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黑歷史活該受辱?美聯航事件這些反轉令人心塞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國僑網4月13日電 題:有黑歷史活該受辱?並非華裔就應冷漠?美聯航事件的這些反轉令人心塞

  美聯航暴力驅趕亞裔乘客下機事件所掀起的輿論風浪仍未消退。

  短短24小時之內,隨著被曝出的新聞越來越多,這一事件的許多說法已經發生轉變。

  然而群論洶洶之中,有一些聲音卻漸漸變味走樣了。

圖為遭受美聯航暴力驅趕的亞裔乘客。

  不是華裔,我們的憤怒就是白費嗎?

  當這名亞裔醫生被暴力拖拽下飛機時,他曾驚呼:「我被選中,或多或少因為我是中國人」。

  在現場視頻中也能清晰看出,遭施暴者是一個黃皮膚的亞裔。隨後,「中國人」、「華裔」成為許多媒體報導的關鍵詞。許多人認為,這是美聯航是針對華裔的種族歧視,並為之譴責。

  然而,隨著媒體進一步報導,被施暴亞裔醫生被爆名叫陶大衛(David Dao。),他 並非華裔,更不是中國人,而是越南裔美國人。

  消息傳出,社交媒體上的討論開始轉向。有網友指責該醫生冒充華裔,也有網友議論:越南裔究竟是不是華人?把越南裔華人也稱華人是否可以?

  還有不少人表示,「原來不是華人,白激動一場」。或者「這件事跟咱們沒關係」。

  一時之間,似乎受害人是否為「華裔」成為決定網友們要不要繼續發聲、持續關注事件的關鍵。

  然而,捫心自問,糾結於遭施暴乘客是否為華裔真的重要嗎?

  回到這起事件本身。

  一位乘客手握有效機票,遵守秩序正常登機,卻被從座位上強行拽出,被拖行到飛機艙門,致使受傷流血。而事後,美聯航一度輕描淡寫,一副不屑置辯的傲慢。

  如此驚悚的暴力驅趕,是對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的野蠻侵犯。此情此景,難道需要先了解血統與身份,膚色與族裔,再來分配我們的憤怒和同情心嗎?

  類似事情如果置之不理,後果就是,以後你也有可能被如此對待。因此,永遠不要做局外人。

  網傳受害醫生有「前科」,被施暴就活該?

  隨著事態影響的進一步擴大,這位醫生的身份也遭到了曝光,甚至包括一系列的「黑歷史」:

  谷歌搜索新聞事件的主人公會出現以下「報導」:

  「David Dao被趕下飛機的乘客,一個擁有著不堪過去的醫生」

  「美聯航醫生的犯罪記錄揭露了他的黑歷史」

  「被拖出美聯航的醫生的早前藥物犯罪記錄」

  《DailyMail》這樣報導:

  「他來自肯塔基,自己開了家診所,他曾多次非法給病人開具非處方止痛藥被定罪」,文中還提到,「他曾經和自己的患者保持同性戀關係多年,因為販賣藥物罪和共謀罪被吊銷行醫執照4年。」

  此外,還有媒體報導該醫生為國際職業撲克選手,2009年他在排位賽中獲得了第2名,獲得了高到11.7萬美元的獎金。

  儘管媒體報導的這些消息並未得到證實,但這足以讓一些網友們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有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有人認為媒體此前報是誤導公眾。

  且不論被曝出的黑歷史是否真實,但小僑想說,這個人有過怎樣的過去,與被美聯航暴力拖下飛機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事發之時,他是一個已經付費,並正常登機的乘客。即便他真的有「黑歷史」,那也是警方的事情,完全不能成為美聯航施暴的理由。將兩者放在一起,無疑是混淆視聽。

  欣慰的是,網絡上也不乏理智的聲音:

  小僑為這些理性的聲音點讚,也期待事件真相早日查明!

相關焦點

  • 美聯航:「黑歷史」到底有多少?
    迫於壓力(或許還有股價的暴跌),美聯航終於開始「口頭服軟」,重擬了一份道歉書。 然而對於這份新寫的道歉書,廣大美聯航老乘客紛紛表示「不深刻」、「不誠懇」,理由是明擺著的——美聯航的「黑歷史」要多長有多長。 坐慣中美間國際航班的乘客都知道免費託運行李的「規矩」:免費兩件,每件限重23公斤。
  • 一夜之間,美聯航暴力打人事件就「反轉」了?!
    而美聯航對這件事的處理方式和公關態度,更是令人十分憤慨!!!美聯航在推特發布了一段聲明,並沒有對被暴力對待的乘客道歉,而是解釋了超售的事情:據多名曾經被發過美聯航代金券的網友表示,這種東西十分坑爹,聽起來數額是很大,但是有附加條件,基本上每次坐飛機都只能用規定的一部分數額,例如50美金。也就是說,如果拿到800美金的代金券,你得坐16次UA的飛機才能都用完。發這種補償也難怪沒有人願意接受了。
  • 劉強東批美聯航"全球最爛"!它的黑歷史比字典還厚
    原來它的黑歷史比字典還厚) 昨日(4月10日)發生的暴力拖拽華裔醫生事件,讓美聯航一夜間火了。4月11日,在微博和推特上,中美兩國的網友分別將美聯航「送」上了熱搜榜榜首。而每經小編發現,服務態度差,作風粗暴的美聯航已不是第一次引起公憤了。
  • 拖乘客下機被狂噴,美聯航的黑歷史還多著呢
    配圖是拿著《行屍走肉》裡的32寸棒球棍的露西爾也許是認識到事態嚴重,美聯航CEO奧斯卡10日發表聲明,稱對這起令人沮喪的事件感到難過,對於乘客被重新安排班機鄭重致歉。並強調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已經聯繫到了該乘客並將解決這一問題。這個回應被認為生硬傲慢,再度引發網友抨擊,甚至有網友將美聯航的回應做了改寫。
  • 美聯航,你已被我拉黑!
    隨後不斷有知情群眾站出來戳破這家航空公司的謊言。名為 BoycottUnitedAirlines (抵制美聯航)的標籤也迅速刷爆美國社交媒體。乘客Audra Bridges說:「清空出來的4個座位之後由美聯航的4位空乘所佔,這些人急著要去路易斯維爾當值。」
  • 美聯航事件背後,看「對待人的問題」
    如果我們身邊發生類似事件,相關方面即使就是為了做個姿態,也不至於一上來就以「令人不安」「令人困擾」這些話語強詞奪理,冒天下之大不韙。  當然,美聯航已為魯莽和傲慢付出了代價,包括股票的大跌,信譽的損害等等。縱觀以前的美聯航相關暴力趕客行為,表面以按「既定程序」維護內部職工,實質上是以強凌弱、以壟斷不公剝奪消費者權益。
  • 品牌口碑有多重要美聯航黑公關帶出的教訓:偉業非一日可成,品牌口碑決定成敗
    美聯航首先詢問有沒有志願者自願放棄座位改籤航班,可獲高達800-1000美元補償,但是無人響應。隨後美聯航通過電腦隨機抽取了4名乘客,包括一名亞裔醫生及其妻子。亞裔醫生表示第二天有病人預約,不能錯過這班航班,美聯航找來三名機場警察,強行將醫生打暈拖出客艙。場面狼狽,嘴角甚至撞至出血。其他多位乘客拍下了整個混亂場面,放上了facebook和YouTube.
  • 美聯航事件被刷屏,為何香港快運的類似事件卻無人問津?
    但你有沒有注意過:同樣一件事情,或者說性質差不多的事件,引起的輿論熱度與關注度並不相同。最近美聯航驅趕乘客的新聞將美聯航推上了風口浪尖,但網友翻出了1月29日香港快運航空一架飛往寧波的飛機上,同樣發生過強制讓最晚上飛機的乘客下機事件,卻並未引起太多關注。網際網路時代,到底是誰在掌握著社交媒體的話語權?
  • 美聯航暴力逐客:比事件本身更糟的危機公關
    UA3411航班上發生的暴力逐客事件還在發酵,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依舊處於暴風的中心。這起偶發事件引出了一系列的疑問,美聯航危機處理機制出了什麼問題?機票超售這種商業行為要不要被叫停?近年來美國航空企業之間的大規模併購究竟是福是患?
  • 林行止|美聯航暴力趕客事件與「超賣機票」策略
    林行止|美聯航暴力趕客事件與「超賣機票」策略 林行止 2017-04-20 16:03 來源:澎湃新聞
  • 美聯航不僅被全球網友玩壞了,事件還驚動了白宮!
    美聯航事件,11日也驚動了白宮。
  • 美聯航事件驚動了白宮!一夜之間,很多說法都變了...
    美聯航CEO「重新」道歉 稱將承擔全部責任  在這起事件中,美聯航的回應也備受詬病。一開始,航空公司稱要求乘客下飛機只是一種重新安置。另外,當地時間10日晚,美聯航總裁穆諾茨向公司員工發送一封內部郵件稱,當員工禮貌請求一名乘客下機時遭到了拒絕,隨後便有必要聯繫芝加哥航空安全人員前來幫助。
  • 輿論風暴之下,美聯航還飛得起來嗎?
    鑑於美聯航4月11日下跌81美分,跌幅為1.1%,巴菲特損失了2350萬美元(如果他的持股比例未變)。美聯航,一個用生命在為自己書寫黑歷史的航空公司此次拒載事件只是美聯航「任性妄為」中的冰山一角。據媒體報導,2016年,被美聯航強制下飛機的乘客人數高達3700多人。
  • 三問美聯航事件:超售合理?誰買單?利益利潤咋取捨?
    當晚,機上乘客將手機拍攝的視頻上傳至社交媒體後,旋即引發軒然大波,美國和世界各地的網友紛紛抨擊美聯航及機場警察違反乘客權益,相關視頻點擊已破百萬。目前,這名乘客身份尚未公開,但有消息說他是華裔。 據事發航班乘客說,乘客們登機落座後,美聯航工作人員便表示因超額售票,需請4位乘客自願改乘其他航班。在補償金從400美元提高到800美元並提供住宿安排後,仍無人同意。
  • 美聯航事件最全法律解析:它真的可以這樣做?
    航空公司會徵集志願者,一開始給出的補償會比較低,一般是150或200美元,再逐漸提高補償金額以鼓勵有足夠的乘客自願放棄座位。(據稱在此次事件中,美聯航給出的補償是800美元)如果沒有足夠的志願者站出來,航空公司會採取非自願程序,也就是監管機構所稱的「非自願拒絕登機」。
  • 暴力趕人的美聯航業績怎麼樣?
    (四)美聯航事件的問題美聯航的問題在於,顧客已經登機,所以根本不適用於之前超售無法登機這種情況。而且網傳是為了給美聯航自己的員工讓位導致的強行暴力驅趕下機,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網上有一篇文章介紹美聯航的黑歷史,提到2008年美聯航將一名加拿大歌手的吉他隨意亂扔,扔壞了。
  • 看美國人自己如何評價[美聯航拒載傷人事件].避免傷害,遠離美聯航.
    有乘客拍下片段並上載至網際網路,航空公司亦因此遭網民鬧爆。聯合航空事後發表聲明確認事件,表示為此深表歉意。這次完全是因為美聯航的內部調控問題,並且沒有人願意領取現金補償所造成的惡性結果。還是一般航空公司的慣例,在航空公司員工的票一般為候補票或者所謂的jump seat來解決,在旅客滿員的情況下,優先候補的應該是確認並且付費的旅客,而不是航空公司內部人員,這次如果因為航空公司的內部調班所造成的解決,原則上也是不能夠侵害付費旅客的權益的。2、航空公司到底有沒有權利強制裁員。
  • 亞裔醫生被打事件完整Q&A | 最「無辜」的是美聯航,最無恥的還是它
    網上有很多跟進的分析,從各種途徑證明美聯航違法,我們仔細看過,這些分析都不準確。與醫生交涉的過程中,美聯航有可能沒盡到法律義務(例如沒給出合理賠償,或沒有給出書面解釋),但目前沒有類似信息浮出水面。以當下了解的狀況,美聯航的作為確實在法律賦予它的權利之內。但這不代表美聯航沒有過錯。與其他航司相比,這次事件充分暴露了美聯航愚蠢、摳門,而且不尊重乘客的事實。它對醫生的受傷,也負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
  • 從美聯航超售事件說起——談談場站應急處置
    事件被迅速傳遞到網上,引來了全美乃至全球網民的抗議,美聯航股票市值迅速縮水,企業形象岌岌可危。作為民航從業者,對於美聯航的遭遇,除了對其粗魯、拙劣的處置方式不滿,也難免有點兔死狐悲的感受。我們不能對此置身事外,應該從這一事件中得到一些啟發。
  • 美聯航事件的啟示:提早到機場領登機牌
    人們該如何消化這些矛盾,被鬧得沸沸揚揚的美聯航粗暴趕乘客下機一事為何影響如此之壞?一次,筆者在佛羅倫斯朋友的店裡玩,與朋友聊了一會,就見他匆匆上車說去趕飛機「還有40分鐘飛機就要起飛了」。僅過了十幾分鐘,就見他又拉著小行李箱回來了,大家都很驚奇「不會是飛機提前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