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以「篤學堂」為載體推進「有事好商量...

2020-12-11 蘇州新聞網

大家的事情大家辦,自己的家園自己管。近年來,在蘇州市吳中區橫涇街道,村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不斷提升,並逐漸融入基層治理工作,實現村裡的事大家管、大家議、大家辦,聚攏起來的「好聲音」,提升了村民的參與感和幸福感。

為推動「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常態長效、提質增效,橫涇街道以網格黨建推進「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的建設,通過利用職能特點,鼓勵支持村民參與網格事務,倡導村民的揪心事、煩心事在網格中能得到及時地反映、化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

網格支部建到自然村 構建三級組織網絡

根據「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月工作的要求,橫涇街道以聚焦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實事為出發點,為達到問計於民、協商於民、服務為民的效果,成功開展了「有事好商量」——家庭誠信積分方案的實施協商議事活動。

村莊環境整治

在此活動之前,橫涇街道綜合考量黨員人數、人口數量、區域面積、力量配置等要素,把綜合治理劃分為三級網格,重新組建了43個網格支部,把支部建到了自然村,構建完善了「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的三級組織網絡。為了放大政協聯繫群眾工作的社會效應,根據這個布局,把「有事好商量」議事室延伸到每一個網格點。

氛圍

讓群眾走進政協,除了建好「委員之家」,橫涇街道在三級網格支部——「篤學堂」中,放置「有事好商量」統一標識,為「有事好商量」設立更多的活動陣地和商量陣地。在網格內,充分考慮基層黨建需求和基層社會治理需要,打造了一批既有標準化、又不失個性化的網格活動陣地。每個「篤學堂」裡都有大家談—議事、小書坊—閱覽、暖心屋—調解、書記工作室—接待等功能。

網格活動陣地

近日,橫涇街道就「家庭誠信積分方案的實施」開展協商議事。前期工作通過村網格化的體系,按照村幹部劃片分區各自負責,進行深入的走訪,結合村規民約諮詢群眾對家庭誠信積分管理制度的意見建議,收集匯總後由村兩委商議擬定實施方案,召集村民代表、黨員骨幹共同召開座談會進一步的徵求意見形成《家庭誠信積分實施方案》等初稿,再由黨員議事會議事,最後由村民代表大會決策實施。

一張「村民聯繫卡」 讓幹群關係更加緊密

在開展協商議事活動中,橫涇街道發揮村鄉風文明崗的載體作用,利用村宣傳欄、戶外廣告、橫幅、告知書等方式,大力宣傳家庭誠信的意義,讓全村群眾了解家庭誠信進而理解家庭誠信的內涵,繼承優良的傳統,在無形中提升村民的綜合素養。

幫扶老年人

上林村是個純農業村,在這裡有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村長」,她就是村黨委書記周建萍。

慈善助學

周建萍2001年加入村委會,先後做過婦代會主任,村黨委副書記,村主任。工作中,她點滴積累經驗,出色完成工作任務,獲得百姓的讚許。

在周建萍的提議下,上林村創建了「村民聯繫卡」走訪制度,從「村民到村談訴求」變為「幹部入戶聽心聲」,村幹部走村訪戶,徵求建議,解答疑問,幫助困難,排除矛盾。對於這項制度,周建萍是嚴格的執行者,每年走訪300多戶家庭,儘可能解決村民疑難雜症,尤其對弱勢群體貧困家庭特別關注,群眾難、村民情,都記在本子上,確保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

走訪五保戶

通過「村民聯繫卡」制度,上林村將多數的小矛盾解決在了基層,密切聯繫了群眾。該項服務村民的創新工作,在2017年被評為吳中區「兩學一做」優秀典型,並在全區推廣。「村民聯繫卡」不僅讓幹群關係更加緊密,更讓上林村堅持群眾的事情由群眾商量。這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在幹群齊心協力下,順利推進,衛生死角明顯減少、田容田貌得到改觀。截至目前,上林村共拆除違章建築22處,清理亂堆亂放400餘處,整治露天糞坑12個,清除各類垃圾共計700餘噸。整治工作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理解與支持,並在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月度考核中兩次進「紅榜」。

傾聽群眾呼聲 進一步凸顯居民主體地位

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群眾的事一起商量。以上林村為代表,橫涇街道全面抓好「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開展,注重社情民意收集,圍繞人居環境整治、文明城市創建、做好垃圾分類等街道黨工委中心工作,抓住當前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拿出來協商紮實做好協商議事前的調研工作。

有事好商量

同時,橫涇街道努力把「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建設成為聽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的有效平臺,通過開展家庭誠信積分制度方案的協商議事活動,把街道黨工委的重大決策部署傳遞到基層群眾中,把基層群眾提出的共性問題反映給街道黨工委,幫助群眾解決問題,解釋政策,化解怨氣。按照提高站位,積極作為,務求實效的思路,不斷積累、不斷總結。

橫涇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有事好商量」活動,不僅是對家庭誠信積分制度的指定,更是貼近基層,傾聽群眾呼聲,把平臺搭建到居民身邊,由群眾一起來「問政」「監督」。通過這樣的活動,群策群力,一件件難題得到推進,居民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參與公共事務的主動性不斷增強,在共建共享中體會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蘇州市吳中區橫涇街道)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蘇州啟動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新華網蘇州9月22日電(於子茹)9月22日,「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江蘇蘇州舉行。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  據介紹,「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基層之治」築牢「中國之治」為切入點和主題,通過深入調研、實地走訪和研討座談等形式,充分宣傳展示基層治理創新舉措對推進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價值和理論意義,呈現「基層之治」制度創新、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精彩故事。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繡花功夫」繡出基層治理新亮點
    在《老子》中曾提到「治大國如烹小鮮」,無論將「小鮮」解釋為「小魚」還是「美味菜餚」,都是以烹飪比喻治國,意在治理國家要有審慎負責的態度。   22日,「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江蘇蘇州舉行。在基層治理領域,蘇州先行先試,踐行著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探索。這裡曾誕生以「張家港精神、崑山之路、園區經驗」為內容的基層治理「三大法寶」。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用「烹小鮮」的匠心 築牢「基層治理」之魂
    「治大國如烹小鮮」,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治國理政經驗。治國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進入新時代,各地在加強基層治理創新、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積極探索,為「中國之治」貢獻了豐富範例和智慧力量。在基層治理中,用好「烹小鮮」匠心,才能築牢「基層治理」之魂,才能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才能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基。準確把握「火候時間」,讓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走穩走實。百姓常說,「腰片要爆炒,快炒快出,便能鮮嫩爽口;雞湯要久煨,小火慢燉,便能湯濃味美」。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人民至上」 彰顯基層社區治理民生溫度
    在新時代下社區如何治理、基層社區治理體系如何構建,是一個亟待破解的新課題。日前,「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媒體團和權威專家學者,走進江蘇、上海、浙江、江西、湖南和貴州等地,探尋基層社會治理「密鑰」,解碼「中國之治」。創新治理 讓家門口的幸福感升級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從「治理」到「智理」: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光明網訊(記者 劉夢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善於把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優勢,著力推進社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一張長桌旁的「微議事」 蘇州常熟「一日堂...
    「遇到頭疼事,以前大家到茶館去講一講,現在茶館不多見了,但我們可以借村裡的『有事好商量』議事堂,大家把想法擺到檯面上說一說,集思廣益,不愁辦不成事情。」常福街道政協工委主任李惠華提議。在「有事好商量」議事堂,由老黨員、有威望的村民、下沉的政協委員共同組成了鄉賢議事團,議事團成員作為「一日堂主」,圍繞村民關心的人居環境、垃圾分類和一些頭疼事,把「發言席」留給群眾,把「聽眾席」交給黨員幹部,讓矛盾糾紛、難斷事宜就地辦理、就地解決,有效構建起「村民事、村民議」協商體系。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如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體現著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2019年以來,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在區級和18個鄉鎮(街道、園區)、117個行政村、78個社區全部設立了「民呼回應中心」,所有區直部門設立「民呼回應專員」,對於群眾提出的問題,確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快速及時解決群眾的身邊事,形成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的服務群眾響應機制。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探索城鄉社區協商路徑 激活基層治理...
    讓幹部群眾幹得越發有衝勁,基層創新發展得更加有後勁,近年來,蘇州市相城區持續推進城鄉社區協商民主工作,鼓勵和引導村(社區)建立民主協商議事平臺,「商量著辦」好了一批黨政工作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實事、社區治理的難事、群眾反映的急事,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舒展開一幅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和美畫卷。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2020-12-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探索城鄉社區協商路徑 激活基層治理...
    讓幹部群眾幹得越發有衝勁,基層創新發展得更加有後勁,近年來,蘇州市相城區持續推進城鄉社區協商民主工作,鼓勵和引導村(社區)建立民主協商議事平臺,「商量著辦」好了一批黨政工作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實事、社區治理的難事、群眾反映的急事,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舒展開一幅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和美畫卷。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一體化平臺讓基層治理更智慧 實現從...
    今年以來,蘇州在「三整合」改革中,緊扣「大數據+指揮平臺+基層治理」的思路,以一體化平臺建設為抓手,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基層治理更聰明、更智慧。    全域推動:強化頂層設計實現多維度支撐    市級指導、縣區主導、鎮街主建,蘇州圍繞平臺建設目標任務,精準施策、靶向發力。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破解「小馬拉大車」 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
    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構建以社區黨委為核心,多個黨組織聯動的區域黨建組織架構。要高位統籌,選派縣(區)委領導兼任社區「第一書記」,同步建立「第一書記」指導工作、聽取匯報的機制,切實解決社區在隊伍建設、服務群眾、發展治理等方面的問題。要推進駐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到社區報到,駐區單位為社區發展治理提供資源,在職黨員主動認領「黨員中心戶」,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 習近平:治大國如烹小鮮
    原標題:◎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治大國如烹小鮮 這樣一個大國,這樣多的人民,這麼複雜的國情,領導者要深入了解國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絲毫不敢懈怠,絲毫不敢馬虎,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杭州已經多次被評為全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那麼,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 治大國如烹小鮮
    即為什麼老子不說「治小國如烹小鮮」,或「治大國如烹大鮮」,或「治小國如烹大鮮」,而只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呢? 大國人口多,眾口難調,稍不小心,就怨聲載道,治理難度就大很多。  大鮮,指的是大魚;小鮮,指的是小魚。文火烹大鮮,儘管也不容易,但畢竟對象單一,要被忽略哪個部分也不容易;文火烹小鮮,對象眾多,一條條小魚雜成一鍋,一不小心,就有疏忽,沒吃到鹽味的、夾生的、烹爛的就有可能出現。烹小鮮比烹大鮮更不容易。
  • 有事「好」商量——鄂旗烏蘭鎮推進基層協商民主議事工作採記
    「提心弔膽這麼多年,終於不怕屋頂漏雨、飛瓦砸車了,基層協商民主議事解了咱心裡的疙瘩!」高國強指著修葺一新的小區樓頂,話裡有掩不住的喜悅。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去年,烏蘭鎮啟動了基層協商民主議事規範化建設試點工作,「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由眾人商量」,居民反映問題有了渠道、商量對策有了平臺、後續實施有人監督,大家心裡也有了盼頭。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杭州已經多次被評為全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那麼,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近年來,杭州市提出了打造「全國數字治理第一城」建設目標,搭建「城市大腦」讓杭州更智慧、更宜居。可以看到,杭州城市大腦的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擺在中心地位。【來源:新民晚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杭州已經多次被評為全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那麼,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近年來,杭州市提出了打造「全國數字治理第一城」建設目標,搭建「城市大腦」讓杭州更智慧、更宜居。可以看到,杭州城市大腦的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擺在中心地位。【來源:新民晚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業泊楓橋「數」一流 蘇州楓橋數位化建設...
    好成績背後藏著一個專屬于楓橋人的小秘密:原來,從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該街道就在「住楓橋」App上開展了按規定倒垃圾可獲綠色積分活動,「倒垃圾的時候,掃個碼攢積分,到時就能兌換生活用品了。在我們楓橋,倒垃圾都是件有獲得感的事。」說起這個小秘密,居民們的話語裡滿是驕傲。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杭州已經多次被評為全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那麼,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