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跳峽之憂:水電工程未批已動工?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這是世界上最壯麗的自然景觀之一

虎跳峽地區是納西族文化的積澱承載地

  這是世界上最壯麗的自然景觀之一。但是,因為即將來臨的水利工程建設,危在旦夕的虎跳峽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傷懷之地。當地居民、納西雅閣旅舍的主人李元,曾先後見到3個外國的徒步旅遊者,坐在石頭上,望著江水,放聲大哭。

  今年7月27日,新華社發布消息,雲南《金沙江中遊河段水電規劃報告》已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查,虎跳峽水利樞紐被推薦為近期開發工程。消息說,虎跳峽「上下落差達196米,是理想的水利電力基地」。

  在規劃中,這個長江第一灣———虎跳峽流域的「一庫八級」梯級水電站,位於長江上遊金沙江的中遊江段,西起雲南麗江石鼓鎮,東至攀枝花市的雅碧江口,長564公裡,落差838米,將整個金沙江中遊都圈進了水電開發範圍。目前壩高有兩種方案,一是2018米,一是2030米。據有關介紹,除了發電之用,這一工程還可實現部分自流引水到滇中的目標,解決用水問題,甚至用來衝刷滇池汙染。

  金沙江江水將從虎跳峽淹至上遊200公裡迪慶藏族自治州奔子欄附近。淹沒區包括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原麗江縣)的龍蟠鄉、石鼓鎮、金莊鄉、巨甸鎮、塔城鄉,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縣(原中甸縣)的虎跳峽鎮、金江鎮、上江鄉、五境鄉、尼西鄉,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的塔城鄉和德欽縣的拖頂傈僳族鄉、奔子欄鄉等鄉鎮,約10萬民眾將被遷移。這一段流域河谷壩子都將被淹沒,淹沒耕地將近20萬畝。「三江併流」地區真是到了多事之秋。去年年底,有消息傳出,怒江上將建13座大型水電站,其中1座在保護區內,另外12座雖不在保護區內,但也距離不遠。

  這在環保界、學術界和科學界引起巨大反響。他們認為,怒江峽谷地質脆弱,生物多樣性豐富,有很多特有物種。怒江是中國最後兩條生態河流之一,一旦攔起大壩,損失將是毀滅性的。

  今年2月,國家有關部門向國務院報送《怒江中下遊水電規劃報告》時,溫家寶總理作出「慎重研究,科學決策」的批示。國務院沒有通過這一報告。

  但是,幾個月之後,虎跳峽電站前期建設工作的電鑽又響了起來。

  9月25日,一群來自中國社科院、清華大學、國家地震局、國家林業局、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單位的學者、記者、環保工作者集體向社會發出呼籲,要求決策部門切實貫徹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將長江第一灣———虎跳峽這樣寶貴的遺產留給世界,留給子孫後代。

  水電工程未經批准已經動工

  本報致電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一位官員證實,《金沙江中遊河段水電規劃報告》早在2002年就已獲通過。「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水電項目馬上就要開工。」他說。

  這位官員說,《水電規劃報告》很簡單,只有兩三頁紙,只是規定了水電站的大壩位置,高度,裝機容量。「如果要進行水電開發,必須按這個規劃來進行。但到底能不能開發,首先要立項。立項就有其他的限制因素。」

  他指出的其他因素包括地質勘測、環保評估和移民評估。「規劃是一回事,真的能不能動工是另外一回事。」他說。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未得到批准的情況下,工程已經悄然啟動了。9月13日,本報記者來到虎跳峽下遊的金安橋水電站施工現場,發現這裡已經是一派忙碌景象。

  金沙江中遊河段規劃為「一庫八級」開發,其中虎跳峽大壩為龍頭,金安橋水電站為第五級電站。金安橋水電站是由民營電力大鱷北京華睿集團投資,其籌建工作於2002年正式啟動。金安橋水電站壩高156米,總裝機容量250萬千瓦。按照計劃,2005年大江截流,進行工程的全面開工。

  金安橋水電站在入口設置兩道警衛崗,實行全封閉施工。在當地村民幫助下,記者翻越一座山,並沿著山上傈僳族馱貨馬幫走的羊腸小道,迂迴來到施工現場,但見各種載重卡車像忙碌的螞蟻來回穿梭,水電站建造的兩個導流洞已經成型,而圍堰等主體工程也在施工。「我們已經澆了十多噸混凝土的永久性壩基。」一位來自玉溪市通海縣的建築民工說。

  據某水電公司駐雲南的一位工程師介紹,大型水電工程必須等到可行性報告以及地質勘測、環保、移民等各份報告全部通過,才能正式進入施工。但考慮水電工程投資、建設周期長,所以允許做一些前期準備工作,如三通一平,即通電、通水、通路、施工場地平整等。但有些企業為了趕時間,打「擦邊球」,提前進行主體工程建設,因為「目前全國電荒,越早投入使用,佔有市場就越容易」。

  談到華睿公司開發的金安橋水電站已經動工一事,國家發改委那位官員說:「國家沒有批准。」

  他說,雲南省報過這個工程的項目建議書,但國家發改委一直沒同意。之所以不批,是希望國家對流域開發要有統一管理,而不是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的來做,致使項目之間沒有銜接。

  本報記者從麗江有關部門了解到,雲南麗江市一年的財政收入約為2億元,而華睿集團投資開發的金安橋水電站竣工後,一年就可以為麗江市帶來4億元的稅收。為此,麗江市委市政府熱情歡迎並十分重視華睿集團的金安橋水電項目,把它作為「頭號工程」,從上到下都為這個項目大開「綠燈」。

  除了金安橋水電站在偷偷摸摸違規建設外,華能瀾滄江電力公司還與虎跳峽旁邊的香格裡拉縣政府合作成立一家「天界神川」旅遊公司,把手伸到了香格裡拉的旅遊業,並從它購買了虎跳峽、哈巴雪山、白水臺和碧塔海四個景點的獨家經營權。自去年以來,這家公司已經多次要求在當地從事旅遊業的人退出中虎跳,「我們被他們從景區裡逼出來,正好讓華能公司打如意算盤———修水壩。」一位老闆私下對記者抱怨說。

  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力公司之一,華能公司將負責「一庫八級」電站中,除了金安橋外的其他7個電站的建設。除了控制景區的旅遊,他們也早做了其他動作。一位曾於最近勘察過虎跳峽地區的環保人士告訴本報,水電勘測部門已在虎跳峽地區打了200來個大洞,尋找壩址。

  但他們只做不說,一直不聲不響。「他們吸取了華電的教訓。」一位一直關注此事的雲南環保人士告訴記者。他說,華電集團在開發怒江時,大張旗鼓,結果遭到民間組織的質疑,並被世界遺產委員會關注,進行重新評估,以致被迫暫停。「因此這次他們怕走漏消息,變成熱點,引起公眾關注。」

  據稱,目前華能集團不接待記者,其所有下屬公司的宣傳口徑由北京總部直接控制,對外一律「無可奉告」。9月13日,就華能介入金沙江開發一事,記者致電北京華能集團總部要求採訪,未獲接受。

  它不算「世界遺產」嗎?

  「三江併流」世界遺產中的「三江」是指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在滇西北地區平行並流的一部分區域。2003年7月,「三江併流」因為滿足全部四項標準而順利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這在全世界極為罕見。

  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主任謝凝高教授說,三江併流地區之所以入選世界自然遺產,主要因為其獨特的地質價值、生物多樣性、高山峽谷的自然美學價值,以及多民族雜居的文化價值。

  一位環保人士說,虎跳峽地區對「三江併流」順利入選世界自然遺產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無疑應該得到高度重視和妥善保護。國家也向世界承諾,將不遺餘力保護這一地區獨特的生態環境。但不到半年,「申遺報告墨跡未乾,以『開發』為名的破壞已迫在眉睫。」

  2003年,「三江併流」所在地的迪慶州、麗江市、怒江州三地建立起「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管理機構,表示要積極穩妥地處理好自然遺產地資源保護與開發的關係。但是,當外界指責這一世界自然遺產的完整性遭到破壞之時,迪慶州「三江辦」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虎跳峽和長江第一灣並不屬於世界遺產的範圍。他說,「三江併流」的保護範圍有「高程控制」一說:怒江流域2000米以上;瀾滄江流域2400米以上;金沙江流域2500米以上。這個說法意味著,這個舉世罕見的「世界自然遺產」就成了漂浮在空中的保護地,而它2500米以下的三條大江,並不在其內。

  環保人士認為,如此生硬地將其從遺產範圍剝離出去,有悖常規。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主任謝凝高教授告訴本報,以海拔高度劃分世界遺產的說法,不符合科學常識。他說,「三江併流」世界遺產,其地質科學的價值是第一位的。這裡是印度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碰撞點,地質構造複雜,「怎麼能用等高線來說明地質構造?」

  他說:「世界遺產保護的是自然環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自然的江河,修了水壩,就成了人工水庫,破壞了真實性,也破壞了其生態系統。」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負責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轉交中國的申遺報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說,雲南的申遺報告,沒有提到高度控制。

  而雲南省「三江併流」管理局局長馬蘇紅對此的反應是:「這個東西不需要向聯合國報告。世界遺產不影響我們修電站,我們劃邊界的時候,就把虎跳峽劃了出去,留出了發展電站的空間。再說,保護遺產的不是聯合國,而是我們!」

  記者問,三條大江併流才形成了這一壯美的世界遺產,如果按這種說法,三條江的谷底,反而都不屬於世界遺產,聽起來豈不是很怪異?

  他說:「我無法同你探討這個問題。如果把三條江比作樹幹,我們把樹幹上開的花算作遺產了。」

  而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教授梁永寧向本報證實,虎跳峽地區的確不屬於遺產保護範圍。當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派專家來「三江併流」地區考察時,梁永寧曾陪同。他說,當時聯合國專家還很奇怪,為什麼把虎跳峽劃了出來,梁永寧告訴他,是為了騰出建電站的空間。

  記者就此採訪了「保護國際」組織的中國代表呂植博士。曾看過中國申遺報告的呂植博士說,雲南省申遺時,拿出了很多景觀作為重要的依據,而這些景觀許多都在海拔2000米之下。

  本報記者找到世界遺產委員會關於審查通過「三江併流」世界遺產的原文,報告中提到,三條大江並列的、深深的峽谷是這一地區突出的景觀,儘管三條江的大部分在(世界遺產)範圍之外,「但峽谷仍然是這一地區最主要的景觀因素。」

  環保人士指出,虎跳峽大壩一旦修建,金沙江水位上升,多種類型生態系統都將遭到嚴重破壞,垂直立體氣候將不復存在,眾多的物種會因棲息地被淹沒而滅絕,被稱為「世界級物種基因庫」的三江地區將會囊中羞澀。

  迪慶州「三江辦」一位官員私下也向本報承認,如果虎跳峽建壩蓄水,水庫的回水會到達其上遊約200公裡的奔子欄,那麼,奔子欄一帶「教科書」式的地質變化、生長的地貌特徵會被影響,也會對生物多樣性產生不可彌補的傷害。隨之,「三江併流」滿足世界自然遺產全部4項標準也被將打破。

  而金沙江兩岸是納西族東巴文化的積澱和承載地,若虎跳峽建大壩,居民遷移將會使這裡的納西文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但誰來保護國家的世界自然遺產?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主任謝凝高教授說,在這方面,中國沒有一個中央管理部門,實權在地方政府。「如果地方政府只考慮地方利益,那世界遺產的破壞是必然的。」

  國家環保總局官員堅決反對

  旗幟鮮明反對在長江第一灣———虎跳峽流域修大壩的,除了民間環保人士,還有國家環保總局的工作人員。本報採訪國家環保總局環評司某負責人時,聽說要在虎跳峽修大壩,這位官員極為震驚:「那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觀啊,那裡怎麼能夠建電站?」

  他說,像這樣的大型工程,在動工前,必須向國家環保總局遞交環境影響報告書。「如果直接在虎跳峽建大壩,環保總局不可能同意。」

  他說,像這樣的重大項目,必須上報國務院,各部委都要參與決策。「如果真到了這一步,我們在環境評估上會提出不同意見。」

  但是,環保主管部門是否有足夠力量,制止水電公司開足馬力要上的重點工程?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2003年8月12日,一位官員作為國家環保總局的代表被通知參加關於怒江13級水壩規劃的評審會,此前他對該計劃一無所知。在會上,他發現自己成了惟一的反對者。會後,他堅決不同意「與會者一致同意」的表述,要求在紀要中寫下環保局代表有不同意見。

  但是,國家環保總局獨木難支,兩天後,《怒江中下遊水電規劃報告》就通過評審。如果不是後來溫家寶總理「慎重研究,科學決策」的批示,怒江上早已機器轟鳴。

  了解這一規劃的昆明理工大學梁永寧教授告訴本報,虎跳峽電站是三峽電站的配套工程,可為三峽工程控制來水量,並且涉及到南水北調和滇中調水工程。「虎跳峽建電站基本已成定局。」他說。

  但環保人士認為這是以開發的名義進行破壞。他們認為,沒有環境影響評估和合理應對措施的大壩建設,結果是自然世界遭受破壞。他們強烈呼籲:「留住長江第一灣,留住虎跳峽!」

  環保組織「保護國際」呂植博士認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該不該修壩的問題,而是大型工程的決策機制問題。她認為,如果大型工程由全社會進行公平評價,結果要是修壩利大於弊,大家都服氣,那就修。「我們呼籲的不是不建大壩,而是一個健康的決策程序。」

  誰來維護移民利益

  與此前不同,在這次保護虎跳峽的行動中,除了環保總局、民間環保人士、學界人士外,又多了一個聲音:潛在的移民。

  支持修電站者,強調更多的是經濟發展上的收益。「三江併流」管理局馬蘇紅局長說:「我們要幫助老百姓脫貧致富。」

  這一說法招致強烈的質疑。在這一帶村落做過長期田野調查的人類學者蕭亮中說,虎跳峽以上的金沙江河谷分散著一個個衝積扇壩子,田地平坦肥沃,是條件非常好的傳統農業社區,所謂水電開發「移民扶貧」完全不符合實際情況。如果建壩計劃強行上馬,現有的優良耕地被淹沒,可以預見,當地精於河谷農耕的世居民眾,反而會因為被迫移民而陷入貧困。

  據《中國青年報》2004年7月28日報導,建國以來,大型水電工程移民共有1600多萬,而其中有1000多萬一直處於貧困之中。

  因為金安橋水電站開工,當地居民已經提前受到大壩的影響。9月13日,本報記者來到麗江市古城區龍山鄉增明村委會金安村移民安置點。42歲的金安村村民田先生說,首批搬遷戶每家補償1.5萬元,並有一噸水泥、2萬塊磚頭的補貼。但他很快感到後悔,沒搬的時候,家裡有五六畝水田,一年每畝有1000公斤的收成。搬遷後,每人1分幹地、9分水田。「現在家裡5口人加起來,才有1畝地,連糧食都不夠吃。」

  如果按照虎跳峽電站高壩方案,當地大約要移民10萬人,按照低壩方案移民人數也將有7.2萬。一旦移民,搬遷到金沙江北岸中甸地區的問題尤其嚴重,因為中甸和小中甸都屬於高海拔高寒地區,只能種植青稞和土豆,對於金沙江河谷習慣種植水稻、玉米等高產作物的人來說,那無疑難於適應。

  本報記者在3天內,行程250公裡,走遍了有可能被淹沒的金沙江流域,所採訪的沿途6個鎮20多位當地居民,都表示不願意搬遷,不願離開自己的家鄉。57歲的白族人段林(化名)是香格裡拉縣金江鎮農民,現在把80%的時間撲在移民的事情上。

  7月21日至25日,來自金沙江、怒江、瀾滄江流域的40餘位移民代表齊聚麗江,呼籲停止損害生態和民眾利益的三江流域水電開發。

  8月17日,漫灣水電站移民代表邀請其他流域的代表去自己那裡參觀。漫灣電站從1983年開工,到1993年投入運行,直到2003年,移民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現在漫灣電站移民中許多人靠揀垃圾為生,這給所有參觀代表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在關注事態的進展。9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科技及環境項目官賈古瑪博士對記者說,9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已向我國有關部門提出要求,提供有關「三江併流」地區現狀的必要信息。

  (中國特稿社記者林谷對本文亦有貢獻)

  -虎跳峽

  虎跳峽位於雲南西北部,「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邊緣。金沙江往南奔流到麗江石鼓以東,突然以100多度的急轉彎,掉頭甩開與它並行的瀾滄江和怒江,折向東北,形成了極為壯觀的「V」字形長江第一灣。然後,奔騰的金沙江切穿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衝刷出全長約16公裡的巨大峽谷。洶湧的江水距兩岸山頂3000多米,形成世界上最深最險的峽谷之一。虎跳峽分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兩岸壁立千仞,如刀削斧劈,而谷底江水奔騰咆哮,怒濤激蕩,令人驚心動魄。江面僅寬60至80米,最窄處只有30米,傳說有虎一躍而過,因而得名。(南方周末 作者: 劉鑑強 成功)
 

相關焦點

  • 民間力量保護虎跳峽初步告捷
    中國NGO、媒體和水電移民在其中起了重大的作用。但隨著中國能源的需求增長,水電集團的力量開始反彈。由於水電運營成本低、收益快、回報高,很快成為各大銀行追捧的優質投資項目。而搶奪勢力範圍,也是中國各大國有電力公司的策略。水電集團覬覦虎跳峽已久,但這裡一直沒有動工。這像一顆定時炸彈,水電公司一直難以對付。
  • 專家:虎跳峽高壩的重要作用無可替代
    2010年9月3日南方傳媒集團的《21世紀經濟報導》發表了文靜等兩位記者,以"虎跳峽築壩爭議"為題的文章,廣泛報導了各方對虎跳峽工程的高度關注和爭議,文章報導稱虎跳峽"這個高壩方案受到廣泛的質疑,長江委修編的《長江流域綜合規劃報告》中已經沒有它,剩下其他三個替代方案。""值得一提的是,雲南人夢想了50年之久的'滇中引水'工程已不再和金沙江中遊水電開發捆綁。
  • 虎跳峽築壩爭議
    「虎跳峽高壩方案(指龍盤電站,記者注)不建完全有可能的,實際上,這個高壩方案受到廣泛的質疑,長江委修編的《長江流域綜合規劃報告》中已經沒有它,剩下其他三個替代方案。」8月26日,長江水利委員會水資源保護局前局長翁立達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稱。  值得一提的是,雲南人夢想了50年之久的「滇中引水」工程已不再和金沙江中遊水電開發捆綁。
  • 虎跳峽軼事
    虎跳峽是長江上遊金沙江河段的最危險峽谷,通過這裡成了「關鍵之役」。 當年,裝備、技術最好的中美漂流隊只到達了巴塘的葉巴灘,距虎跳峽還有400多公裡。 2016年6月,曾對漂流者殺傷力最大的葉巴灘,其水電工程項目通過審批並提前動工。建成後,它將是金沙江上遊最大的水電站。 長江水電資源最引人注目是三峽和虎跳峽。前者已經完全建好,虎跳峽則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 存亡未卜虎跳峽
    虎跳峽之爭大事記  2003年7月「三江併流」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三江併流」指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在滇西北地區平行並流的部分區域,其中,金沙江流域的虎跳峽因海拔不足2500米,被排除在世界自然遺產之外。  2003年底雲南省與長江水利委員會籤訂了《滇中調水工程規劃》合同,將虎跳峽水庫作為昆明市的補給水源。
  • 浙江省水利廳關於2020年第三批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安全...
    各有關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考核管理辦法》(水安監〔2011〕374號),省水利廳對2020年度第三批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
  • 張衝的水電情結
    金沙江是我國跨世紀發展規劃的12大水電基地中最大的水電基地。目前尚處於前期規範階段。但位於它的主要支流雅礱江上我國最大的二灘水電站,首臺機組已經投產併網發電。  長江三峽水電站正在緊張的建設之中,它將是世界上最大的電站。當然,三峽下遊的反調節梯級葛洲壩電站,則已投運了多年,它一直是二灘電站建成前我國最大的水電站。
  • 9家民間環保組織呼籲雲南停止修建虎跳峽電站
    前天上午,綠家園志願者、環境與發展研究所、阿拉善SEE生態協會、自然之友、地球村、天下溪、社區參與行動、全球環境研究所、綠島等多家民間環保組織在京聚集,向有關部門發出呼籲停止即將上馬的虎跳峽電站工程。    昨天上午,國家林業局中國綠色時報的會議室,上述9家民間環保組織舉行了一場題為《中國西南水電開發熱的冷思考》的研討會,發出名為《留住虎跳峽,留住長江第一灣》的呼籲書,要求有關部門從保護金沙江流域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的角度,從尊重這個地區世居民族生存權的角度出色,停止虎跳峽「一庫八級」梯級水電站的建設。
  • 鹹興大道「超寬」街景工程未批先建惹爭議
    在陝西鹹陽興平馬村村前,通車不久的鹹興大道延伸而過,路邊的農田裡,成片的莊稼已被推平,取而代之的是剛種植下的樹苗與向日葵,盛夏的烈日讓葉片大多已耷拉下來。「兩邊都是鹹興大道搞的街景工程,前一陣政府要求路兩邊的農田、房屋後退30米,許多地就被平了。」當地村民這樣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 成都最奇怪的火車站,改造工程提了10多年,但至今未動工
    成都最奇怪的一個火車站,改造工程提了10多年,但是至今都還未動工。 成都站的歷史比較悠久,1952年7月份就已投入運營,是成都最早的一個火車站。當時四川人外出,基本上都是在這裡乘坐火車。
  • 長江流域多座水電站未批先建 河床乾涸汙染嚴重
    因此,他呼籲「向家壩灌區引水工程特別是北總乾渠工程儘早建成,讓內江人民早日喝到金沙江水。」  開發影響  水資源利用粗放,環境汙染嚴重  在長江等流域上,水電站遍地開花,調水工程司空見慣。  為彌補1990年修編未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問題的缺陷,長江水利委員會本世紀初就開始了再次修編的研討論證,修編工作於2007年開始,2009年完成,但至今仍未獲國務院批准。而與之對應的是「金沙江中遊水電開發規劃」早在2002年就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批覆。從上虎跳峽至觀音巖的「一庫八級」計劃也被明確下來。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範仲淹把政治教化和為情造文有機有機結合起來,範仲淹批判宋初詩壇的盲目模仿之風和無病呻吟之態,主張詩歌創作要忠於生活現實,符合時事,不為空言。範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
  • 長壽:中國「水電搖籃」和早期「水電人」|水文化故事①
    重慶長壽定慧寺:民國水力發電總處所在地為撰寫中國上世紀40年代籌備三峽工程始末之《民國三峽記憶》,孬張曾數次到長定慧寺,那是曾是資源委員會水力發電總處駐地,亦是長壽發電廠辦公地。近聞長壽境內新中國興建的獅子灘水電站,2020年12月25日被工信部列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錄,便再次來到了長壽。緣由是:獅子灘梯級水電站樞紐的核心物項則包括獅子灘水庫大壩,六角亭,八角亭,獅子灘水電站廠房及辦公樓,調壓井及發電設備;上硐水電站大壩,調壓井,廠房及發電設備;回龍寨水電站大壩,廠房及發電設備;下硐水電站大壩,廠房及發電設備等。
  • 虎跳峽水電站該不該建?
    自去年四月份通過國家發改委的審查以來,虎跳峽水利樞紐規劃就一直遭到民間環保組織的反對。近日,9家民間環保組織舉行了一場題為《中國西南水電開發熱的冷思考》的研討會,發出名為《留住虎跳峽,留住長江第一灣》的呼籲書,要求停止虎跳峽「一庫八級」梯級水電站的建設。
  • 部分已通車有的還未動工
    碑林城管工作人員表示,經九路新建路段3月31日已正式通車,作為全區道路兩側增綠美化重點項目,正加快進度提升景觀。  而在長纓西路至隴海鐵路段,此路段輔道已通車,從長纓西路往北可以車行至華清西路,再往北的路面被圍擋起來。工地工作人員表示,此路段輔路已於3月31日通車,但下穿隴海鐵路工程還在施工,已修至隴海線附近,等協調好後就能推進作業。
  • 勇闖世界水電技術禁區超級工程烏東德水電站建設背後
    自三峽工程以來,我國大型水輪發電機組實現跨越式發展,經過溪洛渡、向家壩工程建設,機組單機容量已提高到80萬千瓦級,保持著運行中最大單機容量水電機組的世界紀錄。在開發建設烏東德與白鶴灘水電站的歷史機遇面前,中國水電沒有停下創新開拓的腳步,繼續向百萬千瓦水電機組發起挑戰,攀登世界水電技術新高峰。隨著單機容量的增大,水力設計、核心部件、結構材料可能因「量變」產生「質變」。
  • 保定巨力天空之城銷售一年未動工
    (圖片來源:壹圖網)經濟觀察網 見習記者 曲銳 距2018年7月開盤售過去了整整一年,保定天空之城的購房者們仍沒有等到項目動工,今年7月份前後,他們先後找到保定市徐水區相關部門、開發商巨力集團及銷售方人員。據銷售人員介紹,目前該項目還未取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和預售許可證。
  • 老涵洞拆除工程動工 明年1月金朱公路將拉通
    老涵洞拆除工程動工 明年1月金朱公路將拉通 來源:紅網 作者:彭小鳳 小範婷 編輯:吳若蘭 2015-12-28 13: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