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熙集團董事長趙燕談街區運營之道:C端思維 不斷創新

2020-12-11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淯心8月8日晚九點,正值北京下班族夜生活開始的時間,疫情中被壓抑的聚會需求也在快速復甦,在位於五棵松的華熙LIVE中,一些門店出現了門口排隊等位的情況,一些啤酒吧把座位擴到了門外,消費者露天擼串喝啤酒。在華熙LIVE下沉廣場上,有街頭歌手自帶音響和樂器演唱,觀眾自覺站成了一個圓圈。露天的「妙趣街」、 「調調街」客流絡繹不絕。

與現在的熱鬧場景不同的是,今年初受疫情影響,華熙LIVE一度客流下滑嚴重,消費者封閉家中,加之防控疫情的需要,今年華熙LIVE業態中的五棵松體育館承接的大型賽事和演唱會也不得不暫停。

面對危機,華熙集團董事長趙燕想到的是「變」,趙燕對經濟觀察網記者稱,疫情期間,大家在家裡都待了幾個月,工作生活市場環境都產生了變化,整個社會都處於一種悲觀的情緒中。「重資產運營的華熙LIVE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但消費者也遇到很多問題,華熙LIVE思考的是如何幫助消費者在疫情後釋放焦慮的情緒,如何通過內容創新,讓大眾更好、更快樂地生活。」

另外,八月華熙LIVE·五棵鬆開啟北區商業招商,計劃於明年再增加兩萬平方米的互動體驗商業面積,而此前那是華熙LIVE現有商業北面的廢舊停車場。為何此時招商,華熙LIVE的未來在哪?

街區疫後如何恢復

華熙LIVE·五棵松是近兩年崛起的商圈,它作為國內第一條以文體為特色「中國特色商業街」、京西唯一的「夜京城」地標,周末客流超過10萬人次,全年有效客流上千萬,拉動消費十幾億元。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我國實體產業造成重創,華熙LIVE也不例外。

活下去、復甦客流成為疫後實體產業的第一要務,趙燕表示,疫情期間人流驟降,但並不意味著消費者沒有需求,華熙LIVE需要以好的內容吸引消費者。

趙燕對記者稱,疫情後,她發現消費者仍不太想堂食,加上華熙LIVE的消費群大多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於是在6月初推出了調調街,把北京乃至全國的一些年輕人喜歡的網紅店、小吃店結合在一起,以美食市集的形式集中呈現,消費者可以買了回家吃、路上吃,既美味又安心。

北京疫情反覆後,華熙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推出了戶外娛樂項目時空滑道,消費者從103米長的七彩滑道上快速滑下,不接觸其他人,安全又刺激,趙燕稱因為第二次疫情其實比第一次疫情對人的心靈的打擊更大,希望消費者能在速度當中大聲的尖叫,釋放情緒和壓力。她介紹,時空滑道推出以後,迅速成為年輕人喜愛的網紅打卡新地標。

這是華熙LIVE為吸引客流作出的第一步改變,以戶外商業內容創造新的消費點。

第二步是用藝術展吸引客流。華熙LIVE的業態中包括自營的華熙國際·時代美術館。5月北京第一次疫情降級後,美術館推出了北京首個線下新展《在藝術中復甦》,主題是讓年輕人在展覽當中找到心靈的慰藉。第二次疫情以後,美術館又推出了《abC藝術書展》,讓年輕人在學習當中去創作、在創作當中去學習,鼓勵個體自由表達。8月,美術館又推出了《WAVELENGTH:邊界之間》展,讓觀眾在後疫情時代去探索邊界,獲得藝術療愈體驗。

疫情讓消費者更注重健康,趙燕把握住這一心理,第三步改造了體育設施,以預約機制保留HI-PARK籃球公園室外籃球場,並將室內臨時改造為羽毛球場,並建設華熙LIVE·輕探險樂園,面向孩子新增了城市探洞項目,輕探險樂園是華熙的自有IP。

趙燕對記者稱,開放式街區綜合體的環境,加上不斷的內容創新,讓消費者釋放壓力、煥發活力,這也是華熙LIVE疫情後迅速恢復的原因。

中國城市商業網點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韓建輝在華熙LIVE北區招商會上稱,疫情將是推動開放式街區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用內容留住消費者才能創造交易

華熙LIVE最開始源於華熙集團投資建設並全資擁有的北京五棵松體育館成為奧運場館,這是唯一一家由民營企業建設和運營的奧運場館,承辦了2008 年北京奧運會的重要賽事。2016年,華熙集團將此地更名為「華熙LIVE·五棵松」,開始逐步打造開放式街區綜合體。

趙燕介紹,2008年奧運會之前,五棵松雖然在長安街邊上,幾十年以來卻沒有大家記得住的標識,是奧運會才讓五棵松有了標誌性的籃球符號。但維護這個符號並不容易,趙燕表示,不算土地成本,五棵松體育館僅場館建設就投資了13億。大型場館在奧運會後如何生存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經過調研,華熙集團最終確定要把五棵松體育館由單一的籃球館,改造成為一個綜合性場館,除了籃球、冰球之外,還可以有網球、橄欖球等,還能開大型的演唱會,所以華熙在賽後又投了4個多億,按照世界頂級綜合性場館的標準進行改造。

之後,五棵松體育館能夠6個小時進行冰球籃球的轉換、冰球和演唱會的轉換、籃球和演唱會的轉換,實現了常態化運營。趙燕介紹,「奧運會是它的契機,但如果只是運營一座單一功能的體育場館,生存是很艱難的,更不要說發展。」

之後北京室內演藝市場的80%都在五棵松體育館舉辦,但是趙燕觀察,消費者的體驗感並不好,急急忙忙的從北京、甚至全國各地來,就為了看一場演唱會、看場比賽,然後又急匆匆走了。於是,趙燕又想,能不能把用戶體驗做的更好,真正的把來看球賽和看演唱會變成一种放松,從中收穫快樂,能不能把來看演唱會、看比賽的人更擴大變成愛籃球、打籃球、玩籃球、玩冰球、來唱歌的人,吸引更多年輕人聚集。

趙燕稱,「華熙LIVE必須從C端出發發力運營,考慮消費者的所思所想所需從供給側做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內容創新。」她的規劃是,「把華熙LIVE·五棵松打造成為一個年輕人能夠到這個地方待夠5個小時的新生活方式體驗地」。

具體如何做呢?趙燕稱,文化體育、文化娛樂、文化藝術、文化教育、文化生活五大業態,趙燕稱每個業態一個小時才有可能待夠五小時,時間長才有可能創造交易。因此,從這個思路出發,在五棵松體育館的基礎上,華熙集團又在華熙LIVE植入了互動體驗項目,如投資數億元建設HI-PARK籃球公園、M空間,並引入MAO LIVEHOUSE、PARTY滙等,讓觀眾由「看籃球」到「打籃球」、由「聽演唱會」到「參與演唱會」、引入餐飲商家、結合商業內美術輪滑等專業培訓,做線上線下結合的文化教育等。

趙燕講述了華熙LIVE打造內容時她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華熙LIVE是在2017年正式開街,招商從2015開始,那時趙燕想到引入街頭藝人豐富內容,但當時國內沒有成熟的街頭藝人機構,趙燕就讓團隊去後海、去地鐵過道等地方邀請藝人進來,支付他們費用來演唱。到後來,人流多了給藝人的打賞大幅增多,為藝人帶來豐厚的收入,街區內無處不在的音樂也成為華熙LIVE的獨特風景線。

北區招商

8月2日,華熙LIVE開始北區商業招商。

北區商業靠近北門,而五棵松體育館也在北門附近,趙燕稱,增加北區之後,人流從體育館西門、北門一出來,就可以直接進入北區,加上燈光、自動扶梯等設施的配合,以及跳樓機這一標誌性的娛樂設施,就能讓消費者看完演出以後,繼續在華熙LIVE停留。

趙燕稱,現在啟動招商是給商家信心,讓政府放心,在整個市場最難的時候,不是沒有事可做,只要堅持創新、堅持從供給側提供新的消費內容就還有希望。內需是帶動整體經濟的重要動力,沒有供給端提供新消費,消費端根本無法看到、無法憑空想像出一些東西進行消費,想拉動消費要先供給。

明年華熙LIVE即將開街的北區,是把原來奧運會後就一直閒置的設施,再投入三個多億進行改造,和南區打通,並在業態內容上做一些差異化補充,可以讓華熙LIVE承接的客流翻倍,最高超過20萬人次。

趙燕稱,「北區更強調互動體驗的嵌合,例如在餐廳內就有表演,在跳樓機周邊加入很多和運動相關主題的餐廳,讓五大文化業態帶來的互動體驗不再單一,也希望南區、北區的融合,可以在北京打造新的商業標杆」。

規劃中,北區分為5個區域,包括互動娛樂體驗區、運動潮牌體驗區、文創體驗區、特色餐飲體驗區以及特色美食體驗區,每個區域都獨具特色。比如互動娛樂體驗區的華熙自有品牌華熙國際影城,可以讓三五好友在一個小廳內點播想看的電影,同時聚會、社交;而「文創體驗區」類似「前店後廠」,正在五棵松體育館開演唱會的明星相關周邊,就可以在這個區域買到。

輕資產的未來

對於未來,趙燕計劃把華熙LIVE轉向輕資產方式運營,即模式輸出。

趙燕稱,華熙LIVE的輕資產輸出主要在於兩個核心點的把握,第一是內容創新能力,且一定要結合當地的情況,比如說在北京商業北區引入劇場時會選擇德雲社,但是如果到廣州就會選擇當地喜聞樂見的項目。她認為,任何一個商業的成功都是以內容為王,所以要有持續不斷的內容創新能力。

第二是運營能力,因為華熙LIVE模式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模式,涉及到核心業態的運營能力、物業的運營能力,商業的招商運營能力等,華熙會從產業的角度去提供諮詢服務,根據產業內容去倒推規劃,然後才能有建設。

趙燕稱,華熙LIVE的核心業態是五種業態,如果沒有業態的融合,只是以購物為主要體驗,其實模式很難成功。持續不斷的內容創新能力,持續不斷的運營能力,決定了華熙LIVE的生命力。

華熙LIVE的模式,同樣需要藉助與商家的無縫協作實現,趙燕把運營分為前中後臺,平臺負責前臺、後臺,商家負責中臺,平臺與商家互相融合、互相賦能。

前臺主要引人流,要配置業態、打造環境、確定承載建築形式。而引人流的方式,趙燕表示,核心業態一定是華熙自持自營,像18000座的大型場館、籃球公園、MAO LIVEHOUSE,以及調調街、時空滑道、開心麻花等創新內容,都由華熙自己投入或者參與投資,這樣才能保持華熙LIVE的調性不變。而對於打造環境,華熙更是以消費者體驗為先,比如無論是在廣場、街道,華熙LIVE都有了一個頂膜,打造全天候的消費環境,這在別的這種開放式街區是很少有的,趙燕表示,運營上一定要不怕麻煩。

後臺是華熙做好支持服務,包括物業運營能力、線上系統、各類娛樂設施等,提升客戶體驗感。而商家是中臺,要把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趙燕稱,大家是一個整體,各自做好該做的內容,才能互相成就。

相關焦點

  • 華熙國際趙燕:用創造力和運營能力開創華熙LIVE模式
    華熙國際趙燕:用創造力和運營能力開創華熙LIVE模式。如果問現在北京最潮的地方是哪裡,很多年輕人會回答「華熙LIVE」,而不再是清一色的「三裡屯」。位於北京海澱區的華熙LIVE作為這兩年人氣頗高的商圈,已成為京西品質消費升級的新地標。
  • 華熙集團董事長趙燕:先利他,再利己,利他才能利己
    緣起於奧運場館運營的華熙LIVE品牌,十幾年來不斷以文化體育、文化娛樂、文件藝術、文化教育、文化生活五大文化業態的融合充實自己,終於迎來了其品牌自覺的時刻。 華熙LIVE究竟是什麼?近日,華熙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燕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達了她對華熙LIVE品牌的系統性總結和思考。
  • 華熙集團趙燕:十年公益 十年華熙
    華熙集團趙燕:十年公益 十年華熙。2020年在人民取得抗疫勝利的同時,華熙集團不斷創新思維模式,通過一系列的展覽活動,呈現出一派文化繁榮的景象。華熙集團通過不同形式的文化公益活動,為人們搭建起了文化的溝通的橋梁,目的是引發人們對當下和未來的積極思考。同時,華熙集團作為知名的企業,在保護和傳承文化方面擔負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發力C端打造世界級功能性護膚品牌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國內透明質酸行業龍頭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日前表示,未來將繼續圍繞功能性護膚品和功能性食品領域發力,加大市場影響力;在藥械領域進一步豐富產品線;在原料板塊牢牢守住市場份額。這是華熙生物C端業務板塊的邏輯。這一定位決定了華熙生物的營銷方式不同。趙燕表示,公司不是做一個大而全、依靠廣告和渠道鋪出來的護膚品,不會用傳統的廣告營銷方式與消費者建立溝通,營銷費用更多用在研發修煉內功,核心是通過好產品,用合適的方式與消費者溝通。趙燕表示,2020年重點工作是將「潤百顏」打造成全球玻尿酸第一品牌。
  • 王忠林會見華熙國際集團董事長趙燕
    11月6日晚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在龍奧大廈會見華熙國際集團董事長趙燕。我們非常需要也熱忱歡迎華熙國際能夠積極參與到濟南的大建設大發展中來。也希望華熙集團抓住濟南跨越發展的歷史機遇,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國際醫療康養名城建設、金融產業發展等,投入更多資源,開發更多項目,不斷提升雙方的合作層次和水平。  趙燕表示,非常看好濟南的發展前景,將努力推動與濟南的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戰略之外的「誘惑」我們一概不做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專訪董事長·第三季》欄目獨家專訪了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她並未滿足當下取得的成就,對於未來,趙燕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而戰略之外的誘惑,趙燕很堅決——「一概不做」。一個多月前(6月5日),華熙生物與佛思特生物管理人及東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辰集團)籤署了相關協議,約定以2.9億元收購佛思特公司100%股權。東辰集團如今雖陷入破產重整窘境,但其旗下的佛思特生物在玻尿酸領域的地位卻不容小覷。
  •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希望和友商良性競爭
    5月7日,公司就2019年報舉行媒體溝通會,包括證券時報·e公司等多家媒體參與,公司董事長趙燕及高管介紹了公司的經營情況、戰略布局,並回答記者提問。趙燕分析,現在中國的年輕消費者起來了,他們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起來了。尤其在今天的中國,大家對國貨的認知在提升,年輕消費者沒有對大牌的依賴性,他們更講究產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趙燕認為,這對華熙生物的功能性護膚品板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窗口期。對於原料端,趙燕稱受到一定影響,但有信心影響不會很大,公司通過打通國內國際市場應對疫情。
  • 華熙國際集團趙燕談「雲中」十周年音樂會
    華熙國際集團趙燕談「雲中」十周年音。十年的凝心聚首,十年的探索歷程,華熙集團終於完成了「雲中」系列公益活動的體系打造,將傳統文化和非遺文化重新進行挖掘和整合,不斷通過展覽、沉浸式體驗、雲中情歌等形式向人們展示文化的獨特魅力,呼籲人們行動起來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
  • 攀登者 企業家訪談錄∣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企業家就要有「擔當」
    12月3日,由大眾日報客戶端聯合風口財經全新打造的「攀登者·企業家訪談錄」融媒訪談欄目正式上線,首位對話嘉賓是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燕女士。 華熙生物榮登山東民企十強產業10強榜單,於2019年在科創板上市,這也是濟南市首家科創板上市的獨角獸企業。
  • 對話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借力顏值經濟,嚴守三大主營|科創面對面
    來源:一財網從港股退市後公司該如何發展,華熙生物(688363.SH)董事長趙燕思考了很久,她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2019年1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趙燕認為機會來了。
  • 李寬端會見華熙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燕一行
    4月17日上午,東營市委書記李寬端會見了華熙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燕一行。在會見時,李寬端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為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帶來了新機遇,也為東營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 攀登者·企業家訪談錄①|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企業家就是要有擔
    不斷攀登,方能成長;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大家好,這裡是由大眾日報客戶端和風口財經聯合打造的「攀登者·企業家訪談錄」欄目,我是主持人李麗。首期對話嘉賓是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燕。華熙生物榮登山東民企十強產業10強榜單,於2019年11月在科創板上市。
  •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科創板會誕生一批偉大的企業
    它就是濟南的第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華熙生物。在科創板開市一周年之際,《證券日報》記者採訪了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高科技企業就該有高毛利,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持續的研發投入,才能具備競爭力。」趙燕表示,科創板樹立了一個新的價值體系,注重科創實力,看重未來發展,這對創新型企業是極大的支持,必將培育出一批影響世界的偉大企業。
  •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讓健康之美說話 做國人自豪世界尊重的企業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趙彬彬3月8日,女性企業家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表示,科技是手段,目的是讓人們健康,充滿活力。好產品會說話,在從B端走向C端過程中,華熙生物以核心技術為支撐,有信心建立好自己的品牌,與國際大牌競爭。
  • 華熙國際集團趙燕:非物質文化的十年堅守與熱愛
    華熙國際集團趙燕:非物質文化的十年堅守與熱愛。對「非遺文化」的關注除了內容本身之外,幫助非遺傳承人重拾信心同樣重要,只有這樣,才能給予「非遺文化」更多的希望。恰逢「雲中」正式成立十年之際,「雲中」公益活動的發起人、華熙集團董事長趙燕表達了對公益項目堅持十年與熱愛十年的感悟。熱愛的初衷作為土生土長的雲南人趙燕,從小就能接觸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態。
  •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集中優勢資源全力打造「潤百顏」品牌影響力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華熙生物作為世界透明質酸龍頭企業,於2019年11月6日登陸科創板。華熙生物的上市還帶火了透明質酸行業的熱情。截至5月19日中午收盤,公司股價為108.25元,市值為519.6億元。
  • 華熙團趙燕:讓內容成為建築的靈魂,助力城市發展
    受訪嘉賓為華熙國際投資集團董事長趙燕女士,採訪嘉賓為DAGA大觀建築事務所創始合伙人申江海。      超前思維 建設之初想未來  採訪伊始,我們就不得不佩服華熙的超前思維。2008年,華熙集團自建自持的五棵松體育館舉辦了北京奧運會籃球賽事,華熙也成為承辦北京奧運會賽事的唯一一家民營企業。但早在2006年場館建設之初,趙燕就在未雨綢繆地考慮這一大型場館在奧運會之後的命運了。她認為,建築一定要為人服務,一定要最大化發揮其價值,世界很多大型場館賽後逐步沉睡、荒廢,這種浪費非常可惜。思考賽後如何運營、如何重新煥發建築的生命力,必須早做規劃。
  • 科創板一周年|華熙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燕:科創板更適合中國科創...
    圖說:華熙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燕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 「故宮口紅」生產企業說到華熙生物,很多人想到的是「故宮口紅」。其實,華熙生物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又稱玻尿酸)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企業,佔全球市場份額超過三成。■上市提升了企業影響力和品牌力華熙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燕表示,上市提升了企業的影響力和品牌力,公司不但要保持領先優勢,還要進一步發展。
  •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受邀出席「2020中歐企業家峰會青島論壇」並...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作為中外企業家聯合會理事受邀出席峰會論壇,並發表主題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創新合作與思考"的演講。圖片來自鳳凰網青島趙燕表示, 作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華熙生物聚焦有助於人類健康的功能糖類和胺基酸類物質,透明質酸佔全球市場份額39%,位居世界第一。
  •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用科技手段帶來更多美麗
    華熙生物位於北京的辦公樓。本報記者潘宇靜攝□本報記者潘宇靜華熙生物申請科創板上市日前獲得受理,其招股說明書已被上交所問詢。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透明質酸市場空間龐大。公司通過核心技術驅動向多領域、多渠道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