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風暴之下,美聯航還飛得起來嗎?

2020-12-24 環球網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下稱「美聯航」)正在為自己的野蠻和傲慢付出代價。自4月9日將一名華裔男子暴力拖下飛機的視頻在全球曝光後,該公司股票價格大跌,市值迅速蒸發。

美國中部時間4月9日傍晚,美聯航從芝加哥飛往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UA3411航班要求4名已登機乘客推遲行程將座位讓給該公司機務人員,其中3人服從離開,一名亞裔乘客表示自己是醫生需要次日出診而拒絕,被強行拖拽下飛機,嘴部受傷流血,精神受到刺激。據美國媒體報導,這名乘客是從越南移民美國的華裔,年已69歲。

4月10日起,在美華裔向白宮聯名請願,呼籲聯邦政府進行調查,目前籤名人數已遠超白宮回應所需的10萬人次。

巴菲特「躺槍」,損失近1億美元

作為美聯航的最大股東,「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持有的股份比例若不變,將面臨數千萬美元的損失。

據悉,2016年第四季度,巴菲特購買了2442萬股美聯航母公司聯合大陸控股公司的股份,總持股2895萬股,持股比例約9%,從而成為該公司最大的股東。鑑於美聯航4月11日下跌81美分,跌幅為1.1%,巴菲特損失了2350萬美元(如果他的持股比例未變)。

美聯航,一個用生命在為自己書寫黑歷史的航空公司

此次拒載事件只是美聯航「任性妄為」中的冰山一角。

據媒體報導,2016年,被美聯航強制下飛機的乘客人數高達3700多人。該公司因準點率下滑、乘客投訴率提高、行李裝卸失誤率提高,曾位列全美最差航企第四名,也是美國大型航空公司中評價最低的。一直以「飛行在友善天空(Fly the Friendly Skies)」作為宣傳語的美聯航顯然言行不一。

託運費乃「坑中之王」:坐慣中美間國際航班的乘客,都知道免費託運行李的「規矩」,即免費兩件,每件限重23公斤。然而幾乎所有航空公司代理,都會不厭其煩地提醒您「美聯航例外」。

這家並非「廉航」的航空公司長期以來一直只允許免費託運一件行李,第二件以上每件收70美元。迫於競爭和輿論壓力,他們曾在2014年8月1日默默改為和其他公司一樣的「兩件」。但沒過兩年,2016年6月15日又悄悄改了回來,且第二件行李的託運費還漲到了100美元。

不守時又愛弄丟行李:美聯航2015年的準點率是77.73%,在美國航空數據網站flightstarts.com上統計的12家航空公司中排倒數第四,並且同期一共弄丟19867件行李,佔比高達3.29‰,高居第一。

「補償改籤」有貓膩:其他航空公司對改籤旅客提供的是現金補貼,美聯航提供的卻是公司抵扣券,每張面值50美元,一次只能使用一張。也就是說,此次暴力驅客事件中,美聯航方面宣稱「補償改籤」最高金額800美元,當事人要總共買16次美聯航機票才能花完。

傷害顧客權益事件頻出,劣跡滿滿: 早在2008年,加拿大鄉村歌手達夫·卡羅爾乘坐美聯航航班從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前往美國內布拉斯加,在抵達芝加哥的奧哈雷機場時,行李工將他和其他乘客的行李像「扔鏈球」一樣隨便扔。當他拿到行李時,發現自己的吉他已經被摔壞了。之後,由他製作的《美聯航弄壞吉他》的MV火遍網絡,美聯航被迫賠償。

彼時,美聯航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股價一度暴跌10%,相當於蒸發掉1.8億美元市值,而且還被數以百萬計的人指責。

2014年,美國一名少女被同機一名男乘客非禮,遂向機組人員要求調位,卻遭到拒絕。她事後向航空公司投訴,對方回復卻暗指她衣著暴露,令她感到冒犯。

2016年,韓裔小提琴手李葉月乘搭美聯航客機時,因古董小提琴未能放在頭頂的手提行李艙,向空姐求助未果,遭斥責是麻煩製造者,被趕下機。

2017年,該公司禁止兩名身穿打底褲的年輕女孩登機,可目擊者稱,「10歲女孩身穿黑色打底褲,她看起來再正常和恰當不過了,但被要求不更換衣服不許登機」,這一舉動被批評政策涉性別歧視及處理手法有問題。

雖然對乘客要求頗為嚴格,但美聯航並未做到「打鐵自身硬」。此前,該公司的一架航班上,正副駕駛員酒後試圖駕機,起飛前在格拉斯哥機場被逮捕,而更換飛行員導致這趟航班晚點10個小時。

高層管理令人擔憂

6年前,美聯航與大陸航空公司合併,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但公司財報卻告虧損,時任CEO傑夫·斯米塞克(Jeffery Smisek)在電話會議中道歉並表示會積極採取行動變革,但之後形勢未見好轉,斯米塞克和兩位頂級高管隨後黯然離職。

這之後,奧斯卡·穆諾茲(Oscar Munoz)繼任CEO,但在其領導下,美聯航的危機公關又令人「匪夷所思」。針對此次逐客事件,穆諾茲最初發表聲明稱,這是一起 「令人沮喪的」事件,並為不得不讓一部分乘客改乘其他航班致歉,又致信員工,表示空勤人員遵照了處理此類情況的既定程序,他會站在員工身後。從這一系列動作看,美聯航方面著實缺乏誠意,甚至有些傲慢,未免顯得不尊重顧客的利益。

輿論緊追不捨,無需動員,美國上下一起怒斥美聯航,股價大跌也讓其付出了代價。在這種背景下,4月11日,穆諾茲才在新發的聲明中一改之前冷淡的態度,表示不會再讓執法人員驅離付費乘客,並對這次風波致上最高歉意。

然而,從事發之後第一時間開始,穆諾茲所領導的團隊對於危機處理顯然雜亂無章,他也因此面臨質疑,更有數以千計的網民聯名呼籲他引咎辭職。

美聯航何以傲慢?

對於美聯航的野蠻暴力,背後引人深思的是美國的航空公司為何敢如此膽大妄為?

有媒體分析認為,壟斷是美國航空公司傲慢的根本原因。過去15年裡,美國航空業進行了大規模重組,包括達美兼併西北航空公司、美聯航和大陸航空公司合併、美國航空公司和全美航空公司合併等。這些兼併重組導致航空業缺乏有效競爭,形成近乎壟斷的格局。

近乎壟斷的航空市場導致航空公司喪失改善服務的動力,甚至出現了退化趨勢——機票越來越貴,座位越來越小,服務越來越差。

(根據媒體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美聯航暴力待客陷輿論風暴 股價卻逆勢反彈
    在視頻曝光之後,網絡上掀起了抵制美聯航的風潮。不少網友分享自己乘坐美聯航的負面體驗,甚至宣布以後絕不乘坐美聯航飛機。就連美國總統川普也已經看到相關視頻。  面對輿論風暴,美聯航執行長穆尼奧斯發表聲明再次道歉,說美聯航對這一事件「負全部責任」,將進行詳細調查,並在4月30日前公布調查結果。  資本理性?
  • 美聯航不僅被全球網友玩壞了,事件還驚動了白宮!
    美聯航再致歉稱承擔全部責任:沒人該被這樣虐待面對輿論風暴,美聯航執行長奧斯卡·穆尼奧斯11日發表聲明再次道歉,說美聯航對這一事件「負全部責任」,將進行詳細調查,並在4月30日前公布調查結果。「我對那名被暴力帶離航班的乘客和航班上所有乘客表示深深的歉意,永遠不應該有人被如此錯誤地對待。」
  • 美聯航,我們打一架吧!
    機上乘客將手機拍攝的視頻上傳至社交媒體後,點擊量數以億計,在全美和世界各地引發輿論風暴。在美華裔10日起向白宮聯名請願,呼籲聯邦政府進行調查。目前,籤名人數已超過白宮回應所需的10萬人次。我承諾,我們會做得更好。」穆諾茲還表示,美聯航將對機組人員的行為進行調查,並處理機票超售情況,以及了解美聯航如何與機場當局和當地執法機構合作。
  • 美聯航啟用B777-300ER執飛上海至紐約/紐瓦克航線
    美聯航現已在大中華區採用配備美聯航Polaris商務艙和豪華經濟艙的波音777-200/300ER執飛北京往返舊金山與臺北往返舊金山航線。  美聯航大中華及韓國地區銷售董事總經理戴亞斯表示:「中國一直是美聯航在亞太區最重要的國際市場之一,我們致力於持續改善和提升旅客的出行體驗,讓旅客擁有適合自己的出行選擇。我們很高興能為往返上海和紐約/紐瓦克的旅客提供升級的產品及服務。
  • 美聯航遞交華盛頓——北京航線提議最終綱要
    美聯航的華盛頓——北京航線提議,還將以其他提議無法相比的優勢,為國家利益服務。最終將在中美兩國恢復外交關係30年後,將世界兩大最為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連接起來。該航線獲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支持,包括:  來自兩黨的110多名國會議員;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Hou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mmittee)和美中工作小組(U.S.
  • 亞裔被打乘客與美聯航何解,金額卻保密,引發網友大猜想!
    同時在郵件中,德梅特裡奧還稱讚美聯航CEO「勇於承擔責任」穆尼奧斯先生說過他會做正確的事,他的確這麼做了。另外,對於發生在3411次航班上的事,美聯航承擔了全部責任,沒有指責包括芝加哥市在內的其他相關方。對於這種勇於承擔責任的做法,美聯航值得我們稱讚。事件發生後,美聯航則不斷遭到輿論撻伐。
  • 從香港航空到美聯航,為什麼看不到「在乎」兩字 鳳凰評論
    航空公司是服務業中居於最高端的服務提供者,航空公司的服務對象是文化水平與收入水平相對較高的消費者群體,這一對「最優」遇到「最優」,仍然此起彼伏地捲起輿論風暴,這叫經常與底層打交道的其它領域管理者或服務部門怎麼想?3月20日,我在廈門大學給研究生上「輿論學方法論」課時,舉了最近的香港航空何猷君案例。
  • 從美聯航事件到《空前絕後滿天飛》
    辯來辯去,美聯航的錯誤大小,大家看法不同,但至少有一點雙方都有共識,美聯航要賠一筆錢。可見,講理管用。我們就等著法庭最後判多少吧。而且,消息一爆出來,美聯航的股價就大跌,其市值縮水了幾架飛機。正義已經在某個層面上得到了聲張,只不過大家還不解氣,直接受害人還沒有得到賠償。人類社會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大約有六千多年。
  • 那個「放跑丁義珍」的美聯航,暴力拖拽華裔乘客下機?還驚動了白宮?戳
    這事兒目前持續發酵,在全美和世界各地引發輿論風暴甚至驚動了白宮……穆諾茨還表示,美聯航已啟動應急程序,全力配合當局的調查。與此同時,美聯航還啟動了內部調查程序以查清事情經過。公司也在與這名乘客進行直接接洽,進一步處理此事。
  • 拖乘客下機被狂噴,美聯航的黑歷史還多著呢
    一大批美國網友在推特上開起了吐槽大會,批評美聯航手段粗暴。「太噁心了,再也不坐美聯航了。」「你們這樣對待你們的乘客,實在是太無恥了」「再也不會乘坐美聯航的飛機了,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剪爛了我美聯航的卡,美聯航拜拜了」"美聯航的乘客們注意了,歡迎你們的新服務員。"
  • 美聯航攜手Sunday Riley 帶來機上護膚新體驗
    民航資源網2019年4月12日消息:美聯航攜手護膚狂人熱愛的奢華品牌Sunday Riley,為全球旅客打造專屬機上護膚套裝。該套裝將於本月內登陸美聯航航班、Polaris貴賓室及配備淋浴間的美聯航貴賓室(United Club)。
  • 遭美聯航施暴乘客身份確認!一夜之間很多說法都變了……
    穆諾茨還表示,美聯航已啟動應急程序,全力配合當局的調查。與此同時,美聯航還啟動了內部調查程序以查清事情經過。公司也在與這名乘客進行直接接洽,進一步處理此事。數萬人到白宮網站請願要求展開調查機上乘客將手機拍攝的視頻上傳至社交媒體後,點擊量數以億計,在全美和世界各地引發輿論風暴。
  • 經過一天之後,如何看待美聯航暴力將乘客趕下飛機這件事?
    我聯繫了在美聯航的同事,了解到一些具體的細節。該航班一開始並沒有出現超額訂票的情況,只是滿員了而已。所以乘客才會說超額訂票的規定並不適用。美聯航平時確實有超額訂票的情況,但這次真的沒有。安排登機的機組人員要執飛今天早上從路易斯威爾機場出發的另一趟航班。如果他們不能按時抵達,航班就要被取消。
  • 美聯航UA裡程兌換最新政策
    因為美聯航是星空聯盟的骨幹成員,所以乘坐全世界任意星空聯盟航司都可以把裡程累積到美聯航的MileagePlus。Q:為什麼要累積美聯航?累積同樣是星空聯盟的國航鳳凰知音不好嗎?綜上所述,偶爾坐國航、深航、吉祥和其他星空聯盟成員航司的用戶,也不指望成為精英會員的,且擔心裡程過期的,都可以考慮累積美聯航MileagePlus。具體航司列表參考這裡。Q:美聯航只能兌換美聯航的機票嗎?我不去美國用得上嗎?
  • 美聯航總裁挺暴力員工 網友刪美聯航app表不滿!
    海外網4月11日電(樊小菲)當地時間4月9日,在一架由芝加哥飛往路易斯威爾的美聯航UA3411航班上,一名年近七旬的的亞裔乘客被強行拖拽下飛機,滿嘴是血。事件發生後,美聯航總裁在一封寫給員工的內部郵件中稱,一線人員的處理方法符合既有操作守則,他堅定地支持機組的處理方法,並要求一線人員確保飛行正常。在其郵件中,提及了以下四方面的內容:1.當天拖走亞裔乘客的UA3411航班,乘客全部已經登機。此時有幾名美聯航工作人員要求登機。2.地勤以「1000美元補償」徵集志願者,但無人應聲。
  • 美聯航以 「超售」 為由驅客,憤怒之外,這些自我保護的知識你得...
    事件發生後國外輿論一片譁然,包括美國時代周刊、華盛頓郵報、BUZZFEED、NBC、CNN 等數家主流媒體報導, 社交媒體 Facebook, Twitter 上也被網友刷屏。美聯航飛機上,乘客 「像 『破布偶』 一樣被拖出飛機」事件經過大概是這樣的。
  • 【說旅遊】亞裔乘客遭美聯航暴打 如何防止被拒飛?
    在場乘客稱,之所以沒有人自願下飛機,是因為美聯航給出的補償,不是他們說的400美金,而是幾張UA的50美金代金券。而且每次只能用1張,還只能1年內用完。大哥,被你打一次還不夠,還要再來8次???那些年我們一起「愛錯」的美聯航美國聯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是美國一家大型航空公司。
  • 霸道的美聯航
    此時中國客人擔心的已不再是自己是否將站著飛往芝加哥的問題,連座位分配這樣最基本的業務都屢屢出錯,美聯航到底還靠不靠譜?值機系統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月,說起此事當事人還是心有餘悸,「這樣低級的錯誤不得不令人懷疑美聯航的安全保障問題」。美國公布的「9·11」調查報告證實,正是因為從值機到安檢等多個系統存在漏洞,恐怖分子才順利登機並實施了最終的恐怖襲擊。
  • 美聯航UA裡程使用入門篇
    United Airlines聯合航空,簡稱美聯航(以便和中聯航區別),也被戲稱為美廉航或者沒臉航,也就是曾經因為強行毆打並拖下一個醫生然後賠了10億美元的那家公司。有人會問,UA不是美國的嘛,我又不去美國我用得上嗎?
  • 美聯航:「黑歷史」到底有多少?
    事件被曝光並引發輿論和網絡大譁後,美聯航管理層不僅在最初的「道歉」中將這種蠻橫強制拖離行為稱作「重新安置」,更在致內部員工信函中,把事件責任歸咎於那位被強行帶離客機乘客的「態度蠻橫」、「拒絕合作」。然而幾乎所有航空公司代理都會不厭其煩地提醒您「美聯航例外」:這家並非「廉航」的航空公司長期以來就一直只允許免費託運一件行李,第二件以上每件收70美元。迫於競爭和輿論壓力,他們曾在2014年8月1日默默改為和其它公司一樣的「兩件」,但還沒過兩年,2016年6月15日又悄悄改了回來,且第二件行李的託運費還漲到了1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