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越來越不值錢了,老家的竹子已經好幾年沒有人收購。竹林裡的竹子長得密密麻麻,野豬偷吃竹筍的時候,運氣背的時候都會被夾住。
即便是這樣,滿山的竹林看著卻一點也不討厭,風吹過的時候,竹梢一起動起來,就像此起彼伏的海浪。
如果這個時候正好有猴子在竹林裡,那就更好看了,在竹梢上跳躍的猴子,就像在海上衝浪,猴子的柔韌和靈活,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個時候,總有小孩趕緊喚狗出來嚇唬猴子,「嚇~吼」的喊個不停。猴子就像受了驚的麻雀,一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猴子其實是來偷筍吃的,以前大人們比小孩喊得還起勁,現在竹子沒有人要,看都懶得看一眼了。
對於農村人來說,光說好看是沒有用的,要是真的沒有用了,指不定就砍掉換上別的可以賣錢的品種了。
畢竟好看換不來孩子的學費,也填不飽肚子。
竹子似乎也知道這一點。她們拼命的長,不要施肥,不要管理,在地下它的鞭不停的延伸,幾年的時間就能開出一片新竹園。
和山腳下的茶園比起來,竹子賣錢實在是來得相對輕鬆的了。茶葉不但採摘周期長,更是累人。除了採摘,還要剪枝,除草,施肥。在秋老虎茶園正式除草的時候,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茶樹,中暑就是分分鐘的事。
雖然竹子現在不值錢了,但是它以前可是炙手可熱的,所以很多人都對它還抱著希望,沒有去砍伐。
除了帶來這不靠譜的希望以外,竹子讓吃貨們最喜歡的就是提供源源不斷的美食了。
春天有春筍,夏天有竹鞭筍,冬天有冬筍。
在老家,春筍一般都會拿來煮酸菜,那味道不要太鮮美。一直會吃到採茶的中期。這個時候的竹筍已經和竹子一樣高了。
只有真正生活在竹林的人才知道這個時期的筍是如何「挖」的。這個時候挖筍是不用工具的,只要走到竹林,抱著還沒有長出枝條的「竹子」一陣猛搖,最上面的一截就會斷掉,撿回家就是一頓美味。
這裡解釋一下,這樣不會妨礙竹筍長成竹子的,斷下來的一般只有60公分左右,竹子還是一樣的長,但是就沒有了竹梢。冬天下大雪的時候,竹子就不會被壓爆。成活率反而更高。
夏天就是挖竹鞭筍了。這個時候是竹子開疆拓土的時候,它的竹鞭的地下不停的延伸,最前面的一截非常的嫩,非常的鮮美。用老家的火腿肉炒起來,那就是名副其實的「一掃光」。
冬筍就不說了,除了味道鮮美,它主要功能就是賣錢了。很多人說竹子不值錢,可以買冬筍,一樣賺錢。其實這裡面有一個誤區。
家鄉是丘陵地區,並沒有多少平地。竹子都是長在山上的,很多的地方都是石頭,挖筍太厲害,土全部被挖鬆了,竹子長大以後,很容易倒掉。
現在已經很少在家了,每年過年回家的時候,如果碰上大雪,夜深人靜的時候,竹林裡總會傳來噼啪的聲音,那是被大雪壓爆的竹子發出的。
以前聽了這聲音,老父親總是很心痛,現在已經無所謂了,很多的竹園除了會挖點筍吃,唯一的作用就是把死掉的竹子帶回家當柴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