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4月13日電 題:有黑歷史活該受辱?並非華裔就應冷漠?美聯航事件的這些反轉令人心塞
美聯航暴力驅趕亞裔乘客下機事件所掀起的輿論風浪仍未消退。
短短24小時之內,隨著被曝出的新聞越來越多,這一事件的許多說法已經發生轉變。
然而群論洶洶之中,有一些聲音卻漸漸變味走樣了。
圖為遭受美聯航暴力驅趕的亞裔乘客。
不是華裔,我們的憤怒就是白費嗎?
當這名亞裔醫生被暴力拖拽下飛機時,他曾驚呼:「我被選中,或多或少因為我是中國人」。
在現場視頻中也能清晰看出,遭施暴者是一個黃皮膚的亞裔。隨後,「中國人」、「華裔」成為許多媒體報導的關鍵詞。許多人認為,這是美聯航是針對華裔的種族歧視,並為之譴責。
然而,隨著媒體進一步報導,被施暴亞裔醫生被爆名叫陶大衛(David Dao。),他 並非華裔,更不是中國人,而是越南裔美國人。
消息傳出,社交媒體上的討論開始轉向。有網友指責該醫生冒充華裔,也有網友議論:越南裔究竟是不是華人?把越南裔華人也稱華人是否可以?
還有不少人表示,「原來不是華人,白激動一場」。或者「這件事跟咱們沒關係」。
一時之間,似乎受害人是否為「華裔」成為決定網友們要不要繼續發聲、持續關注事件的關鍵。
然而,捫心自問,糾結於遭施暴乘客是否為華裔真的重要嗎?
回到這起事件本身。
一位乘客手握有效機票,遵守秩序正常登機,卻被從座位上強行拽出,被拖行到飛機艙門,致使受傷流血。而事後,美聯航一度輕描淡寫,一副不屑置辯的傲慢。
如此驚悚的暴力驅趕,是對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的野蠻侵犯。此情此景,難道需要先了解血統與身份,膚色與族裔,再來分配我們的憤怒和同情心嗎?
類似事情如果置之不理,後果就是,以後你也有可能被如此對待。因此,永遠不要做局外人。
網傳受害醫生有「前科」,被施暴就活該?
隨著事態影響的進一步擴大,這位醫生的身份也遭到了曝光,甚至包括一系列的「黑歷史」:
谷歌搜索新聞事件的主人公會出現以下「報導」:
「David Dao被趕下飛機的乘客,一個擁有著不堪過去的醫生」
「美聯航醫生的犯罪記錄揭露了他的黑歷史」
「被拖出美聯航的醫生的早前藥物犯罪記錄」
《DailyMail》這樣報導:
「他來自肯塔基,自己開了家診所,他曾多次非法給病人開具非處方止痛藥被定罪」,文中還提到,「他曾經和自己的患者保持同性戀關係多年,因為販賣藥物罪和共謀罪被吊銷行醫執照4年。」
此外,還有媒體報導該醫生為國際職業撲克選手,2009年他在排位賽中獲得了第2名,獲得了高到11.7萬美元的獎金。
儘管媒體報導的這些消息並未得到證實,但這足以讓一些網友們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有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有人認為媒體此前報是誤導公眾。
且不論被曝出的黑歷史是否真實,但小僑想說,這個人有過怎樣的過去,與被美聯航暴力拖下飛機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事發之時,他是一個已經付費,並正常登機的乘客。即便他真的有「黑歷史」,那也是警方的事情,完全不能成為美聯航施暴的理由。將兩者放在一起,無疑是混淆視聽。
欣慰的是,網絡上也不乏理智的聲音:
小僑為這些理性的聲音點讚,也期待事件真相早日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