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撰寫中國上世紀40年代籌備三峽工程始末之《民國三峽記憶》,孬張曾數次到長定慧寺,那是曾是資源委員會水力發電總處駐地,亦是長壽發電廠辦公地。近聞長壽境內新中國興建的獅子灘水電站,2020年12月25日被工信部列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錄,便再次來到了長壽。
緣由是:獅子灘梯級水電站樞紐的核心物項則包括獅子灘水庫大壩,六角亭,八角亭,獅子灘水電站廠房及辦公樓,調壓井及發電設備;上硐水電站大壩,調壓井,廠房及發電設備;回龍寨水電站大壩,廠房及發電設備;下硐水電站大壩,廠房及發電設備等。
請注意:這裡列舉的上硐水電站、下硐水電站和回龍寨水電站,都是民國資源委員會水力發電總處主持興建的。說起這幾處小電站,是一組鮮為人知的「抗戰」故事一一
談論中國水電,不能不說四川(現重慶)長壽,那裡有條龍溪河,她是公認的中國水電母親河。
說起這條河,不能不說最早發現並提出流域梯級水電開發者黃育賢。因了黃育賢,民國資源委員會為確保抗戰「大後方」兵工廠等戰略企業用電,選定這條河興建梯級電站並任命他為工程籌備處負責人。
黃育賢與蹣跚起步的中國水電
黃育賢,1924年清華大學留美學生。1926年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1929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院土木工程碩士學位。1935年,率隊赴四川長壽踏勘龍溪河,提出建設水電站計劃。1937年任資源委員會龍溪河水力發電工程處處長。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一一
「9.18」事變之後,國民政府於1935年10月作出了將戰時國家的最後根據地定在西南四川的決策。隨即,一大批專家從全國各地雲集四川。
1935年,清華大學留美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工程師黃育賢欣然率隊赴四川考察水力資源,足跡遍及青衣江、大渡河、馬邊河和長壽龍溪河。在這一年的考察中,黃育賢、蔣貴元、蔡鎮宇等專家來到長壽龍溪河、桃花溪,但見溝深谷險,灘多流急,瀑布層疊,又緊靠軍事、交通重鎮重慶,認定具有重大的開發利用價值,即向國民政府提出在龍溪河興建水電站的初步計劃。
1937年1月,黃育賢奉命率全國水力發電勘測總隊人員,再次對龍溪河水力資源進行詳細的勘測、考察。決定在其獅子灘、上硐、回龍寨、下硐分別修建4座水電站,並在獅子灘修建大壩作為龍頭水庫。
1937年7月,資源委員會成立了龍溪河水力發電廠籌備處。1938年6月,正式成立了龍溪河水力發電工程處,黃育賢任處長,張光鬥任設計工程師,吳震寰(吳玉章之子)任工程師兼工務長。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平津淪陷;「8.13」淞滬會戰失利,戰火迅速蔓延,全面抗戰爆發。1937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宣布移駐重慶,12月1日開始在重慶正式辦公。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沿海工業大量內遷並開工,使龍溪河水力綜合開發難以為繼,修建規模較小,工期較短,成本較低的電站以滿足戰時所需,刻不容緩。1938年9月,位於桃花溪三洞溝的桃花溪水電站經國民政府批准興建,同年11月動工。張光鬥全面負責勘測、設計。
桃花溪電站採用低壩設計,在桃花溪三硐溝的頭硐上遊20米處用條石漿砌成重力式滾水壩,攔河蓄水9萬立方米,並在長壽橋、磨湧修建節水堰兩座和阮氏橋水庫,蓄水90萬立方米。在二硐瀑布下遊200米右側,用條石安砌廠房。
桃花溪電站的水輪機,由英國古柏公司生產,發電機及配電盤由美國西屋公司製造,經遠洋輪船漂洋過海到達越南海防,再經滇越鐵路窄軌火車運送到昆明,再用汽車運到重慶,再用輪船經長江航道到長壽,再經新修的簡易公路由長壽碼頭運到施工現場,千裡萬裡風塵路,只為抗戰生產緊。
1939年3月,國民政府批准興建龍溪河下清淵硐電站,同年10月動工。張光鬥先生在斜灘上用條石水泥漿砌重力式滾水壩,蓄水24水萬立方米,在下清淵硐瀑布左側的懸巖下,用鋼筋混凝土澆築發電廠房。電站原設計安裝水輪發電機組4臺,每臺容量750kW,向英、美各訂貨兩臺。可是,抗戰戰事日熾,海運阻滯,設備無法運到。當時,宜賓電廠有一臺閒置的(50/60周波)變頻機,容量為1940千伏安。由資源委員會中央電工器材廠工程師朱仁堪主持,將這臺變頻機改裝為1550kW的發電機。吳震寰主持設計了兩臺1000馬力的水輪機,由重慶民生機器廠製造。這是我國首次自行設計、自行製造、當時容量最大的水力發電機組。這兩臺水輪機和一臺發電機組成一套臥式機組。
1941年1月1日,龍溪河水力發電工程處長壽分廠正式成立,廠長由黃育賢先生兼任,租用長壽縣城河街定慧寺廟宇為厂部辦公地點。
1941年8月25日,裝機容量876千瓦的桃花溪電站帶負荷運行。中國火柴原料廠(26兵工廠前身)、中國工業鍊氣公司等企業的機器開始了運轉。蹣跚起步的中國水電,一開始就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了。
1944年9月20日至30日,薩凡奇博士赴三峽考察後回到長壽,在桃花三硐溝電站、水電工程處定慧寺駐地,完成了著名的《楊子江三峽計劃初步報告》。
從1935年到1945年,長壽雲集了中國最優秀的水電工程技術人員。說長壽乃中國水電之發祥地或曰實驗田,當之無愧。
#民國水電故事# #歷史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