品牌更是成為了中國第一個走進美國紐約交易所中式快餐品牌,鄉村基以每股16.5美元的價格定價,超額認購近30倍。開盤高漲,首日漲幅就高達47.27%。李紅是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把握住了機遇,才有了今天的鄉村基。鄉村基早已成為了中式快餐的第一品牌,在全國各地擁有著1000家直營店,更是被譽為「中國麥當勞」。鄉村基上市後,整個團隊產生了一百多位百萬富翁,而李紅也被稱為史上最大方的餐飲行業老闆。
2020年的今天,時隔四年,早已退場的紅杉再度牽手鄉村基。在疫情的影響下,有60000家店鋪在第一季度註銷,中研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餐飲行業倒閉率超過20%。李紅表示:「危急關頭企業拼的是內功,這對我們是考驗也是自我升級的機會,抗住階段性的考驗,放眼未來就是廣闊的市場機會。我們既為當下努力,更要為未來做準備。」鄉村基官方直接點明:「在完成本輪融資後,公司會繼續擴大門店規模,並在上遊供應鏈及信息化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